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

劉長終於消停了。他這一輩子沒幹什麼正經事,然而,他依然很忙,不得不承認,他是在瞎忙。

而就在此時,另外一個人重新亮相了。這個人和劉長大不相同,他這一輩子過的比較清閒,但每一次舉動乾的都是實在事。

人和人的差距真是太大了。

亮相的這個人是賈誼。

前邊我介紹過這個人,才華橫溢、鋒芒畢露。

七年前,二十一歲,西入長安,憑藉滿腹經綸,成爲皇帝身邊的紅人。何等的榮光。

四年前,二十四歲,被貶江南,徒嘆人生禍福,成了遺棄邊地的散臣。何等的落寞。

然而,無論身份如何變化,無論是志滿於朝堂,還是落魄於江湖,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心中的夢想。

這個人是值得尊敬的。

漢文帝七年(公元前173年),也就是劉長自殺的第二年,賈誼又一次進京了。

說實話,這些年來他無時無刻不夢想着重回京城,不僅僅是爲了身份地位,更多的是胸中的抱負。這一次,機會似乎又再向他招手。不過這只是似乎而已。

賈誼這次之所以能夠進京,原因只有一條:劉恆想他了。

這麼多年來,隨着劉恆地位的穩固,在他身邊敢說真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他有的時候甚至開始懷念賈誼肆無忌憚、侃侃而談的樣子。就這樣,劉恆派人去長沙,召回了賈誼。

皇帝的舉動,讓苦悶多年的賈誼看到了一絲曙光。此時的他,興奮異常。

賈誼匆匆忙忙回到京城後,劉恆召見了他。不過見面的地方不太嚴肅——祭神宣室,也就是把祭拜鬼神的地方作爲會面的地點。

當時祭祀剛完,祭品仍供於桌案。劉恆一時半會還沉浸在神鬼之事和長生不老學說上邊,不能自拔。劉恆這個人,總的來說比較靠譜,可就是迷信思想非常嚴重,這方面,他不比那個叫嬴政的人差多少。

賈誼進殿行過禮後,積攢了四年的滿肚子話還沒來得及往外倒,皇帝就開始了一個話題——關於鬼神問題的探討。

這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可劉恆現在非常關注這方面。更重要的是,劉恆認爲賈誼對這方面很有研究。

此時的賈誼雖然急切希望介紹自己的治國方略,可皇帝開了這個麼話頭,他也只好借坡下驢了。

在這方面,賈誼的確挺有研究。這位仁兄多年來閒的沒事可幹,課外書看了不少,雜七雜八的東西都有所涉獵。只能說,劉恆真是問對人了。由此可見,懂的太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賈誼陪着劉恆席地而坐,胡鄒亂侃,把鬼鬼神神的事情說得頭頭是道,讓劉恆聽的新鮮,聽得入神,甚至向前挪動挪動座位,湊到賈誼跟前。

就這麼一個話題,倆人聊到了深夜。

事後,劉恆還感慨了一句:“許久不見賈生,自以爲學問趕上了他,而今方知,還遠不能及啊!”

這句感慨傳到賈誼的耳朵裡後,賈誼並沒一絲興奮,反而更加沮喪了。這次進京,不是給皇帝講神話故事來了,滿腹的治國方略、滿腔的報國熱情,積攢了四年後,卻毫無用處,而最爲無用的神鬼之事,爲自己博得了一份才名。對賈誼來說,這簡直是一個諷刺。

賈誼鬱悶地閉上雙眼,滿心酸楚……

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

李商隱只用了四句話,就把這段故事講的生動傳神。

賈誼雖然鬱悶,但仍心存僥倖,畢竟自己回了京,時間還多的是,總會有一吐爲快的機會。

可事實上,這只是他一廂情願而已,因爲有個人已迫不及待地想趕他走。這個人就是鄧通。

賈誼這次進京,朝廷上已發生了很大變化。曾經壓制他的周勃走了、灌嬰死了,還有很多人也不再難爲他了。然而,這並不代表賈誼沒有了敵人,鄧通就是最爲厲害的一位。

事實上,前段時間劉恆突然召賈誼進京,鄧通就開始坐不住了。但鄧通也無可奈何,畢竟這是皇帝的安排,他也不可能跑到半路攔住賈誼不讓進京。因此,鄧通瞪着兩眼,靜待賈誼自賣破綻。縱然攔不住你,也要趕走你。

鄧通這個人我在前邊提到過,但沒有詳解,也許有人會疑惑,就算他是劉恆的基友,也不可能會這麼牛氣吧?賈誼是天下第一才子,他鄧通何許人也?竟能玩弄賈誼於股掌之中?

但事實上,他的確有這個能耐。他之所以有這個能耐,不僅僅是因爲他身份的特殊。如果想弄明白這一層,還得從他最初的經歷說起。

人,幹件壞事並不難,難就難在一輩子專幹壞事不幹好事,壞的徹頭徹尾。這種人,我通常認爲是個人才。鄧通就是這方面的人才。

按慣性思維的話,這些壞透了傢伙,心理一般都比較陰暗,出身通常不會太好,爹不親孃不愛的缺少管束,過早地淪落街頭,少吃沒喝、憤世嫉俗,對社會懷揣強烈的不滿。以至於成年後,報復社會,挑來揀去地專幹壞事不幹好事。

然而,鄧通卻不能歸到此類,應該說,他的出身還是挺不錯的。

鄧通有個比較有錢的老爹,名字叫鄧賢。鄧老先生讀過幾年書,頭腦靈活,很會來事,也比較能賺錢,家道殷實。

後來秦末大亂,鄧賢幾次搬家,硬生生地把亂事躲的一乾二淨,外邊打的熱火朝天,殺的天翻地覆,而鄧家卻穩若泰山。

然而,鄧老同志也有鬱悶事。讓老同志鬱悶的就是自己的老婆,太不爭氣。因爲鄧老同志做夢都想要個兒子,但他老婆卻一口氣給他生了三個女兒,這讓老同志很上火。

鄧老同志是個實幹派,不生個兒子就和老婆沒完,辛辛苦苦地埋頭苦幹了幾年後,終於開花結果,生個兒子,鄧家的香火終於給續上了。老來得子的鄧賢高興的合不攏嘴,鑑於村口官道四通八達,因此給兒子取名曰“通”。

鄧通,開始了他不太光彩的傳奇經歷。。.。

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3章 亂世紛爭—(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1章 起點——(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
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3章 亂世紛爭—(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1章 起點——(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