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邢州事

從真定到東京,距離並不算遠,直線距離不過七百來裡,且道路平坦,河渠通暢,基本是順着當初劉承祐追躡遼軍的路線南返。

除掉被劉承祐拆分駐於莫、祁的第四、五軍之外,餘者近萬兵,分水陸兩部,押送財貨南下。馬全義被劉承祐委任爲水路行軍部署,同孫立一道率第一、二軍先歸,船運總歸比陸運省時省力。

而劉承祐自己,則與郭榮、向訓走陸路,進軍的速度很慢,去東京只是目的,過程纔是劉承祐想要體察的。自晉陽發兵,四個月的戎馬倥傯,一心鑽在軍政之上,劉承祐卻是從沒有好好看看這大好河山。

自真定南下,過趙州,入邢州,一路慢慢走,然後一路心情沉重。戰爭對國家的破壞太嚴重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大概是最真實的寫照。一路所見,滿目瘡痍,荒村野地、斷壁殘垣,饑荒、疫病橫行。大片的無人村鎮,窮民嘯聚爲盜......

在一片悽清荒涼的環境中,沿途仍舊能夠看到一些百姓,孤單乃至麻木地照料着田畝。種地耕作,是烙刻到國人骨子裡的,哪怕遇到再艱難的環境。

進入邢州境內,路過內丘縣時,住了一夜。這是座典型的兵不斷的縣邑,整個縣轄內不足六百戶,城中更是不足兩百戶,人煙稀少可見一斑,生民困苦,但苛捐雜稅卻是一點也不少。

命郭榮與魏仁浦走訪了一遍,縣長是安國軍節度使薛懷讓任命的,原是一個軍痞,到任即發揚了“剝皮”作風,作威作福,隨意攤派,吏民倘有不如其意者,即令權力打壓,獄以罪罰,可謂無所顧忌。

在這個時代,哪怕一個小小的縣令長,權力也很大,尤其是那些節鎮軍閥任命的,也是手握生殺大權的。

這內丘長,到任不過一月,初至,便自作主免禮夏秋兩稅,沒讓內丘百姓高興幾天,開始各種立名目了。什麼市稅、屋稅、進出城稅也就罷了,還搞了什麼過橋稅。要知道,內丘境內地貌呈現三元結構,山地、丘陵、平原各佔其一,稍微大點的河流都沒一條,更別提橋了......

最有意思的是,別人攤派雜稅,按次收,這內丘縣長按年收,強行讓轄內百姓充一次“年會員”。問題是,他這個縣長能做多久都是問題。不過這縣長倒也做到了一定的“公平”,貧者少收,富者多收。

在駐所內,聽完彙報,劉承祐沉默了,心情卻是有些複雜,憋了一會兒,看着面前的幾個人:“有何看法?”

“生民之艱難,由此可知矣!”向訓嘆了口氣,說道。

“自唐季以來,禮樂崩壞,綱常盡喪,律制缺失,藩鎮自專,地方治政廢弛,武夫當道,苛虐生民,痼疾已深。如今大漢新造,還需重新構經綸,定典章,法州縣,以定天下......”魏仁浦想了想,平靜地說。

郭榮臉上的表情豐富些,目光很冷:“這內丘長當殺。”

劉承祐反倒平靜了下來,晃了晃腦袋,長吁一聲,彷彿有無限感慨:“這天下,亂得太久了......”

“確是亂得太久了,故民心思定,若朝廷能掃平天下,弭兵消亂,則人心必附!”魏仁浦很肯定地說道。

起身,在房間內晃悠了幾步,神情悵惘。他此刻真正的心情只有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要說劉承祐有多心憂天下,顧念百姓,那倒不見得。但是,看着這破碎山河,沉淪社稷,心情總歸是不好受,有點感傷。

“內丘長,一無名只輩罷了,殺之何益,罷了吧。”過了一會兒,劉承祐擡起手,聲音幽冷:“語氣殺一小惡,不如除一大惡!”

都是人傑,自然聽出了劉承祐的言外之意,郭榮望着劉承祐的背影,問:“殿下是欲對付薛懷讓?”

“從潞州的王守恩,到鎮州白再榮,再到如今邢州的薛懷讓,倘若就靠此類人拱衛州鎮,維繫社稷。這江山,遲早是要亡的!”劉承祐冷冷地說道。話說得十分重!

薛懷讓,又是個極具時代特色的武夫,從軍三十餘年,作戰勇猛,歷任數州,在地方從來不施善政,貪婪無度,唯財是斂。

前番在抗遼之中,投機成功,率衆驅逐胡兵,佔據洺州,投靠劉家。然後,就開始搞事了。原本邢州的守將劉鐸已向劉承祐表示臣服,被薛懷讓領軍北上詐城,殺了。當時,劉承祐雖然氣,但爲顧全大局,暫委之爲邢、洺巡檢。

但是,這個薛懷讓大概是聽到了什麼不好的風聲,接受劉承祐委任的同時,派人帶着禮物去開封向劉知遠表示臣服。然後,經過某個大臣的美言,被委爲安國軍節度使,節度邢、洺、磁三州......

皇帝的任命,可比劉承祐這個皇子的任命有效力得多。然後,薛懷讓就放開了,開始發揮他一貫的作風了。

聚糧斂財,還巧立了各種名目,其中有一條,是讓劉承祐最難忍受的。趙延壽北伐幽燕,劉承祐與遼軍爭鋒,這廝打着支持劉承祐北伐的名義聚斂錢糧。

然而,劉承祐連一顆糧食,一枚銅板都沒見到過。打着他劉承祐的旗號搞事,名聲給壞了,好處一點沒見着,劉承祐哪兒能不怒?

“可是,這薛懷讓是皇帝委任的節度使,若擅自將之拿下了,對朝廷,對陛下,無法交代啊。”魏仁浦仍有些顧忌地說道。

“自東出以來,我擅作主張的事還少嗎?”劉承祐擺了擺手:“債多不愁,左右,以如今朝中的輿情,回去了,總歸免不了一陣訓誡的......”

劉承祐此時的耳目雖然還不算靈敏,但開封城中的那些狀況,他還是有所耳聞的,說此話間,嘴角不由咧起一絲譏諷。

偏頭看着魏仁浦,見他欲言又止,劉承祐擡手道:“薛懷讓所犯,罪孽何其重,如今這世道,卻只能放過?以往,就是對此類人太過寬容了,以致於彼輩無所忌憚。殺人,是罪嗎?貪瀆,是罪嗎?連起兵造反,都還能留得一條命!一味的懷柔,只會敗壞削弱朝廷的綱紀。”

劉承祐冷冷地說:“大漢初立,懷柔的事有天子與大臣們去做了,這威嚴,就由我來樹立,這惡人,就由我來做!就拿這薛懷讓來開刀!”

見劉承祐的神情,魏仁浦張了張嘴,終究沒再做勸諫,他能感覺到,劉承祐是壓抑不住了。默然一嘆,他其實想提醒劉承祐,實則殺白再榮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但這薛懷讓,不管他幹了什麼,都是一方節度啊,還是劉知遠委任的......

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35章 楊村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133章 面聖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79章 “撫遠之戰”第295章 難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17章 鼓譟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470章 分封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31章 鳴沙匪第76章 處置決議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8章 詔議國策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108 狀元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98章 軍心可用第187章 瑣屑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474章 補漏匠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77章 耶律妃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85章 賜宴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284章 影響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83章 抉擇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64章 楊業卻敵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379章 蕭思溫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121章 道士第89章 威壓王帥第314章 還京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353章 信使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141章 納降第385 禮賓館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376章 對策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23章 老臣凋零第416章 面試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188章 後續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32章 做媒
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35章 楊村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133章 面聖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79章 “撫遠之戰”第295章 難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17章 鼓譟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470章 分封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31章 鳴沙匪第76章 處置決議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8章 詔議國策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108 狀元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98章 軍心可用第187章 瑣屑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474章 補漏匠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77章 耶律妃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85章 賜宴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284章 影響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83章 抉擇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64章 楊業卻敵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379章 蕭思溫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121章 道士第89章 威壓王帥第314章 還京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353章 信使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141章 納降第385 禮賓館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376章 對策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23章 老臣凋零第416章 面試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188章 後續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32章 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