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人將歸

是勳穿越來到此世,小蝴蝶攪動大風雲,改變了原本的歷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大勢的走向。然而他也並不是萬能的,禰衡禰正平沒能跟是勳的經歷產生交集,因此便還如同原本歷史上那樣,被曹操給趕去了荊州,接着被劉表轟到了江夏,最終死於黃祖之手。

人生由外在環境和內在性格共同制約,當外在環境基本不變,內在也“本性難移”的前提下,禰衡不遭橫死,那纔沒有天理了。

禰衡被殺的消息傳到許都,曹操表面哀痛、遺憾——終究他跟禰衡是有過一面之緣的,並且也確實欣賞禰衡的才華——其實心裡開心得不得了。禰正平狂放無忌,在都內沒有太多朋友,只有孔融、楊修與他交好,然而楊修明白曹操的心思,不敢爲禰衡叫屈,孔融卻跳將出來,建議朝廷下旨,切責劉表,並懲處黃祖。

可是曹操說了:“此前劉表郊祀天地,因卿之言而爲其隱,不詔責之,況今僅殺一士人耶?”當初劉表那麼不象話,你說爲了朝廷的威信考慮,都不宜宣揚,今天你倒想起來要譴責劉表了?哈哈,孔文舉你也有今天,“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滋味可真好啊!

孔融當然有言辯駁——他總是有理,沒理也能攪三分——說郊祀天地是有覬覦神器之意,朝廷若明宣此事,必會導致威信下降,甚至引發分裂,所以我不主張責罰劉表;誠如曹公所言,殺禰衡這事兒不大。但正因爲不大。纔好藉機敲打敲打劉表。而劉表也絕不會爲了這種小事公然跟朝廷翻臉啊。

曹操一撇嘴,說你說得輕巧啊,你不是還要朝廷下詔懲處黃祖嗎?黃祖是劉表的心腹,就不怕劉表會爲了黃祖跟朝廷翻臉——“吾尚致力於北,不宜齟齬於南也。”曹操那時候正要去冀州跟袁紹決戰,所以就一口把孔融的提議給回絕了。

是勳今天,趁機把這事兒給提了出來,問孔融。你不想爲禰衡報仇嗎?呆在朝中,怎麼可能達成心願?你要不要直接去勸說劉表,懲罰黃祖?

是勳這是欺負孔融對荊襄情狀的不瞭解,以及個人政治智慧的低下了。正如曹操所言,黃祖爲劉表心腹,又是荊州大族,劉表會爲了個禰衡,爲了你幫禰衡喊冤,就懲罰黃祖?要是沒這本事,你說不定就觸怒了劉表。他或者將你拘押起來,或者將你軟禁起來。不再肯輕易放你還都(殺你肯定是不敢的,他連禰衡都不敢殺呢,即便把你扔給黃祖,黃祖也不敢真動名滿天下的孔文舉);要是有這本事……劉表、黃祖反目,那對朝廷也是有利的呀!

孔融這種人呢,就是“心比天高”,對自己的能力缺乏清醒的認識,總覺得只要把本人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自然海清河宴,天下太平。所以聽了是勳的話,孔融倒真的動心了——“即以吾之脣舌,爲正平復仇!”

是勳添油加火地反覆慫恿,孔融最終徹底被他給說服了,但是提出三個條件:其一,請是勳上奏朝廷,遣使弔祭趙岐,然後他再請命承擔此事——要是自己提議,自己出使,未免太露逃跑的痕跡;其二,要是勳向曹操或者荀彧建議,請下譴責黃祖的詔命來,他好持之行事;其三,在暫別許都的這段時間,請是勳幫忙照顧自己的家人。

是勳自然滿口應承,夤夜告辭而去,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去丞相府上,向曹操稟報此事。曹操說這都好辦,宏輔也別你提議弔祭趙岐了,我讓郗慮來幹——趙岐也是經學大家,爲他身後事請詔,這是大長名聲之事,郗鴻豫定然求之不得啊。

是勳心說老曹你還真是腹黑……郗慮和孔融最近勢同水火,只要是郗慮所主張的,孔融必定反對,沒理也要橫攪三分,你故意讓郗慮提議,是打算好好瞧瞧孔融捏着鼻子請命出使的德性嗎?咱別再節外生枝了行不行?

“孔公執拗,主公素知也,若使鴻豫上奏,或其不允,奈何?”孔融要是一時牛脾氣上來,那我的所有謀劃不全都泡湯了嗎?“勳意使許仁篤爲奏,如何?”許慈如今已經不在太學當博士了,被朝廷任命了一個新職務,稱爲“學士”,掌典禮、編纂諸事,隸屬於太常,他老兄在鄭門弟子中本來就是郗慮一黨,讓他上奏,郗鴻豫不會反對,孔融也不會賭氣啊。

曹操“哈哈”大笑道:“宏輔知我也。”行吧,那就按你說的辦。至於孔融提的另外兩個要求,下詔譴責黃祖可以,反正我現在也不怎麼怕跟劉表翻臉了,正好趁機敲打敲打他,就讓文若以尚書檯的名義擬詔吧。照顧孔融的家小也沒問題,我即便要殺孔融,也沒有罪及妻孥的道理啊。

是勳心說在原本的歷史上,你就是罪及妻孥了,前陣子有人提出恢復肉刑,還要擴大連坐法,你不是很贊同嗎?要不是羣僚紛紛表示反對,你就直接以相府名義下詔了啊——我當時人雖然不在許都,事兒可是全都知道的。

終於大致解決了孔融的問題,是勳長出一口氣。接着在相府辦了一天公務,黃昏時分返回家中,才進門,曹淼就匆匆迎了上來,第一句話:“大人將歸矣!”

曹淼之父、是勳的老丈人曹豹,此前一直率軍駐紮在桃林塞,以阻斷動亂的雍州與太平的司隸之間的聯繫。不久前馬超揮師平定關中叛亂,於是朝廷下詔,加曹豹輔漢將軍銜,命其返師許都。這事兒是勳早就知道,也跟曹淼打過招呼,可是今天接到了曹淼遞上來來的家信,卻不禁緊鎖雙眉,沉吟不語……

曹淼在旁邊兒不停地嘀咕,說到時候丈夫你應當親往相迎啊,是勳支吾點頭;曹淼又說應該幫老爹在許都置辦產業,這事兒我來辦即可,是勳繼續支吾點頭。曹淼也逐漸瞧出不對來了,質問是勳道:“夫君何所思?大人歸來,可有何虞?”

曹淼不傻,她知道官場上是如何的雲譎波詭,丈夫是如何地如履薄冰,當下瞧了是勳的神情,生怕朝廷召還曹豹,會有何不利之處,越想越是擔心——雖然完全想不明白會隱含着怎樣的危機——是勳又自顧自沉吟,不回答她的問題,當時急得眼淚都快下來了。

是勳這才注意到了妻子的神情,當下咧嘴一笑道:“無虞也,吾乃思及他事耳。”你別胡思亂想啊,老丈人回京會出什麼事兒?即便有事兒,曹操也會保他這個二叔啊。我是聯想到了別的公事——“喚孔明來。”

諸葛亮跟隨是勳返京以後,是勳亦欲爲其請相府吏職,但是被諸葛亮婉拒了。諸葛亮說自己年紀還輕,希望能夠先入太學學習一段時間,然後外放去做個縣令啥的,實際接觸一下地方政務,然後纔敢入朝廷或者相府爲吏。於是是勳就開了個小後門兒,把他送進了太學。但作爲自己的弟子,是勳在家中專闢一小院給諸葛亮,諸葛亮也三天兩頭會從太學回來是府居住。

這天諸葛亮並沒有歸來,仍然住在學生宿舍,曹淼派人去請,直到天黑,孔明才翩然而至。是勳先問他吃過了沒有,然後讓進書房。

是勳本人高踞在靠背椅上,諸葛亮坐不慣這新東西,而且總覺得在老師面前垂足而坐,太也無禮,是勳只好取一枰來,讓他跟自己面對面正襟斂容跪坐。是勳首先把曹豹的來信遞給孔明看,然後開門見山地問他:“吾欲因之宴請兗、豫故人,可乎?”

諸葛亮低頭想了一想,再重新瞧瞧書信,等擡起頭來的時候,臉上浮現出了淡然的微笑:“先生之意,是欲宴請譙沛人耶?此意大好,可放心行之。”

過不多日,曹豹抵達許都,先謁見天子,隨即曹操即擺下大宴,召聚公卿,爲二叔接風。宴後,是勳悄悄地請示曹操,說咱們前日商議過了,丈人此番入許,暫時不派外任,讓他歇上兩年,既然如此,我想要設一家宴,招待親朋好友,爲丈人將來的都中生活鋪平道路,未知可否?曹操說你爲老丈人請個客也要請示我嗎?你又不是賈文和,不必要那麼謹慎吧?是勳搖頭道:“非也,主公尊貴,不宜出席,故欲請公子前往。”

是勳幫曹豹請客,這場合曹操不合適出席。一則曹操貴爲一國之相,但同時是曹豹的晚輩,真要去了,位置不好擺;二則請客的用意是聯絡故交,介紹新朋,拉近與宴諸人的感情,曹操若往,衆人難免拘束而不盡興,目的就很難達成。但是不請曹操也不合適,所以是勳說了,讓曹昂代表你出席如何?

曹操說行啊,我讓曹昂、曹政、曹丕哥兒仨都去,他們都是晚輩,正應當好好親近一下叔祖。

於是到了正日子,是勳乾脆借了曹操在城西的別苑設宴,親朋故友絡繹前來,是勳與曹豹二人至門口親迎。這份請客名單,是勳預先跟諸葛亮仔細地研究過了,最主要的,就是本族曹家人,以及世代姻親的夏侯氏。

曹仁和夏侯惇都在外任,但是曹洪、曹休、夏侯淵、夏侯廉等人全都到了,此外還請了典韋、許禇、韓浩、董昭、是峻、任峻、王雄和滿寵——七成都是武將,只有少數的文吏。

本來大家夥兒都其樂融融,哪怕平時不怎麼稔熟的,也都可以借這個機會加深瞭解。可是誰想到許令滿寵滿伯寧纔剛進門,曹洪突然“刷”地就躥了起來,怒喝道:“若此獠在,某便去了!”(未完待續。。)

第4章 使徐三事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4章 將相不和第10章 變廢爲寶第21章 衣錦榮歸第1章 官渡鏖兵第29章 前倨後恭第10章 離間江陵第7章 比干直諫第4章 原力之理第13章 舍卿其誰第29章 降漢降曹第21章 齊大非偶第25章 戲中有戲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8章 無禮冒犯第31章 江陵城下第5章 鮮花牛糞第5章 賣官鬻爵第26章 我天子使第25章 天地之力第26章 酒泉烈女第11章 天生猛將第32章 殺俘不祥第5章 壽春城下第3章 吳中之禍第14章 金商門外第38章 矜功失節第26章 同滅吳寇第8章 單家俗吏第2章 據蜀自立第15章 重修長城第22章 吾亦慮及第16章 奮死報國第4章 西走而王第6章 自編自導第16章 管他何人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1章 三道伐蜀第6章 字典價貴第11章 首鼠兩端第18章 姻戚之重第11章 叔勉之心第34章 丞相司直第9章 西域貢使第8章 志不可奪第24章 三辭三留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3章 堂上驚變第26章 我天子使第16章 臨陣三射第10章 天下英雄第14章 帳下壯士第11章 作育英才第29章 自天而降第12章 劈章宮門第19章 卿之無學第10章 擇易避難第19章 流血五步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章 隆中之對第1章 劫後新生第20章 的盧妨主第29章 人亡政息第22章 軍泛馬訾第33章 長矛如林第8章 奇峰突起第8章 徐方名士第27章 賢卻未賢第8章 紅臉白臉第17章 命促早終第27章 一朝出門第20章 秦因何亡第8章 破局關鍵第22章 太白蒼蒼第30章 亂世黃昏第27章 一朝出門第25章 所忠者天第11章 苦肉之計第28章 真書僞書第12章 觀其決斷第3章 曹洪之怒第2章 水力磨坊第22章 醫者仁心第29章 伏地氣絕第2章 夏侯仲父第4章 五經注我第16章 故主歸來第30章 入其彀中第9章 請救無辜第26章 罵死荀彧第14章 敗得甚好第7章 名士該殺第18章 光祿新丞第6章 嚴其考法第8章 欲捧殺也第2章 或爲智囊第6章 反攻序曲第2章 載舟覆舟第18章 無心插柳
第4章 使徐三事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4章 將相不和第10章 變廢爲寶第21章 衣錦榮歸第1章 官渡鏖兵第29章 前倨後恭第10章 離間江陵第7章 比干直諫第4章 原力之理第13章 舍卿其誰第29章 降漢降曹第21章 齊大非偶第25章 戲中有戲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8章 無禮冒犯第31章 江陵城下第5章 鮮花牛糞第5章 賣官鬻爵第26章 我天子使第25章 天地之力第26章 酒泉烈女第11章 天生猛將第32章 殺俘不祥第5章 壽春城下第3章 吳中之禍第14章 金商門外第38章 矜功失節第26章 同滅吳寇第8章 單家俗吏第2章 據蜀自立第15章 重修長城第22章 吾亦慮及第16章 奮死報國第4章 西走而王第6章 自編自導第16章 管他何人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1章 三道伐蜀第6章 字典價貴第11章 首鼠兩端第18章 姻戚之重第11章 叔勉之心第34章 丞相司直第9章 西域貢使第8章 志不可奪第24章 三辭三留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3章 堂上驚變第26章 我天子使第16章 臨陣三射第10章 天下英雄第14章 帳下壯士第11章 作育英才第29章 自天而降第12章 劈章宮門第19章 卿之無學第10章 擇易避難第19章 流血五步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章 隆中之對第1章 劫後新生第20章 的盧妨主第29章 人亡政息第22章 軍泛馬訾第33章 長矛如林第8章 奇峰突起第8章 徐方名士第27章 賢卻未賢第8章 紅臉白臉第17章 命促早終第27章 一朝出門第20章 秦因何亡第8章 破局關鍵第22章 太白蒼蒼第30章 亂世黃昏第27章 一朝出門第25章 所忠者天第11章 苦肉之計第28章 真書僞書第12章 觀其決斷第3章 曹洪之怒第2章 水力磨坊第22章 醫者仁心第29章 伏地氣絕第2章 夏侯仲父第4章 五經注我第16章 故主歸來第30章 入其彀中第9章 請救無辜第26章 罵死荀彧第14章 敗得甚好第7章 名士該殺第18章 光祿新丞第6章 嚴其考法第8章 欲捧殺也第2章 或爲智囊第6章 反攻序曲第2章 載舟覆舟第18章 無心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