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貴戚解權

乾祐三年的深冬,東京又下雪了,風加雪,甚大,三日方霽,天地之間一片銀裝素裹,吉兆豐年。

宮城以南,龍棲軍駐所,是雪後最先復員的軍隊,三日假歸的士卒,在上下軍官的統領下,進入訓練狀態。操練聲中,又有數百士卒,搬運材料,修築被風雪破壞的營房,人多力量大,一日便可繕復。

皇城外,諸裡坊間,街巷內,窸窸窣窣的聲音集中起來,動靜卻也不小,無論貧富貴賤,都忙着自掃門前雪。生活的氣息,十分濃厚,孩童雪中嬉戲的歡笑聲,亦爲東京城增添了幾分顏色,越遠離皇城,越是熱鬧。

緊密的裡坊間,難得有寬闊的街道,而壽陽公府,便坐落在一條視野開闊的街上,爲一街之重。高門府邸,壯麗豪貴,規模驚人,府內,假山染霜雪,湖亭結冰層,林木蕭蕭瑟,但皆難褪其奢華之色。

壽陽公,武德使,李少遊,太后的侄子,皇帝的發小、表兄......

初夏之時,以侍奉用事之功,劉承祐將李少遊爵位晉爲郡公,增擴食邑,賞賜金銀、綢緞、美人,極盡恩寵,朝中無有甚者。

當然,突然這番厚賞,不是沒有代價的,一系列的榮祿需要以其父李洪信退隱爲代價的。

李洪信,太后的親弟,天子的舅舅,時位居殿前司副都指揮使,是大漢兩司軍隊中地位前列的高級將帥,握軍權。早前爲侍衛軍副帥,不論其他,在天子劉承祐繼位早期,作爲一個制衡外將、保駕護航的角色,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當然,作用的時間,並不長,天子以出色的權謀手腕,快速地掌控局勢,坐住皇位。然後,李洪信在軍隊中的作用,也慢慢地偏負面的。

大漢禁軍的發展與變化,就是在不斷的編制調整與人員變化進行的,核心目的便是宣威皇帝威嚴與加強控制。析分侍衛司,外放宿將,提拔青俊,賞賜收買,整飭軍風軍紀......

近三年的時間,可以說,外臣之中,掌軍元老的威脅已經被劉承祐瓦解處置地差不多了,但對於劉承祐而言,仍舊不夠,外戚親族,成了他的目標。

首先針對的,便是李洪信。最初,怕李洪信不夠聰明,沒有暗示,直接明示其意,老李很不樂意,且不知趣,進宮向太后訴苦。畢竟是親弟弟,李氏忍不住過問了兩句,頭一次惹得劉承祐不滿,母子之間關係冷了幾分。

還是李少遊識時務,也比其父更瞭解劉承祐,心知真惹怒了這個表弟,他可不會真顧念什麼甥舅之情。尤其在,真因此事壞了皇帝母子間的關係,必然引得劉承祐的憤恨,那將是自取其禍。

而況,太后能保得住他們一時,還能保他們一世,太后沒了呢?

李少遊平日裡做人,或有些浪蕩不靠譜,但在大是大非上,從來都是精明的。一番懇切的分析與奉勸,驚出他爹一身冷汗,再無遲疑,慌慌張張地進宮,主動向劉承祐請辭去職。

雖有所波折,面對舅父的“回頭是岸”,劉承祐還是表示了接受,笑應之。解其軍職的同時,晉其爵爲榆國公,又加開國功臣稱號,賞賜宅邸、莊園、土地,錢帛也不加少。也不遣其離開,留他在東京城內享福,此前他利用身份、職務、權力之便,賺取的一大片家業,也不過問,既往不咎。

李洪信去職後,便是另外兩個舅舅,李洪殷與李洪建,有兄弟的例子在,都很識趣接受的天子的“交易”,各去軍職,解兵權。

這,也算是一份贖買策略!

針對於外戚的奪職解權,倒不是劉承祐對他們起了忌憚之心,而是,這些人實在能力有限,不堪重用。

以李洪信爲例,無州縣之才,卒伍之術,徒以貴戚身份倖進。爲人貪鄙吝嗇,好聚斂,失人心。如若長以之居高位,掌重權,只怕非但沒有益處,反生禍害。

幾個舅舅,稍微能看一點的,也只有時任平盧節度使的李洪威(義)了,年初的時候,前節度使郭謹病逝,議以李洪威繼任。履職半載,大顯鎮守之才,朝廷滅佛,淄青之地,少有亂者。

小舅李業,有片瓦之才,志高,只是少歷世事,有些眼高手低,心眼也不大。但以太后過於寵愛之故,就當是給母親一個面子,劉承祐仍舊留用之,讓他在宣徽使的位置上坐着。

大漢宗室貴戚,數量不少,但細數下來,足用者,當真寥寥,能入劉承祐眼的,也就李少遊、宋延渥、李洪威幾人。而剩下的,只能用歪瓜裂棗來形容,大多才德低下,屬不當人子之類......

殿前司這邊,李洪信去職,劉承祐將在禁軍中熟悉了一年多的慕容延釗升爲殿前都虞侯,協助殿帥尚洪遷統兵治軍。

尚洪遷,這個當初史弘肇外貶後,劉承祐扶上來的工具人,本是個過客,任職期間還起過某些念頭,所幸後來因情觀事,及時掐滅了。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是故,兩年多了,始終在禁軍統帥的位置上,而劉承祐還沒有撤換他的意思,還需要他這樣一個出了能力之外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元老宿將充當門面。

在劉承祐未設置殿前副都指揮使與馬、步軍指揮使,且尚洪遷逐漸放權的情況下,殿前司馬步諸軍日常統率事務,實際上已經是由慕容延釗處置了。

比起殿前司,侍衛司的變動還要大些,一二把手,正副都指揮使都被換了。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白文珂,以太尉銜致仕;副都指揮使李洪建,對於這個舅舅,劉承祐並沒有厚此薄彼,同樣厚祿榮華賞賜。

繼任的,是國丈,臨清王,前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高行周,以之統率侍衛兩軍。少不了制衡,劉承祐的選擇是樞密副使王峻。王峻性格越發孤高自負,容不得人,但此人的辦事能力與效率,卻是越發高了,用來得罪與制衡人,卻是再好不過了。

原本把他放在樞密院,是爲了制衡郭威,結果出乎劉承祐意料的是,郭威太滑了,平日裡敦厚、低調、謙遜,又順着王峻的毛捋,即便王峻攻擊性十足,仍舊被郭威給化解了,並且在樞密院的地位日漸鞏固。在樞密院日漸權重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並不是劉承祐想看到的,所幸將王峻調出樞密院。

同時,高行周被調回東京任侍帥,對於後宮的高貴妃,着實是個不小的支持,尤其在劉暘、劉晞兩皇子出生的情況下。已將平衡手腕練習到家的劉承祐,又見機將另一個老丈人符彥卿調至大名府,繼任天雄軍,鎮守鄴都,並封爲衛王。

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399章 還債第1764章 禁轎第204章 解決第9章 新官上任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340章 定論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461章 癲狂?第329章 遊市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395章 大商人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455章 見聞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482章 李氏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76章 雍王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71章 六合堤上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224章 摧枯拉朽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92章 兩京並重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329章 遊市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46章 郭榮奏事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28章 澧陽之戰第84章 滅佛伊始第286章 宗室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391章 暗箭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404章 冬夜第106章 倒趙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201章 捐資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195章 楊邠案(3)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82章 四件大事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102章 絕境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35章 楊村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40章 郭黨俊傑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68章 二次北巡第71章 兵臨壽春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276章 玉如意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94章 汝公出山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47章 誘其北上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
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399章 還債第1764章 禁轎第204章 解決第9章 新官上任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340章 定論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461章 癲狂?第329章 遊市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395章 大商人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455章 見聞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482章 李氏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76章 雍王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71章 六合堤上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224章 摧枯拉朽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92章 兩京並重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329章 遊市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46章 郭榮奏事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28章 澧陽之戰第84章 滅佛伊始第286章 宗室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391章 暗箭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404章 冬夜第106章 倒趙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201章 捐資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195章 楊邠案(3)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82章 四件大事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102章 絕境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35章 楊村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40章 郭黨俊傑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68章 二次北巡第71章 兵臨壽春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276章 玉如意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94章 汝公出山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47章 誘其北上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