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二點的事凡經是筆爛賬。在場勳戚,誰也脫不了關爾二…吼是施聚,他在湖廣辛苦很久,前些年,在江西上饒和銀礦造反的礦工頭兒葉宗留大打而特打,好不容易,才把造反的刑徒礦工給鎮壓了下去。兵火過處良莠不分,兵丁是不管你是被迫從賊還是主動造反,遇之則殺,過之燒搶,用施聚的話說,上饒銀礦經此一劫,恐怕沒有幾十年也恢復不了元氣了。

而施聚自己立了大功,年紀也大了,是該回京榮養的時候。皇帝體諒臣下,所以封伯拜爵,又將施聚調缸京師,叫他好好養老。

因爲此故,施聚自己佔役營兵也覺得光明正大。修在地安門外什剎海的巨宅時就格外用心,請了懂得營造的師爺夫子就好幾十人。再配上幾百營兵使用,打定主意。要花巨資把宅子修的漂亮,除了不敢逾制之外。對任何事上都不儉省。而佔役的營兵,有老有少,當然精壯爲多,各人在談營兵佔役的時候,施聚預先聲明。這是皇帝特許,請過旨的。所以預先招呼,向大家說聲抱歉了事。

。總之”。最後施聚連連拱手,只道:“下不爲例,下不爲例。”

“懷柔伯當然與衆不同。”孫繼宗笑嘻嘻的打圓場:“本府這裡。也用了一些營兵,不過是爲了招呼各位,明天一早,給他們賞賜,就放回營去了,絕不會壞規矩,請大家放心。”

焦禮大爲煩燥,大聲道:“說這些又不是爲約束咱們,帶了一輩子兵,到老封伯,些須享受也是國家應給的。我在這裡也不怕說這種話,要是國家不給,我反而心裡會不樂意。嗯。咱們要專重將權,又不是談佔役,我看,不要談了”。

焦禮的話,自然蒙大家讚賞,孫繼宗適時接上,只道:“確實如此。東寧伯說的極是。今日議題,是改三大營仍然爲十團營”他看了看左右,心裡默算了一下夠資格擔任一營總兵官的人數,又打了個寬,只道:“十二團營,或是十五團營,都可以

孫繼宗的話了起了熱烈的贊同,在場的都是有資格佔役營兵的,營兵領的是國家的俸祿,乾的是私家的差事,大家少則幾十,多則過百,一年下來要省多少用度?況且不佔白不佔,不佔是王八蛋。連個世襲指揮加遊擊官銜的都敢佔役。一個百戶都能叫營兵到自己家掃院子看門。大夥兒到了勳戚這個地步,要是老老實實的不拿不佔,還真的就是王八蛋了。

至於改三大營爲十團營或是十二團營,這其中的花樣就太多了。水又深又渾,在場的全都是老的毛都白了的老狐狸,拼命灌張佳木的迷湯,轉過佔役的話題,提起巾練小關餉,大操,這些話題都是他們的長處,說的頭頭是道。彷彿不改營制,連個百人隊都出不成。焦禮更是激憤,敲桌打板,除了抨擊現在的營制,同時好象對曹吉祥也頗有不滿,不過話頭剛起,就被施聚等人攔住了。

張佳木卻很謹慎,一言不發。只是笑咪咪的聽着,話題一起 他連酒也不飲了,菜也不吃,只是專注的聽衆人說。

到最後等各人都看着他的時候,張佳木卻是轉過頭來,向着施聚笑道:“伯爺,下官很想聽聽葉宗留的事,請伯爺說說,如何?”舊 !

提此這話,在場的人倒都是好奇,便是施聚也是老臉有光,這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事,如何怕人問?

當下清清喉嚨,滿臉飛金的道:“葉宗留是慶元人,是個礦工頭兒

大明不象前宋,對採礦的事有專職官員。統籌安排,並且各方各面都很純熟。比如礦工的安家,關餉使費,統一提調,都有專職官員負責,所以礦工待遇什麼的並不低。足以安身立命。明朝因爲挑動石人天下反的往事,所以對聚集人羣別有戒備之心。大河出工都很小心,不敢怠慢。而礦工全部是身強力壯,而且秉性粗野的人爲之,所以就更加心,開礦之事,慎之再慎,除了一些官礦之外,一般不準私人採礦。

這就好比是治洪之道,用的不是泄洪的法子,而是一味防堵。世間事,越是防堵,則越容易出亂子,一出亂子,則越加防堵,這就是一種惡性循環,開礦一事,成爲大明的死結,終明朝之世也沒有想出好的辦法來。

比如銅錢一項,洪武年間最多一年鑄過兩億錢,算是最多的一年。但仍然是遠遠不夠,也就是前宋時一年出產的十分之一。

到了仁宣年間,最多的年頭也就幾千萬錢,少則一兩千萬。這麼一點銅錢,因爲賞賜外藩和民間使用的耗費。聚錢鑄銅也是一項大的消耗,明朝的銅錢,開妝匯之的一千兩百文兌兩白銀。後來就知道是渾話。完全”明飢八道,銅錢開採遠遠不足消耗,民間使用不足,再加上正統之後的各種亂政,現在這些年,銅錢根本不鑄,也沒有官員過問此事,民間到官方的兌換比已經是一兩銀子兌七耳文銅錢,而且這種兌換比很有更進一步的趨勢。

張佳木不知道,銅錢兌白銀。最高比時曾經到四百文錢兌一兩銀。這樣一弄,民間幾乎無錢可用。只能採取實物交易,而且隨着白銀流入的增加。則銀本位成爲必然,到了大明中期之後,鑄錢的銀本不足。或是根本沒有,銀本位成爲主流小到了清朝也沒有改變,一直到廢兩改元爲止。

這是經濟之道上的大學問。老實說,張佳木現在也不是特別的明白。畢竟他不是古代經濟和歷史學家,現在懂的這些,也是公餘之閒,每天苦學的結果,他的志向不是一個普通的特務頭子,所以對這些特別關切,而眼前的諸公,說起來是朝廷柱石,國朝倚重的有爵位的貴族人,但提起開礦一事,除了對礦工的警慢的防備之外,都認爲開礦有弊而無利,這種論調。倒是和文官一模一樣,幾乎沒有區別。

對於施聚來說,只是着重他討伐葉宗留的經過。葉宗留是閩淅交界的人,少習武藝,爲人任俠,是個很仗義的漢子。因其如此,他能帶領幾百人一起到礦裡去採礦,用以唯生,並且很發了一點小財。

後來朝廷禁礦,派出大兵到礦上剿伐礦工,把礦工視爲流民土匪,大殺大砍之下,殺死了葉宗留不少至交好友。因此他和王能,鄭祥四等人一起造反,礦工確實有勇力,官兵居然不敵,造反之後,連傷都指揮使劉海等高級武官,連敗官兵,聲勢爲之大振,結果無數礦工農民投入其中,稱葉宗留爲大王,戰轉閩淅贛等三省,最後在江西被施聚和都御史柳華、張揩等人包圍,步騎衝殺,血戰連場,最後,宗留在江西中流矢而亡,一場大禍亂,終於被平定下去。

這是正統七年間的事了,施聚現在提起來,猶是滿面生輝,頗爲得意的一場事。

因爲內亂和外患不同,土木之變以前,國朝安定很久,老英國公張輔就是平定了安南,所以猶被信重,而土木之前,國家的大征伐就是葉宗魯一役,施聚打的很漂亮,原本可能要流竄數省,甚至失陷州府的一場大亂,很乾脆漂亮的了結,所以成名之役,猶爲可說。

當然,底下的幾個都御史也很得力,算是文官中的幹才,但名聲不顯,施聚也只是稍提幾句,接下來,便是大談特談礦工的勇力和悍不畏死,因爲採礦原本就是提着腦袋的活,又要有力氣,又要膽子大,普通的農民是不敢去當礦工的。幾百人嘯聚在一起,一言不合就敢殺人,所以大明猶重對私礦的禁絕看管,也未嘗不是一點道理也沒有。

“伯爺”談到最後,張佳木突然問道:“江西和閩淅一帶的銀礦很多,但總以江西的銀礦出產最多,一年產銀最高時,可達二三十萬兩。葉宗留亂後,私礦禁絕。官礦亦減產,因爲肯當礦工的人少了很多,我想請問一下,現在那裡的出產,一年是多少銀?”

“咦!”施聚膛目結舌,問道:“提起這個做什麼?要問,也是江西布政司的事,不然就是當地都司來管,難道錦衣衛亦要過問麼?”

說起來,各地的武將對錦衣衛有好感的少,有惡感的多。所以施聚的口吻就不是那麼客氣,相反小而咄咄逼人的逼問之勢了。????張佳木最得衆人好感的就是議撤各地錦衣衛,因爲正統年間。法紀廢馳,王振用事時,錦衣衛使馬順是他的乾兒子,所以錦衣衛的勢力也爲之大張,派到各地公幹,或是乾脆就派駐在各處,勒索官員,騷擾地方,這些校尉有時連鎮守太監的面子也不甩,更別提普通的文武官員,一旦一個“謀逆”的帽子扣下去,就算是都司和布政使司也沒有辦小法,所以爲禍甚烈,今被裁撤,由明轉暗,此種處置早就明文下發,被稱爲一種善政。雖然照樣有校尉在暗中,而且一樣可以憑駕帖拿人,不過好歹由明轉暗,不再那麼有壓迫感了。

這幾天更新不是很給力。年關時節事多,諸君會諒解我的,年上到不會斷更,更新辦法。過幾天就通知,有不少讀者可能也在忙着買票回家,或是購置年貨什麼的,總之,新年時節應該開心,祝大家出切順心順利。

第223章 傳臚第475章 鐵壁第531章 衙門第220章 縱騎第93章 巧遇第510章 衆星拱月第86章 商議第74章 爭獵第378章 示威第523章 潛入第629章 悲劇第33章 上任第519章 光輝第399 十團營第277章 索駕帖第16章 楊大老爺第344章 草原第334章 暴打第40章 鬥技第50章 人心難猜第259章 代王第100章 真英傑也第642章 陰雲第59章 相國心思第358章 駕臨第607章 可惜第651章 錢糧第549章 吉兆第559章 賢妻第385章 驚心動魄第366章 動身第361章 葉宗留第238章 訓誨第90章 新手下第277章 索駕帖第418章 巧遇第34章 用人問題第259章 代王第135章 選擇第300章 零五章焚香第2章 靜夜思第654章 威壓第10章 射柳大會第300章 零三章傳言第613章 獄中第70章 贈馬第56章 暗流第217章 白馬第108章 心有山川之險第522章 動員第361章 葉宗留第431章 起火第613章 獄中第29章 重慶公主第588章 通風第311章 守業第231章 滿足第649章 禁軍第694章 詔旨第696章 屏息第373章 激越第144章 文武之爭第76章 衝突第524章 襲殺第12章 靖遠伯第663章 部院第648章 選擇第211章 過錦第405章 三患第253章 急遞第613章 獄中第602章 工匠第412章 欲雪第543章 和買第307章 好奇第51章 爭執第641章 底線第583章 年富第648章 選擇第415章 曹福來第39章 比試第675章 做主第288章 定計第673章 力量第504章 寬恕第468章 承諾第545章 離間第561章 制度第329章 大宴第134章 北鎮撫司第558章 歲祿第7章 百戶威風第341章 集體第375章 創作第315章 狂歡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八十七章第594章 仁德第407章 拜託第395章 英雄少年第383章 異客
第223章 傳臚第475章 鐵壁第531章 衙門第220章 縱騎第93章 巧遇第510章 衆星拱月第86章 商議第74章 爭獵第378章 示威第523章 潛入第629章 悲劇第33章 上任第519章 光輝第399 十團營第277章 索駕帖第16章 楊大老爺第344章 草原第334章 暴打第40章 鬥技第50章 人心難猜第259章 代王第100章 真英傑也第642章 陰雲第59章 相國心思第358章 駕臨第607章 可惜第651章 錢糧第549章 吉兆第559章 賢妻第385章 驚心動魄第366章 動身第361章 葉宗留第238章 訓誨第90章 新手下第277章 索駕帖第418章 巧遇第34章 用人問題第259章 代王第135章 選擇第300章 零五章焚香第2章 靜夜思第654章 威壓第10章 射柳大會第300章 零三章傳言第613章 獄中第70章 贈馬第56章 暗流第217章 白馬第108章 心有山川之險第522章 動員第361章 葉宗留第431章 起火第613章 獄中第29章 重慶公主第588章 通風第311章 守業第231章 滿足第649章 禁軍第694章 詔旨第696章 屏息第373章 激越第144章 文武之爭第76章 衝突第524章 襲殺第12章 靖遠伯第663章 部院第648章 選擇第211章 過錦第405章 三患第253章 急遞第613章 獄中第602章 工匠第412章 欲雪第543章 和買第307章 好奇第51章 爭執第641章 底線第583章 年富第648章 選擇第415章 曹福來第39章 比試第675章 做主第288章 定計第673章 力量第504章 寬恕第468章 承諾第545章 離間第561章 制度第329章 大宴第134章 北鎮撫司第558章 歲祿第7章 百戶威風第341章 集體第375章 創作第315章 狂歡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八十七章第594章 仁德第407章 拜託第395章 英雄少年第383章 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