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董襲出現後,讓曹軍的弓箭手們,找到了很好的目標。強弩校尉偷偷的帶着人,在黑暗中摸了過去。

秦漢的弓弩手們,強悍得離譜。得益於頻發的戰爭和先進的兵家思想,在長期與外敵對抗中,弓弩兵一直被重視並得到了良好的系統發展。秦與漢,爲了對付匈奴胡騎,弓弩兵爲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蒙恬率部鎮守河南地,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馬。李陵率五千弓弩兵,縱橫大漠,不但敢出營野戰,還敢追殺。要不是箭矢射盡又遭叛徒出賣,這將又是一次精彩絕倫的大捷。

厲害的弓弩手們,不但射得遠,還射得快。那些說騎兵衝鋒後,弓箭手臨陣不過三四發就沒用了的言辭,不過是一種胡亂猜測。古代打仗,就講究列陣。正所謂陣而後戰,兵法之常。各種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陣圖,會讓現代人看了目瞪口呆。而且古人也比我們想象中的聰明得多。除了戰陣外,交叉火力古人們也早就知道了。《三國志》中就有明確記載,公孫瓚和袁紹大戰,“白馬義從爲中堅,亦分作兩校,左射右,右射左。”這就是斜向射擊以形成x型的封鎖火力,以遏制住袁紹的騎兵衝鋒路線……

現在,曹軍的精銳弓弩手們都集結到了一塊,用來對付吳軍的將領。結果會如何?古代大將,被敵軍狙擊的並不在少數。像李陵在漠北那次驚天動地的戰鬥中,他就曾以連弩射單于,只不過沒有成功,所以史載單于遁走。不過統兵大將們並不怕敵人的襲擊。指揮官豈會因爲區區襲擊而不露面?要是都這樣的話,這仗還怎麼打。有攻就有防,有襲擊也自然有防備。大將身邊的親軍護衛,那自然也不是吃素的。這些人,是最勇敢最忠心最不怕死的人。但凡有些風吹草動,他們就會提高警惕,必要的時候,他們會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爲自家的將軍擋住一切攻擊。歷史上就曾經有不少將軍戰死,親軍們紛紛自殺的記載。

董襲出現在前線,身邊自然少不了親軍的護衛。只是董襲萬萬沒想到,襲擊他的,竟然有如此多。當那弩機獨特的聲音響起時,董襲的目光不禁就是一縮。那砰的一聲,然後鋪天蓋地呼嘯而來的箭雨,瞬間就把董襲所在部位給淹沒了。

董襲反應也非常迅速。當武將的氣血強大到了一種地步後,對於未知的危險,心中總會有一種模糊的感應。董襲心中稍感不安,立馬就翻身下馬,舉盾防禦。而他的親軍們也迅速圍成一團,把董襲給護得嚴嚴實實。

只是,這箭雨,太密集了。一輪又一輪,直到董襲的親軍死傷殆盡,仍未停止。而董襲藏身在馬屍之下,馬匹已經被射得千瘡百孔,血水污穢流了董襲一身,董襲也是一動不敢動。突如其來的箭雨打擊,把吳軍也給打懵了。

這種密集打擊來得太過突然,直到董襲所在的位置空了一片,密密麻麻的人羣已經橫七豎八的躺倒在地上,身如刺蝟,橫屍當場。他們才反應過來,自家的董將軍被偷襲了。董襲此時生死不明,將旗也倒了。吳軍不禁紅眼了。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曹軍竟然偷襲己軍大將?

江東人雖然不善騎戰,但誰說江東人就畏死了?江東漢子的血性,比起北人來,那是一點也不弱。不說春秋戰國時的吳、越、楚的兵馬,那太遠了。只說秦漢以來威震天下的丹陽兵,淮泗荊楚劍客,就知道南人的厲害了。

這會吳軍一見董將軍遇襲,不禁憤恨滿胸腔。一個個嗷嗷叫着,提着刀槍不要命的往上衝。要爲董襲報仇。

頓時,曹軍的壓力就更大了。遠處江面的船隻上,吳軍的遠程打擊源源不斷,近處吳軍又發了性,瘋了似的猛打猛衝。樂進與夏侯淵頓時也是壓力倍增,只好不斷的增援。

而曹軍的強弩校尉,見吳軍血紅着雙眼衝了上來與己軍肉搏,便與左右道:“此乃哀軍也。只要頂住壓力,打退吳軍。敵人也就沒有反抗氣力了。”他說的沒錯,吳軍此時全靠胸中的一股怨氣支撐,要是猛攻曹軍卻又攻不下來。這口氣一泄,他們也就只能被曹軍趕下大江了。

這個道理,不但曹軍懂,陳武也懂。所以他一邊指揮,一邊卻派了人去董襲那裡。董襲是死是活先不論,董襲的大旗卻要重新豎起來。陳武派出的人摸到了董襲那裡,發現這裡遍地都是箭矢,幾無下腳之地,頓時心中就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預感。如此密集的打擊,誰能夠存活下來?

他們很快就找到了董襲所在的位置。將士們死得最多的地方,肯定就是董襲所在。因爲這是死去將士們要保護的第一目標。

吳軍找到了董襲的將旗,同時,也發現了馬屍下的董襲。他們大喜,移開馬屍之後,卻發現,董襲亦是身中數十箭,人已經昏迷了過去。

他們不敢怠慢,忙把董襲大旗又給豎了起來,同時一邊送走董襲,一邊放聲大喊:“董將軍無事!董將軍無事!”

吳軍們回首一看,果然,董字大旗又在飄揚,而董襲也在袍澤的攙扶下,向着大船移動。吳軍們頓時就如同吃了仙果一般,精神又是大振。曹賊,你們偷襲不成功,哈哈,竹籃打水一場空。

夏侯淵見吳軍們士氣大振,不禁蹙眉道:“強弩營在搞什麼?如此萬全之策,竟然射不死吳軍將領?”

樂進道:“無妨,此事成與不成全憑天意。你我只在此處拖住,靜待武周消息便是。”

夏侯淵聽了,便不再作聲。只是咬牙一發狠,就把手裡兵力全部調派了出去。不管了,生死就是這一擲!

曹軍突然又增兵,這在陳武看來,卻是曹軍惱羞成怒,他對在旁邊觀戰的孫權道:“曹軍襲我大將不成,惱羞成怒了。”

孫權見狀,便問道:“子烈,依你之見,我軍可否擊退曹軍?”

陳武笑道:“仲謀,曹軍若再不退,等待他們的,只怕就是全軍覆滅的下場了。”陳武心想這對面指揮的曹將也不知道是誰,竟然如此不明事理,不顧大局,頭腦發昏之下,竟然不計傷亡來攻打自己。陸地防線就算突破了,自己也可以從容退到江上去。嘿嘿。到時敵人就只能望江興嘆了。

這邊兩軍絞殺成一團。那裡武周也悄悄開始行動了。

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計(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八百十五章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戰第八百十七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七百五十章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六百七十章第七百三十四章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
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計(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二十五章 東萊故事(今日第一更)第八百十五章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戰第八百十七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七百五十章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六百七十章第七百三十四章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亂象(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