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

自家愛子當街被殺,許夫人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只可惜,許五郎的屍體就這樣冰冷的擺在堂上。不由得她不信。

這幾日來,她哭了又哭,好幾次都哭得昏厥了過去。這次醒轉過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傳來許管事,問他:“前方你家主上可有信來?”

許管事搖了搖頭,回道:“稟主母,還未曾有信來。”

許夫人咬牙切齒,道:“再催!”

許攸其實已經接到信了。他接到信,也是不敢相信,好好的人說沒就沒了,這讓他如置身夢裡。等震驚過後,剩下的便只是暴怒了。審嶠死了他心裡一直忐忑不安,如今審配一直毫無動靜,傳來的卻是他兒子當街被人刺死的消息。這讓他想也不想,第一時間就把這口鍋給扣審配頭上了。

他怒氣衝衝的找到了辛評,對辛評道:“仲治,審配這匹夫,使人壞了吾兒性命,吾欲回魏郡,與這匹夫拼了!”

辛評一聽,也是驚呆了,這怎麼回事這是?仔細一問,才知緣由。他把念頭一轉,卻是勸住許攸,道:“子遠兄還請節哀,勿傷了身體。依吾之見,未必是審正南下的手。”

許攸瞪着雙眼,眼睛裡往日的智慧全然不見,已只剩下了一片泛紅的血絲,他狠狠的看着辛評,道:“仲治到如今還要替那老兒分辨麼?”

辛評心想不管是不是審配,我也得先把你給安撫好,不然鬧起來就要出大事,而且我也脫不了干係啊。於是便苦口婆心的勸道:“子遠兄,審正南其人最是剛直不過,怎會行此事?真要下手報復,也得衝我來呀。畢竟是我把審嶠調至前營的。而且殺人者不是那牛二麼,此間或許別有因由,莫如先使魏郡查上一查?”

許攸聽辛評說得頭頭是道,心想死的不是你辛家子,所以你才如此輕鬆,既然如此,吾且去主公那裡求個公道來。既作決定,便不再留,往辛評一拱手,卻是轉身就走。

辛評見許攸去得遠了,一屁股跌坐下來,滿臉苦笑,喃喃道:“怎會如此,怎會如此!”

許攸到了袁紹大帳,通稟後便進去見袁紹。袁紹此時身體頗爲不適。被劉備來了一下狠的,又驚又怒,憂思過甚,所以累壞了在靜養。在帳中得報說許攸求見,他還以爲許攸有什麼急事,所以才傳其進來。

許攸進來之後,便放聲大哭,袁紹不禁一驚,忙起身道:“子遠何事至於如此?”

許攸便哽咽着斷斷續續把事情一說,之前設計審配之子的事情也沒瞞着,既然鬧到了袁紹跟前,這想要瞞着也瞞不住。

許攸道:“主公,某本只欲使審嶠吃一吃苦頭,也未曾想壞他性命,誰曾想前番戰敗,前營崩散,這才導致事情不可收拾。誰曾想審配在魏郡,便對某那孩兒下了毒手,主公……”

許攸在這裡雞零狗碎的訴苦兼帶着攻擊審配,卻沒發現袁紹的臉色越來越差。

袁紹心中怒火已經逐漸高漲了。他想道,劉備在這裡虎視眈眈,吾徹夜難眠,謀求破局。而你們呢,正欲你們出謀劃策的時候,你們卻在這裡蠅營狗苟,算計這個,算計那個,還在內鬥不休。如此吾又豈能不敗?

他想起此前種種,心中不覺疲倦厭煩至極,見許攸還在絮叨,不由大喊一聲:“夠了!”

許攸驚訝的擡起頭來,看着眼前這個忽然粗暴起來的主公,覺得很是陌生。袁紹強抑怒火,揮了揮手,道:“子遠,事已如此,再多追究,汝子亦不能復生。且斷案追兇自有郡縣守令代勞,汝且回去好生歇息,靜待結果便是!”

許攸千想萬想,卻沒想到袁紹會給出這麼一個答案來。非但不給他主持公道,卻是冷冰冰的讓他回營等待地方守令的消息。等魏郡的太守縣令出結果,這還用想嗎?審配在軍、政方面經營多年,又親自在魏郡發揮着他的影響力,自己便是親自回了魏郡只怕也是鬥不過審配。如此一來,吾子莫非便白死了不成?

許攸猶自不甘心,他忙道:“主公!”

卻見袁紹把手一擺,道:“子遠,吾累了,你且退下罷。”這卻是在逐客了。許攸沒了辦法,只好懷恨退下。

與此同時,魏郡那邊,案件也是迅速浮出了水面。死的是許攸的嫡子,又有袁譚的吩咐,鄴令哪敢有半分怠慢,立馬就親自帶着人馬去了城外牛家村。一來二去,便也尋訪得清清楚楚了。原來一年前,許五郎與一羣人在城外遊獵,不甚驚了馬撞到了一個老人,那老人當時無甚大事,只是嘔了二口血,許五郎賠了些錢便走了。結果當夜那老人便發急病去世,當時那老人的家人尋至城中許府,結果許府的奴僕兇狠如虎狼,將這些人全部亂棒打走。這些人知道許家是士族,當家人又是大將軍麾下的腹心。便不敢再來尋。這牛二卻是那老人的幼子,當時老人去世時他還在軍中效力,後來得知噩耗這纔回家守喪,不知爲何之前一直隱忍不發,此番卻是突然暴起,當街殺了那許五郎。至於那牛二,在殺得人後,早已經逃竄得不知所蹤了。

鄴令問得清楚,便讓一干人等皆畫了押,然後便又去了許府,欲召人來問案,許夫人哪裡肯依,在那裡撒潑發瘋,胡亂喝罵,又讓許管事將鄴令逐了出去。

許管事倒是個機靈人,只是向鄴令求饒說好話:“明府勿怪,小人主母因痛失愛子,已是神昏智亂,言語之間多有得罪,還請明府多多擔待。”

鄴令也是憋了一肚子火。他好歹也是一縣之令,往日裡要看這同城的太守與諸多貴人的臉色也還罷了,這許氏竟然也敢向他咆哮,莫不是以爲他是泥捏的不成?看這許管事還算乖巧,人家確實也死了兒子,於是也便強抑怒火,不與這婦人計較,默默無言的退了出去。

在路上心中卻是想道,既然如此,本官也就到此爲止了,此事卻是莫再指望本官出半分力。於是袍袖一擺,徑往袁譚府上去了。

見了袁譚之後,他把文冊遞給袁譚,然後又把案情一說,道:“大公子,此事依本官看來,不過是牛二爲父報仇罷了。其中別無隱情。許府既然不配合,下官也無法下海捕批文緝拿兇手,還請大公子見諒了。”

袁譚聽了,把眉一皺,從話裡卻是聽出這鄴令對許府的幾分不滿來。不過既然鄴令把事情做得漂亮,他也無法再去苛責其了。於是便道:“鄴令辛苦了!”

鄴令把手一拱,道:“此乃下官本分,不敢言辛苦。如此,下官便告退了。”說完便起身,再向袁譚一禮,便徑自迴轉自己的府衙去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八百二十三章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七百六十六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七百四十五章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七百六十一章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三十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
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八百二十三章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七百六十六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七百四十五章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七百六十一章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七百三十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