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

不高的門樑,因爲有了禁衛的看守,憑添肅穆。趙匡胤當值,威嚴肅立,手按刀柄,饒有興趣地打量着站在石級下的王景崇。

身材高大,年歲見長,頭微低,雙手抄袖,以一個拘謹的姿態瑟縮在寒風中,腳步很穩,不動分毫。

廊側各有一頂燈籠,微微搖曳的燭火卻只能照到其半張臉,朦朧的光芒下,隱隱有些陰沉之意,但定睛一看,又分外平靜。

趙匡胤微訝,腦中搜索着關於此人的信息,然而,很快就放棄了。成爲御前班直已經有近一年的時間了,往來進出謁見的內外臣子趙匡胤也見了不少,記了不少,但對王景崇,實在知之寥寥。僅知其姓名,再加,似乎是宰相楊邠的人。

王景崇矗立在寒夜中,官袍很樸舊,身上無一樣貴重飾品,似乎在貫徹天子所提倡的節儉之風。

趙匡胤打量的目光,王景崇自然注意到了,不過,恍若無人。對於這個新受天子提拔的年輕將領,王景崇也是有所耳聞的,觀人觀相,卻是英武氣盛,思及自己的境遇,有那麼一剎,王景崇心裡竟生嫉妒。

快兩年的時間了,有所變化的是,王景崇蒼老了些。沒有變化的是,他仍舊只是個兵部侍郎,有名無實,在乾祐朝當下,連個稍微重要點的差遣履歷的沒有。

當初,在迎奉的劉知遠入東京的一干人中,王景崇可是個積極分子。劉漢入據中原後,作爲有功之臣,王景崇也得到了劉知遠的重視與優待,他也是盡心侍奉,努力迎合劉漢君臣。

此人有大志,尚功業,善鑽營,在隨後的選擇上,他做出了一個讓他至今猶感悔恨的決定,投靠楊邠,並且參與那尚在萌芽而不了了之的儲位之爭。

而除了悔恨之情之外,難免怨嘆天時。畢竟當時,楊邠是何等權勢,劉承訓的順位優勢又何等大。

然而,誰又能想到,新生的大漢後續的局勢,會發生那等陡然變故。劉承訓早薨,劉知遠病逝,劉承祐繼位,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北漢會發生這等天翻地覆的變化,根本容不得王景崇反應,大局變定。

當時,王景崇感時局變化,及時更張,果斷賣主,反咬一口,直白楊邠有謀逆之心,只可惜,結果並不如他所想。皇帝明明對他的嘔心效順很感興趣,有所指示,但事後又偃旗息鼓,不止沒有辦楊邠,反而加官進爵,重用依舊。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這讓王景崇十分意外,乃至於惶恐,生恐罹難蒙禍。所幸的是,在之後的日子裡,天子似乎將他遺忘了。

不過,兩年的時間下來,王景崇隱身朝中,沉心之下,卻也慢慢地看出了點苗頭,也猜度出了些天子的想法。

暗罵自己愚蠢!彼時新主嗣位,萬般唯穩,他那般急火攻心,冒冒然地行背主之事,小人之舉,實乃昏招。

然亡羊補牢,爲時不晚。王景崇心裡始終保留着最後一絲復起的機會,兢兢業業,循序漸進,不是他的風格,也不適合他。

他期待的,是所窺見的那一絲天子意志。劉承祐非一般幼主,更非庸主,縱顧及大局,又豈能容驕縱舊臣長久。

果然,兩年間大漢朝局的變化,印證了王景崇的猜想,劉承祐的政策舉措,也讓王景崇留心。

當初劉承祐那飽含深意的吩咐,時不時地縈繞於腦海。劉承祐的話,王景崇翻譯來便是,監視楊邠,蒐集罪證,以備大用,王景崇也是這般做的。

到如今,自楊邠那裡討了個差事,得以隨駕,王景崇自覺時機已至,再也按捺不住他那顆“建功”之心,故有此夜來。

平靜的表情下,念頭不斷浮閃,直到規律的邁步聲,打斷王景崇的思緒。

望見走出的張德鈞的身影,趕忙迎了上去。張德鈞瞟着王景崇,下巴微揚,淡淡地傳諭:“官家諭令,王景崇偏廳侯見!”

聞言,王景崇平靜的臉上終於有一絲動容,不過稍閃而逝。

落後半步,跟着張德鈞前往偏廳之時,王景崇以很熟練的動作自懷裡掏出一件玉墜,掩飾着送到張德鈞手邊,然後被張德鈞以更熟練的動作給擋下了。

“王侍郎,北巡以來,官家身心俱疲,若無要事,叨擾了官家休息,我這個送信之人,也是吃罪不起......”

幽幽然地撂下一句話,張德鈞加快了腳步。

王景崇聞言一愣,暗道這閹宦還端起來了,臉上不敢露出一絲異樣,趕忙加快腳步跟上,嘴裡謙卑地恭維告罪。

張德鈞是一個很講究的人,前番幫王景崇通報,已然受過禮了......

只候了小片刻,劉承祐簡單地着一冬服,快步走入,落於案後。規規矩矩候着的王景崇立刻起身恭拜,瞥了眼,奉上的茶水也沒動。

“王景崇!”劉承祐開口,語氣無半點波瀾。

“臣在!”

“朕猶記得,前次你這般趁夜來覲,可是向朕說了不少誅心之言吶!”劉承祐眼神古井無波,看着王景崇,隨口問道。

聞問,王景崇雙膝麻利地着地,抱拳應道:“陛下強記,令臣感佩!”

“說說吧,何事勞你夤夜來訪?”劉承祐直入主題。

王景崇的表現沉頓了一下,爾後深吸一口氣,頭埋低,肅然道:“啓稟陛下,臣奉君命,察觀楊相行舉,已有兩年,今乃有所獲,以告陛下!”

說着,王景崇自袖中掏出一封冊書呈上。

自張德鈞手中接過,劉承祐掂了掂,估摸着折了有個十數頁,目光垂下,攤開瀏覽一遍。其上所書,事無鉅細,都是楊邠的“罪證”。培植黨羽,專權擅政,欺君罔上,徇私枉法,縱容故舊,大抵此類之言。

嘴角一扯,似譏諷,劉承祐淡漠地笑了笑,混不在意的樣子:“這就是你的收穫?”

見劉承祐的反應,王景崇並不慌張,拱手再拜,張口即來:“臣此來,實有萬分緊要之事相告!臣探得,楊邠暗謀異事,欲趁陛下留宿龍岡,引鉅鹿郡王爲援,以趙兵圍駕,行十惡之事!”

其言落,廳內噤然,似乎更冷了。

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50章 打他一仗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184章 教訓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93章 班師第16章 軍中俊才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461章 癲狂?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15章 荊南來使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59章 還朝第65章 決議南征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世宗篇47 封禪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364章 皇子戍邊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173章 日常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119章 回京第407章 麻煩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297章 新山陽第76章 處置決議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6章 異見第3章 臺懷之事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78章 滄州府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1804章 怒斥太子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27章 父子座談第21章 西巡第159章 河東風雲(6)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446章 流光園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86章 籠絡人心
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50章 打他一仗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184章 教訓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93章 班師第16章 軍中俊才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461章 癲狂?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15章 荊南來使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59章 還朝第65章 決議南征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世宗篇47 封禪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364章 皇子戍邊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173章 日常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119章 回京第407章 麻煩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297章 新山陽第76章 處置決議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6章 異見第3章 臺懷之事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78章 滄州府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1804章 怒斥太子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27章 父子座談第21章 西巡第159章 河東風雲(6)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446章 流光園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86章 籠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