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

副將疾走,出府心中越想越驚。剛纔明明那廝起了殺機,卻又不知爲何強自按捺了下去。現在來想,只怕是因爲外有強敵,他不欲與自己翻臉,免得爲漢軍所趁。自己前番失利,嫡系折扣甚多,如今已是難以與那廝抗衡。且那廝一心死守襄陽,與自己所思所想南轅北轍。既然那廝對自己起了歹意,莫如先下手爲強?

道不同,不相爲謀。副將心中冷笑一聲,暗道,如此,卻是怪不得某家心狠了。且說主將盡奪副將兵權,將之逐出後,便與左右道:“城中洶洶,皆議漢軍水攻。果真如此,不知諸位有何策以應之?”

左右聞言,心道漢軍真打算這麼幹,不想投降的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棄城而走,撤往南郡。不過這話他們卻是不敢說。眼前這位可是信誓旦旦要死守襄陽,坐等曹將軍來援的。這話說出來要是觸了黴頭,只怕屁股要開花。於是盡皆沉默。

主將一看,得,漢軍一來,自家的士氣就已經弱成這樣了。這仗怎麼打下去。眼珠轉了幾轉,便道:“命甲士巡弋四城,但有謠言惑衆者,斬之。可使士卒清理城中溝渠,多備竹木,倘若漢軍真不顧滿城百姓死活,引襄水而來,城破之時,可乘筏至城中高處。堅守以待援軍。”又吩咐左右近侍,快馬加鞭,再往江陵方向求援,讓援軍加速趕來。

主將真的是抱定決心要與漢軍周旋到底了。管你淹不淹城,後手先準備好。當然,他心中也未必有賭漢軍不會決堤的打算。

卻說南郡曹純接到線報,言漢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先敗自己派遣出去的援軍,又奪下鄧縣,兵圍襄陽後,心中大急,暗罵豎子誤我大事。卻又不敢放任襄陽不管。若襄陽一失,南陽這塊地盤的南大門就被關上了,到時南陽發生點什麼事,自己就只能乾瞪眼了。

南陽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就如同漢中一樣。這也是後世地理區劃中,漢中劃給陝,南陽劃給豫的原因之一。要是讓川得了漢中,鄂得了南陽,這就真不得了啦。

曹純不敢怠慢,心想江陵左右無事,便留一部守江陵,自引精兵出城,徑往北救襄陽去了。

卻說襄陽副將動了心思之後,忙忙遣了親信帶了親筆信潛出城去尋張飛去了。既然下定決心要換帶頭大哥了,那就別拖了吧。本來想着還要在守城戰中表現下,好爲以後在漢軍中的發展鋪下路。但一來漢軍說是要淹城,二來城中主將對自己惡意滿滿,那就真的不能再等了。再拖下去,搞不好自己就要悲劇了。那就搶個先手吧。想來有獻城之功,漢軍也不能虧待了自己。

消息散發出去了好幾天,張飛遙望襄陽城頭,見城頭之上動靜不大,心中暗自嘀咕,不應該啊。怎麼會這樣?難道襄陽滿城軍民都是曹氏鐵桿,全都不要命了?

正自疑慮,忽有報來:“報!將軍,營外捕得一細作,其言乃襄陽城中副將遣來,欲見將軍。”

張飛一聽,喜上眉梢,忙一轉身,便坐在主位上,喝道:“快傳!”

須臾,襄陽副將的親信就被押了上來,見了張飛之後,納頭就拜:“稟將軍,小人身上有書信一封,我家主公命小人面呈將軍。”

張飛一擺手,左右虎衛就上前,把書信給搜了出來,檢查過後發現毫無異狀,便遞給了張飛。張飛打開一看,心中一樂,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城中有人憋不住了啊。既然如此,那便按此人說的依計行事罷。

到了約定的時間,這日漢軍照例用膳後開始攻城。城上城下正廝殺得正酣,襄陽主將提劍在城頭壓陣,忽然就有人來報:“將軍,大事不好,城中失火了。”

主將聞言,扭頭一看,只見城中多處青煙嫋嫋,直上雲霄,隱隱有火光升騰,又夾雜着救火聲和逃難聲。主將心中一震,喝道:“讓你等看住那廝,人在何處,先尋來殺了!”

自奪權之後,主將便使一部人馬暗暗監視副將,只要他有所異動,便不管不顧先殺了再說。此時城中火起,主將心中便有不好感覺,只怕是出岔子了,這事除了自己的副手,還有誰能幹得出來。

果然,主將一問,來報信的這個校尉就一臉羞愧的道:“稟將軍,下吏無能,讓那廝走脫了。”

主將急火攻心,喉間忽的一甜,臉泛金色,又強自忍了下去,這會再說什麼也是多餘,自己外有強敵,內有叛賊,手頭的人已經是不夠用了,殺一個少一個,還是留着眼前這個無能的傢伙吧。

於是一擺手道:“你速引兵去救火,那廝兵少,不是你的對手,快去!”

校尉心中一鬆,頓時挺直了胸膛,大聲道:“必提叛將首級來見!”言罷,轉身就去救火去了。

主將再看城外,只見漢軍的喊殺聲又強了幾分,心中暗道,漢軍果然不會決堤,只是奈何城中出了反骨之人,使我落得如此地步,實在是可恨吶!

匆匆指揮着人馬進行反擊,心中卻是憂心如焚,不知城中情況如何。此時,襄陽副將以身作餌,引得城中兵馬銜尾來追,有意無意之間,卻是把四門兵馬都弄得一團糟了。而張飛卻親率八百虎衛,潛在東門之下。等候城中反應。

副將帶着千餘號人馬把城中攪得雞飛狗跳,卻使自己的心腹率得力死士潛至東門。城外漢軍圍住北門、西門猛攻不止,東門卻是有意無意的放過了。

這會只聽得鼓聲一起,兩百餘死士就一聲吶喊,紛紛從街道中竄了出來,直撲東門的曹軍。曹軍頓時亂作一團。

變生肘腋之間,誰能夠想得到。張飛側耳傾聽了一陣,確認是東門內發出的喊殺聲後,不由大喜,一躍而起,翻身上馬,大矛一揮,朗聲喝道:“出擊!”八百虎賁跟在張飛身後,齊齊一聲喊,便徑向襄陽東門撲去。

內應外合之下,東門瞬間告破。奪了東門之後,張飛只留了一隊人馬守住城門,以迎尾隨而來的漢軍,自己卻率了數百部曲,橫衝直撞,殺入城中而去。

襄陽主將還在北門城頭指揮,忽然只聽得城中喧譁不止,百忙之中扭頭去看,只見城中火勢雖然不見了,但喊殺聲卻是越來越大了。不禁把眉頭一皺,暗道怎麼回事?

正欲遣人去探,忽然一騎氣喘吁吁的奔了過來,上氣不接下氣的道:“將、將軍,東門,東門破了,漢,漢軍已殺入城來了!”

什麼!主將聞言,眼前一黑,只覺一陣天旋地轉,左右忙搶步扶住。

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六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
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六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