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夾袋中人

興平元年三、四月間,曹操西征東郡,呂布、陳宮落荒而走,張邈南投袁術,張超死於亂軍之中。但是曹操的心腹李乾卻在戰場上身中流矢,傷重而歿,其子李整繼職。

與此同時,徐州兵曹從事曹豹率軍南下,屯於樓亭,假召下邳相笮融來會,欲即于軍前擒之。可惜事機不密,消息泄露,笮融率僧俗萬口、馬三千匹東走廣陵,欲請廣陵太守趙昱爲其緩頰。趙昱待以賓禮,卻不料笮融在宴間突起歹意,竟然執殺趙昱,佔據了廣陵郡。

在小蝴蝶翅膀關照不到的角落當中,歷史人物仍然按照他們預定的人生軌跡邁向終點……李整雖然未被呂布將薛蘭、李封所殺,但仍然死在了與呂布對抗的前線,張超雖非死於雍丘城破,卻亦身首異處;而張邈,則是在投奔袁術的途中爲部將所殺,和趙昱一樣,都落得個跟原本歷史上完全相同的死法。

趙昱遇害,笮融佔據廣陵的消息傳到樓亭,曹豹大驚,當即發兵東進,於東陽大破笮融軍。笮融遂將廣陵腹心之地擄掠一空,渡江返回故鄉丹揚去了。此報傳到郯城,陶謙又驚又怒,終於真的一病不起。

是勳返回鄄城後不久,曹操即呼應陶謙,同表陶商爲徐州刺史。當年八月,陶謙“按時”病歿,只是繼承者不再是劉備,而爲其子陶商。隨即陶商便遣是寬前往鄄城,以申相附之意。曹操乃指使陶商表陳登爲廣陵太守、曹豹爲下邳國相、麋竺爲東海太守、臧霸爲琅邪國相,並將州治自郯城移至彭城國留縣。以近兗州。隨即曹操還遣呂虔前往留縣。與曹宏共執徐州之政。

看上去。經過是勳、陳登等人的不懈努力,徐州終於和平地落到了曹操手中。但是很快,讓人跌破眼鏡的消息就傳來了,青州刺史袁譚表劉備爲豫州刺史,劉備就此屯駐在琅邪國北部莒縣一帶,不再尊奉徐州刺史的號令。臧霸欲往驅逐,雙方小小見了一仗,結果徐州兵大敗。臧宣高狼狽逃回了開陽。袁譚遣王修往留縣來責問,曹宏、呂虔好不容易纔糊弄過去——終究,這時候袁、曹之間就誰都缺不了誰,不可能真正地兵戎相見,尤其是曹操,他還沒有跟河北袁氏敵對的足夠資本。

本年中原大旱,自五月到八月始終不雨,長安谷價一斛飆升到五十萬錢——那基本上就等於完全找不着貨源了——人民相食。關東的情況略微好一些,但袁紹和公孫瓚爲此也被迫罷兵,以待來年再戰。袁術則被迫南渡長江就食,與新任揚州刺史劉繇展開了激戰。陶商按照老爹往年的慣例。想要運送五萬斛糧以資京城,但是被曹操給扣下了——曹操說咱們都吃不大飽,還理別人幹嘛?京中要只有皇帝和公卿百官,沒有李傕、郭汜,你送就送了,有那倆王八蛋在,從今往後,一粒米都不給他們丫的!

秋後,曹操趁機發兵汝南,順利地降伏了汝南黃巾劉闢等部,收繳大批耕牛、農具,擴大了屯田的規模。但是因爲糧草不繼,沒能繼續擴大戰果,再次攻伐袁術。隨即表袁渙爲豫州刺史,以代郭貢,使赴譙縣上任。

轉過年來,曹操備齊了種糧,然後掃一掃徐、兗兩州外加麋家的倉底,又蒐羅出十幾萬斛糧食來,可以發動一場小規模戰役了。於是召集羣臣商議,說咱們眼眉前的大敵還是袁術,趁着他率主力渡江爭勝,要不要奇兵突進,抄了他的老窩壽春呢?

荀彧首先發言,說趁他病要他命,再打一打袁術我是贊成的,但咱們糧草有限,不可能派發大軍,又不可能持久,想一口氣攻下壽春,難度挺大。要是頓兵于堅城之下,到了播種之期還取不到什麼戰果,袁術再反身殺回,就難免反勝爲敗。還是挑選別的進攻方向、攻取目標爲好。

曹操說了,陳元龍前些天派人送信來,道廣陵、下邳和九江之間平原連通,無險可守,袁術因此而越境控制了下邳的東城,希望可以增強這一方向的防禦……

是勳在旁邊聽到“東城”二字,突然間想起一個人來,就不禁一愣啊,回過神兒來再聽曹操說:“吾欲使曹叔元率軍往攻東城,以迷惑袁術,另遣一大將渡淮而取陽泉、蓼縣,卿等以爲若何?”

陽泉、蓼縣乃是廬江郡最北面的兩個縣,可以說是袁術勢力的最西北部。這是一招聲東擊西之計,衆人聽了都表贊成。但是程昱瞧了半天地圖,提出了補充意見:“陽泉、蓼縣背淮水而面平原,我渡淮而往則難攻,據之而抗袁術則難守。不如前推至六安、雩婁一線,則東倚芍陂、沘水,南據大別山,方可禦敵。”

衆人聞言,盡皆贊同——是勳是不大懂軍事的,而且對淮南的地形也不熟悉,只好濫竽充數,跟着大家夥兒一塊兒點頭。可是他總得彰顯自己的存在啊,於是大着膽子提出補充之補充:“既取廬江五縣(除陽泉、蓼縣、六安、雩婁外,還有一個芍陂東面的安風縣),則地接江夏,恐與黃祖起了衝突。應當遣一介使往襄陽去,向劉景升申明和睦之意,以免節外生枝。”

荀彧撫掌道:“宏輔所言極是。如此重任,非卿不能當也。”

是勳當場就想搧自己一大嘴巴——有病吧你,多的什麼嘴啊!往襄陽去是不會有啥危險的,而且他也挺想趁這機會見見那些荊襄名士——那兒就是陳留、潁川之下的大漢朝第二個人才聚集地——然而從鄄城往襄陽去距離就不近哪,這年月又沒有火車、飛機,路途遙遙,只能騎馬或者乘馬車,而且因爲多年的戰亂,地方上很多傳舍都荒棄了,不是到哪兒都能找到住處的。總而言之,這時代出差就絕對是一樁苦差事,外加還沒有差旅補貼……

可是自己的話已經出了口,而且荀彧也明確點將了……要是別人這麼指派自己吧,自己還能詭辯幾句,爭取把這擔子給卸了,可荀彧說出話來,那就跟曹操本人發令沒啥兩樣。要是說曹操是董事長,那荀彧就是ceo,是勳哪兒敢駁他的面子啊?

其實這都是自己惹出來的禍哪,先不提沒事兒多嘴……自己原本的理想是傍着曹操或者別的什麼軍閥做個文學之士,要麼外放地方做個墨綬長吏甚至二千石,搞搞行政工作,誰想到因緣際會,竟然靠着口舌之利加入了曹氏公司,然後還奉命出使過一回徐州,自作主張跑過一回冀州,就全都是靠嘴巴掙業績。要是純文學之士吧,你瞧袁紹寧派荀諶去徐州,也不會派原本就是徐州人的陳琳去出差;要是當謀士吧,曹操也肯定須臾離不了荀彧、郭嘉啊,就不可能讓他們去搞宣傳和銷售工作……如今的曹營啊,要出去耍嘴皮子,連是勳本人都認定了自己是不二人選……

沒有辦法,反正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左右避不過去了,那還不如表現得積極一點兒呢。是勳只好站起身來拱一拱手:“敢不從命?”

曹操伸手虛按,示意他坐下:“有宏輔往荊州去,操也就放心了。那麼攻打廬江,以何人爲將,統率多少兵馬爲好?”

謀士們又一起商量了半天,最後定下以曹仁爲主將,太史慈、樂進爲副將,率軍一萬兩千,前往攻伐袁術。是勳先跟着大軍行動,等渡過淮水,拿下了第一座縣城以後,再轉道前往江夏。

從議會廳裡出來,是勳低着頭,正在心裡反覆埋怨自己呢,忽然就聽背後有人喊:“宏輔慢行。”轉過頭來一瞧,原來是荀彧荀文若,趕緊地拱手靜候。荀彧追上他,關照說:“吾有一故人之子,原在西京,避難而走荊州以依劉景升。明日寫下一信,請宏輔幫忙遞交。”

是勳說沒問題,但不知此人姓甚名誰?荀彧就說啦,此人爲高平人氏,其曾祖曾在順帝朝擔任太尉,其祖在靈帝朝擔任司空,家世顯赫,姓王名粲字仲宣。

是勳心說我知道王粲,乃是“建安七子”中的領袖人物,當世……即將成爲當代最著名的文學家之一。這人演義上也露過一面,曾經在劉表死後勸說劉琮降曹。不過這是個真詩人,我是個假的,假遇真,繞道走,最好別跟他接觸過密。

既然提起了王粲,是勳就不禁想到“建安七子”中另外那幾位——孔融大概是逃回老家魯國隱居去了,陳琳還在袁紹那兒,其他的阮瑀、應瑒、劉楨、徐幹不知道都在哪兒?光記得這一世聽人說起過,徐幹是自己的同鄉,北海人,另外那三位就不記得家鄉和出身了。

當下就詢問荀彧——那傢伙簡直是士林的半部活字典——聽說這幾位也頗富文名,就不知道是哪兒人,現在做些什麼,你知道嗎?荀彧瞟了他一眼:“宏輔所聞甚廣啊——阮元瑜陳留人也,應德璉汝南人也,劉公幹東平人也,皆不仕在家。惜尚無機會薦於主公。”

是勳心說嘿,原來也全都是你夾袋裡的人物……話說這些人全都集合起來,也夠一個規模龐大的荀黨了,未來曹操逼死你,不會也有這個因素在內吧?(未完待續)

第25章 五火鬼兵第3章 自恃其智第27章 助守鄄城第9章 大山在前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15章 英雄時勢第27章 思慮操勞第5章 遠之則怨第12章 天命在魏第1章 輔政安民第18章 陶牧拜表第7章 雷澤詩會第22章 軍泛馬訾第32章 使王蜀中第3章 假途滅虢第11章 霸王之死第22章 都外胡騎第29章 前倨後恭第20章 城守秘策第17章 巫山雲雨第32章 殺俘不祥第33章 賢良孝廉第9章 文和詭謀第9章 請救無辜第29章 難爲田橫第5章 小人挑唆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2章 雷震行刺第20章 城守秘策第19章 覆蓋攻擊第21章 藏富於山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章 遠方來客第12章 天命在魏第20章 勾心鬥角第6章 自編自導第12章 江上肅清第17章 延年按劍第30章 厚買人心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1章 空手奪刃第6章 奢而不侈第1章 劫後新生第26章 公仁僞書第25章 初步較量第33章 而魏其死第12章 人心不足第19章 朕懼是卿第21章 采采榮木第31章 兵權誰屬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0章 海隅神威第9章 爲國殺賊第15章 新野之宴第31章 曹氏麟兒第38章 謀國謀身第26章 良辰可待第36章 鐵券丹書第5章 天賦上限第4章 益德爭功第5章 漢語拼音第4章 豆中有膏第15章 宮中二宦第9章 建藩封國第9章 周平王事第2章 飛龜舞蛇第25章 汝國何在第17章 願爲孫程第18章 二將爭功第8章 紅臉白臉第26章 同滅吳寇第5章 谷口設伏第17章 搖脣鼓舌第16章 混世魔王第6章 並無雅骨第32章 曳尾泥塗第29章 人亡政息第6章 並無雅骨第14章 衣帶之詔第18章 皆不必問第25章 天地之力第26章 羽扇綸巾第28章 鄴下舌戰第8章 木蘭何人第8章 紅臉白臉第6章 嫌隙已生第21章 舅傳婿也第3章 姻不如族第25章 五火鬼兵第22章 都外胡騎第17章 初試金手第9章 溳水之戰第26章 君權相權第3章 曹洪之怒第1章 帝后對泣第25章 一國將相第13章 大人將歸第9章 反逆蟊賊第20章 良馬爲贖第15章 新野之宴
第25章 五火鬼兵第3章 自恃其智第27章 助守鄄城第9章 大山在前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15章 英雄時勢第27章 思慮操勞第5章 遠之則怨第12章 天命在魏第1章 輔政安民第18章 陶牧拜表第7章 雷澤詩會第22章 軍泛馬訾第32章 使王蜀中第3章 假途滅虢第11章 霸王之死第22章 都外胡騎第29章 前倨後恭第20章 城守秘策第17章 巫山雲雨第32章 殺俘不祥第33章 賢良孝廉第9章 文和詭謀第9章 請救無辜第29章 難爲田橫第5章 小人挑唆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2章 雷震行刺第20章 城守秘策第19章 覆蓋攻擊第21章 藏富於山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章 遠方來客第12章 天命在魏第20章 勾心鬥角第6章 自編自導第12章 江上肅清第17章 延年按劍第30章 厚買人心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1章 空手奪刃第6章 奢而不侈第1章 劫後新生第26章 公仁僞書第25章 初步較量第33章 而魏其死第12章 人心不足第19章 朕懼是卿第21章 采采榮木第31章 兵權誰屬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0章 海隅神威第9章 爲國殺賊第15章 新野之宴第31章 曹氏麟兒第38章 謀國謀身第26章 良辰可待第36章 鐵券丹書第5章 天賦上限第4章 益德爭功第5章 漢語拼音第4章 豆中有膏第15章 宮中二宦第9章 建藩封國第9章 周平王事第2章 飛龜舞蛇第25章 汝國何在第17章 願爲孫程第18章 二將爭功第8章 紅臉白臉第26章 同滅吳寇第5章 谷口設伏第17章 搖脣鼓舌第16章 混世魔王第6章 並無雅骨第32章 曳尾泥塗第29章 人亡政息第6章 並無雅骨第14章 衣帶之詔第18章 皆不必問第25章 天地之力第26章 羽扇綸巾第28章 鄴下舌戰第8章 木蘭何人第8章 紅臉白臉第6章 嫌隙已生第21章 舅傳婿也第3章 姻不如族第25章 五火鬼兵第22章 都外胡騎第17章 初試金手第9章 溳水之戰第26章 君權相權第3章 曹洪之怒第1章 帝后對泣第25章 一國將相第13章 大人將歸第9章 反逆蟊賊第20章 良馬爲贖第15章 新野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