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宿州一線

乾祐四年立冬前的十餘日,北國局勢之波詭雲譎,足以看花人的眼。漢遼兩國,動大兵數十萬,兵鋒相迫,戰爭的陰雲完全籠罩於河北上空,眼瞧着大戰將起,戛然而止。

契丹換了皇帝,漢皇停止北征,幽燕一線邊境,在兩國上層的約束下,不約而同地停止兵戈,鋒利的戰刀收歸於鞘,上弦的弓矢復置箭囊。

深處迷局者,幾乎有些無所適從,其中要論難受者,要屬既發之兩司四萬餘步騎。行軍的苦累,倒屬其次,最重要的,大部分將士,都已做好了與契丹人血戰的準備,然後收到軍令,不打契丹了,轉而向南進軍......

不過,作爲將士,縱然心有不解,聽令即是。怨言嘛,倒也沒有多少,即便有也只敢埋在心底。大漢文治之制,或仍舊不少疏漏,但軍法上面,是足夠完善的,軍營之中,口吐怨言,便要重罰,而在戰時是要直接殺頭的。再加天子安插着各軍中的宣慰使,也開始起作用。

大軍持續向淮南挺進,作爲行營統帥的王峻與慕容延釗在過東京之時,奉命入宮,接受天子聖訓。劉承祐以其素來的風格,並沒有贅言,直言淮南前營之事,盡委二卿,北面之事,朕自當之。

慕容延釗,向守人臣本分,謙恭地表示,必竭盡全力,爲陛下攻取淮南諸州,佔其土地、財貨、丁口,消滅僞唐軍隊。在戰略目標上面,慕容延釗領會得很到位。

相較之下,王峻則要驕狂得多。自從乾祐初年,率師抗蜀,雞峰山一役大敗蜀軍之後,王峻就有些驕矜難制,即便在樞密院的兩年中,也沒磨平棱角。

此番,被委派南征前營事宜,直接拍着胸脯對劉承祐保證道:“淮南之事,自有臣料理,陛下勿憂,必盡取其地來獻宮闕!”

氣勢很足,志氣亦高,只是那語氣,讓人心中舒服不起來,但劉承祐恰恰是那種能忍的人。王峻的性格問題,還無法成爲劉承祐放棄使用他的理由。

當然,劉承祐不是沒想過換帥,只是一時間難以找到合適的統帥。有人提議過郭威,劉承祐直接忽視,並且記住了進言的那個樞密郎官。

而其他合適的人,國丈高行周染病,符彥卿需要坐鎮鄴都,郭從義兼領澶、滑守備,折從阮還在西北。至於其他的,要麼不足以讓劉承祐信任,要麼能力不夠。

要麼,就完全是資歷不足,比如慕容延釗,即便劉承祐已屢加提拔,但距離大軍統帥,仍有一段距離,劉承祐也只能將他放在都虞侯的位置上。

雖然這些年,劉承祐提拔了不少青壯之將臣,但真到動大軍的時候,還是得考慮資歷問題。

用王峻,顧慮是此人驕悍難制,但放心之處,也是他的性格。這種性格的人,說實話,並不難對付。當然最根本的,還是王峻具備統帥大軍的能力,當年在關中,爲他御邊卻敵,劉承祐至今記憶猶新。

......

宿州,自朝廷制定淮南戰略以來,就成爲了大漢重點發展的邊州。團練使趙匡胤,淮北糧料使王溥先後到任,再加朝廷各種資源的傾斜,兩三年裡,宿州在潤物細無聲之間,發展成爲了淮北最重要的軍事、交通、經濟重鎮。

一直以來,朝廷是將宿州作爲大軍南下的前進基地來打造的,爲了將軍事意圖隱藏住,作爲一州軍政長官的趙匡胤,這近三年的時間下來,可謂操碎了心。

上馬管軍,下馬治民,當然,這般歷練下來,趙匡胤的成長很快,宿州已沒有任何人再敢小視這個年輕的團練使了,“小趙使君”之民,甚至已傳揚到淮南去了,畢竟只一水之隔。

到如今,州治符離城池之堅固,按趙匡胤的說法,以他宿州兵,可擋兵三萬。而在符離以北,運河以南,趙匡胤已徵集民夫築起十餘座大倉,各屯糧谷、軍械、被服。到這乾祐四年秋末,隨着糧料使王溥最後一批轉運,所有大倉,已然滿倉。

爲了秘密修築這些大倉,趙匡胤也是巧立名目,以造碼頭,修路,開渠爲名義,能隱蔽消息便隱蔽消息。甚至於參與工程的民夫,都是趙匡胤請示朝廷,自宋州乃至更北的外州徵召民役。

今歲春夏,淮南民飢,有一部分就食於宿州,奉命援濟,趙匡胤便自其中挑揀了數百體壯者,用以繕倉,修建軍事建築,至今未放還,仍行集中營式的管理,有受不了的逃亡者,被趙匡胤下令斬殺,毫不留情......

處在南下第一線,軍事交通要地,爲了不暴露朝廷的戰略所向,趙匡胤在宿州也算用心良苦,將他能想到的,都做到了。隨便換個人,都難做到趙匡胤這個程度。

在東京,檢察備戰情況時,劉成友對於趙匡胤在宿州的政績,是多加讚譽。事實上,按劉承祐的用人風格,趙匡胤早到升遷之時,不過一直壓着,當然,就算朝廷要調他的職,只怕趙匡胤也不樂意。只要在南征戰事中再有所建樹,此後的趙匡胤必然一飛沖天。

符離以南百里,渦口,宿、濠、壽三州交界之地,渦水入淮之處。作爲宿州的軍政長官,趙匡胤再度帶着麾下僅有的百騎,巡視到漢唐邊界了。

以軍事戰略之重,宿州在大漢,也屬團練大州,團練兵已漲至三千五百卒。以中原缺馬,僅有的百騎,還是劉承祐自禁軍中調撥給趙匡胤的。

在渦口西北,趙匡胤密築一軍寨,曰荊山寨,作爲前哨觀察。渦口東南,淮水之陰,正對着的,是塗山。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此時趙匡胤登高駐馬,縱目遠眺,秋末冬初之際,冷風蕭瑟,兜鍪紅纓隨風而動,而此時趙匡胤的雙目卻隱現山河。

“趙兄,這一月來,你都在此地巡了兩次,有何特殊之處?”在趙匡胤身邊,是一名樣貌粗獷的青年軍官。

此人名黨,爲進,出身寒微,曾是叛臣杜重威的家奴,素來勇猛。當年高祖劉知遠親征平杜重威叛,元城破之日,爲漢軍所俘,後收編入伍。在禁軍中,靠着一身勇力兼具衝勁兒,再加趕上天子提拔青壯,在從徵河中的過程中,也斬了數名叛軍,四年間,累遷至武節軍營指揮使。

在今春頓丘畋獵之時,因表現出彩,被劉承祐記住了,後調職宿州,爲宿州第二軍指揮使,率兵卒一千。這些年中,劉承祐已然陸續從禁軍中選人,充往各地州鎮,既提拔有爲,又起摻沙子之效。

對於党進之來,趙匡胤甚喜之,此人雖目不識丁,舉止粗魯,卻率真豁達,身具豪爽之氣。尤其是其膂力,備受趙匡胤讚譽,再加二人年紀相仿,性情相合,在趙匡胤有心交好之下,很快二者便成爲了好友,稱兄道弟。

此時,聞党進的嘟囔,趙匡胤不由笑了笑,擡手遙指渦口與塗山之間,自信道:“此間地勢,我已察看多時,那是一處上好的伏擊地點!”

党進瞪大雙眼望了望,偏頭問道:“難道趙兄打算在這裡打一仗?除非有唐軍經過!”

党進只是順口一說,趙匡胤臉上卻點了點頭:“渦口當水路要衝,交戰之後,唐之兵馬沿淮而上則大有可能,途經此地,便有設伏的可能!”

聽趙匡胤說得有些玄,党進搖搖頭,目視南方,按着馬繮,卻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等了這般久,終於要開戰了,定要多斬幾顆淮匪的腦袋......”

“趙兄是否可以請命王都帥,以我宿州兵,爲大軍先鋒?”党進期待地看着趙匡胤。

聞問,趙匡胤卻是很肯定地回道:“幾無可能!”

“哎!”嘆了口氣,党進嘀咕道:“那趙兄還這般積極來巡此地作甚?”

“我在宿州近三載,大軍南下,縱當不得先鋒,也要當個嚮導!王都帥若至,以敵情地勢諮詢,若不知悉,如何應之?”趙匡胤道。

党進這才恍然。

偏過頭,趙匡胤又指西南方向道:“壽州乃淮南重鎮,自古以來,兵家所必徵,北軍據之足以制南,如我所猜不錯,此番大軍,必然首拔壽州。”

說着,趙匡胤漆黑的大眼中,閃着異彩:“此地距離壽春,不過百里,原本我曾想,若率精銳,自淺灘渡淮,朝發而夕至,突襲壽春,或可一戰而下!”

党進兩眼一亮,正欲開言,卻又聞趙匡胤以一種可惜的語氣繼續道:“只可惜啊,自那老將軍到任後,幾乎不可能了!”

趙匡胤嘴裡所指老將軍,便是南唐的清淮軍節度使何敬洙。這個老將,去歲在馬氏兄弟相爭之時,奉命入楚,率軍助馬希萼奪權,後升任武昌軍節度使駐鄂州。在唐軍擊楚之時,武昌軍節度副使劉仁贍攻得嶽州,因功扶正。

而老將何敬洙便被南唐朝廷調到壽州爲節度使,駐守這座淮南重鎮。到任壽州不足一月,何敬洙這老將便遍查疏忽之防備,以國有戰事之故,整軍繕防,尤其派軍巡視於淮上,查漏把淺。

這麼一來,壽州的戍防力度,一下子便提了上去。

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337章 特權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308章 新貴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193章 楊邠案(1)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365章 看衰第138章 回宮第59章 明貶實升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12章 河東之患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69章 夫妻密談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12章 大朝會第82章 矛盾第9章 鳳翔戰況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77章 嚇人第157章 提親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63章 武德奏事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381章 功臣閣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7章 小張探花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21章 黃袍加身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184章 教訓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240章 家宴第26章 潘美守城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284章 虛了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459章 挫折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39章 連夜南進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720章 靜默第196章 楊邠案(4)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59章 亂情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101章 大整軍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
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337章 特權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308章 新貴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193章 楊邠案(1)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365章 看衰第138章 回宮第59章 明貶實升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12章 河東之患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69章 夫妻密談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12章 大朝會第82章 矛盾第9章 鳳翔戰況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77章 嚇人第157章 提親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63章 武德奏事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381章 功臣閣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7章 小張探花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21章 黃袍加身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184章 教訓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240章 家宴第26章 潘美守城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284章 虛了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459章 挫折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39章 連夜南進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720章 靜默第196章 楊邠案(4)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59章 亂情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101章 大整軍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