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

黃蓋騰騰走進孫堅帥帳,一臉氣憤與羞愧難當:“主公,末將有負主公之託,前來請罪!”說完便單膝跪了下去。≥,

孫堅一頭霧水,忙扶了起來,欲問個究竟:“公覆,出了何事?”

黃蓋憤憤不平,道:“某奉主公之令,前往南陽催糧。卻只得了三千石摻了沙石泥土的陳糧,某一時激憤,前往倉曹理論。不料倉曹與某言,再糾纏不休,就連這三千石糧也沒了。某欲發怒,卻想着軍中無糧,只好護了這三千石糧草回來,途中打探得清楚。原來是後將軍府入不敷出,將軍糧倒賣以供府中用度,真是可恨!”

孫堅聞言,不禁鬚髮皆張。他素來性烈如火,早就對袁術坐擁豫州和南陽富足之地卻只知享樂不思進取有意見了,如今又剋扣自己軍糧,這破事不止第一次發生了,莫非以爲我孫文臺好欺負不成?孫堅想起追隨自己的淮泗健兒,他們爲自己流血流汗,付出生命,自己卻連一頓飽飯都不能滿足他們……孫堅怒氣勃發,摯刀在手,怒道:“袁氏子不足與之謀!”

其實戰爭打到現在,已經不是孫堅所想要的了。而劉表也是一肚子苦水沒法說。當初他新入荊州,要立威,要轉移一些矛盾,自然是想挑起戰爭,在奪回荊州南陽的口號下,帶領荊州軍民齊心合力打上一仗。後來奪回了一些地盤,然後荊州內部也整頓得差不多了,劉表打算見好就收。結果就莫名其妙給捲進二袁之爭,抽不了身了。

那還是袁紹沒去冀州的時候。那個時候袁紹左思右想,想謀塊地盤安身。想來想去,就把主意打到弟弟袁術的身上了。袁紹覺得,弟弟袁術得天之厚,佔了南陽和豫州,這兩塊地,都是天下少有的菁華所在。弟弟在南陽,那麼自己便去豫州。到時兩兄弟在一塊,也有個照應不是?想得很好,於是袁紹便開心的給袁術寫了封信,姿態放得很低,言辭也很懇切。可惜袁紹這麼多年,還是沒看透他這個弟弟。

袁術接到兄長的來信,不屑一顧,憑什麼我的地盤,你一封信,我就要讓給你?想也休想。不過畢竟是自己的兄長,不好口出惡言,於是袁術便信也不回,假裝沒收到信件一般裝糊塗。

袁紹等啊等,盼啊盼,結果卻如同石沉大海,杳無音訊。這下他總算明白過來了,人家袁公路長本事了,翅膀硬了,開始不拿他這兄長當一回事了。袁紹也來了脾氣,好好和你商量你不聽,非得我動手來搶是不是?孫文臺名爲豫州刺史,卻給你幹着先鋒大將的活,這豫州給我不是挺好的嗎?

於是袁紹便表好哥們會稽周喁爲豫州刺史。周家兄弟周昕、周昂、周喁,都算不錯的人物。素來與袁紹親善。周喁帶了人馬,便興沖沖的去搶孫堅的豫州。孫堅在荊州與劉表交鋒,道遠不能歸。袁術聞之,大怒。這就是你袁本初作爲兄長的本事?趁着弟弟和敵人打仗你就派人來搶地盤?這背後一刀子,讓袁術差點喪失理智,於是在親率大軍,擊退周喁後。袁術就和袁紹開罵了。袁術親自寫了許多信件去罵袁紹。剛開始袁紹也羞愧難當。畢竟這事自己幹得不怎麼厚道,關鍵是還居然沒有成功。要是成功搶了豫州,袁紹便也無所謂了。

剛開始,袁紹還保持沉默,結果袁術罵上了癮,停不下來了。泥人還有三分火性呢。袁紹心想,夠了啊,我是理虧,不也給你罵了這麼久嗎?你竟然還不停,那麼就不要怪我不留情面了。

於是,一場兄弟之間的隔空對罵,轟轟烈烈開始了。演變到最後,就是袁家兄弟各自找幫手。結果到了最後,還是袁紹比較會做人,在爭取盟友的爭鬥中,他又佔了上風。袁術折騰了半天,諸侯們不是一聲不吭保持沉默,便是態度曖昧。只有徐州陶謙,明確表示支持袁術。於是袁術大怒,罵天下諸侯寧可追隨家奴也不追隨他(袁紹是庶子)。又放出流言,說袁紹非袁氏子。這下袁紹是徹底的生氣了。這事不管是不是真的,丟的都是他袁紹和袁家的臉面。他想不到袁術如此的不理智,在外面這般胡言亂語。於是袁紹也發火了,遣使拜訪劉表,對劉表遣軍奪回南陽的舉動表示了讚賞和支持。劉表大喜,得到朝廷的支持(袁紹此時幾乎就代表洛陽朝廷),雖然只是精神上的支持,也足以證明,他討伐袁術,是正義的,正確的!

於是劉表便着黃祖、劉磐等與孫堅糾纏個不休。雙方你爭我鬥,打來打去,戰火便沒停過,一直延續到現在。再想抽身,卻是仇恨已深,兩邊都不怎麼想撤了。

這也導致了袁術遣使勾結公孫瓚,許下諸多好處後,兩家就此結盟。日後公孫瓚賣力配合袁術,和袁紹爭奪冀州,連番大戰,除死方休。

WWW¤ ttκā n¤ ¢ 〇

孫堅在大帳中發了一陣無名火,忽然開始懊悔起來,當初投在袁術門下,是不是一個錯誤?看來,得好好考慮以後的事情了。

夏五月,長安天子大會未央殿。董卓冠冕朝服,在侍從的攙扶下,出門登車。董卓橫行無忌,車駕違制,幾與天子同。方升車,忽然拉車的白馬人立而起,長聲悲嘶。董卓爲馬所驚,墮落地上,朝服爲泥所污。於是又入內更衣。其新寵之妾私謂曰:“主上,駿馬無故而驚,其意不祥。主上不如稱病不朝。”

董卓正伸着雙手任由侍女更衣,聞言睜開雙眼,伸出肥碩的手掌在愛妾白膩的臉蛋上擰了一把,粗聲笑道:“老夫親軍數百,兼有奉先萬夫不擋之勇,便有不祥,又能奈老夫何?”

於是竟不聽,又復出門。不過董卓心中也有點嘀咕,於是又調精卒一千,拱衛左右。自府上一直至皇宮前,陳兵夾道,左步右騎,屯衛周匝。又令呂布親自駕車。一直到了宮門,安然無事。於是董卓這才放下心來。吩咐幾句,讓精卒自返軍營,而留親衛在外相候。

呂布駕車,一路入了皇城,到了宮門前,馬又莫名而驚,四蹄刨地,死活不肯前行,董卓心中驚異怪懼,於是吩咐道:“奉先,老夫突感不適,欲返府歇息,駕車回罷。”

都行了九十九步,就差最後這一下了,呂布哪裡肯幹,於是勸道:“大人,已到未央宮門前,若不入內,恐爲人笑大人懼天子與諸臣。我自護衛大人上朝,朝堂之上,有誰可擋我?”

董卓躊躇再三,遂決定前行。畢竟他也曾經是涼州有數的猛將,又兼呂布威名着著,確實是沒什麼可以擔心的。真有什麼事,皇城內外,都是他的人馬。誰動誰死。想到這,董卓徹底放下心來。

方入掖門,有衛士前來迎住。董卓能把馬車直接駛到未央宮前,已經是很了不得了。人家入宮就要步行,他倒好,直接爬臺階入宮朝會就行。跋扈如此,也難怪絕大多數人看他不順眼。

董卓方下車駕,旁邊便閃出李肅來,持戟突刺董卓。一戟正中董卓前心,李肅大喜,卻見董卓毫髮無損。原來董卓朝服內,着有精甲,戟不得入。此時董卓也愣住了,他壓根就沒想到,有人居然狗膽包天,真的敢行刺他,還是在未央宮門口。一時之間,竟然沒有反應過來。

李肅見董卓愣住,提戟又刺。風聲驚醒董卓,本能一躲,一戟刺中左臂,鮮血便瞬間涌了出來,沾溼衣甲。

董卓又驚又怒,邊躲邊大呼道:“奉先何在!”

呂布從懷裡摸出一份帛書來,高舉過頭,大聲應道:“有詔討賊臣!”

董卓瞬間便明白了,怪不得今天出門,諸事不利,原來自己身邊有一個頭號反骨仔。可惜一切都晚了。董卓看了看圍攏在自己身邊的親衛,心道這點人又怎麼會是豺狼呂布的對手?於是戟指呂布,怒罵道:“庸狗敢如是邪?”

呂布被董卓當衆大罵,臉色漲紅,持戟便來殺董卓,董卓亦撥劍在手,前方親衛死命相護,未數合,便被呂布、李肅率衆戮死。董卓提劍來取呂布,被呂布一戟隨手撥開,而後一戟閃電般刺出,正中董卓咽喉。

董卓喉間嗬嗬作響,拼盡最後的力氣罵道:“狗賊!爾不得好死!”然後諸人一擁而上,亂刀將董卓砍翻在地。

董卓最後留戀的看了一眼這世間的景色,然後慢慢的閉上了眼睛。他怎麼也想不到,他這一生波瀾壯闊,享盡人世富貴、坐擁雄兵十萬,竟然就在此處終結。實在是變生肘腋之間,防不勝防爲豎子所欺。恨吶!

賈詡初爲太尉掾,隨董卓入長安。數獻策,又好諫,爲董卓所不喜。出爲討虜校尉,隨牛輔率軍屯陝地。這日賈詡夜觀天象,見西方有大星,光芒有角,墜於西北,隱隱有聲。不禁大驚,長嘆道:“噫,太師危矣!”

數日後,果有急報來,太師董卓,於未央宮前,爲呂布所刺。

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七百三十一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七百九十八章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七百三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七百五十六章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八百十四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六百七十九章
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七百三十一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七百九十八章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七百三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七百五十六章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八百十四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六百七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