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盜亦有道

天下名士,諸如王芬者,何其多也。

此舉不啻一記晴天霹靂。足可振奮人心。所謂國難當頭,齊心勠力。宦官、黨人、外戚、宗室,難得患難共處。暫且偃旗息鼓,罷置撕鬥。

洛陽一掃先前頹勢,朝政日新月異。頗有些否極泰來的意味。便是路上行人,亦多笑容。

陛下之所以不再糾結於無人入西園買官。乃因正緊盯金水貲庫。轉手五十億成百億。試想,需賣多少二千石官,才能賺足此數。陛下乃當世皇商。孰輕孰重,自當拎得清。

恰逢二月初開。需等“桃花水”後,大河方能通航。

所謂“桃花水”乃是指每年仲春二月,大河上游冰凌消融形成春汛。當冰凌流至下游時,恰逢沿岸山桃盛開,故稱爲“桃花水”。

《漢書·溝洫志》:“來春桃華水盛,必羨溢,有填淤反壤之害。”“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蓋桃方華時,既有雨水,川穀冰泮(融冰伴水),衆流猥集,波瀾盛長,故謂之桃花水耳。”

待春汛過後,存於貲庫的銅錢,方能運回薊國。而來自薊國的上幣,亦才能隨船運來帝都。所謂無銅身輕。海量銅錢,無從搬運。便是一座錢山堆在眼前,亦有心無力。故少有人打滿船銅錢的主意。

再說。大河之上,薊國橫海纛,縱橫馳騁。便是有水賊出沒,不等抵近,已被一網打盡。

薊國機關術,實在是匪夷所思,令人瞠目。

灌了半腔冷水,又被提上甲板。滿身扎滿倒刺的水賊,紛紛醒悟。一頭撞上薊國,黃巾輸得不冤!

撤網穿繩,壓入底艙監牢。樓船校尉郭祖,這便領人前往探視。

環視賊衆,郭祖比了個草莽才懂的手勢:“上山捉虎。”

衆賊人脫口而出:“下海擒龍。”

“赴湯蹈火。”“粉身碎骨。”

“披肝瀝膽。”“義往無前。”

“若違此誓。”“葬身魚腹。”

還有何話好說,賊寇納頭便拜:“拜見盟主!”正是山海之盟。

“衆兄弟請起。”郭祖抱拳道:“承蒙主公垂憐,授我校尉之職。所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衆兄弟可願與我共扶明主,再興炎漢。”

“我等敢不從命!”

身後樓船司馬胡玉,不禁感慨。這段套詞,之所以屢試不爽。只因盜亦有道。

牽招與衆師兄弟,扶師棺返鄉。路遇山賊,衆人皆逃,唯牽招以身擋刀。山賊見他有義,遂放其離去,由此牽招聲名鵲起。

司馬芝攜老母,於魯陽山遇賊。衆人皆棄老弱而逃,唯他以身擋刀。山賊紛紛高呼“殺之不義”,放其與老母離去。

大漢不禁刀劍弓弩,卻傳承有序。何也。正因心存道義。

何人該殺,何人不該殺。心中自有道義衡量。法有所限,道義蓋頂。總有人爲友殺人,提頭過鬧事。總有人不避酷刑,自投案前。總有人不忍殘害忠良,欲棄官同亡(逃)。

不忠不義,盡皆殺之。殺之亦不足惜。

讀懂大漢的等級森嚴。亦需讀懂大漢的俠義無雙。

身處廟堂,爲主盡忠。置身江湖,爲友守義。便是我煌煌天漢,時人之日常。

後世王朝爲何要禁武。

只因再無道義。唯剩蠅營狗苟,黨同伐異,官場現形。

通腸之術,古而有之。病患多服下瀉劑,一瀉千里後,自當通暢無比。

而灌腸之術,卻始見於今漢。

名醫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記載,有便秘者,因其體質或病情不宜服瀉劑通便,宜用“蜜煎導方”或“豬膽汁方”。前者,乃是將蜂蜜用文火熬煉成稠厚飴狀,趁尚微沮之時,捻成手指粗細、前端尖、二寸長之“圓條”,待冷卻變硬,塞人肛內,能促通便。

“豬膽汁方”則是取豬膽汁調少許醋汁製成。而後“灌穀道內,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此法,作用和緩,效果頗佳。灌人穀道後,經“一食頃”(一頓飯的時間),便可將滯留秘結於體內的糞便撐出。

及到唐時,醫書所載用於灌腸的藥物,除豬膽汁之外,還有鹽湯、酒、蒼耳汁等。孫思邀用鹽水灌腸,醫治因飲酒過多導致消化不良並伴有腹脹的病患,其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書錄“煮鹽湯以竹簡灌‘大孔’”之法。頗似近代生理鹽水灌腸。

“豬膽汁方”,氣味濃烈,實在難以啓齒。棄之棄之。

“蜜煎導方”,見效遲緩,着實等之不及。棄之棄之。

要說,還是薊王了得。以鹽池頂級珍珠鹽粒,滴入香薰精油,輔以隴山懸溜水煮沸,冷卻至室溫而成“沐浴鹽水”。再以琉璃巧器灌入,殺菌消毒,暗香殘留,通暢效果極佳。

嘶——

怎叫一個舒爽。

尤其羌胡多啖肉食腥。不食蔬果。故多有不暢。薊茶與鹽水,可謂兩大神器。上飲下灌,當真快活賽神仙。

配方自關首流出後,遂被爭相仿效。琉璃器太貴亦無妨。換做竹筒便可。

諱疾忌醫,斷不可取。亦不能病急亂投醫。

對症下藥,方是正道。

關中大地已春暖花開。而隴右仍冰天雪地。唯武都略有春意。

這日,午後。一隊人馬,頂風冒雪,奔入西傾王庭。正是許師返回。

入溫泉王庭,與女豪相見。

見她一去一回,判若兩人。饒是女豪,亦不禁爲之目眩:“許師年輕時絕豔河曲。今日得見,方知名不虛傳。”

“此去能舊貌換新顏,多虧女豪成全。”許師微微一笑,萬種風情。

“如此看來,當與薊王相處無間。”女豪忽有些酸意上涌。

“相濡以沫,親密無間。”許師又答。

“薊王如何?”女豪雙眸微眯,精光畢露。

“當世人傑。無可出其右。”許師再答。

“比傷你之人如何。”女豪微微一笑。乃行試探。

許師竟無動於衷。展顏一笑,顧盼生輝:“由表及裡,由淺入深。雲泥之別。”

女豪在心中一聲暗歎,許師全然不似假裝。莫非,薊王當真迴天有術。

“我已與戲丞商定。阿素、許女等人同嫁爲媵。”女豪言道。

《春秋·公羊傳》:“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

“侄娣”,“侄是妻之兄女(請注意),娣是妻之妹,從妻來爲妾也。”

許師嫣然一笑:“合乎古禮。”

“許師即去試婚,亦當爲媵。”女豪語出驚人。

“妻後母(請注意),納釐嫂。我與女豪同嫁,亦合乎我族古禮。”許師全無破綻。

“……”女豪自簾後細細端詳,確無一絲破綻。只得無奈放棄:“許師一路辛苦,且下去休息吧。”

“遵命。”許師盈盈拜退。

1.254 除舊佈新190 封賞羣臣1.73 謠言四起193 應運而生106 羌胡合流151 便宜行事1.295 求仁得仁199 失之交臂168 天下治術1.90 沉月女校101 善始善終71 頓遜海渠101 減矢之計149 內外雙軌1.38 溯谷而行1.92 黃金分割191 陰圖異計1.86 恩深似海71 以鹿爲幟1.23 王宮女官124 絕境弄險61 穩紮穩打1.88 暗流涌動1.42 兵行險着133 強者之姿1.23 痹體之術1.35 三高三服1.289 四面樹敵112 虛席以待194 利令智昏142 上谷烏桓1 分兵入關1.46 辟邪三寶1.205 長安小聚178 中洲一郡1.229 吞光五鳳1.43 樓桑特產127 萬法歸宗1.236 溫水三登151 金石爲開101 東走西顧1.42 變置社稷162 難言之隱193 少不言愁1.90 白身野士146 有恃無恐1.204 猶樂思沛118 吐剛茹柔1.38 溯谷而行1.30 洛陽小市1.43 龍生九子101 三日之義104 見字如面175 茱萸託思116 日黑水溢1.80 關羽得子1.208 命不該絕1.66 飛廉斬薙125 息事寧人1.63 焉能見疑1.50 大河之子1 龍血玄黃179 蠢蠢欲動1.25 相遇上陵1.75 愁雲散盡188 二日並天1.53 馳名中外1.79 牽發而動1.279 危國之道192 火燒西園1.253 軍法從事31 形勢大好1.25 張家謝禮136 借刀殺人1.38 明日爲王1.5 奉身以死1.29 養女死士180 烏程白虎107 三日得仙1.277 賊臣授首194 開館典禮166 猛獸鬥場127 無詔不離124 成王敗寇120 滅頂之災1 羣雄上洛1.48 八方旅人156 仁道在邇128 了無蹤跡156 討董聯盟210 喧賓奪主1.68 西林大建126 投其所好104 掃榻以待1.50 從風而服133 首遭彈劾第2085章 1.274 飛絲雲禪149 白駒過隙192 共赴國難117 無人清白
1.254 除舊佈新190 封賞羣臣1.73 謠言四起193 應運而生106 羌胡合流151 便宜行事1.295 求仁得仁199 失之交臂168 天下治術1.90 沉月女校101 善始善終71 頓遜海渠101 減矢之計149 內外雙軌1.38 溯谷而行1.92 黃金分割191 陰圖異計1.86 恩深似海71 以鹿爲幟1.23 王宮女官124 絕境弄險61 穩紮穩打1.88 暗流涌動1.42 兵行險着133 強者之姿1.23 痹體之術1.35 三高三服1.289 四面樹敵112 虛席以待194 利令智昏142 上谷烏桓1 分兵入關1.46 辟邪三寶1.205 長安小聚178 中洲一郡1.229 吞光五鳳1.43 樓桑特產127 萬法歸宗1.236 溫水三登151 金石爲開101 東走西顧1.42 變置社稷162 難言之隱193 少不言愁1.90 白身野士146 有恃無恐1.204 猶樂思沛118 吐剛茹柔1.38 溯谷而行1.30 洛陽小市1.43 龍生九子101 三日之義104 見字如面175 茱萸託思116 日黑水溢1.80 關羽得子1.208 命不該絕1.66 飛廉斬薙125 息事寧人1.63 焉能見疑1.50 大河之子1 龍血玄黃179 蠢蠢欲動1.25 相遇上陵1.75 愁雲散盡188 二日並天1.53 馳名中外1.79 牽發而動1.279 危國之道192 火燒西園1.253 軍法從事31 形勢大好1.25 張家謝禮136 借刀殺人1.38 明日爲王1.5 奉身以死1.29 養女死士180 烏程白虎107 三日得仙1.277 賊臣授首194 開館典禮166 猛獸鬥場127 無詔不離124 成王敗寇120 滅頂之災1 羣雄上洛1.48 八方旅人156 仁道在邇128 了無蹤跡156 討董聯盟210 喧賓奪主1.68 西林大建126 投其所好104 掃榻以待1.50 從風而服133 首遭彈劾第2085章 1.274 飛絲雲禪149 白駒過隙192 共赴國難117 無人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