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 出頭之機

畢竟曾爲天子。

史侯雖尚未及冠,且孤身而來。然張濟叔侄,卻斷不敢加害。

“拜見……王上。”叔侄二人,抱拳行禮。畢竟退位,不可再尊陛下。

“二位免禮。”史侯不以爲意:“朕,先前之言。衛將軍,以爲如何。”

張濟心領神會,卻佯裝不知:“王上,何所言?”

張濟心思,焉能不知。史侯笑道:“衛將軍若能助朕重奪大位。可封侯拜相,總領朝政。朕,指天爲誓,決不食言。”

“王上孤身至此,似有必勝之心。”張濟不置可否。

“董重不過中下之姿。今篡權弄險,必死無葬身之地。董卓、王允之後,‘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碌碌無爲之輩,竊居高位。衛將軍,當真甘爲人下乎?”

同此一問。語出史夫人,並語出史侯,截然不同。

張濟既不願屈居薊王之下,又豈甘心居於董重之下。

更何況,史侯甘冒風險,親來籠絡,足見心誠。

畢竟武人。利字當頭,張濟快刀亂麻,當機立斷:“當今天子,雖是董卓所立,然亦是先帝血嗣。臣,不忍加害。”言下之意,“諸侯奪宗,聖庶奪適(嫡)”。奪位尚可行,弒君絕不爲。

“可也。”史侯欣然一笑:“今夜子時,內外並舉。朕,祝衛將軍,一戰功成。”言罷,又自袍下鑽入。皮囊吹氣般脹大,變回弘農豪商。

音容亦變:“將軍留步。”

張濟叔侄,抱拳恭送。待起身,胖大豪商,已悄然離去。

“如何?”張濟遂問。

“不可小覷。”張繡答曰。

“少年老成又挾神鬼之術。”張濟嘆道:“若能久居大位,可爲明主乎?”

“不能。”張繡斷然搖頭:“冤殺袁隗滿門,豈是明主所爲。”

“唉……”張濟一聲長嘆:“正因如此,我輩方有出頭之機。”

“叔父何意?”張繡尚不能領會。

“毋需多問。”張濟言道:“且隨我左右,依計行事。”

“喏。”張繡不疑有他。

是夜。

魚梁臺上。太師王允,操勞數日,今日方歇。臨窗淺睡,忽聞蹄聲如雷。

便有心腹僚屬,奔衝入殿。

“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王允猛睜雙眼,又徐徐坐起:“何事驚慌。”

“稟太師,城郭內外,舉火如龍,四面喊殺,許是涼州兵亂!”僚屬急切答曰。

“不得亂語。”王允略作思量,便又問道:“命苑中護衛,嚴守四門,無我將令,不得進出。速傳命呂車騎,率兵平亂。北軍五校,無令不得擅動。”

“喏。”屬吏自去。

待王允更衣出殿。果見四面舉火,齊奔萬歲塢而來。

萬幸。魚梁臺,飛架水面,四面臨淵。左右山門,董卓修築萬歲塢時,又行增築。乃萬歲塢中,最堅固之地。

急切間,斷難攻破。

只是夜起兵亂,殺聲震天。不知究竟多少人馬,主謀又是何人。王允畢竟王佐之器。亂中取靜,已有所悟:“必是董重豎子。”

少頃。但見兵車數輛,奔衝入園。正是當朝太僕,不其侯伏完。

府中死士,驅車護駕。沿途亂軍,圍追堵截。然西涼客軍,終不如車伕熟絡洛陽街巷。被不其侯衝破重圍。

“速起門閘。”王允不疑有他。

“喏。”命令傳下,闕樓守衛搬動機關,包鐵闕門,徐徐升起。放不其侯車駕入園。

“太師。”不其侯所乘,乃薊式安車。自當安然無恙。

“情勢如何。”王允遂問。

“勢如水火。”不其侯答曰。

“何人謀逆。”

“乃上林苑駐軍。”

“必出董重之謀。”

“來時,我已告知公主詳情。料想,此時(薊)國邸屬吏,當悉知。”伏完舉家遷入函園。仙台裡距二崤城,一塹之隔。陽安長公主出府邸後門,行不多遠,便可抵橋頭堡。堡中守軍,聞訊必然放行。如此,邸中閣下主簿蔣幹等,一衆留守幕僚,可知洛陽兵亂。

見王允無言。伏完又道:“薊王雖遠隔千里,然函園上下,斷不會坐視京師,再遭兵亂。”

“老夫謀國不利,還有何面目,再見薊王。”王允嘆道:“若死我一人,可存社稷。又何惜此身。”

伏完涕淚勸道:“太師當善保有用之身,輔佐陛下,再續國祚。豈輕言赴死。”

“不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允幡然醒悟:“陛下危矣!”

“太師何出此言。”伏完猶未會意。

“衛將軍張濟。”時至今日,王允焉能不知:“先前奉命解兵,不過權宜之計。此時,右中郎將周慎等人,恐已性命不保。”

音猶在耳。便有尚書僕射士孫瑞,登臺來報:“稟太師,北軍大營似起兵亂。”

“衛將軍張濟,亦出西涼。”伏完如何還不醒悟。

“陛下當無恙。”再細思量,王允又寬慰衆人道:“虎賁中郎將王越,足可護陛下週全。”

“爲今之計,該當如何。”伏完求問。

“董重殺我乃其一,逼宮乃其二。凡此二事中,有一事不成。董重斷難如願。”王允言道:“居高下守,以待天明。”

“喏。”衆人齊聲更齊心。

國難當頭,生死一線。王允卻放聲大笑。

一干人等,面面相覷。不知所以。

待王允笑罷,伏完斗膽相問:“太師何故發笑。”

“前日虎牢陷落,今夜四面重圍。袁紹、董重之輩,皆自以爲,覓得良機。然老夫以爲,勝負未可知也。”

“莫非驅虎吞狼。”伏完似有所悟。

洛水之上,帆檣如林。

正是曹孟德蓋海艦隊。

自破虎牢關,關東聯軍長驅直入。曹操攜水軍,奔赴洛陽。洛陽八關,小平津、孟津二港,亦歷經修築。尤其董卓專權,爲求八關鎖固,不惜工本,重造二津。一般船隻,斷難靠岸。唯薊式鉅艦例外。船翼翻轉,搭建舟橋。無需入港,便可自野渡登岸。

若非恐孤軍深入。洛陽堅壁清野,又行圍追堵截。曹孟德自可水軍先行。

今水陸並進,天下正朔可定矣。

心念至此。曹孟德,意氣風發。

1.64 懷瑾相報17 猛虎搏兔139 開枝散葉137 如左右手1.77 攻心之策10 耿氏製陶123 勇冠三軍101 老臣謀國119 衆星拱鬥175 兵荒馬亂115 帝王心聲212 不請自來146 大而化之1.29 外合裡應119 單刀直入71 以鹿爲幟14 死而不僵15 退居其次155 羊大爲美1.73 死無對證1.202 多事之冬1.98 南港新城1.44 杯弓蛇影1.22 百死莫贖1.23 痹體之術1.69 洛陽紙貴1.69 塞向堇戶125 急流勇退199 失之交臂1.68 女王之牙167 萬里征程1.94 貴不能言1.7 無郭之都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59 增益人生1.98 尾大不掉1.200 兼顧利弊61 衝風之末1.20 繡衣直指152 傳檄天下1.33 代父上疏1.246 弄劍踏杯146 心安吾鄉184 亂之道也1.34 庸人自擾1.45 初次遠行194 利令智昏180 身有所長1.83 銳不可當1.86 兵鋒所指1.80 漢羌聯盟1.38 兼督四州116 我有一計61 穩紮穩打1.84 海賊寶藏142 萬物生輝133 奪母之恨136 悲秋盡露1.92 首鼠兩端1.58 歲不我與152 善刀而藏1.233 寄豭之豬105 胡口奪食118 義重於生127 三面合圍15 愛恨入土1.67 勝券在握175 綠洲熔爐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3 改造閭里1.7 雌雄莫辨1.96 百億地產1.60 接風洗塵1.56 風向突變1.23 三千珠履1.53 吾道東流178 深明大義1.59 飽虎飢鷹114 先發優勢107 自知之明191 魚梁血濺10 入九龍門51 藏龍臥虎114 貪婪無饜157 至人無己188 舉火爲先182 馬齒徒增17 猛虎搏兔1.48 鬼神難誣1.32 上下求索152 甘後雙身1.20 生得好看1.258 激勵三軍150 洛陽上計1.46 有褐有衣191 魚梁血濺150 天地人和1.20 何足掛齒1.96 魂不守舍15 蔣幹遺書
1.64 懷瑾相報17 猛虎搏兔139 開枝散葉137 如左右手1.77 攻心之策10 耿氏製陶123 勇冠三軍101 老臣謀國119 衆星拱鬥175 兵荒馬亂115 帝王心聲212 不請自來146 大而化之1.29 外合裡應119 單刀直入71 以鹿爲幟14 死而不僵15 退居其次155 羊大爲美1.73 死無對證1.202 多事之冬1.98 南港新城1.44 杯弓蛇影1.22 百死莫贖1.23 痹體之術1.69 洛陽紙貴1.69 塞向堇戶125 急流勇退199 失之交臂1.68 女王之牙167 萬里征程1.94 貴不能言1.7 無郭之都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59 增益人生1.98 尾大不掉1.200 兼顧利弊61 衝風之末1.20 繡衣直指152 傳檄天下1.33 代父上疏1.246 弄劍踏杯146 心安吾鄉184 亂之道也1.34 庸人自擾1.45 初次遠行194 利令智昏180 身有所長1.83 銳不可當1.86 兵鋒所指1.80 漢羌聯盟1.38 兼督四州116 我有一計61 穩紮穩打1.84 海賊寶藏142 萬物生輝133 奪母之恨136 悲秋盡露1.92 首鼠兩端1.58 歲不我與152 善刀而藏1.233 寄豭之豬105 胡口奪食118 義重於生127 三面合圍15 愛恨入土1.67 勝券在握175 綠洲熔爐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3 改造閭里1.7 雌雄莫辨1.96 百億地產1.60 接風洗塵1.56 風向突變1.23 三千珠履1.53 吾道東流178 深明大義1.59 飽虎飢鷹114 先發優勢107 自知之明191 魚梁血濺10 入九龍門51 藏龍臥虎114 貪婪無饜157 至人無己188 舉火爲先182 馬齒徒增17 猛虎搏兔1.48 鬼神難誣1.32 上下求索152 甘後雙身1.20 生得好看1.258 激勵三軍150 洛陽上計1.46 有褐有衣191 魚梁血濺150 天地人和1.20 何足掛齒1.96 魂不守舍15 蔣幹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