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西運東輸

腳踏實地。車駕出濯龍園,劉備這才鬆了口氣。何後有毒。

“公劉。”劉備開窗輕喚。

“臣在。”史渙驅馬抵近。

“傳語公業,轉往函園。”劉備興致正濃。

“喏。”

前車徑直出上西門。駛向五里外的函園二崤城。

便是薊國橫豎五里的城邑,足可納民一萬餘戶。橫八豎六的函園,若全用來築造玄樓白院,足可納三萬六千戶。十里九阪,綿延起伏,常人望而卻步。然對薊王而言,仿大震關城,遍造懸樓列肆,實在是太簡單。

隴山之凌然高絕,又豈是園中高不過百丈的二崤假山可比。

百丈土山,高不成低不就,難成名山。用來造城御守卻是極佳。

薊王車駕自東園門入。見道路兩側,已建起匠人營地。四處堆滿木石磚瓦。鉤盾令宋典,掖庭令畢嵐招募的洛陽工匠,正在薊國將作館匠師的指點下,修路通渠,營造宅院樓宇。牛馬往來,工匠穿梭。腳手架林立,卻井井有條。匠人營城,足見一斑。

正如劉備所想。以十里九阪的二崤山脊爲天然分界。各色建築鱗次櫛比,沿南北山阪,一路蔓延向山腳。

待建成,足可容納數十萬衆。函園便是擴大無數倍的金水小市。園中引薊國豪商、絲路遊商、隴右胡商,還有依附劉備的農人、百工、士人、兵士入駐。高踞山頂的二崤城內,建有薊王行宮(塢堡)、薊國別館(官舍)、幕府大營。城下建演武場、賽馬場、湯池、酒壚、客舍、民居、列肆……

所謂函園,實則二崤城也。

一旦建成,劉備便會上表,求改函園爲“函陵”。

正如長安城外五陵原。自高皇起,歷代帝王便有遷關東二千石高官、高訾富人及豪傑,併兼之家遷徙關中,伺奉皇陵,並在陵園附近修築城邑,爲歷代先皇守陵的傳統。

換言之,劉備秉承祖制,修建一座陵邑。

如此一來。園內一切人、物,皆合情合理。無可指摘。

大漢朝郡國並行,列候次減。只需王陵儀制,低於皇陵即可。

劉備春秋鼎盛。邊修邊造,精益求精。待壽終正寢時,想必函陵之繁華,當可比長安五陵。

劉備爲自己在洛陽修造王陵,其用心不言自喻。當輔佐幼主,延大漢國祚。想必陛下亦樂見其成。

“拜見主公。”見王駕抵達,薊國匠師急忙趕來見禮。

“諸位免禮。”劉備欣然下車:“何人主事?”

“乃大匠師畢諶。”匠師答曰。

“人在何處?”劉備又問。

“巡視工地未歸。”匠師又答。

“如此,且先入將作大帳。等畢師復歸。”劉備笑道。

“喏。”衆匠師如羣星拱月,與薊王入將作大帳。

大帳內擺滿了各式建築圖卷。還有一個正在製作中的微縮模型圖。

如圖所示,二崤城高居九阪之上。又稱“九阪塢”。主堡居中,上下各有四座附堡。九堡連成障壁,居高守護阪上、阪下,園中土地。

九阪各有路徑上下,互相以門閘、覆道,通連隔斷。換言之,以九座塢堡爲中央高地,圍建城區。阪上阪下、合力推進。不出數載,便可大成。除去深藏山中的樑冀地宮,將被徐徐擴建成劉備的薊王陵。地面建築,堪稱日新月異。

速度極快。

之所以着急將園中建築,繪圖成冊,乃是要交給鉤盾令宋典,呈給陛下過目。有無逾制,能不能建,是否削減,皆要陛下定奪。

只需得陛下首肯,二崤城才能全力督造,全無後顧之憂。

橫八豎六,距洛陽不過五里之遙的一座陵邑。有多重要,薊王親臨便可知也。

劉備正仔細端詳,忽聽人背後言道:“不知主公駕到,臣未及遠迎,有罪。”

“不告而來,何罪之有。”劉備笑着轉身:“起來答話。”

“喏。”

“畢師去勘察何處?”劉備問道。

“園中西漕渠。”畢諶答道:“城西陽渠,距城七裡。自園中穿過,剛好位於第八阪與第九阪之間。若擇址修造港口,便可將薊國名產,隴右特產,及遠自西域的外藩器物,源源不斷運來園中。那時,洛陽百姓必相伴入園,爭相購買。再遷民入園,代爲照應。或不出三五年,繁華可比京都四郭。”

“孤正有此意。”劉備欣然點頭:“洛水漕運向來繁盛。若能闢水路直通園中,獲利當不可計數也。”

“主公明見。”畢諶言道:“函園與薊國城邑皆不同。函園雖廣,卻無法耕種。城外便是洛陽西郭,更無水田。園內民衆,若得豐衣足食,經商乃唯一便利途徑。港口自然是重中之重。”

“毗鄰陽渠,興建二座漕港。西運東輸。將西域、隴右名產,源源不斷販來園中售賣。”劉備遂定計:“從此往後,金水小市,只售賣薊國名產。”

“遵命。”畢諶大喜領命。

西邸。萬金堂下,銷金窟。

陛下端坐大梁,自斟自飲。待銅錢雨落,餘音繞樑。陛下意猶未盡,睜眼出聲:

“說來。”

黑暗中便有人答曰:“皇后在爵室面見薊王。又引何氏相見。不久即離去。”

“如何相見?”

“垂簾相見。”

“如何交談?”

“隔簾交談。”

“可有失禮?”

“未有失禮。”

“去吧。”

“喏。”

陛下“亂而無損”。看似混亂無忌,卻皆有跡可循。一切盡在掌握。換言之,皇后身邊,必設眼線。

正因劉備恪守臣節,未曾失禮。陛下才引薊王爲將來託孤之臣。

但凡薊王與皇后有一絲苟且,陛下當下雷霆之怒。

正所謂“不下倍上,淫不破義”。

這便是劉備心中的義理支撐。

陛下常贊薊王:有禮有節。亦是此因。

待細作悄無聲息,自行潛離。陛下便起身返回萬金堂。

王美人放下熟睡幼子,趕來服侍。

“陛下,賤妾有一事相求。”糾結許久,王美人終是開口。

“美人何事?”陛下笑問。

“賤妾想請王兄一聚。”王美人略顯緊張,生怕陛下拒絕。

“這有何難。”陛下笑道:“明日遣人去殖貨裡傳語便是。”

“謝陛下成全。”王美人柔然下拜。

“美人何須如此見外。”

陛下凝望她的目光中,忽升一絲悲憫。

1.27 身後之謀1.88 皆有所屬125 賽馬效應1.6 網開一面122 火燒濮陽149 乘風而至1.244 徒有虛名1.23 三千珠履158 鐵壁鏵嘴132 一脈相承150 爲國秉筆1.225 斜趨漢津1.200 兼顧利弊1.78 城上金烏1.83 銳不可當15 愛恨入土1.79 別開生面1.5 千家萬戶1.57 周不如漢1.39 善罷甘休179 三人爲衆1.48 八方旅人1.58 金水商肆1.62 赤麂皮尉170 自斷股肱1.22 馬兒成名1.39 火雨焚城1.9 策封爲王1.39 妾無異議1.79 心願終了1.90 貴不可言1.45 何愁不嫁159 亂世之才170 自斷股肱21 解我心憂130 不可定期120 不忘初心1.53 望廬而還152 南下平亂144 無雙后妃1.73 西林馬場1.76 以國爲家1.76 世道無常169 白玉之精1.32 無心插柳108 浮生若夢1.70 青徐流民128 孤很欣慰1.200 終破隴關1.65 攻略壽春1.78 四海英雄184 心有羈絆144 首尾難顧147 絕非等閒1.3 娘要嫁人1.88 藩強朝弱1.76 以國爲家110 門下五吏100 三馬同槽147 同類相動1.38 一日成鹽186 氾濫成災131 美玉生煙1.50 宮廷之變198 東歸洛陽148 七色婢女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20 繡衣直指104 龍吟虎嘯1.48 後宮爭鬥1.38 人頭落地182 羣仙聚會108 禮不可廢138 清波滌塵1.264 又見連環183 欲取姑予1.68 清溪橋樓192 猛虎羣狼106 大徹大悟110 門下五吏1.92 首鼠兩端1.64 百練清剛1.23 痹體之術102 風雪載途105 野火燎原1.38 麒麟識英1.207 以退爲進105 胡口奪食1.63 泰山賊衆140 添兵增竈1.40 羣盜蜂起148 暗語絃音1 全在水裡1.7 三家解兵13 心有猛虎1.32 織蓆販履171 獨步天下169 頂級名產1.36 培肥改土1.288 欲加之罪
1.27 身後之謀1.88 皆有所屬125 賽馬效應1.6 網開一面122 火燒濮陽149 乘風而至1.244 徒有虛名1.23 三千珠履158 鐵壁鏵嘴132 一脈相承150 爲國秉筆1.225 斜趨漢津1.200 兼顧利弊1.78 城上金烏1.83 銳不可當15 愛恨入土1.79 別開生面1.5 千家萬戶1.57 周不如漢1.39 善罷甘休179 三人爲衆1.48 八方旅人1.58 金水商肆1.62 赤麂皮尉170 自斷股肱1.22 馬兒成名1.39 火雨焚城1.9 策封爲王1.39 妾無異議1.79 心願終了1.90 貴不可言1.45 何愁不嫁159 亂世之才170 自斷股肱21 解我心憂130 不可定期120 不忘初心1.53 望廬而還152 南下平亂144 無雙后妃1.73 西林馬場1.76 以國爲家1.76 世道無常169 白玉之精1.32 無心插柳108 浮生若夢1.70 青徐流民128 孤很欣慰1.200 終破隴關1.65 攻略壽春1.78 四海英雄184 心有羈絆144 首尾難顧147 絕非等閒1.3 娘要嫁人1.88 藩強朝弱1.76 以國爲家110 門下五吏100 三馬同槽147 同類相動1.38 一日成鹽186 氾濫成災131 美玉生煙1.50 宮廷之變198 東歸洛陽148 七色婢女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20 繡衣直指104 龍吟虎嘯1.48 後宮爭鬥1.38 人頭落地182 羣仙聚會108 禮不可廢138 清波滌塵1.264 又見連環183 欲取姑予1.68 清溪橋樓192 猛虎羣狼106 大徹大悟110 門下五吏1.92 首鼠兩端1.64 百練清剛1.23 痹體之術102 風雪載途105 野火燎原1.38 麒麟識英1.207 以退爲進105 胡口奪食1.63 泰山賊衆140 添兵增竈1.40 羣盜蜂起148 暗語絃音1 全在水裡1.7 三家解兵13 心有猛虎1.32 織蓆販履171 獨步天下169 頂級名產1.36 培肥改土1.288 欲加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