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城守秘策

就在這日黃昏時分,昏睡將近兩個月的公孫度突然清醒了過來。

其實公孫度自從病重以來,倒也並非鎮日閉目僵臥,否則就變植物人了。他兩三日中偶爾也會甦醒,只是目光渙散,但知以手指口求食求飲,卻說不出一句話來。有時候瞧着眼神略微清明一些,但公孫康想向老爹稟報政情,未及開口,這清醒便又轉瞬即逝了。

今晚不同,公孫度先是醒過來,緩緩擡起僵硬的胳膊,指指嘴巴,隨即嘴脣翕閡,竟然哆哆嗦嗦地發出了聲音來:“酒……酒……”

公孫康纔剛巡視城內歸來,見狀大喜,急忙奔上前去,伏在病榻前,低聲道:“父親患疾,不便飲酒,薄粥可乎?”公孫度頹然放下手來,微微苦笑,然後緩緩點了點頭。

於是即命僕役取了以肉湯熬製的稀粥來,公孫康親執木勺,喂到父親嘴邊。公孫度眨了眨眼睛,顫顫巍巍地說道:“此……如何飲……扶我起身。”

僕役上來,小心翼翼地摻坐起公孫度來,披上長衣。於是公孫度便倚靠着兒子的肩頭,緩緩喝了半碗稀粥,神思越發顯得清明瞭,動作也不再那麼僵硬。他左右望望,忽然問道:“宗承何在?”

所謂宗承,指的便是公孫度次子公孫恭。其實公孫康原本不必要那麼操勞的,兄弟兩個可以輪流侍奉重病的父親,問題公孫恭胎裡便弱,打小身體不好,三天兩頭生病。基本上派不上什麼用場。於是公孫康就稟報公孫度。說此前我去巡城。讓兄弟來伺候您,這不才換班嘛,讓他歇着去了——“可要召喚前來?”

公孫度微微一皺眉頭,開口問道:“何故巡城?”你堂堂州牧的大公子,啥時候輪到你去巡城了?難道是出了什麼事兒嗎?

這要是事兒不大,比方說盜賊作亂、百姓抗稅,甚至高句麗侵擾邊境,公孫康都打算暫且瞞着父親。眼瞧着老爹病勢如此沉重,怎麼還能讓他煩心呢?問題此番乃幽州大軍來攻,遼東公孫氏陷於險境,公孫康終究年紀還輕,威望不足,信心也弱,還是希望能夠由老爹來掌舵的。

於是言簡意賅地便將是勳發兵之事道出。公孫度不聽則罷,聽完以後是雙眉倒豎,切齒恨道:“是勳可惡!若非病中,吾便親率虎賁。取彼首級!”

其實這話也就是說說泄憤而已,公孫度本非武人。打出那麼大一片江山來,主要靠的是運籌帷幄,還真不象曹操、劉備那樣慣常親自提槊上陣——勉強類比起來,他跟劉表差相彷彿,只是也不象劉表那麼注重文事,並且名滿天下而已。

接着公孫度就問啦:“柳子剛欲如何應對?”公孫康說爹你糊塗啦,柳毅不是署了樂浪太守嘛,他當然還在朝鮮啦。公孫度大驚,忙道:“我家知兵,無過柳子剛,速召其歸!”公孫康滿口答應,就聽老爹又問:“然則,汝等又如何拒敵?”

公孫康不敢隱瞞,於是就從最初在遼隧佈設防線開始說起。公孫度一邊聽一邊點頭:“若能拒至夏秋之交,遼西水發,是勳乃陷絕地,必退矣。”接着聽到韓耀獻堅壁清野之計,公孫度就急了,一把抓住兒子的手,厲聲道:“此必是勳奸細也,可即殺之,勿聽其言!”

公孫康聞言也不禁大吃一驚,可是他從來也沒有懷疑過韓耀——其實是沒懷疑過陽儀——只怕是老爹一時糊塗,才下此亂命。陽公量很信任韓之昱啊,這事還得等會兒先跟陽儀商量着辦。

於是趕緊一個轉折,先不提我們確實搞了堅壁清野,只說公孫模獻計,遣軍經海路往襲幽州軍的後路。公孫度微微點頭:“此計或可售也……”公孫康爲了讓老爹高興,趕緊接口:“計得售矣!平郭長劉煦前日還報,已襲得幽州軍堠堡,絕其糧道。”

公孫度聞言,咧一咧嘴:“劉某立此大功,必盛酬之……乃可趁勢進軍,以逼是賊。”公孫康說我已經派公孫模和逄紀領兵西去啦。

公孫度突然又是一皺眉頭,抓着兒子的手也不禁加重了三分,急切地質問道:“公孫模爲將,以誰爲輔?”“逄元圖也。”

“啊呀!”公孫度不禁大叫一聲,“吾家必滅於逄紀之手!”

公孫度很想運用逄紀,但同時也深忌逄紀,他甚至琢磨着,自己百年之後,能不能放心地把這柄利劍留給兒子?要不要事先即剷除之?倘若太平無事,恐怕還會多猶豫幾天,若有警訊,那是一定要尋機殺逄紀以絕後患的。只是他想不到自己那麼快就會一病不起,更想不到笨蛋兒子竟然把逄元圖給放出了襄平城!

當即喝令公孫康,趕緊派快馬把逄紀給叫回來,就說我醒了,有要事尋他商議——“若不肯歸時,縛之可也,殺之亦可!”

公孫康領命,忙去佈置,可是這邊信使還沒能馳出襄平城,數百里外的遼隧城下,遼東軍的營壘卻突然遭到了襲擊——來襲者非旁人也,正是郭淮郭伯濟。

郭淮的兵法,三成是跟他老爹學的,三成自學,剩下四成都爲是勳所授。是勳就好比是趙括,雖然實戰指揮經驗不足,但紙上談兵的能力則舉世無雙。你想啊,就算曹操,也不過讀讀孫、吳、司馬法等有限幾本兵書而已,他是宏輔可是從《李衛公問對》到《紀效新書》,盡皆有所涉獵,論部頭超過曹操三四倍,論字數更是二十倍還不止!

尤其後世有一部兵書,是勳是非常喜歡的,那便是宋人陳規的《守城錄》。是勳雖然一心從文,但考慮到身處亂世,說不定自己哪天就被迫要上戰場呢——雖說他膽子越來越大,經驗也越來越豐富,這回打遼東就是主動行爲——我不能打,總歸得能守吧?因此靠着前一世的博覽羣書和這一世的超強記憶力,早就把《守城錄》中還能夠記得住的文辭全都默寫了出來,再對照同樣爲守禦聖書的《列子》中城守諸篇,以及後世的諸多歷史教訓,輯成一本《城守策》。

這本書他沒有印刷刊行,也沒有獻給曹操,算是自家的私人秘寶。可是對於諸葛亮、郭淮這些弟子,那是肯定要有所傳授的。

陳規《守城錄》的核心思想,是勳幾乎全盤繼承了下來,那就是:守城並非消極地防守,而必須同時輔以積極地進攻,要憑藉城防極大殺傷攻城敵衆,並且不斷加以騷擾,儘可能地使對方無法凝聚起全部力量來發動進攻。

或許是性格使然,諸葛孔明對於這一方針理解得還不是非常透徹,但郭伯濟卻大合胃口,得到後便日夕研讀,反覆揣摩。這回是勳北上玄菟,募將守備遼隧,郭淮就主動請令,說我向先生您學得的守城術尚未施用,正好藉此機會演練一番。

等到是勳大軍一走,郭淮便督促軍卒民衆,按照自己對《城守策》的理解,對遼隧城進行了大規模的加固和改修。等到遼東大軍渡過小遼水,洶涌殺來,他一方面趕緊派人通過水、陸兩道去請求增援,一方面閉城拒守,並且登上城頭,遠遠眺望。

一瞧之下,遼東軍約二萬之衆,麾下將兵不禁有些膽寒。郭淮卻笑着安慰他們說:“兵法雲五攻十圍,今敵不過我十,必來攻也。而吾城既固,彼修攻具且三五日,使君必歸,可無虞也。”

嘴裡雖然這麼說,但他可沒想着僅僅固守城防,等待是勳回身來救。於是當日晚間,郭淮便揀選了三百名銳卒,人執大刀、小盾,由他親自率領,打開城牆上的暗門,衝將出來偷襲遼東軍的營壘。

公孫模還真沒有防着這一招。一方面自軍龐大,而敵方具體數量雖不清楚,估計也就幾千人,再加上城防堅固,在他固有思路中,哪有不肯憑堅而守,反倒主動出擊的道理呢?逄紀倒是有所擔憂,但偏偏不肯開口提醒,只是命親信仔細守備自家帳幕而已。

因此郭淮趁着夜色而至,摸到遼東軍轅門外,發一聲喊,便即率先突入,先把幾名哨兵斫倒,然後放火焚燒帳幕。遼東軍驟然遇襲,當即大亂,相互踐踏,死傷枕藉。

好在公孫模還沒有睡着,及時起身,先呼喝親兵衛護,然後即以自己的親兵爲核心,緩緩收攏亂卒,以拒來敵。這位公孫將軍雖非名將,也可算是宿將,在戰場上的經驗非常豐富,應對得法,郭淮見狀,見好就收,帶着人便又摸黑折返了回去。

最終,郭淮帶出來三百壯士,僅僅折損了四個人而已,遼東兵倒死傷超過百數。二萬大軍,折之百人,其實算不上什麼大事兒,問題經過這麼一番鬧騰,遼東兵不但士氣受到很大挫折,抑且忙着挑水救火、重設警備,忙活了足足半夜,第二天早晨點卯的時候,就有超過三成全都黑了眼圈。

這正是郭淮的目的所在——你們休息不好,那還能全力攻城嗎?

公孫模也自氣沮,便召逄元圖來商議,說看昨晚這種情況,城內士氣既高,守將也頗勇武,恐怕攻城是大不易啊。算了,咱還是不打了,趕緊收蓬吧。

逄元圖心說你倒真是謹慎,纔在城下呆了一晚,還沒試攻就要撤——你要是就此一撤,我此前的謀劃不全都要泡湯嗎?正在琢磨再施何計絆住對方爲好,突然門前有報:“襄平使來,召喚逄參軍。”(未完待續。。)

第15章 知交零落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6章 奮死報國第31章 日暮途窮第20章 作死節奏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2章 劈章宮門第5章 不識大體第28章 馮翊遺珠第21章 六氣之毒第28章 不徵而徵第9章 請救無辜第9章 見性成佛第10章 不忠不義第26章 南鄭病龍第31章 玩弄人心第4章 西走而王第29章 殆天授也第16章 奮死報國第19章 覆蓋攻擊第7章 受人構陷第10章 平定上郡第5章 谷口設伏第28章 馮翊遺珠第2章 工商興利第4章 詩歌免談第37章 千年展布第24章 天險閣道第13章 口舌之間第5章 壽春城下第2章 沛國曹氏第24章 所志既從第17章 強固是氏第31章 逃出生天第28章 子以母貴第4章 赤面之疾第11章 叔勉之心第24章 勇救都昌第1章 先帝遺詔第11章 首鼠兩端第3章 軍中校事第30章 用武之地第24章 壯士斷腕第25章 初步較量第12章 人心不足第22章 軍泛馬訾第19章 擅出奇兵第27章 昔孔子歿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0章 分而制之第30章 凌雲雕龍第20章 鞭長莫及第19章 白玉美人第12章 江上肅清第26章 何必三策第4章 人言可畏第23章 百口莫辯第26章 酒泉烈女第18章 二事不朽第25章 戲中有戲第2章 雷霆手段第13章 兵出子午第10章 得無患乎第28章 長阪坡前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8章 長沙張羨第8章 名馬金槊第31章 不可遽廢第25章 陸梁冀州第13章 初爲人父第2章 載舟覆舟第18章 公臺不懌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1章 天生猛將第30章 厚買人心第14章 明算之弊第26章 公仁僞書第4章 不利曹氏第30章 大破魏賊第1章 洛陽僧人第34章 錦衣馬超第15章 解衣衣之第18章 行獵遇賊第20章 冢子監國第18章 姻戚之重第3章 遼東來書第26章 是郎才盡第20章 冢子監國第29章 律有明文第5章 雪中偶遇第13章 族滅匈奴第19章 朕懼是卿第5章 再見梟雄第8章 奇峰突起第18章 說文切韻第26章 南鄭病龍第1章 苴鉏去之第16章 我主不見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2章 尚書空臺
第15章 知交零落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6章 奮死報國第31章 日暮途窮第20章 作死節奏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2章 劈章宮門第5章 不識大體第28章 馮翊遺珠第21章 六氣之毒第28章 不徵而徵第9章 請救無辜第9章 見性成佛第10章 不忠不義第26章 南鄭病龍第31章 玩弄人心第4章 西走而王第29章 殆天授也第16章 奮死報國第19章 覆蓋攻擊第7章 受人構陷第10章 平定上郡第5章 谷口設伏第28章 馮翊遺珠第2章 工商興利第4章 詩歌免談第37章 千年展布第24章 天險閣道第13章 口舌之間第5章 壽春城下第2章 沛國曹氏第24章 所志既從第17章 強固是氏第31章 逃出生天第28章 子以母貴第4章 赤面之疾第11章 叔勉之心第24章 勇救都昌第1章 先帝遺詔第11章 首鼠兩端第3章 軍中校事第30章 用武之地第24章 壯士斷腕第25章 初步較量第12章 人心不足第22章 軍泛馬訾第19章 擅出奇兵第27章 昔孔子歿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0章 分而制之第30章 凌雲雕龍第20章 鞭長莫及第19章 白玉美人第12章 江上肅清第26章 何必三策第4章 人言可畏第23章 百口莫辯第26章 酒泉烈女第18章 二事不朽第25章 戲中有戲第2章 雷霆手段第13章 兵出子午第10章 得無患乎第28章 長阪坡前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8章 長沙張羨第8章 名馬金槊第31章 不可遽廢第25章 陸梁冀州第13章 初爲人父第2章 載舟覆舟第18章 公臺不懌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1章 天生猛將第30章 厚買人心第14章 明算之弊第26章 公仁僞書第4章 不利曹氏第30章 大破魏賊第1章 洛陽僧人第34章 錦衣馬超第15章 解衣衣之第18章 行獵遇賊第20章 冢子監國第18章 姻戚之重第3章 遼東來書第26章 是郎才盡第20章 冢子監國第29章 律有明文第5章 雪中偶遇第13章 族滅匈奴第19章 朕懼是卿第5章 再見梟雄第8章 奇峰突起第18章 說文切韻第26章 南鄭病龍第1章 苴鉏去之第16章 我主不見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2章 尚書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