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

張橫前面是徐晃,左右兩側是太史慈與趙雲。這下好了,想跑都來不及。前面與徐晃指揮的步卒絞殺成一堆,而兩側,漢軍的騎兵已經在加速了。張橫心中估計了下,若是自己現在跑的話,後背留給露出了獠牙的漢騎,那是必死無疑。若是能率軍拼死一戰,或許還有生還的機會。

於是便狠心把牙一咬,決定要拼命死戰了。只可惜他的想法太過於美好。隆隆的馬蹄聲疾馳而來,如刀切黃油般突入張橫的軍陣之中。刀光四閃,人頭沖天而起中,一個回合,張橫的部隊便已經心無鬥志,四散亂奔了。張橫長嘆一聲,對副將道:“降了罷!”投降起碼還能保得命在。這個時候的張橫,已經深悔爲什麼早不聽劉備之言了。或許投了劉備,就不會落到如此下場了。現在就算投降了,手下兵馬卻已經被打殘,沒兵沒將又如何受劉備的重視呢。

張橫與副將放棄了抵抗,等着太史慈等部前來。誰料太史慈的副將魏延前番見徐晃斬將奪旗,受劉備嘉獎,心中不服,正想着要在陣前大顯身手。此時見敵軍將旗之下站着幾個一身甲冑之人。魏延不由大喜。他知道軍隊中想要着甲,起碼都得是校尉、副將以上纔有可能。魏延心想撈到大魚了。於是便引軍直取張橫而來。

也是合該張橫命中該有此劫。戰場之上,他的部隊狼奔豕突,四散而逃,到處都是亂軍與追兵。又兼箭矢亂飛,他便不敢放下武器,怕刀劍無眼。結果便碰到了魏延一馬當先而來。張橫見了魏延,剛開聲欲喊:“吾等願降。”話尤在喉嚨,魏延的大刀已經飛過了他的脖頸。

張橫既死,餘部更是逃的逃,降的降。太史慈、趙雲率騎在前,徐晃尾隨於後,一路追擊。剛退回來的程銀、侯選等將穩不住陣腳,只好一退再退。這下就徹底亂了套了。本來程銀、侯選等將與李傕就不是一個系統。他們也只是暫時聯合在一起對抗劉備罷了。打了勝仗還好說,自然是人人爭先。現在連吃敗仗,這畏懼之心一起,就止不住了。連程銀等人也收攏不住自己的部隊。又有張橫的敗軍一道隨同逃跑,邊跑邊說漢軍如何厲害,張將軍已經沒命了。這下好了,關中軍撒腿狂奔,途中丟棄兵器、旗鼓等無數。直退到三十里外,這才堪堪止住。要不是劉備對衆將說歸師勿遏,搞不好太史慈等人還要繼續追。饒是如此,也是斬獲無數。

關中軍慌亂之中,自相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又有許多跑不動了的,索性便降了漢軍。劉備正嫌兵少,拋開其他不說,關中軍兵卒的質量還是非常靠譜的。扔進俘虜營中改造一番,然後再打散編入己軍麾下,便又會轉化爲自己的力量了。對於關中軍降卒,你跟他講家國大義沒什麼效果。人家當兵要麼是活不下去了,要麼是被關中諸將抓了壯丁。所以你在跟他講跟了劉備之後每個月能拿多少錢,又能享受什麼待遇,吃喝、斬首、撫卹等等一條條都列出明細來。降卒們的那個熱情勁,那別提有多高了。

劉備這邊在忙着打掃戰場,轉化俘虜。李傕那麼卻是一片愁雲慘霧。張橫死了,成宜也死了。下一個,會輪到誰?

張、成二將的下場,讓諸將們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就是跟着李傕一道反抗劉備,到底是對還是錯?投降劉備最多沒了兵馬,但以劉備的名聲,自己肯定沒有性命之憂,最不濟,撈不到職位,回家做個田舍翁沒問題吧?

跟着李傕打劉備,之前只以爲自己這邊人多勢衆,又有馬、韓加盟,一定會勝。誰曾想這仗竟然打成這樣子。七萬打不過二萬。自己這邊還死了二個大將。再這樣下去,如何是好?

諸將暗底裡議論紛紛的同時,又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傳到了他們的耳中。張繡突襲陽陵,陽陵已經失守了。無論李傕如何封鎖消息,諸將好歹也是關中地面上的地頭蛇。事情發生了這麼久若還不知道,那就是他們太惷了。

諸將一聽陽陵已經失守,這下徹底坐不住了。爲了鼓動李傕對付劉備,他們可是把自家的家底都給倒騰出來全部送往池陽了。現在大軍在這裡,糧食還能用多久他們心中都有數。如今後路被斷而李傕不退兵,還在這裡與劉備對着幹,這是什麼意思?

諸將互望一眼,心中一個不好的想法冒了出來。莫非李傕是故意在此想消耗我等的兵力不成?

是了,怪不得此戰李傕自己縮在後面,卻讓張橫打頭陣。老張死得何其冤屈。不行,得爲老張和自己討一個公道!一念至此,衆將便一道往中軍大帳行去。

李傕正在軍中處理公文,計算糧秣。忽然得報衆將一道聯袂前來。李傕眉頭皺了皺,便讓親衛請諸將進來。

諸將進來之後,程銀便扯着大嗓門質問李傕:“李將軍,軍中傳言說是陽陵已失,不知是真是假?”

李傕心中一嘆,就知道瞞不住這些人。於是便坦然承認:“不錯,張文錦奇襲渡口,楊將軍已然戰死,陽陵也落入了張文錦的手中。不過我已經遣元才和李利一道進攻陽陵了。勿須擔憂。”

諸將聞李傕已經遣了人馬去爭奪陽陵,心中也是一鬆。樑興便道:“稚然,我等數萬大軍,仍然抵不過漢軍。而糧道又斷,爲今之計,如何是好?”

諸將聽了,也是議論紛紛。更有人說左右打不過,不如投降劉備算了。起碼還能保住性命無憂。這一說法竟然得到了不少人的贊同。

李傕冷眼旁邊,心中卻是大怒。挑撥我出頭對抗劉備的是爾等,如今戰事不利便要投降的也是爾等。當我李某人是泥捏的不成?你們降了能得到劉備的寬恕。我這個帶頭鬧事的下場會如何你們不考慮一下嗎?

事已至此,要麼大家一塊活,要麼大家一塊死。反正是死是活必須都得綁在一起,誰也別想單獨逃走。

於是李傕便勸道:“投降?兩家已成仇敵,便是將來能保住性命,又能如何?我等已然惡了劉備,到時他便閒職也不給我等一個,莫非到時我等還要回家做個農夫不成?若到那時,一小校便能取我等首級也。”

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六百七十七章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七百三十七章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六百七十五章
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六百七十七章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七百三十七章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談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六百七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