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

前邊我用了幾萬字,介紹了劉恆繼位初期所做的幾件事。然而,我講的並不全,因爲還有一些極其關鍵的人物,未曾提起。

對劉恆來說,影響其命運的人有很多,包括薄姬、薄昭,也包括陳平、周勃;其中影響最深的有兩個,一個是老婆竇漪房,另外一個就是我本節要講的主角——賈誼。

之所以說這兩個人對劉恆影響最深,是因爲他們的思想體系在摩擦碰撞中逐漸融合到了劉恆的血脈之中,影響了三代帝王的治國理念,甚至決定了西漢王朝隨後幾十年的命運走向。

說實話,我最不擅長搞學術論文,可歷史卻偏要圍繞這方面搞,既不想寫,但又不得不寫。

前邊提到過,竇漪房崇尚黃老學說,是西漢王朝初期治國理念的忠實追隨者和守護者,她的這點愛好連自己的大哥和兄弟都沒能倖免,把道家學說背的滾瓜爛熟。這,爲西漢初期的穩定奠定了基礎。

而賈誼卻屬於另外一個教派的人物——儒家。當然,賈誼的身份並沒這麼簡單,這位兄弟是個大才,不光對儒家學說有研究,還捎帶把道家的東西也摸的門清,說他是雜家也不算過分。但在骨子裡,他是個儒生。

不是冤家不聚頭。道家和儒家,一直以來是水火不容的兩個東西,又一次攪合到了一起。擂臺擺開了,爭鋒再所難免。

然而兩位代表人物之間卻地位懸殊,一個是當今皇后,而另一個只是個毛頭小子,這似乎是一次不公平的對決,兩個人的結局似乎也說明了這一點。然而其影響卻是極爲深遠的,最終到底是誰勝誰負,也直到幾十年以後才見分曉。

賈誼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祖籍洛陽。

這位兄弟自小就是個好學生,聰明絕頂,博覽羣書,對先秦諸子百家的書籍無所不讀。更誇張的是,賈兄弟記性極好,簡直過目不忘,讓人豔羨。

人比人氣死人,一篇百八十字的文言文讓咱背半天,還要顛三倒四,說不成個所以然。可賈兄弟就讓人咋舌了,一目十行,隨便看兩遍就能記得差不多。況且悟性很高,稍加點撥,就能觸類旁通。對這種人,只能用兩個字來評定——天才。

賈天才十來歲時,曾跟荀況(荀子)的弟子張蒼學習過春秋左傳(請記住張蒼這個人),甚至爲《左傳》做過註釋。更誇張的是,這個剛學會差屁股的小屁孩對道家學說也頗有研究,還寫過《道德論》、《道術》等學術論文。

一個上小學的年齡能寫出本科生都寫不出來的東西,着實讓人汗顏。咱這幾十年飯,真是吃到狗肚子裡去了。

高後五年(前183年),賈誼18歲,以文章而聞名於河南郡。

當時的河南郡守叫吳公(就是上節提到的哪一位),聞得賈誼博學,儀式隆重地把他徵召到自己門下,十分寵愛。

吳公原秦朝名相李斯的同鄉,又是李斯的學生,學問也很過的去。應該說,在吳公手下的這幾年,賈誼受益匪淺,其中對他幫助最大的還是朝局與政事。

有幸的是,賈誼並不是書呆子,他這些年來接觸的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在胸中融會貫通、生根發芽,自成體系。在不知不覺中,他已經超過了很多人,形成了一套自有的治國理念。這些東西幫助了吳公。據史料記載,吳公治理河南郡,成績卓著,被評爲天下第一。也正因有此,劉恆繼位後,把他徵召朝廷,成爲新一任廷尉。

然而,吳公並不適合廷尉這個崗位。他雖然是李斯的學生,但嚴格意義上是儒家學說的忠實追隨者,習慣於搞中庸、搞平衡,而廷尉的職責卻屬於法家的理論範疇。劉恆讓他在這個崗位上混,那是害了他。

吳公用實際行動驗證了這一點,在周勃那件事上栽了個大跟頭,被趕回了老家。

在廷尉的崗位上,吳公雖然乾的很扯淡,但並不能說是一無是處,其最大的成就就是向皇帝推薦了一個人——賈誼。

當然,推薦賈誼的人不止吳公一人,那個叫張蒼的也盡了一些綿薄之力。因爲此時的張蒼已經當上了御史大夫,其影響力要比吳公大的多。

由於賈誼博學,劉恆頗爲大方地任命他爲博士。從此,賈誼步入了政治活動的舞臺。當時賈誼才二十一歲,在當時所有的博士中,他是最年輕的。

博士,無論是秦漢時期還是當今,都是身份的象徵,都是博學多才的代名詞。

而在秦漢之時的“博士”與我們觀念中的理解是有一些差別的。現今的博士以做學問、以傳道授業解惑爲主;而秦漢時的博士主要是備皇帝諮詢問題,在大政方針上位皇帝出謀劃策,類似於當今中央政策研究室裡邊的高人。

這是靠本事吃飯的地方。二十一歲,連本科都沒畢業的毛頭小夥跑到這裡邊混,既沒背景又沒資歷,端茶倒水可能還行,擬方針定方案的事情根本別想,甚至連放屁的資格都沒有。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賈誼卻在這個崗位上混的有聲有色。每次皇帝擬定問題交由博士討論時,許多老先生還在勾着腦袋斟酌語句想對策,而賈誼早已侃侃而談。

由於賈兄弟學識淵博,且敢想敢說,因此對皇帝諮詢的問題都能對答如流,滔滔不絕,還說的有理有據。並且只要他一開始說話,其他那些老學究們就別指望再開口了,甚至連補充的資格都沒有。誇張的是,這些人不僅不惱,反而認爲賈誼說出了自己想說而說不出來的看法,極其佩服。

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只要劉恆一提問題,大家就把目光投向了賈誼,他要是憋半天不說話,就有人上前催促。如此一來,那羣老博士們都成一堆擺設,皇帝提問題,賈誼寫答案,其他人根本不用動腦筋,只管伸耳朵聽就行了。

賈誼出彩的表現,深得劉恆認可,很快將他破格提拔爲中大夫。這依然是一個議論政事的崗位,但比博士要更高出一些層級。。.。

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3章 亂世紛爭—(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
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3章 亂世紛爭—(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