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

于闐都服軟了,更西邊的莎車與疏勒自不必多說。

莎車被班超打來打去,打得早就沒了精氣神,又夾在疏勒與于闐中間,不是臣服於疏勒便是臣服於于闐。基本上萬事莎車都做不得主。

至於疏勒。班超、班勇父子在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班勇在疏勒出生、成長。其生母乃是疏勒王室之女。因此疏勒對漢朝一向親近,班超打姑墨、龜茲、車師、焉耆等國時,疏勒都有派兵相助。班超受詔回京,疏勒上下抱住班超的馬腿不讓他跑,哭着說:“依漢使如父母,誠不可去。”

此時的疏勒雖然經過內亂,但仍然是西域南方不可輕視的大國。聞漢使又來,不禁欣喜萬分。於是紛紛準備禮物與使者,打算與鄯善王使者一道返回驩泥城拜見麴義。

在驩泥城,麴義見到了大大小小的各國王子或者是大臣,他們被各自的國主任命爲使者,帶着國中所產的名貴之物,來拜見漢使。麴義與丁儀接見了他們,並一一好言撫慰,保證將他們的心意上達天聽,以使漢朝皇帝知曉。

各國使臣無不喜笑顏開。西域這地方,環境實在是惡劣,他們因着河流和綠洲,聚民爲國,只是國力也實在是微弱,稍有動盪,便承受不住。當年漢朝在西域時,他們每年都可以向漢朝求糧求賞賜。後來漢朝勢力退走,他們少了一大筆進項不說,更是覺得少了一個仲裁之人。起碼張騫也好、班超、班勇也好,他們還是很公正的。西域大國欺負了小國,漢朝會出面主持公道。誰也不許吞併誰。當年的龜茲強大,就經常欺負鄯善、疏勒等國,都是漢朝派了兵馬來相助的。這幾十年漢朝不管事,西域今日你打我,明日我攻你,已經是亂作了一團,小國瑟瑟發抖不說,大國也沒甚安全感。

房間中,大宛國主的使臣正拼命的擠出眼淚來向麴義哭訴:“小國自奉漢朝爲主以來,每歲無不朝貢,然康居與烏孫兩國,每來攻伐,又有貴霜在旁,時時欺我。小國臣民多遭殺戮,財物又爲貴霜所掠,已是苦不堪言。今喜聞將軍來此,還望將軍爲小國上下主持公道。”

大宛國,自從被張騫發現之後,便與漢朝沒斷過聯繫。漢武帝爲了汗血寶馬,葬送了無數漢家兒郎,終於把大宛給打服了。每代國王必遣子至漢朝爲質。這裡所產的苜蓿、葡萄等物,都曾被張騫帶回漢朝。而良馬更是每歲必貢。只是這幾十年來,大漢內亂,西域無人壓制也是亂成一鍋粥,所以西域諸國不復朝漢。

大宛曾經是一個很有實力的國家。康居與烏孫也是。只是現在的大宛,衰落得厲害。早就不是康居與烏孫的對手了,哪怕是康居另有大敵貴霜,烏孫已經分裂成兩部。

康居打大宛,那是想征服大宛,然後一起對付貴霜。烏孫打大宛,那純粹就是想來搶掠。至於貴霜,乾脆就是武力恫嚇之後,派人來收稅。畢竟大宛好歹也是有數的富國。

大宛國夾在這三方勢力之間,活得小心翼翼,國王的頭髮都已經掉了一大把了。現在聽說漢使來了。喜出望外,於是連忙派了使者,星夜來見自己的宗主。

大宛國的使者在拼命表演,生怕漢使不願意出力相助自己。卻不知道,他的到來,正合麴義的心意。

麴義率軍前來西域,這些大大小小的國王們立時派了使臣來見。這足以證明,漢朝在西域諸國的心裡,仍然有着不可動搖、至高無上的威望。但麴義來西域,並不打算帶着兵馬巡走一圈,然後帶上大大小小的使臣和質子,以及禮物就這樣回去了。他要把大漢的威嚴,牢牢樹立在西域這片土地上。那麼除了殺戮,還有更好更快的辦法以建立威嚴的途徑麼?

南道諸國知情識趣,順從得很,麴義無法下手。那麼大宛送上門來的康居、烏孫,乃至於貴霜,就成了麴義下手的對象了。

當然,麴義不會打無準備之仗。在沒有徹底搞清楚狀況之前,他是不會輕舉妄動的。於是麴義安撫好大宛國使臣,暗中叮囑他不要走漏了風聲,漢朝一定會幫大宛國討回公道。大宛國使者得了麴義的保證,這才喜笑顏開,然後轉回貴山城去了。

麴義率着大軍,以宣撫爲名,自鄯善一路西行,至疏勒乃止,於是便兵屯疏勒,一面派人聯繫西域北道的段煨,一面以丁儀爲使,讓他帶着文書奏摺,以及西域南道諸國的質子、使臣、貢品回中原。

丁儀忽然聞訊,都歡喜得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於是往見麴義,親自致謝。麴義笑道:“公禮無須如此,你有功,我自當薦之。西域不比中原,能否見用,便全靠你自己了。”

丁儀長揖到地:“若有寸進,必不敢忘麴公提攜之恩!”

丁儀帶着一大堆人馬包括了無數支商隊開始啓程了。前往他們嚮往已久的中原。段煨這邊,也順利的攻下了伊吾城。

宜禾都尉在這裡作威作福,但漢軍一至,他的勢力便立時土崩瓦解。宜禾都尉還想負隅頑抗,卻被徐晃一刀砍作了兩段。餘衆立降。

西域北道這裡,宜禾都尉、戊部侯城、交河城、高昌壁、柳中等諸城,離敦煌實在是太近了。所以也受漢朝的影響最深。段煨與徐晃引大軍一到,各部無不服服帖帖。聞漢軍至西域,就連已經牧馬到了蒲類海的鮮卑人,也不禁聞風遠遁。步度根與軻比能之敗,已經傳到了這裡。漢軍引動天雷,一把火燒死幾十萬鮮卑勇士,已經在西方鮮卑這裡傳得活靈活現。步度根的殘部爲了掩飾自己之敗,便拼命的誇讚漢軍之能。結果導致在這裡生活的鮮卑人,一個個心中都視漢軍爲兇殘、無法戰勝的惡魔。別說交戰了,連個照面都不願意打。

北道諸國見強悍如鮮卑人,都恐懼漢軍如此,對漢朝便更是服帖了。此時的段煨正率部駐軍在柳中城,故西域長史府的駐所。

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計(二)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七百三十四章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七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七百六十五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七百六十九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
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計(二)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七百三十四章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七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五百六十一章 關中攻略(十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七百六十五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七百六十九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