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

正如士燮所言,孫策雖然怒不可遏,但事後卻並沒有責備士家,反而派了使者,帶了不少禮物來慰勞士家,並高度讚賞士家在維護漢朝領土完整、穩定交州局勢上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士燮亦對使者作出了回覆。表示會自覺維護孫氏對揚、交、荊等州的統治權。在各自表演過後,揚州使者離開了交州。

這一次事件,就這樣不了了之。只是雙方都知道,這事還沒完。它只會暫時被壓制,然後等待適合的時機開始爆發。只是到那時,就不知道是何等的驚心動魄了。

略過交州不提。卻說荊州的黃蓋,在做出一系列舉動迷惑于禁之後,確認過沒有問題之後,便選擇了一個黑夜,開始悄悄的渡湖了。

白天,黃忠便把兵卒悄悄散佈於外。到了晚上,便使人接引至湖邊,藏至一處。直到蘆葦蕩裡,一艘艘船隻次第出現在大家面前,軍士們才知道,他們今晚要開始渡湖了。

軍隊一隊一屯的登上船隻,然後安靜的伏在船中。在嚮導的指引下,悄悄的駛向一片黑暗之中。

晚上,于禁水寨之中,仍然燈火通明。巡守的隊伍,來來往往。于禁於營中瞭望,只見對面的巴丘城,也是燈火闌珊。不由笑道:“黃公覆啊黃公覆,有我在此,你卻是休想踏足江北一步。”卻不知道,就是在這黑夜,巴丘城裡的大營,已經人去營空了。

黃蓋率部渡過雲夢澤,遠離了于禁視線,然後重賞漁夫。漁夫喜滋滋的離開,旁邊的將校卻是做了一個撥刀的動作,被黃蓋攔了下來:“無妨,我軍已至此地,便是于禁知曉,也無濟於事了。便由他去罷。且使三軍歇息,天明後,渡江。”

翌日,于禁麾下校尉,照例前往巴丘城下,察看黃蓋軍隊動靜。未幾,便有斥候來報:“似無異常,只是不知爲何城頭旗幟增多而軍卒稀少。”

校尉聽了,心中就是一動。於是便率部上岸,往巴丘城衝殺而去。臨到城下,只見城頭一陣大亂,然後便匆匆關閉了城門,亂箭射下。

雖然巴丘城成功的阻住了曹軍的攻擊,但是曹軍校尉心中卻也是明白過來,這巴丘城,肯定有變故了。於是不再逗留,匆匆回往營地,速報于禁。

于禁聽了,長身而起:“什麼?巴丘城異常?”他心中一琢磨,不禁大驚,莫非這黃蓋,趁夜遁走了?

於是于禁便率大軍,徑往巴丘行去。至城下,喝問道:“黃蓋何在?出來答話!”

城頭一陣寂靜,過了數息,一個校尉顯露身形,對城下道:“我家將軍在府中安歇,豈是爾等想見便能見的?還不速速退去!”

別說于禁了,便是個小卒,也能聽出這校尉聲音裡的虛弱來。既然這校尉色厲而內荏,那麼黃蓋必定就不在此處。那還等什麼,于禁大手一揮,身後三軍齊動,開始了攻城。

不管黃蓋在何處,打破了巴丘城,自然就知道了。

黃蓋在巴丘城,只留了千人守城,又如何防得住如潮水般的虎狼曹軍。在用盡了各種守城物資之後,不到一個時辰,城池宣告陷落。

于禁率部進城,軍鞋踩踏在那守城校尉的胸口,提劍在手,俯視道:“黃蓋何在?”

校尉身被數創,鮮血不停的涌出,聽得於禁發問,不禁虛弱的一笑,呸了一聲,道:“我家將軍行蹤,豈能告訴你等賊子?”

于禁摸了摸鬍鬚,笑道:“想不到還是個硬骨頭。砍了。”

一聲令下,左右押出一個俘虜來,按在這吳軍校尉跟前,大刀揮下,大好頭顱滾出老遠,脖頸中一道血泉涌出。那校尉渾身發抖:“你竟然殺降,就不怕天譴麼?”

于禁道:“他們可沒降,而是頑抗到底,力盡而被執。我又怕甚。你若不說,我便把這數百人在你眼前殺個乾淨!”

那校尉聞于禁言,雙目怒瞪,既而大叫一聲,咬舌而死。于禁看了看,甚覺無趣,便一揮手道:“斬其首級,懸於城門示衆。”又命將剩下的吳軍,都斬了充作軍功。

又自語道:“黃蓋何在,你等不說,我便不知麼?”便於城中重賞,果然,便有人前來相告。言黃蓋之蹤跡。

于禁聽得黃蓋趁夜渡江,便問相告者道:“你如何知曉?”

告者對曰:“城外有舊水道,通往雲夢澤中。故小人得知。”

于禁便讓麾下帶着這人前去查探水道。未幾,麾下來報,言此事當真。于禁便問道:“可知水道虛實?”

麾下道:“稟將軍,已探得分明。”

于禁便道:“把那人給砍了。”

麾下疑道:“將軍言重賞相告者,今知敵之蹤跡,不賞而斬來告者,事若傳出,這……”

這太有損我們曹軍光輝偉大的對外形象了吧?

于禁便道:“此人知曉如此詳細,必是引黃蓋北渡之人。既如此,留之何益?”

可憐那個漁夫,還想着吃了上家吃下家,不料一頭撞在於禁手裡,做了個冤死鬼,也算他倒黴。

于禁既知黃蓋走,便知留此無益,於是使飛騎速報之華容城下趙儼、黃射諸將,讓其提防。然後自己也提了大軍,一路浩浩蕩蕩,徑往華容去了。

黃蓋瞞天過海而北渡,除了出其不意解華容之圍,還會幹嘛?于禁可不相信黃蓋就會過了江,馬不停蹄的往周瑜那邊跑。若真這樣,那黃蓋就真的是浪得虛名了。

于禁沒有猜錯。黃蓋過了江後,便疾往華容而去。徐盛、潘璋在竟陵被曹仁、李通給拖住了。而江夏那邊,安陸、西陵又現敵蹤。想來也沒有多少兵力來支援華容城。

這麼一座城池,要是平白丟失了,實在是太過可惜。既然曹軍兵圍華容,那自己就打他們一個出其不意吧。到時自己再坐鎮華容,進可攻江陵,退可救竟陵。攻守自如,豈不是好?

于禁的情報,送到華容城下時,還是晚了一步。等他到時,華容城外,已經是喊殺聲遍地了。黃蓋已經領了大軍,如餓虎下山般,對城外曹軍發動了突襲。

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六百二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六百六十二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六百七十章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
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六百十八章 河西四郡(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六百二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六百六十二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雨幷州(三)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六百七十章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