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宮中二宦

宦官之制,由來已久,而且東漢朝之所以衰敗,直至滅亡,幾個最大的兇手,既包括軍閥、外戚、士黨,也自然包括了閹宦。問題是勳自從穿越此世以來,還從來沒有見到過一個宦官哪。

原因就在於當日常侍門發動政變,斬殺大將軍何進,袁紹兄弟火燒南宮青瑣門,把所有沒鬍子的全都給宰了。嗣後董卓入京,廢少帝而立陳留王劉協,爲了拉攏士人之心,乾脆就廢除了閹宦制度,而以郎官充任宮中各類職司。等到曹操奉天子遷都於許,一開始也沒有恢復宦官。

因爲曹操本人身上就打着宦官烙印呢,別人都可以提恢復這一古老制度,偏偏曹操不好提,怕被人戳脊梁骨罵。問題這本就是天子家事,再加上士大夫沒有不厭惡宦官的,既然曹操不提,還有誰會上趕着冒這個頭呢?

最近情況有所改變,一是曹操遷都安邑,拉走了大批的人才,就連宮中備用的郎官數量都不足了,二則曹家小姐輿入爲妃,而且很可能要進位中宮,曹操爲了自家閨女兒的聲譽考慮,遂指使郗慮上奏,使復宦官。一方面到處蒐羅了一批此前漏網的宦者,另方面也臨時現閹了一批罪◆人,送入宮中,以供天子驅使。

剛纔是勳來到金商門外,爲其傳遞信息的,本是一名青年侍從,沒想到出來召喚的,卻是一名宦官——這可真是罕見啊罕見。

士人與宦官很好區分,主要就看嘴上有沒有毛。這年月的男子都習慣蓄鬚——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鬍子當然也在保護之列——沒鬍子的男子是會被人嘲笑的,會被認爲有天閹的嫌疑,人道不能。劉備有髭無須,都被張裕譏諷爲“露啄君”了,更何況徹底一根毛不長呢?想要出仕爲官,可能性太低了呀。

當然啦,郎官多爲蒙蔭和任子,大多比較年輕。這年月人們普遍攝入的營養不足,發育都比較晚,更有才十五六歲的小郎官,沒有鬍子也很正常。但眼前這位卻是一張橘皮臉,皺紋密佈,怎麼看都不象才十來歲,嘴上仍然乾乾淨淨,即便是勳並不熟悉宦官的服色,也能瞧出來不是正常男人。

當下忍不住就問:“卿何人也?”

對方一臉諂媚地回答道:“小人乃常侍木恩,初入都中侍奉天子。未得識侍中之面。侍中名滿天下,今得相見。是小人之福也。”

雖然沒提自己是宦官,但在用詞上已經可以確定了——首先,常侍爲散騎常侍或中常侍的簡稱,但東漢朝省散騎常侍,且例以宦者擔任中常侍;其次,正經士人出身的官員是很少謙稱“小人”的,或稱“下官”,或稱“末吏”,只有白身或宦者纔可能這樣自指。

不知道爲什麼,是勳一聽“木恩”這名字,就覺得肯定是宦官的名字,就不似普通士人啊。

當下木恩在前領路,是勳從後跟隨,邁入宮門。他幾名部曲也欲跟進,卻被守門郎衛給攔住了。是勳總覺得劉協最近的舉動非常荒唐,而在荒唐之後,或許隱藏着什麼不爲人知的密謀,眼瞧着天色將晚,自己孤身入宮,多少有點肝兒顫——可確實也沒有讓部曲跟着的道理啊,自己又不是曹操。當下只好暗中按了按腰下佩劍,關照部曲頭子荊洚曉:“汝等在此等候,若待宮門落鎖,而吾未出,可即報於世子知曉。”

劉協晾了自己那麼長時間,天都快黑了才肯召見,說不定就是想堵自己的嘴——你合着不能等天黑皇宮落鎖了,就歇在宮裡繼續進諫吧?所以估計過不了多久,自己就得被迫出來啦。至於腰中之劍,見天子前是肯定要摘下來的,但目前還不用,逢有緊急,尚可防身也。

當然啦,估計也不會有啥事兒,劉協沒道理對自己不利——要害就害曹操,哪怕害曹昂都成,什麼時候輪到自己了?害了自己,他小子還能落着好嗎?不過事有蹊蹺,就難免的心中不大踏實。

爲了驅散心中那一點點不知何來的陰霾,是勳乾脆一邊走,一邊跟木恩閒扯,問他:“公……”一琢磨現而今還沒有“公公”的稱謂,只好以職務相稱:“常侍是何出身,何時進宮?”

木恩倒也老實,有問即答,回覆說自己幼年便即入雒陽永安宮,先後侍奉過董太后和何太后,後來袁紹等屠殺宦者,他算漏網之魚,逃回老家河內躲藏了起來。前不久朝廷恢復宦官制度,通過河內宗正司馬防的推薦,乃至許都。他還說象自己這般幼年即爲宦者,數量已經很少啦,如今宮內侍奉的,大多是些新閹——“小人本無長才,論及資歷,乃得爲常侍也。”

終究中常侍那不是一個普通職務啊,乃宦官之首腦,比之外朝,秩高二千石,安帝以後幾可權傾人主。一般中常侍的定額爲十名,靈帝末增加到十二名,乃有“十常侍”之稱。

也就是勳既任侍中,又是曹家姻親,兼之名滿天下,皇帝纔會派名中常侍來迎接,換了旁人,估計隨便打發個小黃門出來,都算是破格禮遇了。

是勳問木恩:“今宮中宦者幾何?如卿爲常侍者又幾何?”木恩回答說舊宦十一人,其中三人加中常侍號,餘皆黃門,新宦數量也不多,三十來人而已——這比起靈帝朝數百近千的宦官,簡直天差地遠。

隨便聊着,很快便接近了崇德殿。是勳步子挺急,就怕進殿太晚,還沒等到天子過來呢,天就黑了,宮門要落鎖,那我這趟不是徹底白來了嗎?只可惜那木恩似乎腿腳不大方便,行速很慢,是勳又不好甩開他單走。表面上微笑着閒聊。其中內裡心急火燎的。正當此際。突然從斜刺裡又疾奔過來一名年輕宦者,見了二人躬身施禮:“是侍中、木常侍……”

木恩在是勳面前躬腰曲背的,一臉諂容,見了這名宦者,卻不由自主地把腰給挺起來了,也不正眼瞧對方,卻昂首呵斥道:“任曙吉,宮中豈是奔躥之所?!”你有什麼要緊事兒。跑得這麼慌張?

那名喚作任曙吉的宦官斜眼瞟了瞟是勳,隨即垂下頭去:“稟常侍,曹妃聞其姑婿是侍中入內,思慕渴懷,命小人請去相見。”木恩撇着嘴一拂衣袖:“侍中來謁天子,日將夕矣,焉有餘暇去見曹妃?”

任曙吉又再擡起頭來,眼神朝是勳一瞥,微微一眯,隨即諂笑着對木恩說:“曹妃因聞天子適召太醫令。恐有不虞,安得能見侍中?故此乃請相見耳……”

是勳覺得這事兒實在蹊蹺啊。沒錯。曹憲是曹操的閨女,也是自己老婆的外甥女兒,外甥女兒想見見孃家人——即便只是遠房的堂姑婿——也在情理之中。問題他只在年節時候見過曹憲一兩面,連話都沒怎麼搭過,安有“思慕渴懷”他這姑婿的可能性呢?倘若進宮的不是自己,而是曹德、曹昂,曹憲想見還則罷了,見自己?真有這種需求嗎?

不對,這裡面肯定有事兒!莫非曹憲在宮中聽到什麼不利於曹氏的消息,所以想趁機傳遞給自己?他就這麼一錯神兒,似乎沒聽清楚任曙吉後面的話,任曙吉被迫又加重語氣重複了一遍:“天子既召太醫令,恐御體欠安,不便見侍中也!”

木恩一擰眉毛,提高聲音斥喝道:“安敢妄言?適才即天子遣吾迎侍中往崇德殿去,何言不便相見?!”

然而這時候,是勳終於聽明白任曙吉的話了,他腦海中不禁靈光一閃,開口便問:“今太醫令何人也?”木恩搶先回答道:“是吉本。”

啊呀吉本!是勳不禁大睜雙眼,一把便揪住了木恩的手腕:“吾在宮門等待良久,何以天子始召?吉本何時進宮,又何時離去?!”木恩聞言嚇了一大跳,急忙擺手:“此非侍中所當問也。”你一個外臣,打聽皇帝的起居情況幹嘛?

是勳左手一按佩劍,雙眉立起,惡狠狠地瞪着木恩:“吾有問,汝便答,倘有一字虛言,以爲吾不敢喋血宮廷麼?!汝一宦者,一日爲二千石,即敢藐視朝廷大臣?難道吾不可爲袁紹兄弟耶?!”你信不信我一劍砍了你,甚至殺光內廷宦官,然後自己還能全身而退?

他突然暴起發難,兩名宦者全都嚇得魂飛天外,任曙吉當場就跪下了,木恩也想跪,卻被是勳牢牢揪着手腕——是宏輔好歹也是跟太史慈練過幾天武的人,又當緊急時刻,說不上力大無比,對付他這麼個中年宦官還是不爲難的,他木恩又不是“壯健有武略”的蹇碩——跪不下去,驚得裙子都溼了。當下只得結結巴巴地回答道:“侍、侍中求謁,時天子在永樂宮,便急召吉本來,屏人言良久,吉本乃去,約一時許,吉本再來,天子乃遣小人來迎侍中……”

說白了,劉協聽說是勳來了,也不說見也不說不見,卻先叫了太醫令吉本過來,兩人說了好一會兒的悄悄話,然後吉本走了,仍然不說見是勳,要等一個多小時後吉本再回來,劉協才讓木恩領是勳去崇德殿等着……中間這段兒,吉本幹嘛去了?找藥去了?

倘若換了一個人,或許真當吉本是去找藥了,是勳可沒有那麼天真,當下鬆開木恩,轉身便走。木恩趕緊在後面追:“侍中何往?”是勳沒好氣地回答他:“日將夕矣,宮門將閉鎖,安得復見天子?且候吾明日再來。”木恩心說這是啥意思?天子召喚,還有改天的道理?我知道如今是曹家人掌權,可也沒象你這樣的,剛纔說要砍我,現在說要讓天子乾等。

他緊着追,只可惜腿腳不便,一直跑到金商門口,還沒能追上是勳。不過是勳倒主動停下了腳步,因爲他驟然瞧見遠處天空騰起了一片火雲!(未完待續……)

ps:兩名宦官——木恩、任曙吉(振武軍節度任老叄)登場。

另,若非奇蹟,老人估計就這幾天啦,所以不定哪天就會斷更,事先向讀者朋友們道歉了

第17章 強固是氏第23章 兩重要隘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章 據蜀自立第12章 壯當封侯第8章 公達三策第29章 人亡政息第15章 解衣衣之第30章 大破魏賊第3章 深入西域第14章 黑心煤窯第7章 受人構陷第9章 溳水之戰第13章 孟門之山第13章 舍卿其誰第30章 亂世黃昏第30章 奉駕幸許第7章 善戰無功第10章 窮途之謀第13章 必擒是勳第31章 請教後進第3章 世家短視第16章 舉賢任能第21章 老馬戀棧第30章 奉駕幸許第11章 放下屠刀第24章 偃師御胡第26章 軍國利器第15章 初攻鄴城第27章 白晝荒夢第6章 王異國生第6章 反攻序曲第25章 席藁待罪第16章 歷史慣性第8章 曹氏之強第8章 志不可奪第18章 先發制人第9章 煮豆燃萁第30章 亂世黃昏第8章 紅臉白臉第27章 狐假虎威第17章 命促早終第5章 賣官鬻爵第4章 低調才傑第20章 入漢摘桃第4章 赤面之疾第26章 爲政之權第26章 君權相權第8章 酬功謝德第1章 遠方來客第12章 懸危之勢第7章 雷澤詩會第31章 日暮途窮第11章 官場狡詭第31章 曾母投杼第5章 幽州之戰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9章 白玉美人第20章 忙中得閒第5章 神鵰大俠第17章 願爲孫程第15章 君不宜擇第14章 無奈竊國第9章 溳水之戰第28章 長阪坡前第22章 未盡善也第23章 天雷殛我第13章 誤交損友第6章 欲徵北虜第5章 雛鳳引弓第18章 二事不朽第33章 青囊何在第12章 鄉野土產第26章 軍國利器第28章 馮翊遺珠第31章 曹氏麟兒第9章 西域貢使第27章 白晝荒夢第26章 熹平石經第2章 不務正業第17章 願爲孫程第4章 夢中殺人第9章 西域貢使第22章 禪何禮也第5章 雪中偶遇第8章 酬功謝德第28章 懸危之計第17章 兔死狗烹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9章 難從死志第4章 吾當染指第17章 正是此賊第10章 離間江陵第19章 祖道之金第36章 遣使赴倭第20章 通權達變第35章 江船上陸第7章 包辦婚姻第20章 的盧妨主
第17章 強固是氏第23章 兩重要隘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章 據蜀自立第12章 壯當封侯第8章 公達三策第29章 人亡政息第15章 解衣衣之第30章 大破魏賊第3章 深入西域第14章 黑心煤窯第7章 受人構陷第9章 溳水之戰第13章 孟門之山第13章 舍卿其誰第30章 亂世黃昏第30章 奉駕幸許第7章 善戰無功第10章 窮途之謀第13章 必擒是勳第31章 請教後進第3章 世家短視第16章 舉賢任能第21章 老馬戀棧第30章 奉駕幸許第11章 放下屠刀第24章 偃師御胡第26章 軍國利器第15章 初攻鄴城第27章 白晝荒夢第6章 王異國生第6章 反攻序曲第25章 席藁待罪第16章 歷史慣性第8章 曹氏之強第8章 志不可奪第18章 先發制人第9章 煮豆燃萁第30章 亂世黃昏第8章 紅臉白臉第27章 狐假虎威第17章 命促早終第5章 賣官鬻爵第4章 低調才傑第20章 入漢摘桃第4章 赤面之疾第26章 爲政之權第26章 君權相權第8章 酬功謝德第1章 遠方來客第12章 懸危之勢第7章 雷澤詩會第31章 日暮途窮第11章 官場狡詭第31章 曾母投杼第5章 幽州之戰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9章 白玉美人第20章 忙中得閒第5章 神鵰大俠第17章 願爲孫程第15章 君不宜擇第14章 無奈竊國第9章 溳水之戰第28章 長阪坡前第22章 未盡善也第23章 天雷殛我第13章 誤交損友第6章 欲徵北虜第5章 雛鳳引弓第18章 二事不朽第33章 青囊何在第12章 鄉野土產第26章 軍國利器第28章 馮翊遺珠第31章 曹氏麟兒第9章 西域貢使第27章 白晝荒夢第26章 熹平石經第2章 不務正業第17章 願爲孫程第4章 夢中殺人第9章 西域貢使第22章 禪何禮也第5章 雪中偶遇第8章 酬功謝德第28章 懸危之計第17章 兔死狗烹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9章 難從死志第4章 吾當染指第17章 正是此賊第10章 離間江陵第19章 祖道之金第36章 遣使赴倭第20章 通權達變第35章 江船上陸第7章 包辦婚姻第20章 的盧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