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貪生 (1)

在村民千恩萬謝的祝福聲中,部隊渡過土河,浩浩蕩蕩向禹城進發。

禹城的叛軍已經向南逃竄,現在不過是一座空城。張承業此時已經追上部隊,接過主力的指揮權。他也不着急,只是穩步前進。許平一路繼續設法收攏人心,同時與跟上來的其他新軍各營聯繫,說服他們採取和自己一樣的政策,還把一路所見所聞報告給侯恂,請督師注意約束各軍軍紀。

十一日,許平帶領千餘部下抵達齊河城。這座城市的城牆已經被叛軍扒倒,現在只是一座在冒着青煙的廢墟。許平簡單觀察一下週圍的地形,就下令在城旁紮營。營寨建立起來以後,周圍的情報也紛紛送到他的眼前。

“正如參謀司事先估計的那樣,匪寇已經全部撤到大清河以南,正在堅守沿河的各個渡口。”周洞天邊說邊拿出參謀司戰前的預案。這些許平當然都仔細看過,接下來周洞天就要把預案具體化:“我營應該繼續南下了,如果大人准許,我營的探馬將向長清方向搜索,尋找渡河的合適位置。”

在出兵前,新軍參謀司就估計叛軍會把主力集結於濟南,因爲這樣叛軍纔有最大的選擇空間——他們可以利用濟南一帶便於防禦的地形,同時還可以在危急時,擁有退向河南和逃向膠東的兩個選擇。

雖然參謀司認爲,叛軍面對明軍大舉進攻的最佳選擇是退向河南,和李自成會合,不過因爲叛軍中有大量的山東子弟,參謀司很懷疑叛軍對部下的控制能力。若他們不經一戰就拋棄大批部下的鄉土,恐怕會造成軍心劇烈動盪。他們的高層大概也很難下這樣的決心。

因此,參謀司判斷濟南一戰在所難免。不過,對濟南的進攻並不會使用新軍的全部力量。比如新軍長青營在主力進一步向濟南壓迫的同時,會繼續向西南方向發展,擺出一副要切斷叛軍退向河南道路的姿態——如果叛軍在濟南丟失前還拒絕向西退卻,那新軍就可以繼續發展右翼攻勢,一舉把叛軍圈入膠東的牢籠。不過參謀司認爲,叛軍還是很可能會因爲右翼的危險而主動退向河南,那叛軍中的山東子弟可能會大量逃亡,離開山東的山東叛軍也將不足爲慮。

許平不假思索地批准了周洞天的提議,眼下他急迫地等待着長青營主力和山嵐營的抵達。現在明軍和叛軍之間的緩衝空間已經被壓縮到極低,隨時都可能爆發戰鬥。而新軍參謀司規定,在近敵位置進行戰略展開時,任何兩個互相掩護的新軍營都必須位於半天路程之內。上次北直隸之戰已經證明,任何一個單獨的新營在面對叛軍主力時都是不安全的。眼下是在叛軍控制區交戰,可想而知叛軍的力量會更強大。不但任何兩個互相掩護的營都必須位於半天路程內,它們和其他兄弟營的路程也不得超過兩天——參謀司認定,任何營都有獨立抵抗叛軍全部兵力半天以上的能力,而任何兩個營都有抵抗叛軍全軍兩天的能力。

十二日上午,長青營主力抵達,山嵐營的先頭部隊也在五里外開始搭建營寨,一切都像計劃上那樣完美無缺。但是來自督師的命令卻完全打亂了許平的計劃,侯恂命令先頭部隊立刻停止進攻。

“爲什麼?”雖然是在張承業面前,許平的聲音仍情不自禁地高起來。今天凌晨,他派出的先頭部隊奇襲沙河與大清河交匯處的叛軍,不等叛軍反應過來,就攻佔了他們的臨時營地,斃俘叛軍五十餘人,而己方無一傷亡。工兵更冒着叛軍哨探偷襲的風險,在短短半天就架起浮橋,現在還在竭力加固它,以便允許更多部隊快速通過。

“督師大人說,後方發現大批賊寇,救火、磐石、選鋒三營都已經投入清剿。”張承業兩手一攤,這三個營是新軍的脊樑骨、絕對的主力,它們被投入戰鬥顯然發生異常重大的情況。

聽到這個消息後,許平的口氣也一下子軟下來。不過他對後方會出現大批叛軍仍百思不得其解,滿腹委屈地對張承業道:“大人,末將一路來反覆搜索,絕對不可能遺留大批叛軍在後啊。”

“晉軍的成逸君成將軍,首先報告發現大量山賊。督師大人命令就地清剿後,朱將軍又發現更多的叛賊,人數超過數萬。”張承業默默地把塘報推給許平,後者忙不迭地抓起來仔細閱讀。

“大人!”許平大叫一聲扔下手中的塘報,不可思議地大聲問道:“大人,這些明明都是些百姓的臨時營寨,他們是爲了逃避戰火才躲到山溝裡去的,怎麼可以當作賊人清剿?”

“督師大人認爲這裡面有大批賊人,而且他們不服王化、結寨自保,已經表現出對我軍的敵意,人數更有十數萬甚至數十萬。如果不清剿,會對我軍構成巨大威脅。派救火營等三營參戰,是爲了儘快掃清賊寇,以便沒有後顧之憂地繼續前進。”

“大人,”等到張承業話音停下來後,許平立刻向他指出:“大人這是在複述督師的訓令,並不是大人您自己的看法。”

張承業嚴肅地看着許平,道:“督師的訓令就是我軍的看法,侯爺出兵前反覆說過,督師下令時我們只要要喊那聲‘遵命’就可以,其他的廢話少說。”

“大人,我們的威脅來自濟南的叛軍,而不是來自後方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許平還在做着最後的努力。他把已經在大清河奪取渡口並搭建浮橋的情況報告給張承業,敲打着地圖大聲道:“大人明鑑,濟南的賊寇人數衆多,但是與我新軍相比不過是烏合之衆,我們只要勇猛進軍就能讓他們陷入一片混亂。但是如果現在停下腳步,讓賊寇發現我軍的意圖,那麼我軍前進的道路上就會遇到抵抗,就會有更多弟兄要流血。而我部若是停止不動的話,賊寇也能集中更多的人來攻擊我部。”

張承業琢磨着許平的話,有些吃驚地問道:“克勤是打算在後援不到的情況下繼續前進麼?”

“是的,賊寇並不清楚我軍的規模,也遠不如我軍反應迅速,我軍一旦度過沙河,必能引起賊寇的極大恐慌,他們倉促之間無法聚集起足夠的部隊圍攻我們。何況我軍後方的情況叛軍更是難以摸清,他們一時片刻絕對不敢從濟南正面抽調主力到南面。在這期間,我軍就可以建立鞏固的營寨,從而完成參謀司交給的任務。”根據叛軍以往的行動速度和情報能力來看,許平判斷自己最少有兩天以上的準備時間,而這時救火營等主力也早已回到濟南正面,所以他很有信心地說道:“大人,末將請求您允許我帶領一千官兵按照原計劃”

“不行!”張承業打斷許平的請求:“尤其是你,更加的不行。”

一張命令被扔到許平面前,張承業道:“督師大人對你這個先鋒偵查不力極爲惱怒,幾乎下令將你革職查辦,在衆人的勸說下才收回成命。本將命令你立刻去督師大營負荊請罪,並把一路所見向督師大人當面稟告。記住,是去負荊請罪!”

把手頭的工作以最快速度交接後,許平急忙帶領一小隊衛士趕去禹城。此行他還帶上餘深河和周洞天作爲證人,以便爲自己辯護。

趕到禹城城外的督師大營,許平急忙稟告求見,標營衛士把許平、餘深河和周洞天三人帶到大營內。他們還沒有走到近前,就看見督師的帥帳外站着一批密密麻麻的士兵,同時還能聽到憤怒的吼聲從帳中傳出來。標營衛士向一個督師的幕僚說明情況後,那個幕僚進去說了兩句,出來後神色緊張地讓衛兵趕緊退下,讓許平進帳報道。

第185章 心路 (2)第169章 歸德 (2)第209章 大勢 (2)第415章 治國第425章 渡江第183章 擾亂 (2)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204章 反擊 (1)第185章 心路 (2)第439章 召集第456章 知識第173章 基業 (2)第245章 內憂 (2)第15章 死地 (2)第157章 頹勢 (2)第204章 反擊 (1)第353章 縉紳第381章 疑案 (1)第553章 勾心 (2)第47章 戀情 (2)第227章 默契 (2)第513章 家書 (2)第520章 架空 (1)第164章 轉變 (1)第383章 忻州 (1)第124章 壓力 (2)第374章 改元第452章 導遊第177章 啓蒙 (2)第256章 弱點 (2)第59章 腐蝕 (1)第441章 問答 (2)第367章 棄軍第378章 決裂 (1)第133章 爭奪 (2)第405章 召見第335章 對話第6章 變故 (1)第465章 知恥第150章 拖延 (1)第37章 敲打 (2)第174章 新政 (1)第109章 許州 (1)第149章 行軍 (2)第559章 上院 (2)第401章 勸降 (1)第489章 潛行第214章 潛渡 (1)第533章 落馬 (2)第165章 轉變 (2)第323章 功高 (2)第375章 東征第14章 死地 (1)第467章 陽光第59章 腐蝕 (1)第111章 能吏第574章 偉人 (1)第445章 倒戈第567章 論述 (2)第483章 訴苦第348章 撈費第558章 上院 (1)第437章 內憂第319章 決鬥 (1)第240章 攻心 (1)第214章 潛渡 (1)第62章 撫民 (2)第492章 前景第18章 遲疑 (1)第264章 變化 (2)第88章 破軍 (1)第428章 自保 (1)第460章 審判第99章 募兵 (1)第375章 東征第129章 修正 (1)第272章 出擊 (2)第550章 走私 (1)第509章 動搖 (2)第427章 忠良第531章 纏鬥 (2)第519章 假像 (2)第451章 期望第499章 棄守 (1)第418章 委任第274章 招搖 (1)第416章 吸納第520章 架空 (1)第109章 許州 (1)第483章 訴苦第354章 帝國第391章 火線第373章 西安第231章 補充 (2)第176章 啓蒙 (1)第520章 架空 (1)第195章 前沿第110章 許州 (2)第216章 劫營 (1)第183章 擾亂 (2)
第185章 心路 (2)第169章 歸德 (2)第209章 大勢 (2)第415章 治國第425章 渡江第183章 擾亂 (2)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204章 反擊 (1)第185章 心路 (2)第439章 召集第456章 知識第173章 基業 (2)第245章 內憂 (2)第15章 死地 (2)第157章 頹勢 (2)第204章 反擊 (1)第353章 縉紳第381章 疑案 (1)第553章 勾心 (2)第47章 戀情 (2)第227章 默契 (2)第513章 家書 (2)第520章 架空 (1)第164章 轉變 (1)第383章 忻州 (1)第124章 壓力 (2)第374章 改元第452章 導遊第177章 啓蒙 (2)第256章 弱點 (2)第59章 腐蝕 (1)第441章 問答 (2)第367章 棄軍第378章 決裂 (1)第133章 爭奪 (2)第405章 召見第335章 對話第6章 變故 (1)第465章 知恥第150章 拖延 (1)第37章 敲打 (2)第174章 新政 (1)第109章 許州 (1)第149章 行軍 (2)第559章 上院 (2)第401章 勸降 (1)第489章 潛行第214章 潛渡 (1)第533章 落馬 (2)第165章 轉變 (2)第323章 功高 (2)第375章 東征第14章 死地 (1)第467章 陽光第59章 腐蝕 (1)第111章 能吏第574章 偉人 (1)第445章 倒戈第567章 論述 (2)第483章 訴苦第348章 撈費第558章 上院 (1)第437章 內憂第319章 決鬥 (1)第240章 攻心 (1)第214章 潛渡 (1)第62章 撫民 (2)第492章 前景第18章 遲疑 (1)第264章 變化 (2)第88章 破軍 (1)第428章 自保 (1)第460章 審判第99章 募兵 (1)第375章 東征第129章 修正 (1)第272章 出擊 (2)第550章 走私 (1)第509章 動搖 (2)第427章 忠良第531章 纏鬥 (2)第519章 假像 (2)第451章 期望第499章 棄守 (1)第418章 委任第274章 招搖 (1)第416章 吸納第520章 架空 (1)第109章 許州 (1)第483章 訴苦第354章 帝國第391章 火線第373章 西安第231章 補充 (2)第176章 啓蒙 (1)第520章 架空 (1)第195章 前沿第110章 許州 (2)第216章 劫營 (1)第183章 擾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