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

劉備本來就是陶謙相托徐州的指定對象,他如今來了徐州,自然是要奉他爲主。而且劉備一來,就表明態度,徐州士族不會遭到打壓,會繼續重用。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見劉備問及徐州形勢,陳登便開口道:“主公,曹操麾下鎮將夏侯淵撤離時,將錢糧幾乎搬空。如今二郡府庫空空。且夏侯淵引軍西走戚縣,與魯國兵將一道合擊沛國,彭城國相乃孫堅部將程普,見夏侯淵出兵擊沛國,亦出兵相助。不知主公欲舉兵向何方?”

劉備想了一下,立馬就反應了過來,既然興兵討賊,那麼孫堅和袁術都是自己的打擊範圍。如今曹操和孫堅大戰,要是自己出兵彭城,那麼就是間接相助曹操。劉備心想,豫州就先讓孟德和文臺去打好了,自己先火速平定下邳和廣陵,然後兵發九江直搗袁術老巢這纔是正經。

於是便對陳登道:“元龍,擒賊先賊王,我欲先攻下邳和廣陵,而後南圖袁術。暫時卻是顧不上彭城了。”

陳登聽了,心想,看來主公和曹操的關係,也沒有傳言中的那般緊密嘛。於是便和麋竺二人,分別與劉備細說徐州之情況。

徐州,轄郡國五,縣六十二。治郯縣。經過黃巾之亂以及後續多年大大小小的各種叛亂,在冊丁口仍然逾二百萬。光是東海和琅琊兩國二十六城,人口就有百萬。陳登和麋竺緩聲做着彙報,只聽得劉備是雙眸精光四閃。他還記得他剛到青州時,點計丁戶,人口也只有一百多萬,二百萬不到。直到後來他又是減租減稅,又是授田,又是開荒招納流民,又是鼓勵生育,到如今,也不過三百多萬人口。這東海和琅琊兩郡國竟然就有丁口百萬。果然是天下有數的富庶之地啊。

徐州能有如此局面,一是得益於黃巾軍主力戰場不在徐州,而在豫、冀、兗、青諸州。二是這些年有陶謙在勉力維持局面,使得徐州不致於太於混亂,於是吸引了不少人從中原到此避難。所以徐州人口,才能保持這麼多。不過,與漢桓帝永壽三年那次人口大普查時期的徐州相比,人口又少了近百萬,而這一切的變化,也不過是短短四十年罷了。

四十年時間,光一個徐州人口就減少近百萬,想想天下十三州部,劉備不禁不寒而慄。連年征戰,害死了多少人啊。

琅琊與東海新得之地,夏侯淵又把兩郡抄了個底朝天。自古以來,民以食爲天。關係了無數人的吃飯問題,劉備自然不敢怠慢。這個時候劉備也顧不上出兵了,連忙發文荀彧,讓他籌措糧草,儘快運送到東海來,用來投放市場,穩定人心。據麋竺彙報,這幾天米價已經開始上漲了,這還是他拿出自己家的積蓄在維持的結果。不然,漲得更快。

陳登又勸劉備,讓他暫時不要去動兩郡國的守令,一切如故,待到平定江東後,再來整肅不遲。劉備本來就沒打算在這個時候考慮人事方面的問題,對陳登的諫言,一一允之。

此番南討袁術,劉備想着東海有個允文允武的陳登,就沒想着讓荀彧隨軍,而是留荀彧坐鎮青州,託以州事。自己出徵在外,而盧植遠在遼東,青州乃根本之所在,沒有荀彧坐鎮後方,劉備有些不放心。

劉備又看向陳登。這個人,不但能夠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帶兵也是非常強悍。歷史上在曹操打呂布時,他就是先鋒,親率精兵把呂布給圍在下邳。呂布伏誅後,他因功拜伏波將軍,廣陵太守。後來在廣陵,又接連打敗領兵來犯的孫權數次。史載他甚至有吞滅江南之志。可惜如此英傑,卻於三十九歲那年便英年早逝,使曹操每臨大江而嘆惜。

陳登與劉備,乃惺惺相惜的典範。史上陳登在歸曹操之後,與陳矯對話中,仍說:“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而劉備狼狽不堪,客居劉表處時,劉表與劉備談及天下人,許汜當時說陳登是非,劉備立馬便出來維護,贊陳登文武膽志,嘲笑許汜求田問舍。

兩人相惜如此。也可謂之知己了。劉備心想,這次可不能讓陳登壯年而亡了。如此方面之帥才,不好好活下來給自己效力怎麼行。

史載陳登好食腥物,後來發病,延華佗來治。華佗診脈說:“府君胃中有蟲數升,欲成內疽。”然後開了藥方,吐出了無數混着生魚膾的赤頭蟲。後來復發此病的時候,華佗不在,陳登便因此病而亡。

不過華佗喜歡遊歷天下名山大川採藥,蹤跡難尋。但張機張仲景卻在青州啊。青州有書院、印刷之便,張仲景要撰寫他的大作頒行天下,以濟世人,劉備便派人把他給招了來。讓他只負責治病和研究藥方,其他全部由青州牧府贊助。有這等好事,張仲景哪裡不願意,剛好他又不願意做官,於是顛顛兒的就跑到青州了。

有了張仲景在,陳登只怕是想死也難啊。

未幾,青州糧到,劉備讓人駕着一隊隊的糧車,大搖大擺的進城。城中那些屯貨居奇的見了,心中懊悔不已。於是,東海與琅琊兩地,糧價應聲而落。百姓大喜之下,羣沸立止。

兩地既安,於是劉備使張飛兵進下邳。嚴顏兵進廣陵。廣陵太守吳景收縮防線,據守廣陵和江都一帶,然後飛信孫策,問是戰是退。

下邳就不一樣了。下邳乃九江之縱深,戰略重地。若是被劉備攻破下邳,直接就可以進入九江境內了。那可是袁術國都所在。

於是袁術派了大將紀靈,橋蕤率三萬大軍,進駐下邳,迎戰張飛。袁軍勢衆,又是本土作戰。青州軍雖有兵甲之利,又有張飛之勇。與之連戰數場,在紀靈與橋蕤的指揮下,張飛仍不得勝。只好在良成一帶,與袁術大軍相峙。

與此同時,夏侯淵夏侯惇兩兄弟夾攻沛縣,卻是打得原魯郡太守袁忠大敗而歸。兩兄弟和曹操一樣,都是沛國譙縣人,年輕的時候遊俠鄉里,縱橫沛國。不說對沛國瞭如指掌,但比起袁忠來,那卻是要強上不少。

袁忠既失沛縣,一路倉皇南逃至蕭縣,收攏殘部,依水紮營,復圖再戰。曹操得聞沛縣大勝,哈哈大笑,他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調整,軍糧充足,甲士求戰心切。於是在虞縣,又與孫堅大打出手。

與此同時,郭嘉暗地派遣了使者,一路往陳國而去。

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七百十八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八百十五章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七百五十八章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七百十一章第六百七十九章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
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七百十八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八百十五章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七百五十八章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七百十一章第六百七十九章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