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功在不捨

薊國樓桑,將作寺。

薊王親臨,必事出有因。

仲春二月,“溫室實驗田”中,麥穗金黃,滿室飄香。

“試驗”二字,出自王充《論衡·遭虎》:“等類衆多,行事比肩,略舉較著,以定實驗也。”薊王賦其新意。每每在新技藝推廣前,必經由將作寺,實驗論證。名曰:試驗田。

待工匠掘出底泥,陪同官吏,無不驚呼出聲。

“敢問主公,莫非皆沙壤!”右相耿雍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然也。”劉備輕輕頷首。

耿雍又問:“主公欲圩田……大漠乎?”薊國圩田制,天下知名。

“大漠無需急。”劉備笑道:“先爲西域圩田。”

“臣等,願聞其詳。”上庠令鄭玄長揖求教,被劉備雙手托起。

“諸君,還記得‘毛遂治滏’否。”劉備笑問。

“臣記得。”左相崔鈞答曰:“毛遂自薦,請兵有功,趙王封其爲諫議大夫,封邑曲樑。此地雖是沃土,卻因地勢低窪。滏、洺等水,常氾濫成災,百姓生活貧苦。毛遂先築河堤,迫洺水改道北流。又令民夫和‘紅膠泥’,將滏水河牀抹厚五尺,不留空隙。此後,滏水再無潰決之虞,河道暢通,一瀉千里。”

劉備笑道:“沙壤之所以能蓄水,便因三尺之下,皆是紅膠和泥。膠泥經驕陽暴曬,無需火烤,便會硬化如陶。等同於將此片沙田,盛入巨大陶碗。再引肥水至田埂,連通埋於沙田下的滴漏竹管,不斷滋潤。遇曝曬,水汽自升,無缺水之困,穀物因而萌生。”

說完。劉備又命工匠取來一截鑽孔竹筒,遍示衆人。

與時人用來計時的漏壺,完全不同。此竹筒,開孔如笛,居中排列腰際。只需水位越過腰線,便可四時滴漏。

“莫非主公欲從冀州運紅膠泥,遠赴西域。”右相耿雍言指,代價不菲。

劉備搖頭道:“非也。類似黏土,無處不有。便是大河底泥,亦可烘乾墊底。只需命匠人出城搜尋,當可就近運來。”

門下祭酒司馬徽笑問:“先看革帳溫室,又看沙壤種田。主公欲爲長城軍屯乎?”

“然也。”劉備道破心意:“大漠終歸是心腹大患。前漢所築長城,多有損毀。孤欲重築,設立塢堡,令兵士屯田自養。而後。徐徐逆進,築城通渠,種田大漠。”

先不論能否實現。我主雄心,無人可及。

就劉備所知,只需搞定蒸發與滲漏,沙地種田,亦無不可。支渠四通,膠泥墊底;肥水滴灌,溫棚遮陽。應當可行。只需持續種田數載,不斷改良土壤,待防風林木長成,水性循環小氣候形成。持續種田,當事半而功倍。

“先從西域始。”劉備一錘定音。

西域實不缺水。只因地表蒸發劇烈,難以存留。前漢時,西域都護府,針對性的修築了地下水利工程。時稱“井渠”。穿渠校尉,便負此責。“漢遣破羌將軍辛武賢,將兵萬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轉谷。”後人注“卑鞮侯井”曰:“大井六,通渠也。”

後世稱“坎兒井”。乃是一種結構十分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統。由豎井、暗渠、明渠和澇壩,四部分組成。其構造原理:在高山雪水潛流處,尋其水源地,間隔打下深淺不等之豎井;而後再依地勢高下,於井底修通暗渠,溝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出水口,與地面渠道相連,將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如此,即可避表層沙土滲漏,又可防長距離輸送水汽蒸發。

自劉備中西域而立幕府。二位府丞,在前人基礎上,嚴格按照薊國施工規範及營造技藝。將西域井渠,發揚光大。引水涵管,皆用硬質陶管。引水入城尚不足夠,還需分潤各家各戶。前院鑿豎井引出,建水塔蓄水。引流鍋爐房。酌情升溫加熱,輸往家中各處。雨污分流後,肥水經污水管,排往城外,滋養農田。如此,循環往復。

西域石炭儲量豐富,開採便利。冶煉採暖,皆有大用。薊國營城術,已惠及西域五十五國,各個綠洲城邑。然如羣星拱月,居中好大一塊荒漠,棄之可惜。於是薊王便想:沿水路枝津,試行屯田。若將河渠比脈絡。這片制霸西域正中,巨大的流沙枯葉,是否能枯葉逢春。且看薊王能否,回春有術。

衆人隨薊王,逐次看過。各式田地,不一而足。還有用空心磚,砌成一高一矮,前後防風牆,頂部搭建竹棚,鋪設革膜。既防風防砂透光保暖,又可阻斷水汽蒸發。類後世簡易大棚。

各種直指西域的種田技藝,直令一干人等,大開眼界。

單單透光革膜,竟不下數十種之多。足見用心良苦。

“膜,幕也。”上庠令鄭玄嘆道:“此物,先前多用於國人院中藥圃。今日方知,乃有大用。”

“去年,草原各部,共計販入活羊百萬。皆是多年老羊,無從割毛。羊皮多被製成革膜,羊腸用於券鈔封膜。取食鮮肉,醃成蠟肉,煉脂成油,骨粉亦爲精飼料。”右相耿雍笑道:“一張羊皮,方二步(約1㎡)。一畝所需,不過四百六十張。”

將作令蘇伯,卻糾正道:“四百張足以。”

“爲何?”鄭玄請教。

蘇伯答曰:“膈膜需繃緊,方利透光。故拉伸之下,一畝大田,四百張足以。”

“原來如此。”衆人欣然點頭。

“一年之革,可覆二千五百畝。”左相崔鈞笑道:“此,還只是羊皮。再加豚、牛等皮,年可製革膜,三萬畝。”

“竟有如此之多。”衆人無不詫異。

上計令陳逸忽笑:“諸君可知,我國三百餘城,一日食豚(豬)幾何?”

“未知也。”此乃上計署所轄,他人焉能得知。

“一萬頭。”見衆人皆驚,陳逸笑道:“須知。國人食豚,遠不及食牛羊。”

話說,後世《東京夢華錄》有載,僅汴梁城一天,便要吃掉上萬頭豬。薊國三百餘城,九百萬口,還吃不過汴梁一城之衆。

日食豬萬頭。以年計,可得革膜,萬八千二百五十畝。若類比後世汴梁,日食十萬頭。以年計,可得革膜,十八萬二千五百畝。無需如此之多。豬、牛、羊,之和,年可制膜十萬畝。薊王便心滿意足。

此事易耳。薊國五萬,隴右二萬五,都護府二萬五。不出二載,便可實現。

上庠令鄭玄,不由誦起荀子《勸學》名篇:“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薊王種田,着實強悍。

1.237 露華勻玉153 巧施連環1.50 下辯除石149 厲兵秣馬144 計斷九月1.68 以和爲貴135 喜得千金1.29 奮威揚武178 深明大義1.206 饔飧不濟1.63 懸樓列肆1.85 遼東之煮141 捨我其誰195 無雙連環164 首尾呼應1.84 蟾宮折桂107 以夢爲繭1.58 萬般皆好1.36 再見太后1.23 投桃報李1.272 董卓赴宴1.55 洛陽一日1.69 洛陽紙貴1.44 白檀守備128 欲蓋彌彰1.46 鷹擊長空221 非人臣也第2078章 1.267 白馬驍將113 求開黨錮1.43 樓桑特產261 寄神免禍10 耿氏製陶165 往昔之約1.80 火山女王145 機關殺陣61 衝風之末12 何方妖孽125 此事拿手146 何須十年196 神智夫人1.33 同舟共渡1.33 代父上疏13 匹夫無罪155 六神無主1.87 開門揖盜1.98 正大光明184 天命有歸1.276 命喪宮門81 融爲一體1.4 砥礪同行1.60 接風洗塵1.82 逢凶化吉1.40 何懼偷生51 流民來附1.63 熔金入庫1.99 衆不可逆102 捧日而立1.23 真骨舍利1.27 託妻寄子175 兵荒馬亂150 機關算盡129 棋逢對手1.39 妾無異議137 和親典禮13 改造閭里127 賊臣當道133 歸期已定117 嫁禍安國191 另立門戶182 兩全其美108 禮不可廢159 衆星拱辰106 巡視南境174 變俗易教1.25 兄弟鬩牆108 命續二載71 窮厄之寇148 附內而生166 秦薊之好1.24 多多益善186 福壽未央1.38 麒麟識英1.35 多事之秋136 悲秋盡露145 機關殺陣14 各奔東西1.28 地陷神術114 一州之地41 早去早回1.67 水戰剿匪144 田貴如馬169 百日分曉81 天下喉舌148 五帝之學19 遊麟可用164 首尾呼應1.82 倉樓藏秘124 獻履貢襪1.80 關羽得子21 三人成虎
1.237 露華勻玉153 巧施連環1.50 下辯除石149 厲兵秣馬144 計斷九月1.68 以和爲貴135 喜得千金1.29 奮威揚武178 深明大義1.206 饔飧不濟1.63 懸樓列肆1.85 遼東之煮141 捨我其誰195 無雙連環164 首尾呼應1.84 蟾宮折桂107 以夢爲繭1.58 萬般皆好1.36 再見太后1.23 投桃報李1.272 董卓赴宴1.55 洛陽一日1.69 洛陽紙貴1.44 白檀守備128 欲蓋彌彰1.46 鷹擊長空221 非人臣也第2078章 1.267 白馬驍將113 求開黨錮1.43 樓桑特產261 寄神免禍10 耿氏製陶165 往昔之約1.80 火山女王145 機關殺陣61 衝風之末12 何方妖孽125 此事拿手146 何須十年196 神智夫人1.33 同舟共渡1.33 代父上疏13 匹夫無罪155 六神無主1.87 開門揖盜1.98 正大光明184 天命有歸1.276 命喪宮門81 融爲一體1.4 砥礪同行1.60 接風洗塵1.82 逢凶化吉1.40 何懼偷生51 流民來附1.63 熔金入庫1.99 衆不可逆102 捧日而立1.23 真骨舍利1.27 託妻寄子175 兵荒馬亂150 機關算盡129 棋逢對手1.39 妾無異議137 和親典禮13 改造閭里127 賊臣當道133 歸期已定117 嫁禍安國191 另立門戶182 兩全其美108 禮不可廢159 衆星拱辰106 巡視南境174 變俗易教1.25 兄弟鬩牆108 命續二載71 窮厄之寇148 附內而生166 秦薊之好1.24 多多益善186 福壽未央1.38 麒麟識英1.35 多事之秋136 悲秋盡露145 機關殺陣14 各奔東西1.28 地陷神術114 一州之地41 早去早回1.67 水戰剿匪144 田貴如馬169 百日分曉81 天下喉舌148 五帝之學19 遊麟可用164 首尾呼應1.82 倉樓藏秘124 獻履貢襪1.80 關羽得子21 三人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