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自編自導

那一刻,是勳又北影廠彪子附體了,只見他將雙眼一擠,再睜開來的時候已經是熱淚盈眶——“我本居於北地樂浪,那裡冬季慣見這般大雪,自小便有父母領着在雪中嬉戲。如今景緻宛若,但先考、先妣卻已先後辭世,對景思親,但覺慘然,哪裡還能有什麼妙作呢?”

此言一出,是寬和曹小姐盡皆變色。曹小姐微微蹙起秀眉來,略有些尷尬,但是隨即就自然轉換成三分歉意和七分同憐同傷,微微屈膝道:“都是奴的不是,勾起了宏輔先生的傷心事。宏輔先生真仁孝君子也……不禁使奴也想念起泉下的母親來了……”說着話,擡起袖子來掩了面,轉身便即離去。

是勳這才一塊大石頭放落肚中。只聽是寬道:“卻是爲兄之過,不知宏輔有此哀思,還要強扯你出來賞雪。咱們且回屋去敘話吧。”

是勳心說回屋甚好,敘話就不必了。可是他根本想不到的是,等到兩人返回了是勳的寢室,對面坐定,是寬一開口竟然是:“宏輔,你看那曹氏的女公子如何?可如意麼?”

是勳聞言愕然:“三兄此是何意啊?”

是寬問過那一句以後,突然不再接口,卻顧左右而言他:“宏輔是初次來到徐州,此間情勢,想必不甚瞭然。然而昨日我與曹叔元亦有所論及州府上下,不知宏輔聽了,作何感想?”

是勳心說你這瞬移也太快了吧,究竟想說些什麼?只好隨口敷衍道:“未有什麼感想。只是聽得……似乎陶使君體調不佳?”

是寬輕輕點頭:“陶使君已屆六旬,恐怕時日無多了。如今董賊擅權,天子西狩,關東路隔,一旦陶使君辭世,恐怕不會再有新刺史來接任——就算來了,也多半是權奸的亂命,州內不會接納。要想保得徐州平安,除非是陶使君的兩個兒子繼承父業。”

是勳皺着眉頭問:“又非諸侯,豈能父子相繼?”

是寬苦笑道:“時勢如此,哪裡還能顧得了許多。”

是勳又問:“可是聽三兄與曹叔元所言,陶使君的兩個兒子都不成器?”

是寬點點頭:“故此必得良臣輔佐,上下一心,才能抵禦外敵,保此一方平安。陶使君早便有所籌劃,今夏遣臧霸屯軍開陽,便爲了據其形盛之地,東御兗、豫之敵,北分青州之勢——至於南面揚州,有長江阻隔,倒沒什麼可擔心的。”

是勳心裡明白啊,陶謙這是要把徐州打造成他們陶家世襲的獨立王國,不過對於亂世中的本地士人來說,誰管你姓劉的管還是姓陶的管,以及後來還可能出現的姓呂的管,只要能夠保得一方太平,禦敵於國門之外,那就值得擁戴。可是,是寬跟自己說這些,究竟是什麼用意呢?

他眼望着是寬,也不接話,靜靜等他的下文。是寬突然朝前俯了一下身體,湊近一些,低聲道:“如今這徐州五郡,陶恭祖在上,其下有三人深得寵信,執州吏之牛耳,宏輔你可知道嗎?”

是勳接口說:“聽三兄前日所言,本處主人曹叔元想必是其中之一了,並且其兄曹宏曹仲恢也是陶使君的心腹。卻不知另一人爲誰?”

是寬擡起手來,伸出兩枚手指,回答道:“東海朐縣,有一位麋竺麋子仲,現爲徐州別駕從事,宏輔你可知道麼?”

是勳心說麋竺啊,那還有什麼不知道的?且說這位麋竺麋子仲,演義小說裡給簡化成姓糜,乃是劉備的早期謀士之一,跟着劉備到處流躥,雖然沒什麼本事,但是始終受到優待——就跟自己的半個老師孫乾孫公祐是一路貨色。而且這位麋竺還有個弟弟叫麋芳,後來坑陷了關公,投降東吳去也。

可是他當然不會這麼跟是寬說,只是支愣着耳朵問:“願聞其詳。”是寬答道:“麋子仲世代經商,家財上億,僮僕、門客不下萬人,據說州中這幾年的軍資,多由他所襄助。他還有一弟,姓麋名芳字子方,亦爲州中名士,在郡內爲掾。曹氏、麋氏,便是陶恭祖的左膀右臂,若能協同一心,即便恭祖不在,徐州亦可得安……”

是勳一邊點頭一邊問:“聽兄之言,目前兩家並不和睦嘍?”

是寬輕輕嘆了一口氣:“是啊。麋氏因其土著,而恨曹氏爲客;曹氏世代豪門,而嘲麋氏爲賈豎……這便是陶恭祖最放不下心來的地方……”

是勳在內心竊笑——還用你說嗎?這我早就猜到了。根據史書記載,陶謙臨終之時,放棄自己兩個兒子不傳基業,卻偏要把徐州讓給一個外來戶劉備,據說就是麋竺給傳的話,並且親自捧着州牧的印綬到小沛去獻給劉備的。後人議論,都覺得其中大有陰謀,應該是麋竺爲奪權也好,想保徐州也罷,假傳了遺命。可是很多陶謙舊將對此深感不滿,所以後來曹豹要迎呂布入州,把劉備趕跑。只是史書上沒記載這曹豹原本是外來戶,對於麋、曹之間矛盾的根本緣由更沒絲毫透露就是了。如今聽是寬一說,確實在理,這年月地方保護主義很強,本地士人往往瞧不起外來戶,而士大夫也往往瞧不起做買賣行商的家族,所以麋家纔會和曹家不對眼,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可他還是不明白,是寬跟自己說這些究竟是何用意?突然間腦海中靈光一閃,難道是家打算抱着曹豹的大腿,一起去對付麋竺不成嗎?要是那麼着,就得想盡辦法,不讓劉備入徐州啊,否則到時候麋家勢漲,曹家和自己的是家肯定倒黴……倘若歷史不受蝴蝶翅膀的影響,繼續按慣性發展,說不定自己將來還得在呂布手下討一陣子生活呢……是儀究竟是什麼年月跑江東去的啊,怎麼徹底地想不起來了?

可是他沒有想到,是寬接下來竟然說出那樣一番話來——“曹、麋不合,則徐州不安。而要想徐州安定,都在你我兄弟身上。”

是勳一頭的霧水:“三兄究竟想要小弟做什麼,請明言吧。”

是寬莫測高深地淡淡一笑,突然間再度瞬移:“宏輔適才見那曹家的女公子,不知印象如何?”

是勳悚然一驚:“難、難道三兄想要小弟與曹氏聯姻……”

“正是如此,宏輔果然是聰明人,”是寬欣慰地笑笑,“倘若宏輔能與曹家聯姻……麋竺恰有一妹,尚在閨中,陶恭祖願意爲愚兄前去說親。到時候我是家便與曹、麋兩家相爲姻戚,從中周旋,要使兩家和睦不難。”

我勒個去~是勳心說你打得好如意算盤!可是爲什麼偏要我去娶曹家小姐,你倒去娶麋竺的妹子呀,倒過來行不行?

曹豹終究在史書上是打醬油的小角色,他的閨女雖然長得還湊合,小模樣也挺喜人的,終究不是天姿國色……貌似根據演義上所說,這位曹小姐後來是送給呂布當妾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所本。而那麋竺,家財萬貫,就是徐州首富,據說後來劉備被呂布趕出了徐州,就全靠着麋家的財力才得以重整旗鼓,說起含金量,麋字招牌可比曹字招牌閃亮得多了——又不是現在還呆在東郡的那個曹家。

而且麋竺的妹子,那可是後來跟了劉備的麋夫人啊。正所謂“唯大英雄最好色,是真名士自風流”,曹操、劉備,那都是色中惡狼啊,曹操最好人妻,劉備就喜歡皮膚白的女人,在徐州納了個甘夫人,整天把她跟尊白玉美人相提並論,晚上也不知道是摟着美人玩兒玉人呢,還是摟着玉人玩兒美人……總之,劉備的眼光不會差,估計麋夫人也肯定是當世絕色哪。

要是能提前搶了劉備的女人,那該多有成就感啊。可他喵的是寬偏偏就想霸佔這份成就感——話說麋夫人落在你手裡,你也壓根就感覺不出什麼玩兒名女人的樂趣啊,還不如給我呢……

所以,倘若是寬開口就說自己願意娶曹家小姐,讓是勳去娶麋竺妹子,說不定是勳還真就動心了,可實際上易地換位,他是真不想娶曹家小姐。不是說曹小姐不漂亮,她雖非絕色,也肯定及格,加上那健康的膚色和異樣的相貌、風韻,說不定還能多加一二十分。可是跟打醬油的曹豹結親,自己從前可根本沒有想過唉……能不能再稍微高上那麼一點兒,讓自己傍着丈人,對未來能多上點兒盼頭?

可是是勳還來不及拒絕,是寬先就自說自話地敲定了:“我已與大兄、四弟商議過了,並且寄書與家父,如此美事,料他必然應允。”

我靠來,原來早有預謀!那你還特意讓我見曹小姐一面幹嘛?還假模假式問“印象如何”幹嘛?不管我對她的印象是好是壞,哪怕曹小姐是個瞎子、聾子,是鳳姐減三分,你們不早就決定了嘛。還寫信給是儀,不用問啊,跟曹家聯姻,有助於是家在徐州站穩腳跟,是儀也沒有不答應的理由哇!

轉瞬之間,是勳終於明瞭了今晨那一幕“雪中偶遇”的橋段,完全是面前這位是導安排好了的,自己還懵然無知地假裝眼含熱淚演了齣戲,原來不光光自己,那位曹小姐也是演員啊,而是導乾脆自編自導自演哪!我靠自己已經對這位三兄提起了十二萬分的警惕,沒想到還是中了他的圈套!

——————————我是奮進的分割線——————————

一週時間的“主站六頻廣告”結束了,我看網上很多人都說,上了這個推薦,每天起碼加兩百收藏啊,爲啥我這一週只有加了不到六百收藏呢?是不是因爲推得太早了呢?我很汗也很淚啊……今天開始,換歷史頻道“分類圖片輪轉推薦”了,不知道又能產生何種效果呢?

總之,我會繼續一天兩更,努力創作的,希望讀者們不吝你們的推薦、收藏啥的,更要不吝你們的評論啊——讀者的評論是作者創作的重要動力!

第9章 家事難斷第17章 大戰序幕第19章 魏之必敗第20章 忙中得閒第22章 八字真言第23章 屠盡匈奴第13章 十命可受第14章 婚宴驚魂第36章 誰人祖道第21章 諸葛連弩第29章 人亡政息第4章 五經注我第2章 沛國曹氏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5章 難兄難弟第3章 自恃其智第1章 兩面三刀第24章 天險閣道第25章 嘴炮無雙第26章 心喪三年第9章 文和詭謀第34章 錦衣馬超第6章 嫌隙已生第17章 火燒長安第28章 零陵先賢第1章 天無形質第13章 郊祀天地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章 禍起蕭牆第20章 不可得乎第33章 孝即是忠第1章 洛陽僧人第33章 城下遇難第22章 八字真言第28章 陣前殺將第23章 元龍之謀第17章 千鈞一髮第3章 假途滅虢第6章 督郵行縣第7章 卿何人也第29章 堂堂正正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5章 千里之間第16章 後史先見第6章 欲言南事第8章 謀策定亂第13章 違天不祥第28章 子以母貴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章 劫後新生第23章 堂上驚變第5章 驅散病患第6章 嚴其考法第30章 大破魏賊第19章 請徵句麗第24章 首山之戰第7章 置之美稷第10章 分而制之第24章 脣槍舌劍第8章 謀策定亂第26章 城門射的第27章 得韓徵倭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章 重振幽州第6章 樂浪故人第3章 姻不如族第14章 倭使入覲第3章 軍中校事第3章 深入西域第20章 郭氏假子第19章 覆蓋攻擊第21章 六氣之毒第14章 無奈竊國第14章 黑心煤窯第23章 擒賊擒王第7章 受人構陷第15章 窈窕淑女第16章 後史先見第22章 天下太平第3章 蒼天不仁第11章 天生猛將第29章 伏地氣絕第26章 熹平石經第15章 初攻鄴城第10章 窮途之謀第4章 益德爭功第11章 觀其決斷第26章 南鄭病龍第20章 射戟小支第7章 寄身豪門第20章 厚固吾勢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2章 飛將奄至第19章 朕懼是卿第37章 千年展布第20章 勾心鬥角第13章 大勢已去第22章 飛將奄至第35章 魯難未已
第9章 家事難斷第17章 大戰序幕第19章 魏之必敗第20章 忙中得閒第22章 八字真言第23章 屠盡匈奴第13章 十命可受第14章 婚宴驚魂第36章 誰人祖道第21章 諸葛連弩第29章 人亡政息第4章 五經注我第2章 沛國曹氏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5章 難兄難弟第3章 自恃其智第1章 兩面三刀第24章 天險閣道第25章 嘴炮無雙第26章 心喪三年第9章 文和詭謀第34章 錦衣馬超第6章 嫌隙已生第17章 火燒長安第28章 零陵先賢第1章 天無形質第13章 郊祀天地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章 禍起蕭牆第20章 不可得乎第33章 孝即是忠第1章 洛陽僧人第33章 城下遇難第22章 八字真言第28章 陣前殺將第23章 元龍之謀第17章 千鈞一髮第3章 假途滅虢第6章 督郵行縣第7章 卿何人也第29章 堂堂正正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5章 千里之間第16章 後史先見第6章 欲言南事第8章 謀策定亂第13章 違天不祥第28章 子以母貴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章 劫後新生第23章 堂上驚變第5章 驅散病患第6章 嚴其考法第30章 大破魏賊第19章 請徵句麗第24章 首山之戰第7章 置之美稷第10章 分而制之第24章 脣槍舌劍第8章 謀策定亂第26章 城門射的第27章 得韓徵倭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章 重振幽州第6章 樂浪故人第3章 姻不如族第14章 倭使入覲第3章 軍中校事第3章 深入西域第20章 郭氏假子第19章 覆蓋攻擊第21章 六氣之毒第14章 無奈竊國第14章 黑心煤窯第23章 擒賊擒王第7章 受人構陷第15章 窈窕淑女第16章 後史先見第22章 天下太平第3章 蒼天不仁第11章 天生猛將第29章 伏地氣絕第26章 熹平石經第15章 初攻鄴城第10章 窮途之謀第4章 益德爭功第11章 觀其決斷第26章 南鄭病龍第20章 射戟小支第7章 寄身豪門第20章 厚固吾勢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2章 飛將奄至第19章 朕懼是卿第37章 千年展布第20章 勾心鬥角第13章 大勢已去第22章 飛將奄至第35章 魯難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