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

呂雉駕崩,全國舉喪。而此時的朝廷卻暗流涌動,各方勢力紛紛登臺,新一輪的爭奪戰即將上演。

率先搞出動作的人是上節提到過的朱虛侯劉章。

他終於露頭了。爲能弄明白這個人,還是讓我們回過頭來重新認識一下這個人。要認識這個人,就得先從他爹說起。

他爹是劉肥。當初,劉肥秀了一次下限,當了幾年孫子,最終得到呂雉的認可,混了個自然死亡。

劉肥死後,大兒子劉襄繼承王位,後世稱這個人爲齊哀王。這個人也即將登臺。

二兒子劉章、三兒子劉興居先後被呂雉召到京城(實際上有人質的成份在裡面)。劉章被封爲朱虛侯,劉興居被封爲東牟侯,當時劉章十二歲,劉興居更小。

對這兩個小朋友,呂雉還是比較**愛的。這其實很好理解,女兒劉樂是齊國的王太后(現在應該是太王太后),既然劉樂是劉家兄弟的老祖宗,愛屋及烏,呂雉自然會給兩個小朋友一些優待。

就這樣,劉章被培養的膽正心狠,比較囂張。別人不敢說的話,他敢說;別人不敢幹的事,他敢幹。

在他身上曾發生過這麼一件事。

呂雉一次大宴羣臣,讓劉章小朋友當酒吏。

劉章很個性,站出來提了個要求,“臣是武將之後,請太后允許我按軍法行酒令。”

小朋友裝腔作勢的表演,讓呂雉刮目相看,笑着答覆了一個字:“然”。

得到老大首肯,劉章毫不客氣地登臺了。

羣臣觥籌交錯,劉章歌舞助興,把宴會推向了**。這讓呂雉很盡興。

一曲歌舞過後,劉章再次進言:“讓我爲太后獻耕田歌。”

呂雉完全把他當小孩子看,笑着問道:“你父親或許知道種田之事,你生於王侯之家,何以知田事?”

劉章一頓首,答道:“臣知道。”

呂雉感覺很新鮮,逗他道:“耕田之事爲何?”

劉章脖子一梗,回答了這麼一句話,“深耕密種,留苗稀疏,不是同類,堅決鏟鋤。”

這是一句很有深意的話。

呂雉沉默了。

隨着宴席的繼續,一些人真是喝不動了,呂氏族人中有個不長眼的傢伙逃席而去。下邊的場景很能體現劉章的性格。這位小朋友拔劍衝了出去,直接把他砍翻在地。

然後回頭稟報:“一人逃離,已按軍法處置。”

羣臣大吃一驚,這沒想到這個乳臭未乾的黃口小兒竟然如此野蠻,簡直是個二百五、愣頭青。

但事已至此,況且呂雉也答應過讓他按軍法行事,只好無可奈何地苦笑幾聲,不了了之。

如此一來,劉章小朋友出了名。明目張膽地砍翻老呂家人,還能沒事人一樣逍遙快活,着實叫人刮目相看。從此,呂家人碰到他,倆腿就有些打顫。再後來,在陳平的暗中幫助下,羣臣也開始慢慢向劉章靠攏。

這是隱藏在呂家身後的一把利刃,勢必會派上用場。

在劉章十九歲時,呂雉給劉章娶了個老婆——呂魚,呂祿長女。呂雉本意是讓這個侄孫女來拴住這匹脫繮的野馬,別讓他再幹出些令人瞠目的事情。可就隨後的劇情來看,這個呂魚要讓她失望了。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呂魚和劉章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呂魚的到來,不但沒讓劉章收斂,反而更助長了他的張揚,這真是難能可貴。

自從呂魚嫁過來後,夫妻二人關係極好,夫唱婦隨,羨煞旁人。如此一來,呂雉很高興,呂祿也很高興。有了老丈人仗膽,劉章想不張揚都不行。欺負旁人,呂雉、呂祿爲他撐腰;欺負老呂家人,呂祿出面調停。無論他幹什麼,乾的再過火,沒人敢說個“不”字。

但這並不代表劉章是安全的。他之所以能夠囂張的活着,關鍵原因就在於呂魚。這個女人在呂雉和呂祿面前時時迴護自己的丈夫,替他說好話,幫他打掩護。如果認真探尋呂家最終失敗緣由的話,呂魚可能是多個因素中的之一,是很重要的之一。

呂雉駕崩,各方勢力開始從暗鬥轉向明爭。

隨着鬥爭形勢日益明朗,呂家人先動了心思。實際上早在劉邦駕崩時,呂雉就動過這個心思——誅殺羣臣。原因其實很簡單,呂家兄弟突然發現,曾經很多俯首帖耳的人,現在竟然直起了腰桿、擡起了頭,這不是一個好徵兆。與其等羣臣作鬧,不如先下手爲強。

宏偉目標樹立了,但呂家兄弟的執行力比較差,事到臨頭,前怕狼後畏虎,舉棋不定,猶豫不決。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保密工作做的不是太好,有個人提前知道了這個秘密。這個人就是呂魚。

呂魚不是一個會搞政治的人,她只是一個迷戀愛情的女人而已。

因此,呂魚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劉章。

劉章很害怕。他的確是應該害怕的。雖然他和呂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可說到底他還是劉家人。這個身份,在變幻莫測的朝局中,無疑是危險的。更重要的是,現在有很多人依附自己,這似乎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在過去,呂家人可能把自己當女婿看待,可現今,隨着各方勢力的紛紛登臺,自己也許會被劃到敵人的行列裡邊去。

此一時彼一時,再和呂家人周旋似乎已沒那個必要了,何況這並非他所擅長。

因此,劉章第一時間把這個情況告訴了陳平和周勃。我前邊提到過的,他們之間早已扯上了關係。

動手吧,隱忍了多年,該放手一搏了。不是魚死就是網破,何況現今已沒有多少迴旋餘地。再拖下去,只有等着呂家人跑來挨個點名了。

動手?又該如何動手?現在呂產、呂祿控制南北大營,右丞相審食其的掌握宮內侍衛,這幾個人牢牢把控着京城大權。周勃雖是太尉,可連軍營的大門都摸不進。要槍沒槍,要人沒人,難道靠這幾個老傢伙,抄板凳跑去和人家幹架?真若要這麼搞,可能這些人連自己家的大門都出不去。

人是不會被尿憋死的,陳平、周勃這羣老骨頭就沒被憋死。在朝廷裡混了這麼多年,都不是吃乾飯的。辦法還是被想了出來。

真正的較量開始了。。.。

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章 起點——(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
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三節劉恆進京(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章 起點——(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