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驚雷

張佳木這般說法,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在,譚青只答應一聲,便又靜候下文。

不過張佳木並沒有繼續向下說,看了看譚青身後,突然笑道:";這位小朋友才隔幾天,卻又是見着了。看模樣,你很能幹,不然的話,你們譚大人不會這麼看重你不是?”

說的自然是前幾天到莊上彙報的王大郎,他纔是六品官兒,譚青彙報派他,這會子來府中應命也是帶着他,顯然是因爲對他特別賞識的原故。

這倒也不是王大郎善逢迎,其實此人什麼都強,就是逢迎一道較弱,算是不會拍馬屁的。

不過,軍戶子弟,幼軍幹過一年,吏科學校學習一年,這個資歷是誰也比不了了。而且,膽大心思,生性謹慎,但又很聰明,教什麼會什麼,看着粗粗大大的,人以爲笨拙,但其實心思如發,學習能力又好,所以雖然只是六品,但已經儼然是譚青的心腹,常伴左右,支應差事,多半也就是叫他上前了。

聽着張佳木誇讚,譚青當然也是臉上有光,當下上前一步,笑道:";太保是好眼力,這個小夥子是很能幹。”

“好”張佳木站起身來,到得王大郎身前,突地問道:";我來問你,如果有人爲難我,甚至是暗中陷害我,陰謀對付我,該怎麼辦?”

“誰敢”

王大郎尚未答話,譚青倒是先暴起而答,揮臂道:";太保,告訴屬下是誰,屬下現在就帶監察的人去捕了他們,真是反了,誰敢和太保過不去,就是和咱們錦衣衛全體上下過不去”

“和我過不去的人很多,”張佳木笑道:";有些人是你們動不得的,不過,也有些人,非得你們去動動不可。”

“請太保明言。”

王大郎不似譚青那樣激動,面色沉靜,只是眸子中有一點兒興奮之色。效力兩年,終於可以在張佳木面前從容說事,領受任務,回想起來,簡直是如在夢中一般。

“我來問你,如果是人以道德迫我,以大義壓我,以律法困縛我,種種行爲,令得我不能動彈,城狐社鼠,投鼠忌器,我不能以刀斧斫之,那麼,該如何應對呢?”

這般的問題,恐怕被召來人的誰也想不到。

畢竟,他們是錦衣衛,口含天憲,憑駕帖抓人,詔獄之中亦如同黑獄一般,人進去之後,就很難好好的出來。儘管會典有規定,人在詔獄暴斃,要有刑科給事中會同主事,一起到詔獄查看,但這種規定早就形成具文,誰會有那麼大的閒心,沒事到錦衣衛的詔獄裡查看那些死或沒死的囚徒?

現在有人和張佳木過不去,但居然是用這種辦法,那麼,抓人或是殺人自然都行不通了。在場的人,雖然不是飽讀詩書,但張佳木的意思還是在一瞬間就聽明白了。現在和太保大人過不去的,是那些酸儒書呆子,但越是這樣的人越是難以對付,因爲確實如張佳木所說,對方是用律令,法規,大義,道德,林林總總,加在一起,就是這世間的道德法則,世道人心。

就算是忠忱如譚青者,現在也是吶吶而不能言。雖然他們識字不多,但中國的老百姓就是這麼樸實不文,他們自己明明沒有受教育的機會,但並沒有怨嘆,相反,他們還佩服和崇拜那些有機會接受教育的人們。

在古代中國,因爲向來重農輕商,所以有時候有錢並不代表社會地位的高明,相反,可能在鄉間老老實實教書育人的一個老儒,雖然窮困,但在社會地位和形象上,要比富甲一方的商人要強的多。

這就是知識崇拜

除了古中國,怕是沒有哪個國家或民族,對知識和掌握知識的人這般的崇敬

當然,數百年後斯文盡喪,知識不如孔方兄,一個人是否有成就就是在於某人有錢或無錢,掌握知識的人也得匍匐在金錢之下,教授成爲叫獸,專家成爲磚家,一個民族到這種地步,亦是可哀了。

在這般沉寂和重壓之下,唯有嘩啦啦的雨聲不依不饒的在衆人的耳邊不停的響着,風聲雨聲,再有電閃雷鳴,衆人都是悚然,今夜奉召而來,倒果然不是一件容易辦的差事

譚青心中亦是惶恐的很,倒不是他忠心不夠,象他這種從無賴坊丁出身,一路從軍餘到被校尉,再到總旗、試百戶,百戶,一步步又到了現在的同知都指揮的官位,對張佳木的感激的敬愛是在骨子裡的,任何人都動搖不了。

他只是疑惑,害怕,不知道眼前這差事該怎麼辦是好,同時,亦是感覺慚愧。在譚青等人樸實的思想裡,雖然沒有什麼“主辱臣死”一類的說法,不過自己家太保大人被人欺到頭上,現在問計於他們,自己卻是一籌莫展,在感覺惶恐之餘,亦是深深的慚愧了。

“下官有一孔愚見,”等了半天,見衆人都沒有說話,王大郎才上前深施一禮,道:";下愚以爲,既然對方以道德迫之,那麼,吾等以道德還之,才稱最妙。”

“仔細說”

張佳木眼前一亮,適才他心中是有一些想法,但還沒有定下來,所以纔有亭前問計這一出。如果自己有確切的想法,早就直接下令了,倒也不必如此多事了。不過,眼前這少年似乎別有懷抱,最少,有一定的看法,光是頭兩句話就很不凡,值得深談下去了。

“下官的意思是,這些腐儒滿口都是仁義道德,這一次剋扣京營軍糧,公然和太保對着幹的事,下官也曾經收到消息。此事,對方是在律令允許的範圍內行事,所以,太保適才也是說,不能以刀斧相加,否則,國家將會有內亂之憂。”

“是的,是的。”

對方不過是一小吏,居然見的如此透徹,可見平時對時事很是留心。當然,也是因爲錦衣衛消息靈通,很多事稍加打聽就能知道不少內情,換了別的六品小官,恐怕就算有心想打聽什麼,也未必能知道這麼多的事。

“請繼續說。”

“是,太保。下愚以爲,太保要肅清京營兵制,原本也沒有什麼話說。但現在文官抱起團來反對此事,根子還在於究竟訓練、招募、軍餉兵糧發放,器械管理,此權是在兵部,還是在五軍都督府”

這一次爭議的焦點,確實也是在此。文官們堅持說不能擅動兵制,不可以擅改祖宗成法,甚至以封駁這種極端的手段來對抗,實在也是兵部在十年前搶奪了五軍都督府的權力,現在的矛盾便是要不要兵部還權。

原本按會典簡單來說,五軍都督府掌軍旅征伐之事,兵部則是掌軍政。這也是把職權分開,防止一方坐大的牽制之舉。但現在軍旅征伐亦是兵部的職掌了,五軍都督府已經形同閒曹,當然,局面還沒有到大明中期那樣,總兵官奉命出征,還要到兵部大堂拜見尚書侍郎,跪受冊命。

後來侯伯恥於到兵部受辱,明中期後,總兵官亦不任侯伯,與洪武、到正統天順年間總兵官一律由侯伯專任,或是由侯伯領將軍號,專制軍務的祖制完全不同了。

這一次大家破臉,表面上文官們是維護祖制,而且不願京師生事,以京營兵制穩定至大爲由,封駁成議,拒調糧餉,把京營改制的錢糧這一關卡住了,這就等於使得張佳木的大手筆不能進行下去。

根子上,還是張佳木這個掌左右都督府事的都督太過強勢,文官們,不論是哪一派,不論是賢愚貪廉,除了少數人之外,已經有了公議,此事一定要抗爭到底。

這其中有背後指使者,也有衝在前頭當急先鋒的,或是在一邊搖旗吶喊的,總之,職責不同,目的卻是一般相同。

眼前這個少年倒是端的不凡,不僅是一語中的,而且,簡直就是一語說中核心中的核心,令得張佳木大爲激賞。

“所論過大”張佳木這一次卻沒有誇他,只是提醒道:";我們要說的是,如何對付那些齷齪官兒,而不是論政說事。”

“是,下官有些孟浪了。”王大郎深躬謝罪,然後便道:";勇於任事的,便以私德不修而重處之,以警示人心,背後指使的,則專治其家人,令其煩憂而不能專心,在一邊搖旗吶喊的,則查以貪賄、惰政等事,稍做懲戒,以免罪衆太多,引起衆怒。”

這就是具體的辦法了,張佳木眯着眼聽,倒是沒有直接表示什麼,不過,在一邊的譚青卻是大喜。

到這時候,他才醒悟過來,王大郎說的這些,正是自己監察的份內事,自從奉旨成立監察部門之後,這麼久的時間,大部份力量用來監視和收集情報,並沒有做什麼具體的事,這一下如果上頭能放手叫他們施爲,監察部門可是要大大的露一回臉了。

“別的都說的對,就是稍做懲罰一語,我不贊同。”張佳木面色冷峻,冷然道:";擬個名單出來,這一次,我們就不搞和風細雨了,諸君,看吧,這天空的驚雷,閃電,暴雨,正如這一次的動作,你們,要好好做一番事給我看,懂麼?”

第213章 因禍得福第200章 急智第44章 新思維第642章 陰雲第375章 創作第210章 財富第582章 義利第531章 衙門第379章 呈冊第194章 一夫當關第340章 餘百戶第520章 人心第307章 好奇第219章 校閱第595章 貢金第367章 處處爲營第232章 論政第521章 伏兵第49章 兩面小旗第329章 大宴第550章 生民第85章 斷指第323章 編號第672章 尊榮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210章 財富第192章 連鎖第617章 酒樓第284章 請罪第17章 查案第103章 當年事當年情第18章 內鬼第246章 勸慰第131章 抓人第426章 今夜如何第154章 提人第384章 忍第606章 妙棋第651章 錢糧第257章 虛與委蛇第624章 變化第50章 人心難猜第501章 不行第234章 道別第396章 覓封侯第431章 起火第558章 歲祿第199章 意外發現第677章 酒話第577章 大事第273章 人情第494章 搶功第282章 來使第478章 謀劃第566章 入營第531章 衙門第526章 後援第646章 議曹第599章 操守第561章 制度第356章 分贓第175章 提醒第157章 算卦第117章 獵狐第520章 人心第637章 銀本第399 十團營第242章 崩壞第51章 爭執第628章 所見第648章 選擇第206章 站隊第274章 宮闈舊事第267章 寶刀第394章 又一年第642章 陰雲第649章 禁軍第7章 百戶威風第236章 內親第19章 最大贏家第409章 拜賀第534章 聘禮第80章 會客第294章 出行第197章 場中第624章 變化第641章 底線第484章 城頭第545章 離間第300章 零二章諸王第483章 反了第69章 太上皇第259章 代王第387章 明白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七十四章第494章 搶功第619章 迷茫第692章 潛藏第187章 厚禮第66章 急變
第213章 因禍得福第200章 急智第44章 新思維第642章 陰雲第375章 創作第210章 財富第582章 義利第531章 衙門第379章 呈冊第194章 一夫當關第340章 餘百戶第520章 人心第307章 好奇第219章 校閱第595章 貢金第367章 處處爲營第232章 論政第521章 伏兵第49章 兩面小旗第329章 大宴第550章 生民第85章 斷指第323章 編號第672章 尊榮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210章 財富第192章 連鎖第617章 酒樓第284章 請罪第17章 查案第103章 當年事當年情第18章 內鬼第246章 勸慰第131章 抓人第426章 今夜如何第154章 提人第384章 忍第606章 妙棋第651章 錢糧第257章 虛與委蛇第624章 變化第50章 人心難猜第501章 不行第234章 道別第396章 覓封侯第431章 起火第558章 歲祿第199章 意外發現第677章 酒話第577章 大事第273章 人情第494章 搶功第282章 來使第478章 謀劃第566章 入營第531章 衙門第526章 後援第646章 議曹第599章 操守第561章 制度第356章 分贓第175章 提醒第157章 算卦第117章 獵狐第520章 人心第637章 銀本第399 十團營第242章 崩壞第51章 爭執第628章 所見第648章 選擇第206章 站隊第274章 宮闈舊事第267章 寶刀第394章 又一年第642章 陰雲第649章 禁軍第7章 百戶威風第236章 內親第19章 最大贏家第409章 拜賀第534章 聘禮第80章 會客第294章 出行第197章 場中第624章 變化第641章 底線第484章 城頭第545章 離間第300章 零二章諸王第483章 反了第69章 太上皇第259章 代王第387章 明白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七十四章第494章 搶功第619章 迷茫第692章 潛藏第187章 厚禮第66章 急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