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

江海關總稅務司,堂皇大氣的行政大樓前廣場上,正開展着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一場珠算比賽大會。會場內,觀衆甚多,粗略一觀也有數千人,但場面很安靜,不見多少吵鬧。

不是圍觀者素質有多高,只不過周遭足有上千的上海衙役及巡檢吏卒在維持秩序,而高臺之上觀賽的則有大量江南地界的達官顯貴,包括工部尚書、江淮巡撫使範仲文,江海關總稅務使林恢,以及履任上海市長已三年的王安石,都是東南官場上響噹噹的人物。

範仲文,出身大名府範氏,乃幹祐宰相範質玄孫,開寶名臣範旻曾孫,已故興國公範貽孫之孫。作爲幹祐二十四臣家族的興國公一脈,傳承何今,已歷五世,整整一百年,並且,在其父範晉遠時,便被世宗皇帝改封爲永興公(由範仲文兄範仲康承襲)。

範氏家族自範旻之後,實則是有所滑落的,只因後繼無人,在其子孫之中,沒有什麼成器的人。不過,幹祐二十四臣家族的光環,實在太過耀眼,而祖宗留下的福廕,也足夠他們吃幾代。

當然,範氏家族能夠平穩傳承,躲過從太宗至世宗朝的一次次政治旋渦,也跟範氏自範質時起便立下的嚴謹家風有關。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一直到世宗晚年時期,範氏家族,又重現崛起於朝堂,關鍵就在於範仲康、範仲文兩兄弟。

範仲康是當前大漢思想界方興未艾的“理學”的倡導者之一,與張載齊名,不入京師,不登朝堂,只在大名府元城外的範園治學、研理、授徒,但聲名傳揚於整個北方學界。

至於範仲文,比其兄弟,聲名也不遑多讓,甚至在權貴階層中,更受重視。只因他不只博學,精通天文、地理、水利、建築、算術,在具體實踐與治理事務上,也很有能力,嘴上能談,幹起實事也一點不含糊。

有足夠的名聲、能力以及出身,範仲文在帝國朝堂擡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早年的時候,範仲文也曾受到范仲淹的提拔,因爲出色能力與出衆名氣,曾有“小范”之稱。

如今,“大範”早已作古,小范也正一步步走向帝國政治舞臺的中心。範仲文時年也不過四十三歲,卻已經是工部尚書、江淮巡撫使,這種升遷速度,就是在權貴階層中,也屬於極快的。

還在擔任工部侍郎期間,便主持過兩項大工的完建,一是東京昭烈廟的翻新,二則是西京太清觀的修建,精通建築學理的他,親自帶領各領域學者,一起規劃設計。

而太清觀的修建,尤得帝心,畢竟正統皇帝信道,這是他當了快二十年皇帝后,起心動念,力排衆議修築的一座景觀。

落成之後不久,範仲文便順利地晉位工部尚書,及至此番,以工部尚書銜,代表朝廷,巡撫江淮地區。上海市,也是他此番在江南的最後一站。

京裡京外,都有傳言,等範仲文回京之後,或許就能晉位政事堂了,即便仍顯年輕,但以他如今在皇帝那裡的受寵程度,並不是沒有可能。

因此,範仲文的東南一行,自然受到江淮官場的熱情接待。包括素來以剛直著稱的王安石,對範仲文,也不敢有絲毫慢待。

江海關總稅務司林恢,也是四十出頭,出身同樣不凡。他的祖父,乃是雍熙名臣林特,而林特管理過少府,也當過武德使,世宗繼位之後,又被外放東南轉運使。

這份經歷,倒與當初的宰臣王玄真有些類似,而王玄真的孫子,正是縱橫正統朝,已官拜尚書令的王士廩。而林恢,則繼承了祖父在財政上的管理天賦,從出仕開始,就以精幹敏銳著稱,一直在財政司系統打轉,對稅務、法條十分熟悉。

當然,林恢的官運亨通,除了家世、能力之外,也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他的妹妹,乃是正統皇帝后宮的敬妃,雖不似韓貴妃那般長年受寵,但與皇帝也曾有過那麼一段琴瑟和鳴、你儂我儂。

有這層關係在,加上本身的素質,也使他在四十出頭的年紀,便成爲江海關的頭腦。須知,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帝國海關進項日益攀升,而五大海關中,僅江海關就佔一半。

每年固定上繳朝廷的關稅,就達三百萬貫,而實際經手操盤的財貨,遠不是區區幾百萬貫錢款能夠概括的。經濟基礎決定政治地位,海關關稅的提升,也使海關在帝國官僚體系中的地位日益拔高,深受中樞權貴重視。

哪怕僅從職級來看,江海關總稅務使,也從設立伊始的從三品,調整到正三品了,在財政司體系內,也僅比鹽鐵、度支幾部低半級,但吸引力,對於很多權貴來說,遠高於許多中樞同級別職位。

這樣一個肥得流油的關鍵職位,林恢能夠將之收入囊中,各方面的條件,都是缺一不可的。

而比起範、林,王安石自然沒有那麼顯赫的背景與靠山,雖也屬於官宦出身,但能崛起於帝國政壇,依靠的,更多還是自身的能力、操守及名聲。

當然,運道也是一個十分特殊且關鍵的因素。觀政期時,恰逢范仲淹回朝掌權,提倡唯纔是舉、加強考覈授官,幸運地成爲了那一批被大力提拔“範黨才俊”。

而比起其他人,王安石則更進一步地,被調到政事堂,在范仲淹身邊任職,得幸就近觀摩范仲淹的理政治事,以卑末之身,出入於帝國權力核心,站在一個常人難及的高度,觀察、認識、思考着大漢帝國方方面面的事務。

那段時間,不算長,前後也就三年多的時間,但對王安石視野的開拓,政治經驗的積累,以及對大漢帝國那套繁複的管理體系,及運轉模式,都有了極深的瞭解與認知。

這種際遇,若非氣運旺盛到了極點,是絕不可能出現的。而王安石的這種幸運,是有明顯延續性的,在中樞“倒範運動”的前夜,被外放東南,擔任江海關副使,成功避開一波大的攻擊。

而那一場政治餘波,也因爲時任東南轉運使包拯的出面,幫他扛過了,使王安石能夠在江海關副使的位置上,切實地將他在中樞之時所見所學所思,進行實踐驗證。

范仲淹的門生故吏有許多,其中不乏出類拔萃者,很多人也長期在帝國政壇上活躍着,扮演着官僚階級中堅力量的角色。

然而,若說對范仲淹爲政之道繼承最深的,還得是王安石,他畢竟屬於“關門弟子”,還是手把手帶着實踐的那種。

而王安石最與衆不同的是,他在繼承、研究“範學”的同時,往往注入自己的思考與見解,在許多事物的看法與見解上,多有獨到之處,尤其在帝國財政、經濟與民生事務上,在爲政之道,他更偏重於“術”。

在江海關副使的位置上,是王安石將他爲政之術與實踐相結合的一次重要嘗試,不管從過程還是結果來看,對他政治生涯與仕途升遷,都有十分積極且重要的意義。

十年前,外放之前,范仲淹還曾顧慮,以王安石剛直乃至剛烈的性子,在饕餮與蠹蟲扎堆的東南官場,難以長久,怕他剛極易折。

但是,王安石用事實證明,范仲淹的顧慮有些多餘。或許在許多事務與現狀上,王安石都看不順眼,都亟欲改之的衝動,但他並不是毫不知進退。

他這樣一個博學聰明,又久經歷練、見識過衆多政治陰謀、旋渦的官僚,怎麼可能只會蠻幹。他懂得屈伸,也懂得抓住主要矛盾,如何通過妥協、迂迴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尤其在自己權力、地位還遠遠不足的時候。

江海關任上,王安石對海關制度,進行了相當程度的改進與完善,比如引進民間已然相當成熟且盛行的複式記賬法,提出“總賬法”的概念,改進統計辦法,對稅收程序進行規範以覆蓋稅收環節減少稅款流失,上表建議對商品海關關稅進行重新擬定,引入更多精於算術統計的吏職人員進行管理

總結地來說,王安石做的,是擴大蛋糕的一種行爲,在現有制度模式的基礎上,引進、總結、改良辦法,釋放這套體制本身具備的潛力與能力。

結果,大獲成功,在進出口岸商船、貿易規模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江海關的歲入,卻有了顯著的提升(接近一成)。

就這一點,甭管讓圍繞着江海關產生的灰色利益鏈條有多憤恨,王安石至少讓朝廷看到了他的能力與功績,在江海關內部也建立了巨大的威望。

當然,作爲一個副手,能夠推進這麼多關務改制,也因爲當時的江海關總稅務使張琦有關。張琦出身於帝國海軍另一世家張氏(海陵侯張彥卿),他對王安石提出的改進,很是支持,任其施爲。

而張琦的投資,顯然是成功的,他得以藉此,成功上調進京,擔任樞密副使。王安石則順利扶正,正式接掌江海關,有了此前的基礎,方纔大刀闊斧,對江海關存在的一些亂象與弊病,進行整改。

與張琦的一番合作交往,使王安石與海軍派系建立了一道微弱的聯繫,至少,王安石表現出的鼓勵海貿、重視海軍發展訓練的理念,很受認可。

王安石掌權期間,走私、偷稅、逃稅、貪腐,等一系列涉及官商勾結、暗中食利的現象,得到了空前力度的扼制,也使“環江海關一線”,哀鴻遍野。

最終,在兩年半之後,隨着王安石被調走,那種“緊張壓抑”的氛圍,纔有所緩解。當然,王安石離任的時候,比起他下東南時,江海關的歲入足足提高了三成。

憑藉着這顯著的功績,王安石得到升遷,調得也不遠,江南道首邑,江寧知府,開始他在政務、民生上的實踐。但是,王安石善理(斂)財的名聲,也傳到了最高層。

在江寧府,王安石只幹了三年,但對他綜合能力的鍛鍊提升,是顯著的。後以上海市政務紊亂、民怨四起,在時任都察使的包拯舉薦下,王安石得以調任上海,管理這座將近百萬人口的帝國第一港口城市。

而此時進行着的這場珠算大會,恰恰是王安石提出來的,由上海衙門牽頭,總稅務司協辦。珠算,自從發明出來,就獲得了迅猛發展,成爲官方民間最重要的計算工具,開寶、雍熙年間,朝廷還專門進行了大力推廣。

這麼多年下來,珠算在帝國全域內,已然徹底鋪開,算盤也成爲那些賬房先生最顯著的標誌,從官府到民間,也出現了數之不盡的“珠算高手”。

然而,由官府組織,進行這樣一場“珠算比賽”,卻還是頭一次,在上海,乃至江浙民間,都引起了不小轟動。不只是比賽新穎,更因爲,上海衙門與江海關總稅務司,都發佈告文,要從珠算大會的優勝者中,選取一批人才,充入官府爲吏。

這吸引力,自然成倍的上漲,江浙由於經濟富裕商業繁榮,本就是珠算大行其道的地方,大幾十年發展下來,民間可謂臥虎藏龍,因此這場大會,許多珠算界的“龍虎”都冒出來了,竭力地在算題比賽中,表現着自己手腦結合的敏捷算力.

而王安石組織這樣一場比賽,除了繼續鼓勵算術、推廣珠算,並從中選拔人才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出於他治政實踐的考慮。

經過這麼多年治務經驗的累積,他越發傾向於,對帝國官府內部職能進行更清晰、更專業的職權劃分,而這,顯然需要更多“專業性”人才,這僅靠各吏政學校的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同時那些學校的教學實踐內容,王安石也有諸多看法異議。

範仲文、林恢、王安石者,或許出身、經歷各有不同,但他們毫無疑問都是當前大漢帝國統治階級的中堅力量,同時,在他們身上還能看到一些“技術官僚”的苗頭。

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1775章 調整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779章 四王畢第75章 恩威齊下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297章 怪圈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204章 解決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92章 大調整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146章 黃羊平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93章 升遷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134章 東路軍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38章 殿議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141章 祭關公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這纔是感言第323章 鬥法第92章 大調整第14章 大論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61章 淑妃病危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38章 賞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8章 權謀手段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297章 怪圈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86章 發落南臣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60章 家事、國事無題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36章 奉宸營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44章 太后相召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
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1775章 調整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779章 四王畢第75章 恩威齊下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297章 怪圈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204章 解決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92章 大調整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146章 黃羊平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93章 升遷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134章 東路軍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38章 殿議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141章 祭關公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這纔是感言第323章 鬥法第92章 大調整第14章 大論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61章 淑妃病危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38章 賞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8章 權謀手段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297章 怪圈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86章 發落南臣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60章 家事、國事無題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36章 奉宸營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44章 太后相召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