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亂情控制

進入五月中旬,天氣越發炎熱,太陽也逐漸變得毒辣起來,烈日當空,肆意地烘烤着大地,潼關城郭也沉默地忍受着灼燒。不過,再是燥熱,守備在關城上下的士兵,都努力地打起精神,不敢有絲毫放鬆,既因帝駕駐關,也有關中俘亂的緣故。

受關中亂事的影響,往來於東西的行旅也明顯少了些,城關上方,似乎也盤旋着一股緊張的氣息,令人感到心中壓抑。

當然,於潼關的守軍而言,對於關中蜀亂,實則沒有過於擔憂,在他們看來,兵馬齊備之時,都被大漢擊破,而況於如今飽受苦役身體有虧、缺少軍備,只要反應過來,翻手可滅。不過,這種心態,並不敢表露出來,也不敢真正放鬆警惕。

關衙庭中,淅淅的水流聲時不時地響動,劉承祐坐在一方交椅上,雙手撐着膝蓋,躬腰低頭散發,享受着郭寧妃的清洗。清涼的井水澆在頭上,有醍醐灌頂之效,整個人都精神了幾分,但身體,卻下意識地哆嗦了幾下。

見狀,郭娘子不由勸道:“官家,這井水太涼,又灌頂,對身體不好,還是換熱水吧!”

“不用!天氣炎熱,用冷水,清醒清醒!”劉承祐微眯着眼睛,盯着自發間滴落的混着豬苓清香的水流,平靜道。

洗髮,淨髮,擦乾,梳理,當真是件麻煩的活計,身着的單衣也被浸溼幾分,劉承祐快速地瞄了眼高懸的烈日,說:“到屋檐下吧,日頭這般高,把你曬黑了,怕你會怨我!”

郭娘子的膚色,偏小麥色,不能用白皙來形容,但勻稱健康,當然,身爲女人,哪有不在意容貌的,尤其是宮人。感受到劉承祐調侃語氣中的體貼,不由甜甜一笑。

纖柔的小手,靈巧地替劉承祐梳理,感受着其動作,劉承祐不由道:“沒想到你還會沐洗,編理髮髻,如此熟練!”

過娘子說:“跟娘學的,進宮前,也常替娘梳洗!”

等侍候完頭髮,插上玉笄,劉承祐整個人都精神了幾分,不過這前前後後,時間也耗費去了半個時辰。有的時候,劉承祐還真不擔心的後宮的貴婦妃嬪們沒事做,這梳洗、沐浴,打扮、換裝,都是耗時間的事情......

符後找上來,侍候的宮娥端着兩盤嫩紅的西瓜,都已經切好。看了眼,舌頭下意識地覺得乾燥了。

“吃點瓜吧!”大符溫婉依舊,玉容間帶着點恬靜的笑容:“這是馮翊所產的西瓜,已在井水中冷浸多時!”

大概是知道劉承祐這兩日心情不好,后妃都順着他的脾氣。嚐了幾口,劉承祐道:“此瓜甘冽,清涼可口,甚佳。天氣這般炎熱,給孩子們也嘗些!”

“已經送過去了,高娘子那邊,也送了些!”大符輕輕一笑。

點了點頭,劉承祐問張德鈞:“此番馮翊送來了多少瓜?”

“有五車!”

“留下一車,剩下的,都賜給隨駕的文武吧!”劉承祐吩咐道。

“是!小的立刻去辦!”

“馮翊!”撂下一塊瓜皮,劉承祐呢喃了句:“隔縣禍亂未已,朕卻在此享受甜瓜......”

馮翊乃同州州治,距離有亂的蒲城不過七十里,也難怪劉承祐有此嘆。

“官家還在爲關中的亂情擔憂?”大符問道。

“兵亂如麻,豈能不憂,只是比起蜀俘之亂,我更擔心關右百姓此番所罹之難!”劉承祐道。

處開國之初,官府、軍隊的執行力還是很高的,經過初期的錯愕,反應過來,各州府、駐軍傾力配合,以極高的效率,控制轄境,彈壓叛亂。尤其在天子駐陛潼關,就地督剿的情況下,更不敢不賣力。

“陛下,京兆軍報!”郭侗入內,手執奏報以稟。

見劉承祐要處理軍國要務,后妃都很識趣地,選擇退下。

“吃點瓜!”劉承祐指着果盤,平靜地說道。

“謝陛下!”

翻閱奏報,乃是京兆府與關中都司共稟,櫟陽、渭南的賊軍,已被趙弘殷親自率軍撲滅,斬殺一千三百餘人,賊酋授首,並分兵北上,配合華同耀三州的官兵,圍剿逗留在蒲城的亂軍。

櫟陽、渭南既平,對長安的威脅消除,趙弘殷已回師長安,準備西進,清剿活動於武功、興平的王順亂衆。

“看來,亂情是基本控制住了!”劉承祐表情間並未見喜。

這邊,吃完瓜的郭侗,比對着地圖,介紹道:“櫟陽、渭南的亂軍,雖裹衆多逾兩千,到都無智略,無遠見,不過劫掠鄉里,發泄仇恨,只一干匪盜之徒,烏合之衆罷了,坐待趙都將進剿,豈能不滅。蒲縣的亂軍亦然,覆滅在即!

相較之下,反是京兆的王順賊軍,爲禍最甚,他們自雲陽南下,流竄作戰,至今已然波及七縣,燒殺劫掠,逼民爲寇......”

“自古以來,就屬流寇,最令人頭疼,所造成的破壞也最大!”劉承祐眉頭擰起,說:“朕無慮這些亂兵賊寇,唯憂關中受難的百姓啊!”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聞言,郭侗默然,道:“陛下,如今向都帥已遣兩千騎東進,圍剿驅趕,將京兆亂軍,壓縮在武功以東,興平以西,渭河以北的區域內,斷其外擴作惡之道。只待趙都將西進,可從容進剿。賊首王順雖然狡猾兇暴,但被大軍逼迫,如扼咽喉,徒待死而已!”

劉承祐終於點了點頭,說:“再發諭旨,務必將王順賊軍,消滅於京兆境內,再讓各州府,安政撫民,儘快恢復亂前的秩序!”

“京兆,乃是關中最精華的地區,經此一亂,不知又要多久,才能恢復過來!”說着,劉承祐就忍不住怒氣,暗罵一句。

他既怒蜀俘作亂,也憤官府的大意,更重要的,關中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將影響他的伐蜀大計。關中,可是伐蜀的後勤基地之一,關中不穩,劉承祐再是急進,也不敢擅興大兵。

“陛下,向都帥奏,懷德、懷威兩軍,已然處於監控之下,並無異動!”郭侗又小心地道。

懷德、懷威兩軍,就是由蜀軍俘虜所選拔組建的兩支軍隊,一駐鳳翔,一駐鳳州,屬西南大營,就地練兵,爲伐蜀做準備。

雖然兩軍之中,調動安插了大量漢軍軍官,在京兆變起之後,劉承祐便密令向訓,加強管控,以防不測。一羣俘虜苦役,再是驕狂,所造成的破壞,總有個限度,尚可承受,而兩支由蜀卒組成的軍隊,若是因此亂了,那造成的破壞,可就不是劉承祐所能承受的了。

“另外,懷威軍使何重建,與懷德軍副使韓繼勳上奏,說願意領軍平叛!”郭侗又道。

何重建與韓繼勳,都是蜀國的降將,被劉承祐委以重任。

聞息,劉承祐頓時笑了笑,說:“這二人是心懷憂恐,向朕表忠心來了!唔......讓扈載,擬人兩封制書,發往兩軍,措辭溫和些,告訴二人,關中亂情,與其無關,不必擔憂,朕不相疑,安心治軍,穩定軍情!”

事實上,若何重建、韓繼勳夠聰明,就清楚,皇帝怎麼樣都不會讓他們帶兵去平關中蜀亂。不過,該有的態度,還是要擺端正的。

“是!”聽劉承祐吩咐,郭侗應命的同時,不免遲疑:“陛下,扈載他,病情加重了!”

眉頭頓時一凝,劉承祐道:“怎麼回事?”

郭侗道:“臣去探視過他,嘔血不止,據太醫言,扈載早已羸疾滿身,病入膏肓。北巡期間,又暗用猛藥,強提精神,經累月的奔波勞碌,至潼關,終是不支。恐怕,撐不了幾日了!”

聽其言,劉承祐顯得有些不解,又帶有幾分嘆息:“這個扈載,真是......”

“罷了!”擺了擺手,劉承祐吩咐着:“讓他好生歇着吧,詔制之事,你去辦!”

“是!”

劉承祐知道,他看上的一支筆桿子,大概率要折了......

第118章 蒲陰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60章 皇后進言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世宗篇終 駕崩第147章 德勝渡第2章 分食第76章 王峻用兵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17章 武德司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63章 朝廷應對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327章 派系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71章 叛軍勢蹙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146章 驕將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86章 發落南臣第261章 大捷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60章 狠狠敲打第419章 離宮、噩耗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139章 衆臣拾柴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365章 看衰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82章 不手軟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324章 交代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101章 大整軍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49章 南國風起第67章 遺表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311章 舊識第216章 馬政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67章 遺表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457章 鄭州第98章 軍心可用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44章 箇中弊端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750章 《桃蘭賦》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88章 天子金令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97章 隰州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70章 同州之戰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311章 李沆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174章 帝崩第298章 對党項策
第118章 蒲陰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60章 皇后進言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世宗篇終 駕崩第147章 德勝渡第2章 分食第76章 王峻用兵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17章 武德司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63章 朝廷應對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327章 派系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71章 叛軍勢蹙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146章 驕將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86章 發落南臣第261章 大捷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60章 狠狠敲打第419章 離宮、噩耗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139章 衆臣拾柴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365章 看衰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82章 不手軟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324章 交代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101章 大整軍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49章 南國風起第67章 遺表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311章 舊識第216章 馬政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67章 遺表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457章 鄭州第98章 軍心可用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44章 箇中弊端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750章 《桃蘭賦》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88章 天子金令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97章 隰州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70章 同州之戰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311章 李沆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174章 帝崩第298章 對党項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