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搶救一下

春日的黃昏,同樣是明媚的,風光很美,柔光籠罩下的洛陽,彷若仙宮,王彥升從來沒有欣賞這光景的情致與雅趣,但今日他待在府中後園的角亭,倚欄仰望,卻格外專注與耐心,直到最後一絲光輝消散天際,夜色降臨人間。

“父親,宮裡來人了!”一名面相粗獷,與王彥升有幾分相像的中年人悄步走到亭前,輕聲稟道,正是其長子王英豪。

“哦?這倒是奇事一樁,今天是什麼日子,有宮人來?”王彥升聞言,訝異道。

王彥升在功臣勳貴中,資歷功勞擺在那裡,能夠享受的待遇自然很高,除了爵制中規定的,還有一些未寫入條文的優待,比如來自皇帝的恩賜,每逢重要節日或功臣家大事情,劉皇帝多多少少都會內帑拿出一筆錢來置辦禮物賞賜,至少也會派遣代表過府表示一番,王彥升顯然是夠資格的。

“回父親,今天是三月十二日,並非什麼特殊日子!”王英豪應道。

“來的是什麼人?幾品宦官?有帶詔旨嗎?”

“皇城使王繼恩,未說何事。”

王彥升一下子沉默了,乾枯的眼皮子甚至不由跳動了幾下,若是在乾右十年,王繼恩上門,那還可以當成是皇帝的關懷來了,但這是開寶二十六年,即便神經線條粗壯如王彥升,也不敢太過樂觀。

對於大漢的勳貴及官僚們而言,王繼恩的名聲實在是不怎麼樣,那是一頭餓狼,聞到點屎臭味,就能帶着他的狗兒狗孫往上湊的老狗。雖然並沒有什麼恩怨糾葛,甚至沒有任何利益衝突,但受大環境影響,王彥升在私下裡,還是呼王繼恩爲閹狗的。

“引他去堂間,讓他等着,我稍後即去!”王彥升語氣不善地吩咐道。

“這.....”聞言,王英豪面露遲疑,看了老父一眼,還是忍不住提醒道:“王繼恩畢竟是皇城使,位卑權重,又直達天聽飽受陛下信任,若是怠慢了他......”

“那依你之見,老夫該怎麼辦?要讓老夫大開府門,奴顏婢膝,去迎一個閹宦,不過是陛下身邊一條狗,他有這個資格嗎?”王彥升怒斥着打斷王英豪,嚇得他不禁哆嗦了一下。

而見其這副懦弱的不堪模樣,王彥升更是血壓衝高,氣簡直不打一處來。別人家的孩子,十幾歲就能從軍,二十幾歲上戰場立功,三十多歲就能爲將,封爵的都有,而自己這個長子,四十多歲了,還只能待在公府中啃老,辦一些拖拖沓沓的事,說一些婆婆媽媽的話。

“滾!”

“父親息怒,保重身體,兒立刻便去!”見又惹惱了王彥升,王英豪不敢再囉嗦,趕忙應道,轉身匆匆而去。

待其離去,王彥升不由嘆了口氣,他一共三個兒子,個個不成器,唯一一個勉強能看的長子都是這副懦弱的德行,這心中如何能夠放得下,能不被氣死,都是王彥升心理強大的。

擡眼望天,不知覺間,天空已是漆墨一片,夜幕上在不同方位也點綴着幾顆明星,他是看不懂星象裡的玄虛與門道,只是這一整日的心神不寧,讓他把王繼恩這閹狗的上門聯繫起來了。

公府正堂,王英豪作陪,深低着頭,王彥升則愣在那兒,表情顯得很嚴肅,王繼恩自然是表現得最輕鬆的,看着呆若木雞的王彥升,輕笑道:“王郡公,官家的話在下已一字不差帶到,如何自處,還請斟酌。這便回去覆命了,可有什麼需要在下代稟的?”

聞問,王彥升回了神,深深地看着王繼恩,明明是七十高齡的老朽,但眼神中分明帶着殺氣,壓迫力十足,看王繼恩都有些不自在,下意識地別開了目光。

眼角抽搐了幾下,王彥升努力地平復下來,澹澹道:“麻煩回稟陛下,就說老夫,無話可說!不送!”

眼看到了這個份上,王彥升依舊如此倨傲,王繼恩心中不由惱火,眼神中怒色一閃,但很快收斂,暗暗譏諷,還當自己是那個受官家寬誠相待的大將?官家的寬容,可是有限度的!

輕輕地哼了聲,王繼恩拂袖而去,王彥升則兩眼漠視,緩緩地退後兩步,一下子坐到椅子內,拿起水杯,手已然不自覺地發抖了。

身邊的王英豪則更加慌張了,滿臉擔憂地問道:“父親,陛下以皇城使過府責問,這是何意?難道......難道......”

聞言,王彥升擡眼迎着長子憂心的目光,這一回沒有訓斥,思忖片刻,老臉上露出點笑容,呵呵道:“沒什麼大事!老夫的性子,陛下是知道的,也就是責問一番罷了!”

王英豪雖然遲鈍,但並不傻,基本的察言觀色還是有的,至少對伺候了幾十年的老父親,王彥升這強作鎮定還是沒有瞞過他。

正在憂慮着,忽聞王彥升道:“去南洋的事,準備的如何了?”

被這突兀的轉折搞愣了神,不過一提這話,王英豪便面露苦相,道:“人手都組織得差不多了,還差些出行準備!”

“多少人,都有哪些人?”

王英豪:“三十二人,都是從宗族親戚、部曲故舊以及鄉鄰佃戶中選取的精壯之士!”

“少了!至少得三百人!”聞言,王彥升立刻皺起老眉,吩咐道,然後盯着王英豪:“你也一併跟着前去,你帶隊!”

聽此吩咐,王英豪一臉的愕然,呆呆地看着老父,見他不是開玩笑,心中是拔涼拔涼的,不由哽咽道:“兒子犯了什麼錯,您要把我趕去海外,若兒子們都走了,誰來照料,如何盡孝道啊!”

顯然,王英豪是不願意去南洋打拼的,除了畏難懼苦,貪戀京中繁華,還關心王彥升。也不只是盡孝的原因,而是王彥升已經古稀之年了,身體眼瞧着不好了,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有個閃失,若是那時候他不在,爵位繼承出現波折怎麼辦。何況,海外當真不是什麼善地,充滿風險,哪有待在國內,坐等繼承爵祿家業來得穩當。

王彥升雖老,但有些事情還是看得清楚的,對於這個兒子的心思,自然有所察覺,這就是自己還能看得過眼的長子,看着他那躲閃的眼神,王彥升忽覺有些心涼,這就是自己庇佑着的後人......

虎父犬子,這大概是王彥升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了。

“哭!哭!”那暴脾氣終究是改不了的,王彥升終於怒了:“要哭喪,等老子死了之後!

你以爲老夫不知道你那點小心思,如今觸怒陛下,現在不努力表現,將來能討得了好?這點淺顯道理,老夫這不讀書的都懂,你這讀聖賢書的不明白?”

顯然,王彥升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想要通過一些表現來挽回一些,只是,這能夠倚仗的子孫不太爭氣的樣子.....

第284章 影響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347章 割韭菜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86章 發落南臣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64章 邊事不寧第18章 侯益第95章 效果已顯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30章 收穫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72章 太子妃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37章 回鶻使者第470章 分封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50章 下定決心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30章 收穫第1695章 袁家莊第34章 亡國之族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492章 事發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1690章 拼圖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65章 選擇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82章 瓦橋關第85章 善後爭議第340章 定論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351章 林邑國第47章 戰略所向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41章 探監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91章 作別西行第364章 沉默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64章 邊事不寧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21章 禍從口出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
第284章 影響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347章 割韭菜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86章 發落南臣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64章 邊事不寧第18章 侯益第95章 效果已顯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30章 收穫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72章 太子妃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37章 回鶻使者第470章 分封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50章 下定決心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30章 收穫第1695章 袁家莊第34章 亡國之族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492章 事發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1690章 拼圖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65章 選擇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82章 瓦橋關第85章 善後爭議第340章 定論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351章 林邑國第47章 戰略所向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41章 探監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91章 作別西行第364章 沉默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64章 邊事不寧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21章 禍從口出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