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

當初,北伐契丹,駕臨雲中,班師之前,對北疆做軍政安排,當時就有心遣師西進,收取故豐、勝之地,北御契丹,南制党項,當時就選中了老將李萬超,李萬超也欣然願往。

並且,劉皇帝與李萬超約定,他替朝廷收復故地,並鎮守五年,祈願告老歸養。後來,李萬超率五千步騎西進,非常順利擊敗殘餘的遼軍,驅逐契丹勢力,將大漢的旗幟再度插在河套地區。

其後,以九原鎮守使的職位,坐鎮河套,帶領軍民,在舊址的基礎上築城修堡,構造防禦體系。待局勢穩定後,朝廷設豐、勝二州,以其爲二州巡檢使,又重設天德軍,以其兼領軍使。

在這四年多的時間內,李萬超率領部下,櫛風沐雨,牢牢地守衛着朝廷最北的疆域。雖然漢遼之間,處於一種默契的和平之中,民間的衝突也在逐漸減少,邊境趨於安寧。可以說,天德軍所承受的壓力不算大,但是,若以此小視抑或是忽視戍邊將士的辛苦與功勞,那可就真是瞎了眼、蒙了心了。

這些年中,天德軍下屬的將士,有過輪換,但主將李萬超始終在其位。這是開國以來的一種常態,雖然施行更戍法,爲了保證訓練與戰力,輪戍也不是毫無限制的。像李萬超坐鎮豐州不到五年,這還算短的,像早期馬全義、楊業、王彥升、王審琦等將領哪個不是十年往上?

倒是考慮到戍邊官兵的情緒,已經把戍邊的年限控制在2-3年,並且採取就近原則。不過,如今的時代終究變了,也不可能像國初之時那般,否則,讓將帥久居邊地,或者說久居一地,不說他們會有意見或生出怨氣,朝廷這邊都會不放心了。

而李萬超,縱不提其他,只拿與皇帝之間的約定來說,就該做些迴應。雖然距離五年之期,還有不短的時間,但劉承祐又豈能以此而大意,尤其在老將主動上表,提到身體的問題之後。

“九原侯多少歲了?”看着呂胤,劉皇帝問道。

“若臣沒有記錯,今歲正好滿六十!”呂胤答道。

在此前的論功之中,李萬超以多年積攢的戰功以及戍勞,被賜爵九原侯,也是酬其收復九原之功。

聞答,劉承祐不由嘆息一聲:“以花甲之年,而戍苦寒邊塞,櫛風沐雨,頂風冒雪,實在不容易啊!”

“齊襄公以瓜熟之約,失信於臣,以致亡命,朕又豈能失信於將臣,而況於老將,本當體恤!”

略作考慮,劉皇帝吩咐道:“你擬一封恩詔,發往九原,賜九原侯金五十,銀百兩,絹五十匹,另,準其回太原休養,賜兵部侍郎銜,讓晉陽官府多加照看。同時,告訴李卿,讓他好好將養,花甲之年不足老,待他恢復好身體,朕還有任用,國家也需要他這樣的老將!”

考慮到李萬超的功績以及多年的交情,劉皇帝也算厚待了,爵位不便再升,但在金銀財帛上倒也未太吝嗇,賞賜已經不是個小數目了,購買力強大。同時,還很體貼地在“感情”上予以體諒。

見呂胤默記下吩咐,劉皇帝又道:“另外,關於豐、勝二州的戍防以及天德軍的按批,讓樞密院安排!”

“是!”呂胤應道。

在劉皇帝的目光下,呂胤主動稟道:“另有三司度支上報,今歲夏稅,全國各道州,當收稅額,當在一千五百七十三萬貫!這是三司擬定的諸道配額,請陛下過目!”

一提到錢,劉皇帝頓時就了興趣,立刻接過御覽起來。以往這個時間,攤牌的稅額早就發佈下達道州了,而地方上也有充足的時間做稅務準備了,不過因爲新政中規定,對於諸道的稅額要綜合考慮分配,因此三司是緊急制定。

當然,涉及到全國稅收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就能得出一個合適合理的數據的,在此之前,度支部門已經提前有所準備了,今日呈報,只是做了最後的核算確認。

對於財政,劉皇帝可是十分關注的,這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沒有不用錢的。仔細地閱覽了一番,對於制定的這個數目,劉皇帝是很滿意的。

要知道,在幾年前,大漢全國一年的兩稅稅額也就這個數目上下,到如今,何止翻了一倍。當然,這是在平定南方之後的結果。

一掃各地定額,不出意外的,劍南道居首,被分了二百八十九萬貫,接近五分之一了。其後,是淮東、河北、河南、河東、京畿等道了。東南諸道,因爲有大動作,倒選擇稍微緩一緩,不過這也不代表東南沒給朝廷提供財稅,僅僅戰爭紅利,那些兩稅之外的浮財,就已經讓內帑豐盈、國庫回血了。

至於川東、山南、隴右、山陽、燕山、兩廣,則同樣予以減負的,而河西,那更是意思一下了,爲了鞏固西北的安寧,保障其局勢,朝廷如今每年往那邊調撥的錢糧就不是那點兩稅比得了的。

“劍南道所定稅額,是否太多了?”對着一串數據,劉皇帝認真地思量了一會兒,擡眼問道:“朕記得,兩年前劍南道一整年,也不過五百餘萬貫!”

劍南的富庶是天下聞名的,這兩年也確實成爲了國家財稅的大頭區域,此前劉皇帝也有心加稅收。而今三司調整了,劉皇帝又怕加得過狠,怕因此引起民變。

大概是知道劉皇帝的擔憂,呂胤主動解釋道:“根據多方調查彙報,劍南道尤其是成都及其周邊州縣,這兩年恢復神速,已與乾祐八年相當,三司如今定的稅額,尚不如當年孟蜀所定七成!照此調整,當無大礙!”

聽他這麼說,劉皇帝稍微安下心來,對他苦笑道:“國家財政,在於錢稅,然而這稅額的制定,想要把握好尺度,卻也不易,少則財用不足,多則慮百姓負擔......”

感慨了一番,即吩咐道:“儘快頒發下去吧,今天晚了,可與諸道一定寬限時間!”

“是!”

“陛下,汝國公將抵京了!”呂胤又道。

因爲身體的緣故,也因爲東南軍政的妥善安排,李谷被劉皇帝召回了。聞之,面容一緩,道:“通知太子,讓他代朕去迎接!”

“是!”

第406章 調任第199章 出宮第97章 擴*整頓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327章 派系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1714章 百姓苦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82章 瓦橋關第34章 亡國之族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97章 再臨井陘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97章 決斷!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353章 信使第65章 選擇第29章 太后的病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346章 底層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9章 王峻歸來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19章 武夫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27章 西京風波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53章 有詩云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109章 在長安第466章 亟需改變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461章 癲狂?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39章 連夜南進第73章 紙上談兵第68章 撤了第91章 作別西行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1772章 處置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180章 過鄴都第130章 喪國之約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31章 功成第119章 難審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30章 滿堂春宴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15章 襄陽第342章 殺肥第12章 令人陶醉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84章 滅佛伊始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
第406章 調任第199章 出宮第97章 擴*整頓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327章 派系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1714章 百姓苦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82章 瓦橋關第34章 亡國之族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97章 再臨井陘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97章 決斷!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353章 信使第65章 選擇第29章 太后的病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346章 底層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9章 王峻歸來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19章 武夫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27章 西京風波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53章 有詩云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109章 在長安第466章 亟需改變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461章 癲狂?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39章 連夜南進第73章 紙上談兵第68章 撤了第91章 作別西行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1772章 處置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180章 過鄴都第130章 喪國之約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31章 功成第119章 難審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30章 滿堂春宴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15章 襄陽第342章 殺肥第12章 令人陶醉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84章 滅佛伊始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