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前倨後恭

是勳隨口做的那首詩,言辭並不深奧,董承也完全聽得懂。當然啦,是勳是沒有“七步成詩”的真本事的,他這五言八句,其實是凝縮了史書上看來的一封書信。

信中是這樣說的:“吾與將軍聞名慕義,便推赤心。今將軍拔萬乘之艱難,反之舊都,翼佐之功,超世無疇,何其休哉!方今羣兇猾夏,四海未寧,神器至重,事在維輔;必須衆賢以清王軌,誠非一人所能獨建。心腹四支,實相恃賴,一物不備,則有闕焉。將軍當爲內主,吾爲外援。今吾有糧,將軍有兵,有無相通,足以相濟,死生契闊,相與共之。”

那意思大致是說:將軍您立下了援救天子的大功,使我衷心欽佩,因此我打算跟您一起努力,相互應援,完成重光漢室的歷史使命。

董承一聽是勳把這封信給濃縮了賦成詩吟出來,他就明白了,這是重申當日曹操信中之意啊,曹操願意跟我一起輔弼王室……或者說得更直白一點兒,我一個人撐不起這棟搖搖欲墜的大廈,韓暹、楊奉他們又不跟我一條心,曹操就趁機湊上來,打算幫我的忙,一起收拾那票河東軍頭。

你別瞧是宏輔氣勢洶洶地進了城,那隻不過想給我個下馬威而已,估計他也沒這膽量,更沒這權限,應該是曹操教他的。等到威風抖夠了,他又隱晦地拿曹操的來信說事兒,意思應該是前議仍然有效,兗州軍這回到雒陽來,不是想吞併我的部曲,還想跟我聯手。嗯,聽部下來報的情況,他們若想吞了我,我還真攔不住,既然如此……罷了。罷了,就讓他們先小人得志,抖抖威風吧,我不跟他們一般見識——只要不被吞併,還能呆在天子身邊兒,今後的路還長着呢,就不信你曹操真能一手遮了天去!

所以他聽完是勳的詩。不禁是捋着鬍子沉吟,面色逐漸平和下來。可是董昭不一樣,竟然被是勳一口喝破了他僞造的曹操書信,董昭心裡不禁七上八下,風捲浪涌。本打算等見了曹操再把這事兒給揭破,算作晉身之階呢。沒想到曹操早就知道了,還把僞書的內容也打探了個八九不離十。是勳這時候濃縮了書信內容賦成這首詩,他是想幹什麼?我要是不肯答應他的請求,他會不會當着董承的面揭穿我?

是勳背後有曹操,董承不敢拿他怎樣;我背後可空空蕩蕩,一無所有啊,想要扯曹操當靠山。這不還沒扯上呢嘛,董承就能一刀取了我的小命!想到這裡,董昭就覺得背後是冷汗涔涔啊……罷了,罷了,別管這是宏輔的條件多麼離譜,我暫且答應了他便是。

於是董昭只好表態:“昭便引是從事出城去奉迎天子御駕吧。”是勳微微一笑,心說董公仁真丈夫也——啥叫大丈夫?能屈能伸纔是大丈夫!

根據董承的介紹,昨日有信報來。天子一行已經自茅津渡過黃河,經澠池、新安而趨向函谷關,估計再有個三、四天也就抵達雒陽了。是勳說那我先安頓一下軍士,明日一早,便請董議郎引領我去謁見天子。董昭苦着臉答應下來。

出了幕府,黃射一把扯住是勳的袖子:“宏輔真豪膽之輩,射不及也……”他早就嚇得滿身的透汗了。回去沒多久就渾身高熱,大病而倒。是勳倒是泰然自若——這一半兒是裝出來的,另一半兒是練出來的,自己的冷汗。估計最晚在鄴城郊外的水榭上就已經全都淌乾淨啦。

當晚即宿於雒陽城中。董卓焚燒雒陽,終究是好幾年前的事情啦,此後陸續有幸免於難的百姓返回家園,雖然沒法兒修葺城牆,更管不了宮室瓦礫,好歹重新搭起了不少殘舊的民家——是勳就找了這麼一所還算瞧得過去的院子,跟黃射、太史慈等人暫且安頓下來。

第二天早上起來,他依舊由孫汶駕車,帶着十名騎兵,跑城東南的廣陽門去等候董昭。時候不大,董昭也乘着車,帶着十多名士兵迤邐而來。是勳隔老遠就跳下車去,在道旁迎候,見了董昭更是九十度深深一揖:“昨日得罪了董議郎,勳特此賠禮了。”

董昭見狀,也趕緊跳下車來,雙手攙扶:“是從事何必如此?”是勳抓着董昭的胳膊,就裝出來一副無比誠摯的表情,低聲說道:“昨日爲了逼壓衛將軍,以成我主之大計,故不得不然爾。議郎錦繡之心,以向我主,勳心洞明。得罪之處,還請看在我主的面上,寬宥了是勳吧。”

董昭本來憋了一肚子的火,見到是勳這麼客氣,也就不好發作了——再說了,他本來就想投曹操,又怎麼敢得罪曹操面前的紅人兒是勳呢?當下也壓低聲音,反問道:“是先生莫非是欲反客爲主,鳩佔鵲巢麼?”

是勳輕輕點頭:“董承輩不足成事,議郎素所知也……”要不然你也不會僞造信件,幫忙拉曹操的皮條啦——“欲安天子而定天下,非我主不可。然而董承輩若在,恐處處掣肘,勳故而逼壓之。然而董承孤旅,即無勳所爲,太史子義亦足以滅之,韓暹、楊奉、李樂、張揚等,互爲依存,該當如何應對?還請議郎教我。”

是勳向董昭問計,這是一半兒真,一半兒假。真的方面,史書記載不詳,光說董昭爲曹操設謀,假裝就食荊州,其實遷都許昌,把韓暹他們給甩了,可是究竟是怎麼甩的?韓暹、楊奉他們怎麼就那麼愚蠢上了當?全都沒提。所以是勳要跟董昭打問打問。假的方面,董承的兵馬都不過如此,韓暹他們單拿出來,還不如董承呢,就算擰成了一股繩兒,如今的曹軍就比原本歷史上要更強大,平踩了他們也不爲難。是勳向董昭問計,是昨天把姿態擺得高高的以後,今天又刻意壓低下來,以求別在董昭心裡留下什麼刺兒——那可是當代數得着的智謀之士,將來又肯定得受曹操器重,自己要是跟他起了嫌隙,以後麻煩事兒可就大了啊。

果然,是勳戲演得象,董昭瞧着,內心的塊壘也就逐漸瓦解冰消了。他拉着是勳的手說:“都說是宏輔智計無雙,辯才無對,今日得見,果不其然,昭衷心感佩者也。不如上昭的車,你我並乘,待昭細細對先生說來。”

是勳說:“不敢,請議郎稱呼某的名字即可。”他就知道董昭是個講禮儀的士人,斷不會就此“勳”啊“勳”地亂叫,肯定要稱呼自己的字啊,這麼一來二去的,兩人的關係不就可以拉近了嗎?友好值不就可以穩步上升了嗎?這類小花招兒,是宏輔一肚子都是,比可抄的詩文還多哪。

當下兩人互相攙扶,上了馬車,董昭果然稱呼是勳“宏輔”,並且請他也不必再“議郎”、“議郎”地叫了,改稱“公仁”。一路上,董昭仔細給是勳分析了韓暹、楊奉等人的兵馬實力,完了說:“彼等根基,都在河東,必不肯全師隨天子入雒,如此,則分去一半兵馬。剩下的嘛……”

他一指遠處的巍峨雄關:“我等可在函谷迎候天子,到時某便託人進言,道守住函谷,則雒中無憂,使其再分兵把關。其餘各部即便隨駕,也難以爲患也。”

是勳就問啊,難道他們不怕被向來不對付的董承吞併嗎?要是光剩下不多的兵馬,還怎麼敢保着天子到雒陽來呢?

董昭胸有成竹地笑笑:“正是如此,我料彼等必不肯斷然入雒,自身必暫停函谷,以觀風色。到那時候,曹公便可挾天子以令彼等了。”

是勳心說果然不愧爲董公仁,荀彧他們還在那兒嚷嚷“奉天子”,你這會兒就乾脆了當地把“挾天子”三個字說出口來啦——還好老子事先跟曹操把話說清楚了,要不然這“挾天子”的首功,就要落到你的頭上。

正這麼想着,卻見董昭微皺眉頭,似乎又所有慮。是勳就問啦,你在擔心誰?莫非在擔心張揚嗎?董昭輕輕搖頭:“張揚守戶之犬,實不足爲慮。然而,今日他卻得一猛虎……此人在天子駕前,聲威日赫,恐怕難以驅除啊……”

是勳腦筋一轉,也不禁吃了一驚——我靠,怎麼把這隻老虎給忘記了!呂布!呂布不是去投了張揚了嗎?!

興平二年四月晦日,大漢天子劉協比原本的歷史提前一年抵達了函谷關。是勳因議郎董昭與黃門侍郎鍾繇所薦,得見天子。劉協問及兗州之事,是勳備悉言之,並道趙岐因病而不得歸雒之事。劉協聞言,黯然垂淚道:“趙卿年高,爲朕遠涉江沔,不知是否還有再見的一日啊……”

進謁之時,是勳注意到,劉協身後站立一條大漢,手執金戟衛護——那傢伙一對野狼一般的眼睛,始終盯在是勳身上,就盯得他心裡有點兒發毛,背後有點兒發寒。出來以後,他對董昭說:“適才爲呂布所目,惶惶然如芒刺在背——必除此人,然後社稷得安!”

董昭說咱們都商量好了,一定能把呂布趕離天子身邊:“宏輔,你我趕緊去進謁太尉楊公與司徒趙公,以申曹公之誠,請他們相助行事!”

PS:天不亮就跑去給小崽掛號,結果還是隻掛到一張下午的……這幾乎就等於一整天都完蛋了呀,沒有完整的時間來寫東西了……鬱悶啊……等會兒出去隨便吃點兒就要再奔醫院,所以這一章提前發出吧。今天是不可能三更了,晚上看情況,或許再加一更。

第9章 積毀銷骨第20章 入漢摘桃第37章 心大志廣第15章 毋受其蠱第22章 吾亦慮及第10章 不忠不義第21章 先見神亭第17章 含飴弄孫第21章 死生之間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2章 趙達彈狀第32章 出入此門第6章 反攻序曲第28章 皇族貴人第26章 城門射的第35章 謠言之力第22章 禍其始此第10章 隆中訪賢第17章 千鈞一髮第15章 請爲紀信第6章 奢而不侈第5章 漢家道微第31章 不可遽廢第23章 豈可無馬第19章 天子之威第29章 駐馬浿陽第30章 以魏代漢第3章 姻不如族第4章 赤面之疾第16章 故主歸來第9章 家事難斷第5章 大國小鮮第22章 心痛之由第3章 岐東渭北第14章 海外異聞第26章 南鄭病龍第9章 察考諸子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章 雷霆手段第9章 煮豆燃萁第5章 雪中偶遇第7章 吾無此癖第24章 孱陵驚魂第4章 真正小人第28章 單騎闖陣第7章 逆天出師第3章 姻不如族第11章 三道伐蜀第30章 大破魏賊第32章 殿上失儀第4章 低調才傑第22章 都外胡騎第25章 異度所遣第13章 大人將歸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9章 朕懼是卿第13章 孟門之山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0章 西行取經第21章 奉耶挾耶第3章 嫌疑之地第18章 皆不必問第22章 未盡善也第24章 日薄西山第22章 國中無將第2章 窮山逐鹿第26章 老成謀國第24章 中山之狼第9章 涼州用間第23章 陣前詭言第14章 帳下壯士第20章 厚固吾勢第31章 曹氏麟兒第7章 名士該殺第10章 西行取經第28章 無禮冒犯第4章 人言可畏第24章 日薄西山第32章 唯纔是舉第9章 德不可見第6章 華夷之辨第24章 壯士斷腕第26章 我天子使第35章 咄咄逼人第20章 叔孫制禮第26章 酒泉烈女第25章 汝國何在第8章 破局關鍵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4章 要當磔也第8章 願爲雲敞第3章 夷寇臨城第4章 無米之炊第24章 河內司馬第20章 忙中得閒第1章 分州荊襄第1章 洛陽僧人第12章 汝之不慧第14章 鳳雛之謀第6章 王異國生
第9章 積毀銷骨第20章 入漢摘桃第37章 心大志廣第15章 毋受其蠱第22章 吾亦慮及第10章 不忠不義第21章 先見神亭第17章 含飴弄孫第21章 死生之間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2章 趙達彈狀第32章 出入此門第6章 反攻序曲第28章 皇族貴人第26章 城門射的第35章 謠言之力第22章 禍其始此第10章 隆中訪賢第17章 千鈞一髮第15章 請爲紀信第6章 奢而不侈第5章 漢家道微第31章 不可遽廢第23章 豈可無馬第19章 天子之威第29章 駐馬浿陽第30章 以魏代漢第3章 姻不如族第4章 赤面之疾第16章 故主歸來第9章 家事難斷第5章 大國小鮮第22章 心痛之由第3章 岐東渭北第14章 海外異聞第26章 南鄭病龍第9章 察考諸子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章 雷霆手段第9章 煮豆燃萁第5章 雪中偶遇第7章 吾無此癖第24章 孱陵驚魂第4章 真正小人第28章 單騎闖陣第7章 逆天出師第3章 姻不如族第11章 三道伐蜀第30章 大破魏賊第32章 殿上失儀第4章 低調才傑第22章 都外胡騎第25章 異度所遣第13章 大人將歸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9章 朕懼是卿第13章 孟門之山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0章 西行取經第21章 奉耶挾耶第3章 嫌疑之地第18章 皆不必問第22章 未盡善也第24章 日薄西山第22章 國中無將第2章 窮山逐鹿第26章 老成謀國第24章 中山之狼第9章 涼州用間第23章 陣前詭言第14章 帳下壯士第20章 厚固吾勢第31章 曹氏麟兒第7章 名士該殺第10章 西行取經第28章 無禮冒犯第4章 人言可畏第24章 日薄西山第32章 唯纔是舉第9章 德不可見第6章 華夷之辨第24章 壯士斷腕第26章 我天子使第35章 咄咄逼人第20章 叔孫制禮第26章 酒泉烈女第25章 汝國何在第8章 破局關鍵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4章 要當磔也第8章 願爲雲敞第3章 夷寇臨城第4章 無米之炊第24章 河內司馬第20章 忙中得閒第1章 分州荊襄第1章 洛陽僧人第12章 汝之不慧第14章 鳳雛之謀第6章 王異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