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下獄

在劉承祐的不作爲,甚至有意縱容下,東京的風波是愈演愈烈。似乎是感受到了天子的心意一般,史宏肇果然將他的手伸向了其他人,包括當朝之臣。

真讓史宏肇把所有抓起來,他倒也沒蠢到那種地步,但是,進行一些“針對性”的打擊報復,卻也不難,尤其是那些爲他所厭惡的文臣。

在如今大漢的朝堂上,是有一條鄙視鏈的。類似史宏肇的武夫鄙視文臣,似楊邠、王章這樣的文臣又鄙視儒臣,而儒臣,似乎鄙視一切。

拿史宏肇來說,他對文臣,似乎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與蔑視。又或者是因爲自卑,雖然這是個文道不昌的時代,文士地位不高,但不是所有武夫都拿愚昧無知當炫耀的資本。尤其是到了史弘肇這種地位,深恨旁人譏他鄙夫,笑他見識淺薄......

嘗與人言:文人難耐,輕我輩,謂我輩爲卒,可恨可恨!

這一次,讓史弘肇逮到了機會,自然是借題發揮,怎麼“痛快”怎麼整。左右,在西京搞事情,可比在東京阻力要小太多了,又在劉承祐這個皇帝的授意下,且師出有名。

這番風波的頂峰,是史弘肇將目標找上了蘇逢吉。對於蘇逢吉這麼個經常在朝中興風作浪,作威作福,挑撥離間的小人,史弘肇是一向厭惡的。

西京這邊,要說最大的地主,莊園最大,行爲最猖獗的,還是數蘇逢吉的人。於是,在查檢留莊園的過程中,史、蘇兩人對上了。

史弘肇派軍查抄一座蘇逢吉在洛陽近郊的莊園,蘇逢吉的部曲莊僕也是夠張狂,竟然手持武器抵抗,直接被攻破,蘇逢吉的徒附之衆數十人,被殺。

蘇逢吉聞訊趕到之時,已經晚了,大怒。與史弘肇一番激烈的爭執,但一張嘴,哪裡能抵得過武夫一把刀。若不是史弘肇頭腦還保有一絲清明,恐怕就當場將蘇逢吉給拿下了。即便如此,兩人也直接鬧到了劉承祐御前。

“陛下,史弘肇倒行逆施,濫捕朝官,私設刑罰,貪掠民財,草菅人命......”

劉承祐是頭一次見蘇逢吉這般失態,就像是被史弘肇踩到了尾巴一樣,徹底撕破臉皮,在御前彈劾攻擊史弘肇。

掃向史弘肇,只見他陰着一張臉,也是憤怒不已,朝劉承祐拱手:“陛下,經臣查證,蘇逢吉在洛陽,大肆侵佔田畝,部曲家僕,橫行不法,逼民爲奴。前番,竟然還敢派人去官府民屯,捉拿屯民,爲其私耕。其莊園佃農,皆以鐐銬加身,其苛虐百姓若此,豈能爲相,立足於朝堂。請陛下罷其職,問罪!”

“簡直胡說八道!”聽史弘肇這麼一說,蘇逢吉益怒,緊跟着朝劉承祐道:“陛下萬不可聽信史弘肇讒言。據臣所知,史弘肇假王命,自專其是,誣害忠良,濫施酷法,中飽私囊。致使西京御人心惶惶,怨聲載道。此人乃當朝大凶,國家禍患,請陛下除之。”

“奸賊!血口噴人!”史弘肇似乎也被說到了敏感處,擼起官袍,露出拳頭,對着蘇逢吉,兩眼直欲噴火。

“大膽史弘肇,在陛下面前,都如此驕橫,可想而知平日裡是怎樣的猖獗。”見史弘肇的動作,蘇逢吉很識趣地朝後退了兩步,習慣性地扯劉承祐這張虎皮,質問他:“難道,你還欲於殿上動手?”

“你以爲某不敢?”史弘肇吼了句。

“夠了!”這個時候,一直沉着臉,聽二人爭論的劉承祐,終於忍不住了,暴喝一聲:“爾等眼裡,還有沒有朕這個皇帝!”

劉承祐突然發飆,倒將二人嚇了一跳。蘇逢吉眼神一斜,見劉承祐發怒了,嘴角揚起一點竊喜,趕緊躬身,裝出一副卑恭惶恐姿態,請罪:“臣無狀,請陛下恕罪。”

史弘肇似乎也冷靜下來了,與劉承祐對視了一眼,爲其冷漠的目光所懾,擼下袖子,陰着一張臉,也請罪:“請陛下恕罪。”

殿中慢慢地靜了下來,落針可聞,劉承祐面無表情地審視着史、蘇二人。眼神中古井無波,腦子裡則在冷靜地思考着,該如何處置此事,該借題發揮,還是息事寧人?

息事寧人?這個念頭,幾乎在第一時間便被劉承祐掐滅了。

史弘肇咬上蘇逢吉,這可是意料之外的驚喜,而二者,互相攀咬,則是喜上加喜。

對於蘇逢吉,劉承祐早有整治之心,只是一直沒考慮好,什麼時候動手罷了。

打一開始,劉承祐對蘇逢吉的印象便一直不好。大漢建立之前,此人還有所收斂,但立國爲相之後,此人所作所爲,一點都無愧於“奸賊權相”之名。賣官鬻爵,禍亂朝綱,目無君主,違背禁令,驕奢淫逸,縱容不法......

哪怕此前,劉承祐派人拉攏,也只是違心,想要一個對抗楊邠的盟友。然而事實上,哪怕不用劉承祐,楊蘇之間的爭端與矛盾也是夠激烈了。並且,此前蘇逢吉還經常借劉承祐的風去,對抗楊邠。

到如今,蘇逢吉實則已成爲大漢朝堂上的一顆毒瘤。這個人,得志便猖狂,所作所爲,真的太猖獗了。

一定程度上,比起楊邠,劉承祐從本心上講,更加厭惡蘇逢吉。當然,要說矛盾,劉承祐與楊邠之間還是要嚴重些,那是關乎皇權的鬥爭,縱能壓制一時,也終究難以調合。

“蘇卿,對史卿所控之罪,你有何話講?”過了一會兒,在史、蘇二人不自主地生出些緊張感時,劉承祐終於開口發聲了,對着蘇逢吉。

“此皆乃史弘肇污衊......”否認之言脫口而出,不過在注意到劉承祐冷淡的目光之時,蘇逢吉聲音不由得啞了,那淡漠的眼神,有些讓他心慌。

嘴脣似乎有些發乾,蘇逢吉嚥了口唾沫。

深吸了一口氣,劉承祐順手自御案上拿起了一疊奏章,掂在手裡,居高臨下對着蘇逢吉,冷淡地說:“這些,是朕登基之後,收到的關於你違法亂紀的奏章,月餘的時間,竟有二十餘份!”

聞劉承祐之言,蘇逢吉心中一驚,愕然間,迅速地反應過來:“定然是小人作祟,誣害於臣。對那些不實之言,陛下切不可相信!”

蘇逢吉這回答,幾乎是還想把劉承祐當傻子糊弄。

“蘇逢吉!”劉承祐怒喝一聲:“你當朕可欺嗎?”

劉承祐的猛然喝問,把蘇逢吉徹底震住了,錯愕應道:“臣,臣不敢。”

“賣官鬻爵,此事有假?汝州刺史,明碼標價五千緡,此事有假?”

“縱容家僕,橫行不法,欺壓良善,有假?”

“逾制私擴府宅有假?違反朝廷禁令,有假?”

“圈地害民,強搶屯民,與官府衝突,有假?”

“......”

“這一樁樁,一件件,你要親自看看嗎?還要朕一一給你點出嗎?”劉承祐用力地將奏章甩在御案上,冷冷地注視着蘇逢吉。

“臣,臣,臣......”蘇逢吉兩腿一軟,直接跪了下來。

“臣臣臣”了半天,終是道出一句“有罪”。

這個時候,史弘肇又適時地出聲補了一刀:“陛下,臣自蘇逢吉莊園中,搜出了一些兵甲,其家僕,也多持利器。其暗蓄甲兵,只怕其心懷異心,別有圖謀。”

蘇逢吉看向史弘肇,已是目眥欲裂。其他罪,縱使再重,他有信心圓圜過去,但史弘肇出此言,幾乎是想要置他於死地。私蓄甲兵,這可比草菅人命什麼的,要敏感得多。

“萬萬不敢,臣萬萬不敢有異心啊!”顧不得許多,蘇逢吉忙不迭地請罪,說道:“臣對陛下,對大漢忠心,天地可鑑。陛下切莫聽信史弘肇污衊之言!”

劉承祐則彷彿被激怒了一般,根本不聽其解釋,怒聲朝外邊吩咐道:“來人,將此賊拿下,下獄,嚴加看管!”

“陛下!陛下恕罪!陛下饒命!”蘇逢吉是徹底慌了,被架出去的同時,不斷地哀呼着。

可惜,劉承祐不爲所動。

“拿下此賊,陛下英明。”史弘肇在旁,露出了點滿意的神態,頭一次,朝劉承祐恭維道。

劉承祐似乎回過了神,嘆了口氣,有點意興闌珊地對史弘肇道:“史卿這些日子辦差辛苦了。”

“爲陛下與朝廷效力,不敢言苦!”史弘肇的性情此時恭順地像只綿羊。

劉承祐思吟了一會兒,對史弘肇道:“蘇逢吉既下獄,其於西京所置產業,所斂糧財,便由史卿一併查抄吧。其違法作惡的黨徒家奴,盡數拿下,不得走脫一人!”

“是!”史弘肇提了一嗓子,興奮應命而去,此人實在沒有多少自覺。

劉承祐看着其背影,史弘肇所不知道的是,劉承祐看向他的背影,同樣冷漠。

待其退下後,劉承祐的臉色慢慢地恢復了平和,目光也柔和下來,緩緩坐回御案後邊,拿起一份方纔的奏章,繼續看着。拿下了一名宰臣,對他似乎沒有任何影響一般。

而手中的奏摺,哪裡是對蘇逢吉的彈劾,只是東京轉呈的一份政報罷了。

“來人,傳武德使!”過了一會兒,劉承祐清冷的聲音響在殿中。

第28章 封疆大吏第132章 做媒第84章 滅佛伊始第176章 去鄴都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76章 大才蒙塵第227章 延州事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61章 晉陽來人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2章 分食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1676章 慘重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41章 卷甲入城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22章 荊南既定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12章 大朝會第77章 嚇人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690章 拼圖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34章 回府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241章 “戲言”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55章 符氏姐妹無題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5章 漸不自知第157章 劉老四第361章 “龍宮”第296章 反響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311章 舊識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64章 邊事不寧第47章 戰略所向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17章 鼓譟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173章 日常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59章 病榻陳情第3章 田畔問對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331章 泰來樓第413章 分食第1695章 袁家莊第47章 誘其北上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26章 問罪第28章 澧陽之戰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39章 百年大計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
第28章 封疆大吏第132章 做媒第84章 滅佛伊始第176章 去鄴都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76章 大才蒙塵第227章 延州事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61章 晉陽來人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2章 分食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1676章 慘重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41章 卷甲入城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22章 荊南既定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12章 大朝會第77章 嚇人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690章 拼圖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34章 回府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241章 “戲言”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55章 符氏姐妹無題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5章 漸不自知第157章 劉老四第361章 “龍宮”第296章 反響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311章 舊識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64章 邊事不寧第47章 戰略所向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17章 鼓譟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173章 日常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59章 病榻陳情第3章 田畔問對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331章 泰來樓第413章 分食第1695章 袁家莊第47章 誘其北上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26章 問罪第28章 澧陽之戰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39章 百年大計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