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六章

卻說曹仁與李通在章山水戰之後,兵合一處圍竟陵城。久攻不下,又恰逢大雨如注,汛期已至。不得已之下便引軍而退。

而後二將在帳中議道:“今河水暴漲,我軍不得不退。而華容被圍日久,必向竟陵求援。若竟陵分兵而出,我便趁勢再圍竟陵。若不能下,便布謠以引華容軍回援竟陵,我則於道中伏擊之。如此,其軍必破。”

李通聞言道:“既如此,莫如竟陵軍出援華容時便半道擊之,如何?”

曹仁道:“竟陵之將,非同小可,其率軍往華容,於道中必有防備。貿然擊之,難以建功。莫如且縱之,以疑其心。”

李通聽了,便笑道:“便依子孝之言。”

果然,徐盛引兵出竟陵,援華容。一路上小心提防,未見曹軍半個鬼影,心中疑慮大生。恰好趙儼又在華容城下使計,卻是正合曹仁意圖。

徐盛到了華容,見曹軍不退,反而像打了雞血似的,攻打得更加起勁,心中更疑,就在這時,抓到的俘虜交待,說是竟陵被圍了。徐盛這下就心慌了。種種猜測,指向了一處,那就是曹軍攻打華容,其實就是想把自己給誘出來,然後再集結重兵攻打竟陵!

想到這裡,徐盛恍然大悟。於是便召來華容城守將,讓他在此堅守,務必拖住華容城下曹軍。然後自己便要撥營走。

華容守將見狀大驚,忙問道:“將軍欲何往?”

徐盛道:“曹軍又圍竟陵,我不得不回。”

華容守將一聽,臉色就垮了下來:“將軍若回,華容如何是好?”

徐盛轉身,雙目如電:“若竟陵之圍未解之前,華容失陷,我必斬你!”

華容守將聞言,頓時就不敢吭聲了。徐盛這邊一動,趙儼就知道了。他以拳擊掌,笑道:“事成矣。”

於是便與蔡瑁、黃射等人一起商議,最後,留黃射繼續攻城,趙儼便與蔡瑁一道來追徐盛。

徐盛想走竟陵,心中焦急,腦海裡卻是一片清明。他暗道,今我欲走,華容城下曹軍必來阻我。莫如先設伏,擊其追兵。如此,方可安然迴轉。

心中計較已定,便於途中,選了處地方,設下埋伏,靜待追兵到來。

卻說趙儼與蔡瑁一道追擊,途中,趙儼與蔡瑁道:“德珪,你我速度不宜過快,我看那揚州軍陣形嚴整,必有準備。小心揚州軍反擊。”

蔡瑁不以爲然,道:“伯然,敵軍既走,必是心繫竟陵安危,又如何敢反擊?伯然若不敢追,我自引軍去。”

趙儼勸了又勸,蔡瑁只是不聽,於是引軍狂飆突進。趙儼無奈之下,也只好下令軍隊加快速度,緊隨蔡瑁之後。

蔡瑁一路狂奔,終於遠遠望見了敵軍的後軍,那裡旗幟招展,轉過一處山腳。蔡瑁大喜,若破了此軍,等於間接助了曹將軍攻打竟陵,到時再破華容,自己必定是大功到手。於是便呼喝左右,道:“速隨我擊之!”

蔡瑁麾下的荊州軍,向來喜歡打順風仗,見有便宜可撈,不用蔡瑁催促,一個個的都嗷嗷叫着上去了。

大家一擁而上,也不顧什麼陣形了。蔡瑁心中歡喜,只念叨着即將到手的軍功,此時也不去約束,方轉過山腳,忽然就是一通鼓響,頓時,前方草木之間,便矢發如雨,然後喊聲大作,一隊隊的揚州軍,就跳蕩着提刀捉盾,殺了出來。

蔡瑁好死不死,騎了匹白馬,又衝在最前方,他剛躲過第一波箭雨,便聽得敵軍中有人高呼道:“射那個騎白馬的!”

蔡瑁聽了大驚,忙棄了馬。剛翻滾下馬,又聽得敵軍大喊:“射那個站在旗下,披甲的!”蔡瑁心中暗暗叫苦,剛纔他的親衛們爲了救他,捨命以血肉之軀擋住了箭雨,如今身邊還有兵,但稀稀拉拉的有什麼用。這會,誰來替他擋箭?

想逃開又不行,將旗就在身後,要是自己一跑,旗手必定也會跟着跑。到時大軍一亂,自己必敗無疑,這敗軍中,如何能夠保得住性命?

有了人指引,揚州軍的箭矢那是指哪打哪。蔡瑁別無他法,只好躲在馬匹之後,舉盾以抗箭雨,還時不時的喊幾聲來鼓舞士氣軍心,免得自家將士以爲他死了:“堅持住!趙將軍大軍就在身後,立馬就到,我們能贏!”

荊州軍的陣形已經搖搖欲墜了,聽到蔡瑁的聲音,頓時又精神大作,奮起餘勇。把揚州兵給逼了回去。

趙儼跟在蔡瑁軍後不遠處,聽得前方喊殺聲大作,頓時就知道,蔡瑁只怕是遇敵了。於是不敢怠慢,忙喝道:“敵軍就在前方,將士們隨我來!”

等趙儼率軍衝到時,揚州軍見又來了支敵軍,也便不再糾纏,開始鳴金收兵,緩緩而退。趙儼見揚州軍進退有度,心中暗贊,卻也不敢再追了。心裡卻只把蔡瑁罵了個狗血淋頭。要是蔡瑁聽了他的,兩人互爲依靠,徐徐而進,那揚州軍又如何會撿了這個便宜?

竟陵雖然近,也不是那麼快可以回去的。這一路上,還怕自己沒有機會麼?

不過在見到蔡瑁之後,趙儼的一肚子火也發不出來了。蔡瑁現在的樣子很慘。馬匹被射死了不說,自己肩背上也只了兩箭,此時已經是口吐血沫,面如金紙了,見到趙儼前來,蔡瑁喘息兩聲,嘴角扯出一個慘笑來:“恨不聽伯然言,至有今日之敗,我之過也。”

趙儼忙扶住蔡瑁,道:“勝敗兵家常事,德珪不過掛懷。軍醫,軍醫!”軍醫忙匆匆跑了過來,一見蔡瑁傷勢,心中就是一驚。面上卻是不動聲色,命左右扶起蔡瑁,進入軍帳之中醫治。

私下,趙儼喚過軍醫,問道:“蔡將軍傷勢如何?”

軍醫拱手道:“回趙將軍,蔡將軍傷勢頗重,便縱然賴上天洪福,只怕日後也不能領兵出征了。”

確實是如此,光幫蔡瑁把箭頭給挖出來,就不知道要流多少血。這個時候又沒有輸血的技術。失血過多的唯一下場,就是死亡。

所以,蔡瑁是死是活,就真的只能看天意了。

趙儼聞言,長嘆一口氣,好好的一齣戲,就這麼被蔡瑁給硬生生攪和成這樣了。關鍵他還不能怪罪蔡瑁。人家都快死了,還能計較個什麼?

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戰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八百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258徐州之亂(五)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六百八十四章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八百十六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七百三十三章
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戰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八百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258徐州之亂(五)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六百八十四章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八百十六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七百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