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敗壞

“聖上對你,”蔣安酸溜溜地道:“真是沒得說了”

換了人,倒是不會這麼酸的語氣說話,蔣太監也是和張佳木太過熟捻,彼此到了熟不拘禮的地步,到這種交情,反而能如實的向對方反映自己的情緒,不論是吃醋,或是嫉妒,又或是其它。

“這麼說,就是六萬四千銀子,是吧?”

蔣安一笑,道:“問了人大約是這樣,對吧?”

張佳木訕訕地道:“是大約問了一下,不過,人家也不大知道內情。”

“哪有這麼多。”蔣安倒是真內行,他們太監對這個玩意太熟悉了,凡是有頭有臉的,誰手裡沒有萬兒八千的鹽引,還真的不大好意思見人。

他屈着手指頭給張佳木算道:“一引三百斤,或是折銀六錢四分,這是太祖年間定的規矩,現在說是差不離,但實際是換不到這麼多的。你想啊,”蔣安拖長聲調,向着張佳木解釋道:“一引鹽還要有稅銀三兩,公使銀三兩,叭,這就是六兩銀的本錢上去了”

“哦,哦”張佳木目瞪口呆的樣子,這些東西,不是內行的人還真不一定知道。

“還不止哪。”蔣安唾沫橫飛的道:“這只是賬目上的,私底下的玩意多了。上司過生日的費用都能入賬,反而最後都能打在本錢裡,加在鹽裡賣出去。有本事你不要吃鹽啊,別的能不吃,鹽你敢不吃嗎?”

“是是,受教,受教了。”

“所以說啊。”蔣安一臉愜意的道:“一引難得,總比運幾石糧去換一引鹽的好,辛辛苦苦,何必來?十萬銀,少說四萬,咱們一下子脫出,賺個痛快錢,甭和他們蘑菇。”

“懂了,就照你說的辦。”

這一下張佳木算明白過來,其實鹽引裡頭貓膩甚多,不過聽起來,總的還算是好。其實現在維持大明邊關的最得力武器,就是鹽引和茶引的開中法。

茶不必去說它,好茶貴人們自己用了,小民百姓不飲這一口也不打緊,運到邊境的茶就是賣給騷韃子吃的,他們見天吃肉,想吃個小菜也是難,所以,茶就是必備品,蒙古人對茶的需求是剛性的,是必須的,就象是漢人的鹽一樣,蒙古人吃慣了茶以後,想不吃茶,也是難了。

現在邊境戰事連連,但不影響以茶換馬,幾十斤茶換一匹上等好馬,不稀奇。現在茶馬交易還算是私下的,偷偷摸摸的,等嘉靖年間蒙古人徹底服了氣,受封爵,開邊關互市以後,除了鐵不能入關,茶馬絲綢交易正常進行,大明軍鎮從不缺馬,一則是自己有養馬地,二來就是以茶換馬。

養馬地有限,茶馬貿易和各地貢馬,這纔是軍鎮和宮廷用馬的大宗。

開中法,就是用糧換鹽,根據路程的遠近,商人用一石或是五石糧換一引鹽,整個步驟分爲三步,第一步是報中,就是鹽商按官府的招商榜文所標明的,運多少糧食至某軍鎮;第二步是守支,就是商人運糧到達後,憑官府開給的鹽引,再到鹽場等着領取生產出來的鹽;第三步,就是市易,鹽商取得鹽後,再往規定的地區貿易,出售。

整個三步走完,軍鎮得到了糧食,官府省了事,鹽商獲得了交易資格,大發其財。

彼此都好,大家都好。

但鹽法的敗壞,卻是從皇帝和中貴們起。

就因爲鹽是國家專賣,而且也是百姓必須。不吃油可以,寡淡些,或是不拘哪裡也能熬出點油來,不吃肉也行,死不了人。可是不吃鹽人就會生病,這一點從上到下都是明白。從漢武開始,鹽鐵就是國家專賣,控制起來,吊起百姓的嘴來,不吃不行,吃了就是納稅,朝廷就有了收入,漢武窮兵黷武,國庫如洗,鹽鐵專賣後,迅速扭轉局面。

從那會兒起,鹽就是官府專賣,利潤最高,也是國家財政的一大利器。

象明朝的揚州,最爲發達的時候窩本三千萬,生息子息九百萬,可當時大明的年收入折成白銀也就是千多萬兩,鹽之重利,由此可見一斑。

而且,蔣安看似內行,其實是大肥羊,是鹽商眼裡的白癡。一引鹽三百斤,窩本就是六兩多銀子,還得加上公使銀子,加上稅銀,就是十幾兩的本,如果要以糧換鹽,更是得費多大的勁才能得到鹽引?

商人獲利也是辛苦得來,所以鹽引纔是一本萬利,很難得的東西。在蔣安等權閹的眼裡,這玩意畢竟不是現銀子,拿在手裡怪費事的,咱們還能真去鹽場領鹽不成?

倒賣了,省事,省力。

但這麼一賣,就是鹽法敗壞的開始。先是按窩本賣,比如十萬引賣六萬四千兩。然後彼此竟爭,你賣六萬,咱家五萬就賣

後來皇帝越賞越多,大家就越賣越多,象皇帝這樣一出手十萬引的事,也是越來越多,根本不當回事了。

全中國才十綱,一綱才二十萬引,一出手就是十萬引,這得是何等的敗家啊。

朱元璋要是知道了,非得從棺材裡爬出來,或是再死一回不可。

到了當今皇帝的孫子明孝宗弘治年間,開中法已經敗壞,鹽業也敗壞,雖經楊廷和等名臣的整治,不過楊廷和等人並沒有拯救開中法,相反,他們覺得反正開中法也敗壞了,不如徹底廢棄了事。

這是一個絕大的失誤,明亡之發端,也在於此。

隨着邊境防線壓力的擴大,明之精銳已經全部集於九邊,從大同到遼東,綿延萬里之長的九邊防線就是明朝的生命線,沒有九邊,就沒有大明。

開中法一壞,沒有人再運糧到前方,前方的衛所和邊軍將士就只能靠軍餉吃糧,雖然軍餉看起來不錯,但只限於邊軍,那些衛所將士就只能看着乾瞪眼了。如此一來,軍士就只能靠自己種糧吃,九邊又多是苦寒之地,結果將士們負擔着九邊防線的重任,還得自己養活自己,時間一久,軍鎮逃亡一空,邊軍的軍餉也漸漸越來越多,原因很簡單,原本是招募的邊軍和衛所軍合作守邊,但衛所越來越不中用,招募的邊軍也就越來越多,財政上的負擔也就自然而然的越來越重。

到明末時,實際上是財政上的缺口越來越大,國家根本無力負擔九邊重鎮,遼鎮無錢養活自己,放任建州坐大,而秦軍等邊鎮連連缺餉,後來李自成等人造反時,其部隊中的主力就是因爲沒有軍餉養活自己而憤起造成的秦軍將士。

這些張佳木不是很懂,但他很敏銳。

蔣安一說,張佳木心中就大約明白過來,看着一臉自得的蔣安,卻也是忍不住拿他打趣:“小弟還以爲自己無所不知,這件事,還真的虧大官了。”

“哪裡哪裡。”蔣安打了幾個哈哈,甚是得意,不過他畢竟是和張佳木交情莫逆,因勸道:“早些兒出手吧,最近皇爺對鹽引看的不重,賞的挺多,現在南邊來的商人已經在壓價了,你這一筆很多,早些出手的好。”

張佳木含笑聽了,心裡卻只是在苦笑。皇帝確實不是明君,從種種小事就看的出來。鹽茶是國家大政,怎麼就能這麼隨意賞人?

長此下去,鹽法不壞才真的活見了鬼。

參加大宴會的羣臣已經陸續進來,張佳木是今天的主角,是最近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是長袖善舞左右逢源的政客,他和蔣安在一起,自然也是衆人矚目的焦點。

現在已經無人敢小瞧這個沒有根基,上位之初也被看成沒有背景和實力的過渡人物,甚至有不少人斷定,他在錦衣衛使的任上必定無所作爲,然後被忍無可忍的皇帝拿掉,最後到南京任閒職,或是貶到地方,這樣的下場就算對得起他的奪門之變的首功了。

但現在已經遠遠不同,朝官之中,左都御史耿九疇老態龍鍾的進來,張佳木急忙上前見過,這位科場前輩,文官中的重臣元老對普通的勳戚和後輩文官們根本不假辭色,當年于謙在時,耿九疇還算是他的副手,現在在朝中除了王驥幾人,也沒有人能壓耿九疇一頭,此老一進來,自然也是衆人注意的對象,等一老一少把臂而行時,衆人的眼光自然也就可堪玩味。

耿九疇還只是清議力量的一股,不過很快年富也是過來向張佳木見禮,雖然他是兵部尚書,無形之中,卻好象是張佳木的屬僚,畢恭畢敬,倒是張佳木連忙還禮,不敢受這位地位相當,而且等若長輩的大禮。

文官之中,已經有不少人算是張佳木夾袋中的人物,勳臣之中,除了少數之外,更是與張佳木交好的多,交惡的少。

英國公、忻城伯、陽武侯,幾位駙馬,會昌侯,都是張佳木結交的對象,彼此經常來往,雖然不是可靠的政治盟友,但緩急之時,這些人也絕不會見死不救。

內官之中,就是身邊的蔣安,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只有張佳木知道,這廝正在開心,正在盤算,這幾天究竟是去哪裡打草谷,殺幾隻肥羊算完?

第614章 規則第254章 聰明第56章 暗流第135章 選擇第355章 春茶第397章 撐腰第105章 設計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七章 叫陣第150章 不簡單第504章 寬恕第581章 生態第539章 謀利第271章 營嘯第166章 威風出隊第40章 鬥技第550章 生民第521章 伏兵第673章 力量第345章 過河卒子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一章 狹路相逢第581章 生態第186章 見過公公第5章 驚變第224章 嶽正第328章 敗壞第1章 倒黴差使第91章 徐有貞第482章 西朝房第209章 破府第152章 人心第261章 行樂第286章 油滑第546章 謝恩第619章 迷茫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七章 叫陣第284章 請罪第500章 贏家第55章 底線第550章 生民第358章 駕臨第681章 波瀾第153章 狂潮第298章 火起第579章 仁德第575章 新司第52章 爲官之道第291章 欺心第522章 動員第554章 伏子第247章 擺隊第60章 品評第138章 推薦第531章 衙門第198章 世家子弟第363章 江湖第552章 大禍第288章 定計第633章 傾心第197章 場中第31章 升官第495章 埋伏第368章 金山第136章 意外之得第410章 嫉妒第349章 送信第540章 錢莊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567章 清軍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522章 動員第589章 決斷第109章 徘徊第354章 不敢要第1章 倒黴差使第249章 新聞第93章 巧遇第607章 可惜第220章 縱騎第86章 商議第290章 監視第98章 長安少年第82章 重臣第79章 拜年第320章 腐化第433章 靈機一動第554章 伏子第490章 舌戰第658章 喬裝第55章 底線第684章 淒涼第248章 種禍第604章 奏事第557章 正副使第399 十團營第608章 間子第664章 司法第105章 設計第122章 發動第42章 請教頭第606章 妙棋
第614章 規則第254章 聰明第56章 暗流第135章 選擇第355章 春茶第397章 撐腰第105章 設計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七章 叫陣第150章 不簡單第504章 寬恕第581章 生態第539章 謀利第271章 營嘯第166章 威風出隊第40章 鬥技第550章 生民第521章 伏兵第673章 力量第345章 過河卒子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一章 狹路相逢第581章 生態第186章 見過公公第5章 驚變第224章 嶽正第328章 敗壞第1章 倒黴差使第91章 徐有貞第482章 西朝房第209章 破府第152章 人心第261章 行樂第286章 油滑第546章 謝恩第619章 迷茫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七章 叫陣第284章 請罪第500章 贏家第55章 底線第550章 生民第358章 駕臨第681章 波瀾第153章 狂潮第298章 火起第579章 仁德第575章 新司第52章 爲官之道第291章 欺心第522章 動員第554章 伏子第247章 擺隊第60章 品評第138章 推薦第531章 衙門第198章 世家子弟第363章 江湖第552章 大禍第288章 定計第633章 傾心第197章 場中第31章 升官第495章 埋伏第368章 金山第136章 意外之得第410章 嫉妒第349章 送信第540章 錢莊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567章 清軍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522章 動員第589章 決斷第109章 徘徊第354章 不敢要第1章 倒黴差使第249章 新聞第93章 巧遇第607章 可惜第220章 縱騎第86章 商議第290章 監視第98章 長安少年第82章 重臣第79章 拜年第320章 腐化第433章 靈機一動第554章 伏子第490章 舌戰第658章 喬裝第55章 底線第684章 淒涼第248章 種禍第604章 奏事第557章 正副使第399 十團營第608章 間子第664章 司法第105章 設計第122章 發動第42章 請教頭第606章 妙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