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閹黨擡頭

第220章 閹黨擡頭

“轟轟轟——”

“殺!”

天啓三年七月十四,歷經多日的火炮的轟炸,界凡城內的金軍終於承受不住死傷而撤走,明軍成功攻佔界凡城。

同時、鐵嶺的代善組織了十餘天的搶收完成,十數萬鐵嶺、開原等地男丁走山路向北方的烏拉城撤退。

七月十七、明軍收復鐵嶺,獲得了一個空城。

七月二十,明軍收復開原,光復遼東全境,只是獲得的地方,是空蕩蕩的城池和長城,只有一些逃跑及時的百姓留下。

至此、復遼戰事全線結束,而這一戰、也可以說除了圍剿努爾哈赤外,其餘十分平淡。

似乎在努爾哈赤被重創的時候,戰事的走向就已經宣告了結束。

不過、對此的朱由檢卻高興不起來……

“額啊……”

陸文昭的回稟,算是給了朱由檢一個好消息。

這次崔呈秀來江南之後的動作這麼大,生怕牽連到自己的徐弘基不得不出面,請崔呈秀來到了自己的雅苑之中。

“聽聞魏掌印最近在置辦田畝,這些是江南商賈想要賣出的宅邸,不知道魏掌印感不感興趣,如果感興趣,還請崔按察使幫忙轉交一下……”

這並不是頭腦發熱,而是他一早就想好的。

“殿下,您來了?”

只是對於他們的致謝,朱由檢笑着微微頜首,隨後再三叮囑他們好好養傷後,才帶人走出了營帳。

“殿下、遼商一事已經收尾了,錦衣衛共處置遼商七十五家,涉案主謀九十七人,從犯六百二十七人,皆斬首。”

“李尚書、您……”

“是……”官員接下,隨後命人將信北送。

上千萬兩銀子的數目一經脫口,總經略府正廳裡的孫守法、陸修、陸顯等人紛紛咋舌,而朱由檢卻根本不爲所動。

只是到了這種節骨眼上,他們倒是開始求李長庚出手了。

戰力的下滑,讓努爾哈赤不可能再來找明軍麻煩,最少五年內不行。

復遼這一戰,實際上已經花了一千七八百萬兩銀子,因爲花費還包括了大軍的軍糧,火藥、軍餉等等多種方面的費用。

“到了晚上,秦淮河纔是最熱鬧的時候,崔按察使,恕老夫來遲了。”

他們害怕自己也會在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因此才逼迫李長庚開口,以此來利用職位和道德綁架李長庚,讓李長庚在日後見到他們受辱的時候,也同樣出手。

掀開一處營帳,朱由檢看到的是躺在簡易木板牀上,一些斷手、斷腿昏迷的將士,還有一些身上遭受重創、內傷的士卒。

“還算順利,弄清楚了一些之前不太清楚的人體結構,對治療我軍將士也有着不錯的經驗。”醫官點了點頭回應,而他便是晚明外科第一人的陳實功,編撰有《外科正宗》一書。

見李長庚走了出來,南京戶部的官員好像有了主心骨,紛紛開口請李長庚出手。

“李尚書……”

說着、崔呈秀對李長庚作揖行禮,隨後轉身便要離開。

三四萬建虜加只剩下一萬多的漢奸,兩萬左右的蒙古人,實際兵馬只剩下六七萬人了。

“此外、還有這些遼商家族之中牽扯的八千四百三十餘人沒有處置。”

對此、崔呈秀也倒挺滿意徐弘基的上道,最少用他的方法,這些宅院和銀子都將是合法的。

至於第三點,就是篩選出一批有野心的人,參與日後諸藩就藩海外的征戰。

實際上比起衛所的裁撤,朱由檢更在意的還是魏忠賢那廝。

——————

徐弘基做好了大出血的準備而來,自然早就猜到了崔呈秀的想法,而崔呈秀見狀,也走到了桌前坐下,擡手示意徐弘基坐下後,舉起酒杯道:

要對天下衛所進行裁撤了,而朱由檢也確實拿不出那麼多現銀,因此用田畝換賞銀還是比較划算的。

作爲當初淮北大飢一事的參與者之一,這廝不僅在糧食上動手腳買賣,還涉及了江南的鹽茶之事。

楊寰微擡下頜,一言呵斥而出,隨即應天府的錦衣衛們從腰上抓起木板,對着還在犬吠的戶部文臣嘴部直接打了下去!

“啪!”

“復遼之戰應該還需要一個月就能結束,告訴熊廷弼,恢復長城外的石堡,對每個石堡進行駐兵,要把危險抵禦在長城以北的地方。”

陸文昭聽到朱由檢的話後,便作揖應下,而朱由檢也表示道:

將禮單放在桌子上的時候,順帶又拿出了一份道:

“呼……”

只是這一千七八百萬兩銀子花的值得嗎?無疑是很值得的。

雖然眼下不過是午後、但還是能看到不少紈絝子弟來來往往,而青樓二樓,時不時也能見到遍身綺羅,手拿團扇的瘦馬來回渡步。

朱由檢跟隨他一起看了一些已經傷愈的將士,見到這羣人喊着“殿下”,雙目帶着尊敬,卻斷手腳的將士,朱由檢心中不忍,但面上還是強裝着開心,和衆人交談。

“自然、這件事情不會麻煩崔按察使的,請按察使給老夫十天的時間,十天之後一定能交給崔按察使一個滿意的鹽課文冊。”

想到這裡、朱由檢對陸文昭道:

“該發的銀子,告訴諸軍將領,讓他們通傳全軍,等秋收之後一點點的發放。”

坐在病牀旁,朱由檢看着躺在牀上,斷了一條腿的將士開口,他連忙打斷道:

陳實功一邊解釋,一邊陪同朱由檢行走。

雅間內響起了聲音,崔呈秀轉頭看去,果然看到了走進門內的楊寰和魏國公徐弘基。

漢人的土地情結是貫穿了血脈的,可以在家鄉換地,並且朱由檢用低於市場價格一半的價錢賣給將士們,可以說是很有誘惑力的。

說來也好笑,自從李長庚被朱由檢安排到南京擔任戶部尚書開始,這羣江南派系的官員,就對湖廣出身的李長庚很看不上,做事情也是陽奉陰違的。

一想到魏忠賢被推上了臺,朱由檢臉上就掛上了一絲笑意:

“魏大伴,你可得加把勁啊……”

“田畝作爲撫卹田,發給陣亡將士,另外如果將士們願意,也可以用賞銀換取田畝,一畝五兩銀子,算市價的一半。”

這裡是眼下的傷兵營,輕傷重傷一萬多將士在這裡休整,養傷,而朱由檢對此只能提供烈酒來用以消毒,不讓炎症奪走他們的生命。

要知道南京六部也不完全是廢物,實際上還是需要辦許多事情的。

不止是鹽、還有茶也是一樣的。

他並不在意,只是在回到了自己的書房後,自己動手研磨,隨後寫了一封信。

“既然如此、那麼下官就多謝魏國公了……”

或者說、哪怕不讓他們掏錢,而是勳貴和士紳們漲漲鹽價,將漲鹽價賺來的銀子拿去交稅,鹽課的銀子很快就能達到一種讓皇帝滿意的程度。

崔呈秀做淮揚巡撫許久,哪裡能不知道鹽課的貓膩?如果魏國公開口,勳貴之中的人送送口,那麼鹽課的銀子很快就會上去了。

徐弘基聽得出崔呈秀的不滿,對此他賠笑着拿出了兩份禮單。

大戰開始前、陳實功就已經帶着北直隸的六百多名醫匠抵達了瀋陽,復遼大戰期間,每天他們都在對受傷將士搶救,而陳實功則是負責用屍體研究人體。

無他、不過是見到了一衆同僚被崔呈秀和楊寰用這樣的手段收拾,有些兔死狗烹的悲慼罷了。

楊寰見狀,對衆多錦衣衛一擺手,隨後帶着押送官員的錦衣衛離開了戶部門口。

“楊文嶽的六營兵馬調往廣東,孫傳庭的十營兵馬調往陝西,吳阿衡的四營兵馬調往江西………”

“都有的,你們都是爲大明朝,爲大明百姓、爲遼東百姓獻身的人,撫卹銀和撫卹田都會按照陣亡將士一樣發放。”

只是走出營帳的同時,他臉上的笑意也消失了。

只是一戰、斬首四萬餘建虜,真虜三萬,假虜一萬有餘,重傷萬餘真假虜。

“不管再怎麼說,也需要有證據!”忽的就在這個時候、一名身着正二品官袍的老臣走了出來。

也就是說、長城以內的百姓可以安心的從事生產了,而由於金軍遭受重創,大明在遼東一地的兵馬數量也可以適當削減了。

朱由檢交代的一切、被營帳內衆多傷兵聽到了心裡,一時間所有人都安下了心,對朱由檢致謝。

“呵呵、聽聞崔按察使和楊指揮僉事下江南,江南之地商賈都希望求得二位的墨寶、這是潤筆的禮物,還請二位賜下墨寶。”

“此戰到目前爲止,我軍的死傷三萬有餘,按照您的標準,這斬首便要發四百多萬兩銀子,陣亡撫卹三百餘萬兩,還有三十多萬畝撫卹田。”

上直衛軍不會出動去幫藩王打仗,哪怕是朱由檢自己的藩國,他也不會調動上直衛軍,因爲上直衛軍必須是純粹的大明對外征戰軍隊。

“行了、你們下去吧……”朱由檢擺手,而陸文昭也帶着孫守法他們退了下去。

“三十四遼營,只需要留十個在長城內部維穩就足夠。”

“嘶……”

以他六十八歲的高齡,此刻行走間健步如飛,根本看不出有這麼大的年紀。

“李尚書、您管管吧,三天抓走一百多人,戶部還運不運作了!”

不過聽着遼商們的家產,朱由檢倒是有些惋惜,算起來銀錢不過價值三百多萬兩,田畝數也不算多,倒是糧食挺多的。

正當朱由檢在想着魏忠賢會怎麼玩的時候,應天府南京城內卻遭了災禍。

說道這裡、陸文昭已經有些心驚了,並且繼續說道:

除非皇兄開口,不然他不會放棄上直衛軍的兵權和留在大明。

“浙兵九營調往浙江、南直隸、福建,四川的十二營兵調往四川、湖廣。”

“崔呈秀!你這個閹狗!”

雖然他一直以爲自己不植黨援,但是在旁人看來,他畢竟是朱由檢調來南京的官員,頭上早就有了一個“齊王黨”的標記。

也因此、崔呈秀放下了架子,隨後才說道:

“那下官就替魏掌印謝謝魏國公了,另外這次江南鹽課和茶課的事情,也請魏國公幫幫忙了……”

這一幕、讓跟着錦衣衛走出來,皺眉圍觀的戶部官員們緊皺眉頭,而一些沒有罪名的人也指着楊寰和崔呈秀呵斥道:

“楊寰!崔呈秀!在這裡的哪個不是正七品以上的官員,未經大理寺和刑部會審,你們憑什麼動用私刑?!”

窗戶打開,不遠處就是秦淮河,河道兩側屋宇精潔,花木蕭疏,迥非塵境。

一戰就把明軍之中的“恐金症”治癒,還收復了全遼,以及控制了遼東東部的赫圖阿拉、界凡城等十幾個營寨。

“呵呵……”這時、崔呈秀笑了出來,並說道:

信的內容主要是在說崔呈秀的種種作爲,以及會對戶部造成的影響。

三日前崔呈秀接到了聖旨,隨後便以按察使和都御史的身份開始着手調查鹽課和茶課的事情。

想到這裡、李長庚只能轉身返回了戶部,同時也見到了其他戶部官員對他一臉鄙夷的表情。

朱由檢很快就安排了這所有錢糧田畝的去處,而他剛說完,陸文昭一聽到賞銀和撫卹田、銀後,便開口道:

街上也有販夫走卒,普通百姓,但這些存在,並不屬於崔呈秀眼中的風景……

這過程中,李長庚沒有做出什麼制止的舉動,因爲他知道自己如果開口,就等於幫了江南諸黨。

“下官將所有看得到的東西都編寫成冊,相信以後可以將這些外科按理都傳授給燕山醫學的學子們。”

兩萬餘人的死傷,雖說打下了整個遼東,還在遼東長城外奪得了界凡城和赫圖阿拉,但朱由檢需要面對的是對兩萬餘人的善後,以及對他們的家屬表示歉意。

寫完之後,李長庚纔在信封上寫下了“齊王殿下親啓”的六個大字。

如果仔細看販賣的手單上,便能看出每一處宅邸的背後都寫着有多少米麥,不過米麥背後的單位並非是“石”而是兩。

“這次查抄的田畝數是六十五萬三千七百餘畝,現銀五十七萬六千餘兩,三百餘萬貫銅錢,糧食三百二十九萬餘石。”

“陳先生,金軍屍體解刨的事情還算順利吧?”

至於朱由檢放不放心把上直衛軍留在大明,這點他根本不擔心。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崔呈秀伱這個閹狗!”

朱由檢幾句話,便將復遼一戰數千傷殘士卒安排了去處。

“那八千多人,全部遷往赫圖阿拉,糧食留着給進入遼東的百姓開荒吃……”

不過很遺憾的是、不等李長庚做出反應,崔呈秀便忽的改變口風道:

“各地平叛結束後,劃入遼東的山西九營可以摘出來調回山西了。”

“銀錢先存着、等御馬監秋收後銀兩押運抵達遼東,再發這一戰該發的賞銀和撫卹銀。”

“再說了……”

“這是可以換的,原本屬於參軍軍屬的每人四畝田和參軍的十畝田還是照發。”

如果上直的七衛兵馬也撤走,遼東便還有三衛三十四營,接近十二萬人。

“罷了、在戶部門前做這些事情,確實有失體統,有失禮儀,這是下官的不是了。”

“身爲罪犯,還出言侮辱朝廷命官,掌嘴!”

呼出一口濁氣,朱由檢心中的急促感被削弱了不少,現在他就只需要針對各地衛所出手就可以了。

“把這份信送去遼東給齊王殿下,五百里加急。”李長庚將信交給了旁邊的親信官員。

在外面不好說的話,在回到這裡的同時也可以大膽的述說了起來。

例如戶部、主要便負責徵收南直隸以及浙江、江西、湖廣諸省的稅糧,而此四地所交稅糧幾乎佔了明帝國的一半。

這時、不遠處快走來了一名年過七旬的醫官,而見到這人的同時,朱由檢便也開口道:

朱由檢沒有記錯的話,明軍從萬曆四十六年到崇禎十七年,二十六年的時間裡,消滅的後金數量也不過就在兩萬到三萬之間。

金軍的男丁纔多少?哪怕把一歲男丁全部加上去,也不過十萬人,而這一戰便斬首了三分之一,幾乎家家報喪。

如果幫江南諸黨開口,不亞於成爲了背叛齊王黨的叛徒。

只是如果不開口,任由崔呈秀這麼胡來,戶部也就徵收不了南方的賦稅了。

朱由檢的一席話,瞬間就將十七萬六千餘兵馬調往了全國各地,這麼一來、遼東便只剩下了上直的四騎衛、三步衛,以及大寧三衛和三十四營了。

“三十多萬畝撫卹田,最少三四百萬兩銀子,也就是說這一戰咱們得湊出上千萬兩銀子發下去……”

第二點就是安置傷殘和無法再次上戰場的老兵,讓他們訓練了外拱衛營後,把外拱衛營發展成爲上直衛軍的預備役。

“洪承疇的九營兵馬調往雲南、貴州、廣西。”

外拱衛營的特製是什麼?或者說朱由檢設立它的原因是爲了什麼?

這些所有的一切,他早就在設立之初想好了。

崔呈秀說着場面話,聽上去好像不生氣,但實際上呢?

這還不算、戶部同時還負責漕運、全國鹽引勘合,以及全國黃冊的收藏和管理。

外拱衛營的用處有三點,第一點就是在地方駐紮兵馬,在合適做出稅制改革的時候,配合燕山學子進行改革。

“和遼東一樣,衛所裁撤後,浙江、四川、貴州等地籍貫的援遼兵馬可以選擇將賞銀換成田畝,浙江十兩銀子換一畝,四川五兩銀子一畝,貴州三兩一畝。”

徐弘基不是傻子,餵飽了崔呈秀沒用,還得餵飽他身後的人才行。

“魏國公賞臉賜宴,這是下官的福氣纔是,怎麼會怪罪呢?”

“殿下、俺們聽說戰死了的有撫卹田和撫卹銀,那俺們……”

至於朱由檢則是算了一下裁撤衛所的事情,五十八個營南下,布控一京十省,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四萬人裡,真虜只可能有兩萬,因爲努爾哈赤不會放心把老巢拿給漢軍和北虜來守。

五年的時間,足夠朱由檢對大明從衛所到稅制進行變法了。

“疼疼疼……”

李長庚倒是不在意崔呈秀和浙宣昆三黨的黨爭,他只是怕耽擱了秋稅收繳和北運的事情。

“三個月之後,經過學習的兄弟,調往大明兩京其餘一京十省,籌備各省拱衛營,擔任各省拱衛營教頭。”

更有甚者,只是一擊便被打掉了數顆牙齒。

也正是因爲南京戶部這麼重要,朱由檢纔會把李長庚派到這個位置上。

“呼……”呼出一口壓抑在胸中的氣,朱由檢帶着陸文昭告別陳實功,隨後入駐了瀋陽的臨時總經略府。

“這些人剋扣南直隸徐邳一帶的修葺黃河錢糧,又拒捕,剛纔不過是讓他們安心和吾前往鎮撫司的手段罷了。”

“嗯?”聽到有人罵自己,楊寰當即兇戾的看向了那人,而他們雖然有些畏懼,但還是壯着膽沒有後退。

這數量聽着很多,但如果努爾哈赤要出兵,那在必須留下最少三萬的防守軍隊,可以出動的人只有四萬。

瀋陽軍營內、此刻這裡充斥着呼痛聲和哀嚎聲,以及忙碌的醫匠在各個帳篷前來回走動。

“復遼戰事告歇、兄弟們傷愈之後,請戚金、秦邦屏等諸位將軍前往學府休整三月,同時教導傷殘兄弟們軍事。”

“每當夜涼人定,風清月朗,名士傾城,簪花約鬢,攜手閒行,憑欄徙倚……”

也就在李長庚做出反應的時候,離開戶部的崔呈秀卻坐到了秦淮河不遠處的一個雅苑而二樓中。

戶部衙門內,一名年近四旬,身材有些壯碩,身着正三品服飾的官員走出,看着被押送的官員,他看似面無表情,卻能讓人覺得他此刻正在發笑。

朱由檢算了一下、再打下開原之後,復遼所獲的田畝便是上百萬畝,而最重要的是,復遼將戰線推到了長城之外。

朱由檢開口,而陸文昭也作揖應下。

他想上去安慰,但看了看自己,着實沒有什麼資格去安慰別人。

這時、站在他旁邊的一名錦衣衛走了出來,出現之人也是和魏忠賢關係匪淺的南鎮撫司指揮僉事楊寰。

被押到戶部門口,並被人按住跪在地上的大小三十餘名戶部官員破口大罵,而崔呈秀則是眉頭一皺。

所謂的索要墨寶,不過是合法的賄賂罷了,而販賣宅邸的價格也是一個低價,並且宅邸之中還有不少銀子。

一戰結束,不知多少北地百姓會向大明要他們丈夫、父親、孩子……

三天時間、南京六部大小三千多官員中,四百餘人被應天南鎮撫司留守千戶所緝拿,其中戶部、吏部遭到抓捕的人最多。

“另外,傷殘的兄弟各自升官一級,再命王承恩他們在燕山修建一個學府,命名爲燕山兵家學府。”

這還不算上大戰之後重傷而死的人,如果算上的話,或許連七萬人都沒有。

聲音清脆,只是一擊、大部分文臣便捂着嘴巴匍匐到了地上,指縫間流出鮮血。

反觀老奴那邊,八旗男丁被斬殺三萬人,剩下六七萬男丁,其中還有一兩萬是十五歲以下的少年,能用的就是三四萬人。

“拘束了,拘束了,當是老夫給按察使斟酒纔是,哈哈哈……”徐弘基端起酒杯,與楊寰和崔呈秀分別敬酒後暢飲。

三人的這桌子酒,也就代表了江南勳貴服軟的態度,而對於崔呈秀來說,既然勳貴服軟了,那就只需要整頓江南的士紳就足夠了……

想到這裡,崔呈秀眯了眯眼睛……

四點還有一更

(本章完)

第461章 積怨滿山川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215章 炮擊老奴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71章 遼鎮敗壞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87章 一團亂局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691章 後記(十一)五反三正第523章 荊棘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第543章 雙璧隕落第425章 我徂東山第64章 孜孜不倦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445章 文治武功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475章 兩門三侯四伯爵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275章 葉向高的提議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466章 終末第313章 諸藩分地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89章 銀子不夠花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227章 改革五軍都督府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152章 佈局朝鮮第420章 上直與海軍的貓膩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317章 旱情不斷第36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312章 籌備南征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267章 太廟獻俘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73章 秦氏兄弟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112章 落幕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40章 海運之爭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208章 各自出擊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78章 葉向高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609章 秋風起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場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651章 千難萬難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656章 番外篇(四)蒸蒸日上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258章 河西見聞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124章 十六衛軍十二拱衛營第39章 文官多奸詐第529章 爲兄消瘦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17章 皇五弟知兵
第461章 積怨滿山川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215章 炮擊老奴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71章 遼鎮敗壞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87章 一團亂局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691章 後記(十一)五反三正第523章 荊棘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第543章 雙璧隕落第425章 我徂東山第64章 孜孜不倦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445章 文治武功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475章 兩門三侯四伯爵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275章 葉向高的提議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466章 終末第313章 諸藩分地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89章 銀子不夠花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227章 改革五軍都督府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152章 佈局朝鮮第420章 上直與海軍的貓膩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317章 旱情不斷第36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312章 籌備南征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267章 太廟獻俘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73章 秦氏兄弟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112章 落幕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40章 海運之爭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208章 各自出擊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78章 葉向高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609章 秋風起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場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651章 千難萬難第192章 掃平山東第656章 番外篇(四)蒸蒸日上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258章 河西見聞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124章 十六衛軍十二拱衛營第39章 文官多奸詐第529章 爲兄消瘦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17章 皇五弟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