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

想法是好的,但事情還是要一步步來做。劉備先派張繡、馬岱引一萬兵去攻打隴西的宋建並收復隴西、金城兩郡,徹底清除地方割據勢力。然後又使趙雲搶佔武功、郿縣、陳倉,並收復散關。沿此路線派重兵屯守。鄠縣、藍田、武關同樣如此。這樣一來,自己有關中與涼州在手,隨時可以通過祁山、陳倉故道、子午谷、褒斜道和駱谷南下漢中;通過武關南下荊州。如此戰略要衝全捏在手中,自己便立於不敗之地。等緩過勁來,再數路大軍齊出,一舉奪取漢中。到時益州唾手可得。

想了想,劉備又去信青州,表孔融爲將作大匠,讓他帶了工匠過來,重新修繕長安城。省得他閒來無事,在青州口無遮攔。又讓太常卿帶了負責陵寢的人過來,西漢歷代帝皇的陵寢被董卓與涼州諸將糟蹋得一塌糊塗,到處都是盜洞。自己既然收復了關中,自然要進行密閉修繕。

劉備又表張既爲京兆尹,楊阜爲涼州刺史別駕。又從青州調簡雍爲左馮詡、孫乾爲右扶風。與張既等人一道治理關中。

等人員全部到齊之後,劉備召集大家開了個會。不算河內與河南尹,只說弘農、河東、京兆尹、左馮翊與右扶風這五個地方,初步統計了下,這裡有良田無數。還有很多被拋棄的荒地。又產鹽。但是這五郡百姓,加起來卻不足六十萬。要知道,這五郡人口,在之前的統計中,從來沒有低於過百萬人口。劉備初看這個數字,不禁大爲心痛。

於是便召集衆臣,道:“爾等到任之後,可速熟悉治下情況。將鹽、鐵收回朝廷專營,吾將於此設鹽、鐵監官。以鹽鐵之利,收購糧食,而後召集流民,分發糧食,開墾荒地。有功將士與諸臣,依例賞賜良田。”不充實關中人口,不於此大肆屯田。軍隊如何能夠在此屯紮下去。他又不是李傕等人,有董卓遺產不說,還肆意抄掠百姓。等關中地區民戶稍豐,到時便可以以民養軍。糧草也不用從青、冀等地轉運過來了。不然沿路的消耗,便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張既等劉備說完之後,又道:“藍田產美玉,既勸主公亦復置官監之。”藍田日暖玉生煙。作爲華夏四大美玉之一,藍田玉享譽數千年。作爲朝廷財力的重要標誌之一的藍田玉,在漢末數十年間,生產遭到了嚴重破壞。現在關中動亂已平定,也是時候把藍田玉的生產給恢復起來了。玉,在漢人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皇帝的玉璽、冠冕上的玉,身上的佩玉;讀書人也愛佩玉,甚至王公大臣的陪葬品裡面,也有大量的玉。所謂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孔子也說君子如玉。那是因爲儒家認爲讀書人要外帶恭順,內具堅韌;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光華內斂不彰不顯。而這些特質與玉最爲相似。所以在先秦,藍田便開始產玉了,到了秦漢,產業更是興盛一時。

劉備一聽就來了興趣。作爲不可再生資源,玉到了後世那是越來越貴。現在自己有這麼一個現成的大玉礦在手中,當然要用心恢復了。生產設官監,銷售到時讓糜竺等人來。賞賜、宮廷、佩帶,都得用到玉。這個應該會是供不應求吧?自覺又開闢一大財源的劉備,心情大好。散會之後,便大擺宴席。君臣盡歡而散。

宋建,抱罕人。十幾年前,天下大亂、諸侯紛起,強者跨州連郡,弱者宰割縣邑,相互間征伐攻討,使得海內混亂不堪。而涼州,羌亂未平,受黃巾軍的影響,地方豪強也紛紛與羌、氐諸部聯合,一同起兵造反。攻佔城池、屠殺官吏。使原本就殘破不堪的涼州更是混亂。在邊章、北宮伯玉、王國等人死後,取而代之的,便是韓遂、馬騰與宋建了。

宋建出身於“涼州義從”,屬於涼州的漢人豪強,在羌胡中威望很高。黃巾軍起事當年,宋建追隨王國起兵,以家鄉枹罕爲根據地,組建了一支達數萬人的漢、羌雜合的軍隊,不斷地向四境擴張。當時董卓去了洛陽,而馬騰、韓遂也窺視關中。也任得宋建在涼州折騰。宋建發動叛亂沒多久,便在枹罕自稱河首平漢王,並改年號、設百官,在天下羣雄當中第一個僭號稱尊一直到如今。

宋建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與朝廷對抗,原因有三:一是中原戰火紛紛,羣雄忙着搶地盤,所以不管初期的董卓也好,後期的馬騰、韓遂也好,都無人理會偏安一方的宋建;二是涼州本來就是混亂一團,而涼州馬騰、韓遂等又分分合合、明爭暗鬥,誰也無法齊心,也無法做到一家獨大,而勢力均衡的局面也爲宋建提供了足夠的生存空間;三是宋建是枹罕土著,而枹罕又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宋建手下精兵數萬、戰力不弱,所以馬騰與韓遂也懶得去惹他,以免折損了自己的實力。鑑於以上幾點,宋建竟然便在枹罕一直逍遙至今日。歷史上還要到曹操平定關中以後,這才騰出手來,把宋建給滅了。

現在劉備來了,自然不許有人僭號稱尊。袁術、袁紹都被他滅了,何況一個區區宋建?

結果張繡和馬岱一進入隴西,便着了道。徵用的幾個嚮導,帶着他們七走八走,帶入了一片山谷之中。幸好張繡和馬岱都是知兵之人,一看這地方不太對勁,便下令三軍在谷口先停了下來,再使人往先鋒營那裡去問情況時,卻發現嚮導已經不見了。反應過來的張繡哪裡不知道自己已然中計。大怒的同時,便命令大營隨地紮營準備防禦工事。然後又讓馬岱率了一部去佔據制高點。

馬岱甫一出動,前方左右山頭,便已經密密麻麻涌現了敵軍。而此時山谷之中,已經殺聲大作。張繡長嘆一聲,自己的先鋒營只怕是完了。

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七百五十九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六百六十二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七百十六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
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七百五十九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六百六十二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七百十六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五百零七章 江夏水戰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冀州攻略(十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