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

劉備之前還在爲徐州百姓擔憂,唯恐曹操因父仇而遷怒徐州百姓而施殺戮。哪曾想歷史在這裡又拐了一個彎,袁紹竟然趁機悍然出手,直取曹操根本。劉備暗歎袁紹臭不要臉的同時,也在心中給自己提了個醒。千萬別小看了袁紹。別爲歷史上的那個被評爲“色利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亡命”的袁紹給迷惑了。這次袁紹出手便可謂是雷霆一擊,何等果決!若是真讓他成功了,天下局勢將會徹底改變。幸好有自己在,自己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袁紹奪取兗州的。

當然,老曹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會被袁紹打敗的。這二位都是人中英傑,亂世梟雄。要不讓他們先打打看,鬥個兩敗俱傷了自己再出手,這樣的話,有沒有可能一鼓作氣收了兗、冀兩州?清風吹過,書卷嘩啦啦作響,劉備自幻想中醒來,不由一聲苦笑。青州一派興旺,可惜想要一口吃成個胖子,還是有些力有未逮啊。再說就算真成了,自己在袁紹、曹操絕地反擊之下,起碼也得是元氣大傷。到時怎麼去面對周圍那些虎視眈眈的諸侯們?得不償失啊。所以,還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罷。低調展才是王道。

第二日,府中議事,諸臣齊至。劉備便道:“今袁本初趁孟德攻徐州,兵擊兗。孟德雖回師相救,然兗州半數已盡入袁本初之手。我青州素與孟德交好,欲起兵相救,諸君以爲如何?”

階下,關羽出列請戰:“主公,若要伐冀州,某願爲先鋒!”

關羽一搶先,其他武將不幹了,紛紛站了出來,大嗓門一個個嚎着要請戰。亂世,纔是軍人價值體現能夠最大化的年代。

劉備看了看階下這羣好戰份子,沉吟着沒說話,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此時軍心可用,將不畏戰,劉備心裡還是很舒服的。

荀彧與諸同僚對視一眼,而後出列道:“主公,袁本初枉顧信義,攻打兗州。其師出無名,縱使其此時佔些便宜,日後也必定爲曹使君所敗。”

劉備聞言,道:“世人皆道兗州必敗,想不到文若卻有新見解。還請文若試與我道來。”

荀彧道:“主公,袁本初師出無名,曹使君則是保家衛土;袁本初跨州而戰,曹使君則佔盡地利;袁本初自來冀州,無惠愛加於軍民,卻連番大戰,冀州疲憊,軍無戰心;反觀曹使君,雖然新得兗州,又法度嚴苛。但其用我青州之法於兗州屯墾,分田於饑民。又引軍擊匪,綏靖地方。甚得兗州之望。且曹使君麾下文武濟濟,上下一心。非冀州可比。此間數利數弊,此消彼漲之下,袁本初豈能得嘗所願,佔據兗州乎。”

劉備笑道:“文若此言深得我心。”

又道:“昔日吾聞兗州之事,問孟德可欲吾相助。可惜孟德先遭太尉之變,後又被故友相背,心中見疑,不敢信我。乃自引軍匆匆而去。誠可惜哉!既如此。青州第一軍可屯兵高唐,牽制冀州。平原、濟南諸郡,多備糧草、衣藥。兩家交戰,百姓受苦。若有流民受戰火之擾而來青州,兩郡官吏須得與我安置好。若有願在青州安家者,依舊例分給田地。不得有誤。”

諸臣贊曰:“主公仁德。”

諸事畢,諸臣自散。劉備留下荀彧議事。

劉備道:“文若,中原紛亂,諸侯混戰。不知何日方休。幸賴諸君之力,我方能得享青州這一方樂土。然則天下紛擾,百姓流竄亡命多往來我青州。青州地少,不足以養軍民。我聞遼東雖然寒苦,然則地多民寡,我欲大力開遼東,以養青州。不知文若有何可以教我?”

荀彧道:“主公早有定計,何必問我。”

劉備苦惱的揉了揉眉頭,道:“漢升來信,已拒太守之位。說是遼東地廣,政事非他所長。請我另派賢明。他則願爲遼東都尉,率軍輔佐太守爲我鎮守一方。唉,我現在也是爲太守人選苦惱。”

劉備確實是在爲遼東太守的人選苦惱。他的夾帶裡允文允武的人才不少。但是遼東情況特殊。地處邊郡,形勢複雜。不但要防劉虞,還要防高句麗人。且6路又有幽州阻隔,與青州往來只能走海路。這樣一來,想要全面開遼東,把遼東打造成青州的大後方和糧倉。那就需要一位經驗豐富、足智多謀的能臣了。之前委任黃忠,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畢竟黃忠在遼東日久,熟悉情況。且他最屬意之人選荀彧,他又捨不得放其去遼東。畢竟中原正多事,正是用人之際。

荀彧聞絃歌而知雅意。眉頭一展一舒,笑道:“主公無須煩惱。某保舉一人,可爲遼東太守。”

劉備聞言大喜,道:“文若快說,此乃何人?”

荀彧笑道:“主公真是當局者迷也,盧中郎昔年平九江,擊黃巾,功勳赫赫,又曾爲九江太守。主公欲治遼東,舍盧中郎其誰?”

劉備聽完又好氣又好笑,荀彧竟然把主意打到自己岳父頭上。不過,岳父盧植確實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他上馬能率軍殺敵,下馬能施政治民。政治經驗豐富不說,又能臨事不亂。放在遼東主政一方,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只不過,盧植現在不在自己青州體系中任職,每日裡除了在學院授課,就是與三五好友品酒論文。現在再請他老人家出山,他身體吃得消嗎?九娘願意嗎?

劉備心中矛盾重重。轉回內府用完晚膳後,逗了逗幾個孩兒。就拉着九娘沿着內花園散步了。九娘這些年,體態漸趨成熟,就像成熟的果實,越的誘人了。劉備就隨在九娘身邊,看着嬌妻的雲鬢花顏,一時之間不禁有些意亂情迷。好半晌才聽到九孃的嬌嗔:“夫君!”

九娘看着郎君呆的模樣,心中甜如蜜,臉上卻仍是紅霞陣陣。劉備看着九娘霞飛雙頰美不勝收的模樣,剛想和九娘聊聊盧植的想法早就飛至九霄雲外。芙蓉帳暖,一夜春風。金風玉露,人間至樂。

翌日,精神抖擻的劉備又尋來荀彧,道:“文若,我欲請外舅助我。然恐外舅年邁體弱,遼東又孤懸海外。爲之奈何?”

昨晚享受到了極致溫柔的劉備在臨睡前把欲請盧植到遼東主持軍政之事和夫人一說。盧珻就蹙起了娥眉。也沒多說什麼,只是擔心自家阿父年邁,遠赴遼東也沒什麼,若是身子骨吃不消,壞了夫君大事怎麼辦。

劉備一想也是這個理。現在到遼東只能越海而渡。聽說之前許多將士暈船,吐了個天翻地覆。而盧植今年五十多了。歷史上的盧植本來在去年就逝世了。如今他來了,也改變了盧植的命運。現在的盧植不但沒事,還活蹦亂跳的過得很滋潤。和一班舊友故人授徒飲宴,忙得不亦樂乎。可是要真的讓盧植去遼東,他能適應一路的折騰嗎?要是盧植在去遼東的途中,有個什麼三長二短,自己怎麼面對夫人和大舅哥?

荀彧這下也犯了難。要是普通的僚屬,直接讓劉備下令就行了。可是盧植身份特殊……荀彧便道:“主公,不若某先往盧府,看看盧中郎可有此意,如何?”

劉備揮了揮手,道:“先如此罷。”

兩人又談了會其他的事,便就先散了。劉備一人在房中,思量其餘諸事。嗯,冬季要治河防,重中之重。劉備提筆在文件上畫了個圈。正忙間,忽有人來報:“主公,府外有人求見,其自稱乃是荊州使者。”

劉備眉頭一皺,想了想,道:“且請他進來。”

不一會,一個面容微胖的中年儒士被引了進來。劉備端居主位,道:“閣下乃是何人,竟敢詐稱荊州使?”

中年儒士拜曰:“琅邪諸葛玄,拜見劉使君。確爲荊州吏,不敢有瞞劉使君。”

劉備道:“我與劉荊州雖神交已久,然卻毫無瓜葛。荊州太平無事,劉荊州遣使作甚?且自荊州至此,沿途戰亂紛紛。商途早就斷絕,何況一使者乎?君自何來,休得瞞我!”

諸葛玄再拜,歎服道:“使君明鑑。某爲劉荊州帳下佐吏。前番家兄病故,是以返家料理。侄兒年幼,某放心不下。本欲想舉家遷往荊州。誰曾想徐州下邳賊作亂,路途阻塞。徐州非是善地,不可久留。某放眼天下,也只有使君處乃是世外淨土。於是舉家來投。途中思及使君麾下諸臣,無不是一時之選。恐使君不知我諸葛玄,乃自稱荊州使。還望使君恕罪、勿怪。”

劉備聽得呆了。什麼情況這是?史上諸葛玄不是拖家帶口執意要去荊州投劉表、最後病逝在途中嗎?怎麼拐了個彎跑我這來了?喂,你不打招呼就辭工換老闆,這樣好嗎?

其實劉備想錯了。歷史上諸葛玄執意要去荊州,不是他對劉表有多忠心。而是當時的天下,真的只有荊州很安定,幾乎沒什麼戰亂了。當然,益州除外,那地方太遠了。諸葛玄沒想要在劉表麾下當多大的官,就想着把一大家子安頓好,把兄長留下來的幾個娃照料大。當時冀、兗、青、徐、幽亂成一鍋粥。諸葛玄當然要往荊州跑啦。這基本上也是當時士大夫的本能選擇。在荊州避禍又不出仕劉表的人不要太多……

當然,現在有了劉備這個更好的選擇。諸葛玄怎麼選擇,還用想嗎?

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七百八十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七百五十九章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七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八百十五章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七百十八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
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七百八十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七百五十九章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六百九十七章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七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八百十五章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七百十八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