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食蕢之思

雖說叔父沒想到啥可以拜託的二千石,不過諸葛瑾還是執意要跑一趟許都,終究道兒都是自己踩出來的,說不定就能撞見幾個父親、叔父的故人,比如樊普之類,即便官不甚高,或許就能在啥朝廷要員面前說得上話。因此他整頓行裝,便從襄陽千里迢迢跑來了許都。

到了許都先找樊普,把自己的願望一說,順道兒還提了舍弟跟是議郎有一面之緣。樊普說我可以請姐夫伏完推薦你,不過建議你還是先去探探是勳的門路,是宏輔如今不但貴爲二千石侍中,而且是鄭康成的嫡傳,太學都爲鄭門弟子所把持,他要是肯舉薦你,你將來的求學之路要通坦得多啊。

諸葛瑾聞言大喜,趕緊就要去是府拜見。樊普說,是侍中如今出使關中,不在都內,不過你可以先去遞張名刺,以示誠意,安心在我這兒住下,等他回來再去求見不遲。

前因後果便是如此,是勳一聽,原來諸葛子瑜是求學來的,好事兒啊,他文不成武不就,但天生是個聰明人,說不定走經學這條道路,還能給鄭門添磚加瓦呢。再說我推薦了他,也算施之以恩,等過兩年諸葛亮長大成人了,就可命他寫信把兄弟也叫過來上學。

你別看原本歷史上諸葛亮不肯過江東去幫老哥,那是因爲他思想成熟了,瞧不大上東吳那點點兒基業,咱要是在他剛成年還未成熟的時候就先撈了過來,那以後還跑得了嗎?再說了。如今劉備是啥德性?要地盤兒沒地盤兒,要名聲也沒名聲,不信諸葛亮還肯輔佐他——難道劉玄德還能跑許都來“三顧太學”不成?

因而是勳是滿口應承,當下便寫了薦書。話說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此時亦在太學就讀,就也是是勳推薦的,他心裡還挺得意,我左司馬、右諸葛,魯肅在當中……只可惜司馬不是仲達,諸葛也非孔明……

諸葛瑾酒足飯飽,捧着薦書歡天喜地而去。

送走了諸葛瑾。韋誕又遞上來一厚摞請宴的牘版。順口還問:“未知主公打算何日出城去修建造紙作坊啊?”是勳一邊翻看,一邊苦笑道:“吾亦思出城去見妾、子,奈何事務繁冗啊……”突然翻到一片木牘,瞧得他就是一愣——唉。這人啥時候到許都來了?

只見牘片上的署名是:寧淮將軍關內侯丹揚許耽。

是勳叫了兩名一直留在許都的門客來打問。得到回覆。說就在兩個月前,朝廷下詔,拜許耽爲寧淮將軍。封關內侯,要他進京述職,可是一進京就不放他回去了,曹公親自指定了宅邸,還命曹豹把許氏家眷也送入了都中。

是勳心說別問啊,曹操這是要羈縻許耽,吞了他的丹揚兵,同時也消除陶商可能的獨立傾向——不禁笑道:“此真好計也。”一名門客急忙附和:“臣有友人在尚書檯,近聞有意召陶使君爲太常,以代王公。”是勳不禁捻着鬍子想,曹操要是把陶商也給圈入許都,那麼派誰去做徐州刺史呢?自家的老丈人兄弟倆有沒有機會?

他想要踏下心來,好好考慮一下後陶氏時代的徐州局勢,可是不知道怎麼的,眼前卻總是浮現出一個嫋娜的身影來,還有那白皙如玉的肌膚……嗯,許耽的家眷都已接入都中,那自己要去赴他家的宴,有沒有機會見上女主人一面呢?

當即批覆,明日即往許耽府上赴宴。

第二天一早起來,洗漱畢了,穿戴整齊,是勳就乘車前往許耽新蓋的寧淮將軍府。門子通報進去,許耽大開府門,親自出迎。他們倆一個侍中,一個雜號將軍,都拜了關內侯的爵位,品秩相當,因而是勳趕緊下得車來,連稱不敢。許耽“哈哈”大笑:“你我故人也,毋須多禮。”伸出蒲扇大的手來,一把攥住了是勳的腕子,扯着他朝門內便走。

是勳心說你老兄這熱情得有點兒過分吧,咱倆也就曾在徐州見過一兩面,哪有什麼交情?我是貪汝妻之美色纔來的——其實倒未必敢有啥覬覦的心思,可是能見一眼也好,要光只見你這醜漢,我有病纔來呢——而你不但設宴相請,還如此熱絡,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你究竟貪我點兒啥呢?

許耽把是勳讓進正堂,分賓主坐下,隨便寒暄了幾句。看起來,這位徐州的丹揚大將徹底是個粗坯,並不怎麼會說話,而是勳打進來以後就悄悄地斜眼睛到處尋摸,心說甘氏會不會肯出來見我一面呢?所以許耽說一句,他就回一句,也沒花心思在聊天上,眼瞅着就有點兒冷場。

好在這個時候,侍婢們端上食案來了,是勳打眼一瞧,貌似還挺豐盛,而且……這是許耽從徐州帶來的丫頭嗎?還是在許昌現找的?就都是中人以上之姿嘛,而且滿頭珠翠,身披綾羅,穿得還挺高級——老許本人醜歸醜,品味倒還不錯。

食物挺多,兩名侍婢根本就端不過來,食案上也就光擺着食器而已,後面還有數女,或提着食盒,或端着酒罌,就中只有一女空着兩手。是勳一眼瞧去,就不禁覺得口乾舌燥,渾身發熱,不禁心說:果然,牛糞已經見了,鮮花還會遠嗎?

趕緊站起身來施禮,口稱:“許夫人。”許耽倒是挺納悶兒,心說我府裡絕大多數丫嬛是都沾過身了,所以給她們穿得全挺不錯,甘氏爲此還見天兒地不高興,光我瞧過去,就沒見正妻穿得比丫嬛好多少,怎麼是勳一眼就能認出來呢?——“是侍中曾識內子否?”

是勳趕緊解釋:“昔在徐州,先牧陶公遇刺之後,勳曾往內室探問,時尊夫人尚未出嫁,於陶牧身旁服侍,曾有一面之緣。”

許耽點頭,伸手招呼甘氏:“既是故人,可來相見。”是勳心說你這不是廢話嘛,你把老婆叫上來難道不是爲了跟我相見的?難道只是爲了幫忙來擺案子、佈菜、斟酒的?趕緊問:“夫人何不坐下同食?”

那時候一般情況下,男女不同席,也很少跟一塊兒吃飯——夫妻之間另說。但這不跟後世似的是相關禮教的絕對禁忌,想破例也不是不可以,而且既然人家老婆親自上堂來跟自己相見了,那麼客氣兩句“坐下一起吃吧”,也很正常啊。

當然啦,甘氏婉拒也很正常——她雙手扶在腰間,微一屈膝:“賤妾豈敢與君子並食……”是勳這還是第一次聽到甘氏開口講話——前回在陶謙的病榻前,她始終保持沉默——就覺得這聲音柔柔的、糯糯的,不似鶯啼,而似鸞鳴……好吧,鸞鳳是啥叫聲,誰都沒聽到過,但理論上斯鳥體大,就不跟黃鶯似的嘰嘰喳喳雖清脆但不夠委婉。甘氏的發聲不算很清亮,但極柔和,聽上去如飲醇醪,使人從心窩裡就要歡喜起來。

是勳在心裡提醒自己:彆着迷,更別失態。話說前一世在影視劇裡,你啥女聲沒有聽到過?從嬌媚的“雅滅蝶”到粗爽的“歐巴”,說人話的說鳥語的,各種聲線都不陌生吧?爲啥這甘氏才說了一句話,你就會全身發軟呢?

再瞧這甘氏,身上基本着素,髮髻插着銀釵,配合那白皙如玉的肌膚,整個兒晃得人眼暈——原本歷史上劉備也是這麼打扮她的吧,所以才能把她跟玉人並列在一起……

耳聽得甘氏繼續說道:“妾淺識烹飪,爲侍中做得幾樣小菜,望能入口。”是勳心說怎麼的,你親自下廚做的菜?啊呀我今天真是好口福,這肯定得細心品嚐一番了。可是隨即心中又一警醒:不但把老婆叫出來跟我見面,還讓老婆親自下廚給我做菜,許耽這麼奉承我,究竟爲的是啥?付出越多,說明想得到的越多,我可得小心一點兒,不能被美色所惑,輕易上了他的套兒啊!

再者說了,這美色是你老婆,我也就只有瞧着流口水的份兒,這要是你的妾侍或者婢女,甚至是妹子、侄女,直接送了我纔有意義啊!就只是讓我來你家飽飽眼福?這許耽不老地道的……

正琢磨着呢,食案全都擺好了,是勳低頭一瞧,食器頗爲精緻,然後端上來的第一道菜是……我靠這是啥來!

理論上頭道應該是蔬菜,常見的就是拌生菜,偶爾也有抄過滾水,或者乾脆煮熟的。是勳認得這道菜,主料是蕢,也就是後世常說的莧菜,軟趴趴的擺了一小盤,肯定是熟的。但問題是,這就不似是煮熟的啊,湯汁上映着堂外陽光那一個個小圓點是什麼?這、這、這是油花兒啊,這分明就是一道炒莧菜啊!

他忍不住就毫無禮貌地搶先拾起筷子來,夾了一口莧菜納入口中——啊,沒錯,其味甘爽順滑,就不禁讓他想起了前一世小時候母親做的炒莧菜來了。想那時候生活還不算很富裕,家又近郊,全家人經常一起跑荒地裡去摘野莧菜,回來母親就會拍點兒蒜瓣兒給炒一大盆,自己不但難得地搶着夾素菜,完了還會用那泛紅的湯汁澆米飯吃……

日月穿梭,更重要的是時空倒轉,自己已有多少年不嘗此味了?想到這裡,就不禁眼眶溼潤,幾乎潸然而淚下。(未完待續。。)

第24章 首山之戰第13章 堅壁清野第8章 頭風復發第30章 攻心爲上第21章 死生之間第8章 破局關鍵第4章 法不可廢第3章 夷寇臨城第34章 猛虎出柙第23章 兩道併發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7章 千鈞一髮第26章 我天子使第6章 嚴其考法第30章 厚買人心第27章 孟堅識淺第14章 犬父虎子第27章 遂鄉認親第19章 卿之無學第25章 後世之評第26章 城門射的第33章 而魏其死第11章 不聞惡聲第9章 驚雷投箸第32章 促膝對談第24章 風傳虛證第10章 爲小兒欺第2章 被翻紅浪第2章 工商興利第19章 血戰赤阪第24章 中山之狼第22章 太白蒼蒼第20章 圖窮匕見第5章 渭水鯉膾第27章 魚復三險第5章 大國小鮮第30章 用武之地第30章 合圍長安第4章 不利曹氏第36章 遣使赴倭第36章 遣使赴倭第26章 老成謀國第29章 城下大戰第22章 故人重逢第10章 併案討夷第17章 命促早終第3章 軍中校事第3章 自恃其智第5章 驅散病患第11章 天生猛將第23章 天雷殛我第19章 婦誦夫錄第22章 革命宣言第31章 烈風襲寨第20章 大科學院第20章 大科學院第30章 繫鈴解鈴第14章 三不可立第35章 魯難未已第2章 初晤諸葛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4章 帳下壯士第18章 延之日升第17章 火燒長安第22章 革命宣言第19章 二虎媾合第9章 大山在前第28章 假子拒敵第20章 厚固吾勢第26章 直取葭萌第13章 深肖乃父第6章 寧我負人第25章 嘴炮無雙第22章 飛將奄至第23章 兩重要隘第9章 先實關中第15章 君不宜擇第21章 暗夜驚魂第2章 夏侯仲父第7章 受人構陷第7章 取撞木來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6章 文姬歸漢第7章 宛城宣詔第7章 寄身豪門第25章 一國將相第25章 修仁之戰第27章 舊相新相第31章 兵權誰屬第4章 孤屯義士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3章 從情從禮第21章 諸葛連弩第1章 河北愚忠第11章 自由心證第14章 再會梟雄第4章 赤面之疾第18章 工人運動第38章 須三萬金
第24章 首山之戰第13章 堅壁清野第8章 頭風復發第30章 攻心爲上第21章 死生之間第8章 破局關鍵第4章 法不可廢第3章 夷寇臨城第34章 猛虎出柙第23章 兩道併發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7章 千鈞一髮第26章 我天子使第6章 嚴其考法第30章 厚買人心第27章 孟堅識淺第14章 犬父虎子第27章 遂鄉認親第19章 卿之無學第25章 後世之評第26章 城門射的第33章 而魏其死第11章 不聞惡聲第9章 驚雷投箸第32章 促膝對談第24章 風傳虛證第10章 爲小兒欺第2章 被翻紅浪第2章 工商興利第19章 血戰赤阪第24章 中山之狼第22章 太白蒼蒼第20章 圖窮匕見第5章 渭水鯉膾第27章 魚復三險第5章 大國小鮮第30章 用武之地第30章 合圍長安第4章 不利曹氏第36章 遣使赴倭第36章 遣使赴倭第26章 老成謀國第29章 城下大戰第22章 故人重逢第10章 併案討夷第17章 命促早終第3章 軍中校事第3章 自恃其智第5章 驅散病患第11章 天生猛將第23章 天雷殛我第19章 婦誦夫錄第22章 革命宣言第31章 烈風襲寨第20章 大科學院第20章 大科學院第30章 繫鈴解鈴第14章 三不可立第35章 魯難未已第2章 初晤諸葛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4章 帳下壯士第18章 延之日升第17章 火燒長安第22章 革命宣言第19章 二虎媾合第9章 大山在前第28章 假子拒敵第20章 厚固吾勢第26章 直取葭萌第13章 深肖乃父第6章 寧我負人第25章 嘴炮無雙第22章 飛將奄至第23章 兩重要隘第9章 先實關中第15章 君不宜擇第21章 暗夜驚魂第2章 夏侯仲父第7章 受人構陷第7章 取撞木來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6章 文姬歸漢第7章 宛城宣詔第7章 寄身豪門第25章 一國將相第25章 修仁之戰第27章 舊相新相第31章 兵權誰屬第4章 孤屯義士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3章 從情從禮第21章 諸葛連弩第1章 河北愚忠第11章 自由心證第14章 再會梟雄第4章 赤面之疾第18章 工人運動第38章 須三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