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

劉宏欲走,又有大臣出列,薦袁紹袁本初、袁術袁公路。皇帝大手一揮,準了。又有人薦議郎曹操曹孟德,說他幼讀兵書,悉通韜略,於是拜曹操爲騎都尉,隨皇甫嵩出征。

朱儁一看大家都薦人,也不甘落後,於是薦下邳丞孫堅孫文臺,說他膽略過人,有勇武。於是表孫堅爲佐軍司馬,歸朱儁所部。

皇帝又開言道:“諸臣若有所舉,奏書至尚書檯處,諸公卿議後依詔而行即可。尚書擬詔,詔命地方郡縣自行徵募兵員,以抗黃巾。待大亂平後,再論功行賞。”光武帝罷天下郡國兵,天下安寧百餘載,除了邊軍就只有京師精銳了。中央軍一部分出徵,一部分要拱衛京師,邊軍實在是不能動。如此一來,兵力實在是有些捉肘見襟。皇帝也只好出此下策,把兵權下放,讓天下州郡自行募兵籌糧了。不如此也沒有辦法,國庫有沒有錢他不關心,要是再由朝廷主持徵發大軍,自己的私房就保不住了。就讓地方去自行對抗黃巾吧,這樣花費最小,黃巾之亂平後,再賞賜幾個官爵便是了。

皇帝此言一出,便有諫議大夫出列奏道:“陛下不可,除東中郎將劉備乃方面之將,特例可自行徵募兵員糧草外,天下州郡豈可例同?自世祖以來便無此例,兵事在中樞,不可外放啊!”朝中還是有明白人的,知道軍權不在朝廷,氾濫於地方,後果必定是地方尾大不掉,光武帝爲什麼要罷天下郡國兵,後世爲什麼要搞分稅制,國稅地稅分開?還不是爲了讓地方無法對抗中央嗎?

皇帝自信的笑道:“無妨,此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可也。蛾賊勢大,席捲天下。朝廷如今財力緊張,兵將有限,無法一一派兵平靖地方。莫若讓地方自行募兵籌糧,保境安民。待黃巾賊亂之後,朕再下詔讓其自行解散便是。如有敢不從者,哼!”皇帝也不是笨蛋,地方豪強的種種不法他也有耳聞,那麼就讓黃巾和地方豪強去拼個兩敗俱傷好了。一舉兩得。至於軍權下放,他能下放,也自然能收回。怕什麼?

衆臣其實早就想明白了這個道理,這也是他們剛纔沒有如這諫議大夫一般出來反對的原因。因爲在這種情況之下,皇帝的這條命令,再合情合理不過了。只有這樣,纔能有效遏制黃巾賊的勢頭,不求地方能夠擊敗黃巾賊,只要與之周旋對峙,爲朝廷大軍贏得時間,便是勝利了。

可惜衆臣和皇帝都沒有想到,張角見誅之後,天下卻是更亂了。張角更像是一個偉大的先行者,殺了一個張角之後,又有千千萬萬個張角站了起來。雖然如黃巾起義這樣席捲天下的大規模叛亂沒有了。但小規模的叛亂卻此起彼伏,多如牛毛。一時之間,中央軍和地方軍忙都忙不過來。皇帝和朝廷見形勢如此,便沒有立即命令州郡解散各路鄉軍、義軍。於是一個個說一不二的地方軍閥開始逐漸成型。

而更要命的是,衆臣都沒有想到,皇帝雖然年紀輕輕,卻縱慾過度,這些年連續不斷的吃喝玩樂,已經嚴重透支了皇帝的生命力。以致於沒多久,正值盛年、風華正茂的皇帝便一病不起,龍馭賓天了。衆臣沒想到,皇帝更是沒想到。他還以爲自己有着大把的時光可以來玩樂,可以來揮霍呢。可惜卻連太子都來不及指定,便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結果等皇帝一死,朝廷沒有了一位壯年君主的彈壓,黨人、勳貴、外戚、閹宦等各政治團體,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不順眼,一個個相互攻擊,導致朝堂一派混亂。於是大將軍何進聯合一部分人,想謀誅閹宦,結果卻謀事不密,一場火拼之下,京師大亂,卻被涼州豺狼董卓撿了個天大的便宜。

董卓禍亂京師,天下羣雄討董之後,中央權威江河日下,大家誰也不把皇帝看在眼裡了。於是地方州郡各自爲政,不服中央朝廷管轄的歲月就此拉開了序幕。

袁紹,字本初,汝南人,家自高祖父袁安以下四世皆居三公之位,由是勢傾天下。袁紹的爺爺太尉袁湯生了四個兒子,袁平、袁成、袁逢、袁隗。袁成爲左中郎將,袁成早卒。袁紹爲袁逢庶長子,一生下來就過繼給袁成去續香火去了。袁紹打小就沒了爹,因爲過繼的原因,只能稱自己親爹爲叔父了。所以袁逢、袁隗對袁紹打小就各種關愛。而袁紹又長得好,小時候是個美貌小正太,長大了也是個花樣美男。於是打小親弟弟袁逢的嫡子袁術就看這哥哥不舒服,這也是後來二袁分裂的一個重要因素吧。

卻說袁紹既有姿貌威容,又能折節下士,於是士多附之。當時可以說是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交遊滿京師,只要是說得上號的人物,他都認識。曹操少年之時,也和袁紹玩得好。後來袁紹出仕爲濮陽長,沒多久,就在家服父母喪六年。六年之後,隱居不仕,不妄通賓客,不應辟命,專與遊俠,以及海內知名之士相交。當時中常侍趙忠見袁紹往來之黨徒大多是些同情黨人的,便陰陽怪氣的說怪話:“袁本初坐作聲價,不應呼召而養死士,不知此兒欲何所爲乎?”

當時袁隗聽到了嚇出一身冷汗,回家逮住袁紹就罵了一頓,你要麼老老實實的隱居誰也不見,要麼老老實實的應闢出仕。不然家族都要受你所累。於是袁紹就閉門謝客。當時劉備還想去拜會下袁紹呢,結果出了這事,劉備也不好貿然上門了,最後便不了了之。

如今天下亂象已生,袁紹靜極思動,便也應了徵辟出來做官了。

卻說劉備接了詔書,心中卻不禁一陣愕然,東中郎將,這不是董卓董仲穎後來取代岳父盧植去廣宗時所受之官職麼,怎麼現在套到自己頭上了?俄而又是一笑,思道,有了自己,還有董仲穎什麼事兒?

劉備既受命,便疾書了數封書信往涿縣而去。他既爲方面之臣,單獨負責荊州黃巾作戰,那麼也是該建立自己的幕府了,那麼,涿縣的小夥伴們,都過來吧。

劉備打開輿圖,根據朝廷的信息,分析如今黃巾的形勢。目前忽略小股黃巾不計,已經形成最主要的三處戰場。

張角三兄弟率領黃巾主力,席捲冀州,溝通幽州,事實上已經成爲黃義起義的中心;而卜已、波才、彭脫等人,率領一部黃巾,控制穎川,汝南,東郡一帶,成爲東方黃巾的主力;最後則是張曼成等,率領南陽黃巾軍攪得荊州不得安寧。其餘還有一些人,聯絡縱橫山野的羣盜,劫掠郡縣,與各部黃巾相呼應。

別的且不去管他,劉備拿手指在荊州上面重重一點。就是這裡了。自己把荊州黃巾速速剿平,然後提兵北上,與岳父合兵一處,擊破張角。免得閹人作亂,盧植被免,檻車押送京師的悲劇再度重演。

心下計較已定,劉備就在巴郡招起兵來。

真的不好意思,最近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二十號恢復正常更新。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七百三十章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八百十四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六百八十三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258徐州之亂(五)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七百三十章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八百十四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六百八十三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258徐州之亂(五)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