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霸王之死

家書是從許都寄往膚施的,因爲是勳出征上郡,所以暫時投於郡守鄭渾。是勳先讀家信,乃正室曹淼親筆所寫,筆跡還很拙嫩,但看得出是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練習的,比初娶她的時候要工整得多。

曹淼先在信中埋怨丈夫,整天兒跟外頭跑,就沒幾日沾家,纔跟隨曹公出徵河北,結果曹公回來了,大軍回來了,卻不見丈夫的蹤影——連朝也不回,就又奔朔州去啦。曹淼質問,你是不是徹底忘記家中的妻兒老小了?

接着又通報了家中情況,各方面都很正常,自家產業有孫資等門客照應,收入也頗不菲,此外曹公班師以後,論功行賞,又賜下來錢三百貫、絹三百匹,其餘雜物不等。

最後,曹淼說啦,女兒也已經五歲了,只要照顧得當,不怕遠行——我這就帶着女兒動身去西河找你啊,你可別再跑了啊!

是勳見此,不禁捋須微笑——反正鄭渾獻上書信以後就退出去了,此刻室內也無旁人,他擡起頭來,回想妻兒的容貌,但覺心中殺伐之意漸消,柔情泛起,心思空明澄澈,如山中清泉一般。想不到前一世年近三十,未能成家,這般缺憾倒在今世彌補了啊……不過話說前一世都市男性三、四十歲不結婚也很尋常,倒是這一世,自己還不到三十呢,竟然閨女都五歲了!

掐指一算,哦,這是虛歲,其實閨女是雪纔剛過了四歲生日……

曹淼信中提到。廣陵陳登有書寄來。因而隨信奉上——就是匣中那片木牘了。是勳伸手取出木牘。還沒看呢,心裡就在想:陳元龍還在用這落伍的工具啊,嗯,貌似我的造紙坊,確實在廣陵還並沒有分號或者分銷商……

雙手展開木牘,纔讀幾行,他就不禁拍案大呼:“孫策死矣!”

算時間孫伯符也該死了,是勳前陣子還在心中腹誹。郭奉孝、陳元龍你們怎麼還不動手,難道真打算讓江東的歷史徹底改變,不準孫仲謀上臺嗎?不過他細細一瞧,歷史確實有了些微的偏差,孫策竟然不是被許貢門客所刺殺的!

是勳此前多次與陳登通信,說孫策剽悍難制,爲朝廷之大患,希望陳登要隨時關注江東局勢,嚴密守把廣陵。陳登回信說:“策在江東誅戮英豪,志士側目。多行不義,必將自斃也。雖然。登亦不敢輕忽,朝廷付登方面之任,當竭盡心智,爲朝廷控扼江水。異日若能提一旅以定江東,方不負平生之志也。”

是勳當時就猶豫啊,孫策在江東“誅戮英豪”,也就是打擊世家大族,雖然手段酷烈一點兒,但跟自己的目標相同啊,要不要暗示郭嘉、陳登他們且別下手,讓他再殺得狠一點兒呢……就原本的歷史來看,孫策殺得還非常不夠,此後江東名相陸遜、顧雍等等,不都還是世家子弟嗎?只可惜對這事兒,自己根本插不上手,哪怕陳登願意考慮自己的建議,郭嘉也不會搭理啊。上回試探了郭嘉幾句,反而惹來猜忌……算了,還是別沒事找事兒吧,免得“不作不死”。

因爲是勳如此關心江東局勢,所以陳登特意寫信來通報孫策的死訊。孫策是本年十月遇刺身亡的,是勳是記不大清楚了,其實比原本歷史上的記載晚了小半年。不過他並未因爲出獵而被許貢門客所傷,而是打算率軍渡江、襲擊許都,結果聽說曹操已在修仁戰勝,被迫放棄原訂計劃,折返吳縣,結果在進城的時候,遭到于吉的信徒襲擊,面被數瘡,終於不治而亡。

于吉跟孫策的過節,這不用陳登解釋,是勳也早就知道了。據說于吉到吳郡傳道,用符水給人治病,信衆雲集。某次孫策在城門樓上集會諸將賓客,正巧于吉從門下而過,於是三分之二的將領、門客全都匆匆下樓,迎之而拜。孫策這下可火大了,當即下令將於吉逮捕起來,就連自家老孃求情也不肯聽,最終將於吉斬首示衆。

這個于吉,據說便是後來道教的始祖。順帝年間,曾有個琅邪人名叫宮崇的,叩闕獻書,自稱就是他老師于吉從曲陽泉水上莫名其妙得到的《太平清領書》。這書也就是後來的《太平經》,張角靠這套經創立太平道,掀起潑天大禍,據說張衡父子也受此書影響,創立了五斗米道——那是最早的兩個道教宗派。

不過從順帝到漢末,也已經五六十年啦,說這倆于吉是同一個人,那就是說壽已百歲,實在很難令人置信。所以又有人說啦,書有誤記,前面那老祖宗其實叫幹吉,後來這個才叫于吉,不是一碼事兒。

但不管是不是一碼事兒吧,是勳對這位“於老神仙”都沒啥好感——他前一世就不信教,對任何宗教都敬而遠之,更別說不光傳道,還施符水給人治病了,這就一巫醫啊,巫醫創立的能算正常宗教嗎?那肯定是邪教啊!

所以孫策殺于吉,是勳是跟聽說他殺戮江東世族一樣,全都暗中鼓掌的。後世野史記載,孫策被許貢門客所刺,本來還不會死,結果每次獨坐,都會覺得於吉的陰魂就在身邊兒,其後攬鏡自照,竟然看到鏡子裡是于吉,因而箭瘡迸裂而死。這種神神鬼鬼的事情,是勳壓根兒就不信。

所以他此前根本就沒往于吉身上想。原本歷史上的孫策是爲許貢門客所刺,如今歷史既然有了一定的改變,那也說不準他遇不見刺客,或者撞上別的什麼刺客——反正當時江東痛恨孫伯符的大有人在。可是真想不到啊,竟然最後是死在了于吉信徒手中——邪教真是太可怕啦!

慨嘆一番以後,是勳繼續讀信,陳登通報說自己最近身體不大好,得名醫華佗診治,說腹內有蟲……是勳心道我說什麼來着?我那麼多次勸你少吃點兒生魚片,尤其少吃淡水魚的,你就是不聽。啊呀啊呀,陳元龍會不會還跟原本歷史上一樣,因爲寄生蟲病英年早逝啊!

是勳記得自己前一世吃日料魚生的時候,都要蘸芥末,有人說是吃其香味,有人說是除菌,有人說是殺蟲,他也不知道哪種說法對。本來想讓陳登試一下的,可是又不知道這年月芥末究竟叫啥名字。再說了,所謂“芥末”的來源也有芥菜子、辣根和山葵多種,也不知道究竟哪種才真的有效了。

所以他後來想起來,吃魚生還可以裹紫蘇葉,這東西的名字倒是這一世也聽說過,於是就給陳登支了招,詭稱此物和胃、殺蟲——是不是真的,他也不老清楚。如今看來,要麼陳登沒按自己說的做,要麼就是這玩意兒其實屁用沒有……或者有點兒作用,但架不住陳元龍魚生吃得太兇啊。

當下不禁喟然長嘆。陳登不僅僅是他家親戚,更是他來到此世後第二個莫逆好友(第一個是太史子義),尤其身負鎮守長江下游,以備孫氏的重任,若是英年夭折,恐怕江東還會坐大。在原本的歷史上,孫策死了以後,曹操就把陳登從廣陵調走,改任爲“東城太守”——當時無東城郡,故後世疑爲東郡太守之誤——導致“孫權遂跨有江外”。曹操“每臨大江而嘆,恨不早用陳元龍計,而令封豕養其爪牙”。

雖說如今的歷史已經大爲不同了,經過是勳執著不懈地折騰,曹家不但搶先拿下了廬江,還派魯肅在彭蠡訓練水師,未來進取江東,難度將會大大縮減。然而世事每多不如人意,作戰更是從來都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若得元龍不死,那在勝利的天平上便可以多擺上一枚沉重的砝碼。在原本的歷史上,曹家先因孫策之死而忽視孫權,復因劉備之死而輕視諸葛亮,全都嚐到了苦果,是勳史書讀得比誰都多(多了將近兩千年呢),可不想犯這種低級錯誤。

所以他放下木牘,提起筆來,就想給陳登回信。一則,奉勸陳元龍——你改悔吧,別再吃生魚片兒了;二則是打聽華佗的消息,希望可以改變歷史,讓華佗能夠趕上陳登下一回發病,把他從死亡線上給拯救回來。順便,他還想寫信給曹操,提醒曹操千萬不要因爲孫策之死而忽視了對江東的滲透,以及對水師的創建——孫仲謀雖然年幼,有張子布、周公瑾輔佐,亦不可小覷也。

可是纔剛提起筆、鋪開紙,突然聽得門外稟報:“劉虎等歸來,求見主公。”是勳心說啊呀,我正打算歇兩天就召他們過來呢,他們倒自己跑回來啦——這是又出什麼妖蛾子了?急忙放下筆,高聲道:“速喚來見吾。”

時候不大,就見劉虎領頭,跟另兩名匈奴部曲匆匆而入,拜倒在地。是勳細一打量三人,就見他們形貌非常之狼狽,臉上不但滿是塵灰,隱約還帶着點兒烏青,身上的皮裘也多處綻口,也不知道是碎石刮破的呢,還是刀劍斬開的。

是勳不禁一皺眉頭,喝問道:“餘人何在?”

劉虎苦着臉稟報道:“皆爲那劉靖扣下矣!”(未完待續……)

第22章 八字真言第13章 深入虎穴第15章 擾會驚吳第15章 酒池肉林第25章 初步較量第2章 窮山逐鹿第24章 天險閣道第2章 雷霆手段第9章 文和詭謀第8章 囊中羞澀第28章 不徵而徵第28章 毋失我望第12章 人心不足第7章 不忠不孝第26章 城頭箭書第22章 禍其始此第8章 囊中羞澀第13章 曹魏五京第9章 請救無辜第35章 江船上陸第12章 鄉野土產第15章 生而異象第16章 奮死報國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4章 再作馮婦第5章 二得二失第14章 犬父虎子第28章 陣前殺將第15章 君不宜擇第4章 益德爭功第14章 再作馮婦第12章 兔死狗烹第21章 衣錦榮歸第26章 直取葭萌第33章 而魏其死第18章 謀刺之謎第1章 天無形質第37章 心大志廣第30章 不可迷失第10章 爲小兒欺第21章 藏富於山第4章 渾人心思第32章 殿上失儀第30章 釜底抽薪第8章 單家俗吏第15章 生而異象第20章 通權達變第7章 魏亦有亡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4章 首山之戰第14章 婚宴驚魂第14章 再會梟雄第1章 帝后對泣第14章 人治社會第10章 翻供之謎第29章 伏地氣絕第18章 行獵遇賊第7章 謀身謀國第18章 背主求榮第22章 雷震行刺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2章 禍其始此第10章 變廢爲寶第7章 吾無此癖第4章 無米之炊第17章 吾何有私第19章 戰爭迷霧第3章 禍不旋踵第12章 尚書空臺第28章 單騎闖陣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7章 養寇自重第3章 益州可入第8章 跨境追捕第17章 亡羊補牢第24章 日薄西山第16章 混世魔王第22章 吾亦慮及第30章 命中魔星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4章 日薄西山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5章 戲中有戲第20章 入漢摘桃第2章 隆中之對第17章 外禦其侮第12章 懸危之勢第19章 訓詁之師第11章 幽州水師第1章 劫後新生第12章 兔死狗烹第25章 大地爲球第19章 成陽糧運第16章 飛來乾醋第5章 觀卿者心第7章 欲取先與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9章 白玉美人第12章 趙達彈狀
第22章 八字真言第13章 深入虎穴第15章 擾會驚吳第15章 酒池肉林第25章 初步較量第2章 窮山逐鹿第24章 天險閣道第2章 雷霆手段第9章 文和詭謀第8章 囊中羞澀第28章 不徵而徵第28章 毋失我望第12章 人心不足第7章 不忠不孝第26章 城頭箭書第22章 禍其始此第8章 囊中羞澀第13章 曹魏五京第9章 請救無辜第35章 江船上陸第12章 鄉野土產第15章 生而異象第16章 奮死報國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4章 再作馮婦第5章 二得二失第14章 犬父虎子第28章 陣前殺將第15章 君不宜擇第4章 益德爭功第14章 再作馮婦第12章 兔死狗烹第21章 衣錦榮歸第26章 直取葭萌第33章 而魏其死第18章 謀刺之謎第1章 天無形質第37章 心大志廣第30章 不可迷失第10章 爲小兒欺第21章 藏富於山第4章 渾人心思第32章 殿上失儀第30章 釜底抽薪第8章 單家俗吏第15章 生而異象第20章 通權達變第7章 魏亦有亡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4章 首山之戰第14章 婚宴驚魂第14章 再會梟雄第1章 帝后對泣第14章 人治社會第10章 翻供之謎第29章 伏地氣絕第18章 行獵遇賊第7章 謀身謀國第18章 背主求榮第22章 雷震行刺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2章 禍其始此第10章 變廢爲寶第7章 吾無此癖第4章 無米之炊第17章 吾何有私第19章 戰爭迷霧第3章 禍不旋踵第12章 尚書空臺第28章 單騎闖陣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7章 養寇自重第3章 益州可入第8章 跨境追捕第17章 亡羊補牢第24章 日薄西山第16章 混世魔王第22章 吾亦慮及第30章 命中魔星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4章 日薄西山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5章 戲中有戲第20章 入漢摘桃第2章 隆中之對第17章 外禦其侮第12章 懸危之勢第19章 訓詁之師第11章 幽州水師第1章 劫後新生第12章 兔死狗烹第25章 大地爲球第19章 成陽糧運第16章 飛來乾醋第5章 觀卿者心第7章 欲取先與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9章 白玉美人第12章 趙達彈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