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

在這段時間裡,愜意的人有很多,但不好受的人也不少,前邊提到的劉襄、劉章、劉興居以及審食其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關於這幾個人,前邊已均做過介紹,在此就不再複述了。

我現在要介紹的這個人算是個實實在在的牛人——周勃。可以說,沒有這個人,劉恆就不可能上位。然而,他痛苦的日子也來臨了。

周勃是有過人之處的,他最大的才能是在戰場上。他幾乎參加了秦末漢初的所有軍事行動,推翻秦國、楚漢爭鋒、平定內亂、防禦匈奴……無論在那個階段,他的表現都可圈可點。

戰場上,這個人沉着穩重、自成章法,對戰局的把握和判斷上更異於常人。就如白登之圍時,這位老兄帶着步兵去和匈奴騎兵對陣,硬是把冒頓騷擾的焦頭爛額,爲劉邦的順利解圍立下了汗馬功勞。不得不承認,周勃很有一套。因此,他在軍中的威信非常高。

並且這個人比較耿直,言語不多,不太會拐彎抹角地忽悠人。所以一直沒被劉邦列爲重點懷疑對象。

性格耿直且能力超羣,很得劉邦賞識,甚至劉老大在臨死前還送給他一個評語:安劉氏必勃也。

周勃的確不負劉邦重託,和呂氏的這場拉鋸中,周**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說,他的優勢在於其耿直的性格和卓越的軍事才能,而其短板也恰恰與這兩個方面有莫大的關係。

民國時有個叫李宗吾的人曾寫了一本《厚黑學》的書,雖然觀點有些偏激,但不得不承認,還是頗有些道理的。朝堂上明爭暗鬥,絕不像戰場上那麼敵我分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通常情況下老實耿直的人是站不住腳的,其結局也會很慘。

周勃早出生了兩千年,沒機會聆聽李宗吾的高論,自然搞政治的水平就有些讓人不敢恭維,因此他是要吃虧的。

也許會有人提出疑問,周勃在呂雉手下都能安安穩穩地混過來,到了劉恆手下竟然要吃虧,太不科學了吧?

事實上,很多事情科學是解釋不清的。不過我們可以試着去探尋箇中的緣由。

周勃雖然性格耿直,但並不傻,他很清楚自己的短板,也頗曉得陳平在這方面的水平。因此,呂雉在世時,他逢事先觀察陳平的舉措,依葫蘆畫瓢,做的有模有樣。也就是說,在那段時間,他打出的牌,完全按照陳平的章法在做。也正因爲他兩個人的聯合,纔在最終把呂家逼上了絕路。

滅掉呂家後,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有些飄飄然。他自認爲有功於朝廷,有功於劉恆,因此,他把陳平拋過了一邊,開始按自己的套路出牌了。然而事實證明,他一連走了幾步臭棋。

他的第一步棋就是迎接劉恆進京時要求單獨進言。這個舉措要說也不能算錯,而問題就出在宋昌橫殺出來毫不客氣地替劉恆拒絕了這個要求。

宋昌的這個行爲,用老百姓的話來講,就是不給人面子。如果遇到火氣大點的仁兄,一時三刻就能幹場架。

事實上,周勃也的確表現出了他的不滿,他的具體表現是“固請”。在這一件小事上,周勃和宋昌倆人是出現過一段僵持的。

而不幸的是,劉恆信任宋昌,而根本不願意賣周勃的帳。也就是說,周勃這次行爲,讓劉恆暗生不滿。

周勃搞政治的水平很一般,而劉恆卻是無師自通的高手,他並沒有表現出自己的不爽。

雖然劉恆沒有把不爽表現出來,但實實在在地做了出來。劉恆進宮後,當晚連下了四道詔令,其中有一道是下給周勃的:誅殺少帝劉弘等人。

說實話,這是一頂不折不扣的黑鍋,誰要是幹了這件事,以後想在各方勢力中搖擺就再也不可能了。

有些事情能幹不能說,但還有些事情能說不能幹,但至於哪些事情能說,哪些事情能幹,這就需要一些智慧。可以試想,能動手幹掉老領導的人,還有誰敢和你套近乎?更何況朝堂上還有一些人,對劉弘是有一些感情的,無論是出於憐憫還是出於其他什麼因素,但不管怎麼說,他的死絕不會所有人都舉手認可。

然而,周勃想都沒想,就着手把這件事給辦了。由此可見,周勃還是有些背鍋精神的。

自從周勃幹完這件事情後,很多人對他的態度開始出現了微妙的變化。變化最多的還是在軍隊內部。

這件事對周勃的影響很不好,但對劉恆卻很有利。劉恆能順利掌握軍權,和周勃的尷尬是密不可分的。

至此,劉恆手中的籌碼愈來愈多,而周勃卻愈來愈少,實力的天平開始傾向於劉恆。

但縱然如此,劉恆對他還是很不放心。原因其實很簡單,他很會打仗,並在軍隊中的威信太高。

在我們的身邊會有這麼一種人,你無需給他權利,他都能憑藉自己的威信和實力贏得很多人的支持,給你鬧出很大的動靜。周勃就屬於這一類人。

對他這種人,劉恆是不會放過他的。劉恆雖然比較厚道,但如果一旦威脅到自己的權威,那會毫不客氣地把對方收拾掉。在這一點上,他和劉邦、呂雉是不無二致的。

基於這個背景因素,劉恆下來一步極其成功的一步棋:遷周勃爲丞相。

丞相是什麼角色,我在前邊介紹過,權力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至於大到什麼程度,後世的霍光、曹操、張居正等都很有心得;至於小到什麼程度,呂雉在世時陳平深有感觸。

這個崗位地位很高、名分很大,誰要是能一不小心混到這個崗位上,肯定是老墳冒青煙了。

在身份地位上看,周勃的職務算是升了,成了天字一號人物,是可喜可賀的。

然而箇中滋味只有周勃本人才深有體會。

因爲這個崗位有一個很大的軟肋——遠離軍權。通常情況下,如果沒混到霍光、曹操那種程度,這個崗位是沒多大機會染指軍權的。

周勃這一輩子都和軍隊打交道,除了打架之外別的本事沒有。現在讓他去和羣臣耍心機、鬥嘴皮,簡直是對他的一種折磨。

也就是說,丞相這個崗位,對周勃而言,無疑等同於提前退休。。.。

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章 起點——(二)
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章 起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