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如湯沃雪

田光對太子丹言:“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脈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

換言之,自先秦起,時人便已將勇者分類。待儒學大興,時人又作細分:忠勇、義勇、仁勇、智勇、誠勇、悍勇、兇勇。諸如此類。時下呂布之勇,猶在兇勇之上,薊王稱之爲:虓勇。

“料其虓勇,則鵰悍狼戾。”像雕一樣迅猛強悍,如狼一般兇狠乖張。

此乃與生俱來之勇者氣魄。然此非薊王所欲。薊王需消磨戾氣,知恥後勇:於百姓仁勇、於袍澤誠勇、於兄弟義勇、於主公忠勇,乃至神勇無匹。

先除貪念,再除私慾。久隨主公劉備,當曉忠義廉恥。頑石之於璞玉。對呂布的打磨,非一日之功。

所幸天下無戰事,可徐徐圖之。

就劉備所觀。呂布虓勇之下,還有與生俱來的狡黠。

歷史亦證明,面對人生岔口,呂布總能選擇於己有利之道。背棄丁原,擇主董卓,又背董卓,三擇王允,長安被破,又棄王允及家小,重回關東。先投袁術,再投袁紹,聯合張楊,與曹操爭先,後奔劉備,取而代之。終走投無路,縊殺梟首。

有狡黠,卻無大智。見短利,無視長益。之所以如此,丁原、董卓,對其影響至深,不可磨滅。與惡爲伴,久而久之,必染惡習。換言之,主公之人,對呂奉先而言,亦至關重要。劉備既能化解賈詡五毒之冠,必能感化鵰悍狼戾之虓勇呂布。

月朗星稀,清風徐徐。

“何人作祟!”瑤光殿前,呂布弓開滿月。箭指偏殿下處花石從中。

“左中郎將手下留情。奴婢並無惡意。”便有小黃門自花石後走出。

“你是何人。”見他嬌小清瘦,呂布收弓喝問。

“小黃門安絜,拜見左中郎將。”

“若無惡意,何必潛行。”再開口,呂布已走到身前。猛虎搏兔,悄然無聲。

安絜面紅耳赤,從袖中取一荷葉包:“腹中飢鳴,故入庖廚,自去吃食。”

呂布嗅了嗅,頓覺清香撲鼻:“內中何物。”

安絜清了清嗓子,將袖中美食,依次取出:“犓(chú)牛之腴,菜以筍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膚。楚苗之食,安胡之飰(飯)摶之不解,一啜而散。於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調和。熊蹯之臑,芍藥之醬。薄耆之炙,鮮鯉之鱠。秋黃之蘇,白露之茹。蘭英之酒,酌以滌口。山樑之餐,豢豹之胎。小飰大歠(chuò),如湯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左中郎將嘗乎?(注①)”

見珍饈美饌,琳琅滿目,擺滿身前,上下石階。

饒是九尺呂布,亦驚呆。

待兩袖清風,安絜束手而立,目露羞怯。

持戟值夜,頗耗氣力。呂布正欲張口,不料腹中好一陣水響:“咕嚕嚕……”

安絜一雙美眸,亦不由隨聲,各轉半圈。

“可願同享。”呂布不怒自威。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安絜明眸善睞。

呂布全身披甲,索性斜靠上下臺階。旁若無人,伸手取食。待鹿肉入口,呂布表情已說明一切。這便風捲殘雲,胡吃海塞。吃相之慘烈,令安絜當即高看一眼。

“左中郎將果真性情中人。”

“休要多言,可有美酒順食。”呂布兩眼一瞪。

“佳席豈無酒。”說着,安絜又取一葫蘆在手。

“滿席順走,乃高人也。”呂布隻手掠來,仰頭狂飲半壺,忽又醒悟:“職責在身,不可多飲。”

安絜也是餓了。搶在呂布之前,食指大動,塞滿兩腮。

二人不再言語,將一席佳餚,吃盡喝乾。

呂布撐臂起身:“痛快!”

再低頭,見安絜亦撐到翻白眼,呂布這便笑道:“天光將亮,如何藏身?”

“無妨。”用力吞下積食,安絜一聲飽籲:“雞鳴時分,便有采買馬車出宮,我當隨行。”

“原來如此。”呂布抱拳一笑:“後會有期。”

“恭送左中郎將。”安絜長揖及地。

再擡頭,呂布已遠去。

“如此體魄,竟腳底無聲,真虓虎也。”不等感慨落地,又急忙折返:“家中子弟,皆翹首以盼。當速去。”又熟門熟路,潛回庖廚,再順走一席。

曹節隱居別館,家中小黃門,吃不來粗茶淡飯,又回不去南北二宮。於是便央求安絜,自瑤光殿順來。纔有今夜之相遇。

待安絜重回,乘採買馬車出城。

官堡闕樓,右丞賈詡徐徐放下手中千里鏡。

“美人計,可行乎?”

陽渠港水砦,三足踆烏船宮。

絲絲煙氣,從案邊玉匣中,徐徐溢出。玉匣內藏瑤池仙丹一丸。麻姑仙已檢視,確是仙門良藥。故帶到薊王寢宮。沐浴侍寢,便隨手放於書案。不料仙丹暗藏玄機,竟自行融化,散爲煙氣。

氤氳而上,隨風潛入,四散開來。

滲透輕紗,飄入牀榻。

麻姑、旋波,提謨,等女仙,並杜氏、鄒氏等美人,正與夫君相擁而眠。芙蓉帳暖,金風玉露,香汗淋漓。借體香遮掩,一縷清風混入,並未察覺。

睡夢中的劉備,睫毛輕動,眼珠輕輕滑過眼簾。

耳畔忽聞衆聲澈朗,靈音駭空。又見叢雲之上,投下金光。

七仙女,衣裙縹緲,駕霧騰雲,自金光而下,飛墜半空。

王子登彈“八琅之璈”,董雙成吹“雲和之笙”,石公子擊“昆庭之金”,許飛瓊鼓“震靈之簧”,婉凌華撫“五靈之石”,範成君奏“湘陰之磬”,段安香作“九天之鈞”。

須臾,又見墉宮玉女郭蜜香,駕龍嚴車,載上元夫人阿環,駛出金光。

“王上別來無恙乎?”上元夫人,居高下問,仙氣凜人。

劉備緩緩閉目,又徐徐睜眼。此情此景,歷歷在目,心知已入幻境:“夫人好手段。”

“王母降爲彌月之喜,本欲邀王上同赴蟠桃盛會。豈料王上拒人於千里之外。今遣妾來,略盡地主之誼。”上元夫人巧若倩兮,風姿旖旎。

“崑崙乃極西之地,夫人今在洛陽京師,何曾爲東主?”劉備反問。

“王上既入仙界,何必再論俗世。”上元夫人伸手相邀:“且同乘龍嚴車,共赴瑤池盛會。”

見劉備無動於衷。

七仙女,簫鼓齊鳴,大張仙音。

“請王上登車。”

“請王上登車。”

“請王上登車。”

情急之下,惡從心起。牀榻之上,劉備猛然睜眼。

“來人!”

251 入鄉隨俗183 瓦釜雷鳴1.75 永不更迭126 聚散有時1.75 一錢太守160 巧不如拙1.23 百騎踏營145 夢寐以求1.36 籠中之鳥1.70 孤芳自賞126 諸事不宜1.70 封侯拜相1.52 空空如也13 虛實失度153 情亦動人1.76 牽繮執轡1.69 義立而王1.50 試釘馬掌196 遠古迴響128 堂議三問216 觸類旁通51 樑冀金山144 遷都壽春148 如期而至1.89 無銅身輕131 衣錦榮歸196 家門之爭1.42 撐犁孤塗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58 含笑九泉117 無人清白1.23 百騎踏營1.248 火煉真金1.68 女王之牙101 如虎添翼147 不負韶華112 泊樓車位139 空谷傳聲1.32 上下求索125 急流勇退103 撲朔迷離156 開卷有益1.86 義舍病院113 對面而弈102 家國天下1.276 命喪宮門1.95 西園八校131 再造新莽1.8 配享太廟146 大而化之1.48 百善孝先1.84 護氐校尉1.47 帝國時代1.30 未琢璞玉123 天賜之幸241 錐處囊中135 抱火寢薪117 倒履相迎104 窮無出路1.77 蜩螗之鳴140 守土有功10 雕版印鈔10 寡義廉恥1.94 規圓矩方1.76 麒麟續命1.79 字挾風霜150 一戰功成1.22 百死莫贖186 福壽未央1.77 各有封賞13 殊途同歸17 忽左忽右121 非此即彼189 開立幕府129 欺君太甚1.70 海瀕廣潟123 勇冠三軍1.246 弄劍踏杯193 依山下寨291 無能之輩116 東部鮮卑124 表裡相合162 畢生所願135 佳偶天成130 不可定期1 十里少年1.92 南有喬木1.45 好治不病1.32 皇后召喚123 宦海沉浮178 一門爭義1.94 與王雷同1.88 腰纏萬貫133 首遭彈劾133 金針撥障115 帝王心聲61 董卓獻車1.28 將門虎子111 無名之輩109 寧有種乎
251 入鄉隨俗183 瓦釜雷鳴1.75 永不更迭126 聚散有時1.75 一錢太守160 巧不如拙1.23 百騎踏營145 夢寐以求1.36 籠中之鳥1.70 孤芳自賞126 諸事不宜1.70 封侯拜相1.52 空空如也13 虛實失度153 情亦動人1.76 牽繮執轡1.69 義立而王1.50 試釘馬掌196 遠古迴響128 堂議三問216 觸類旁通51 樑冀金山144 遷都壽春148 如期而至1.89 無銅身輕131 衣錦榮歸196 家門之爭1.42 撐犁孤塗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58 含笑九泉117 無人清白1.23 百騎踏營1.248 火煉真金1.68 女王之牙101 如虎添翼147 不負韶華112 泊樓車位139 空谷傳聲1.32 上下求索125 急流勇退103 撲朔迷離156 開卷有益1.86 義舍病院113 對面而弈102 家國天下1.276 命喪宮門1.95 西園八校131 再造新莽1.8 配享太廟146 大而化之1.48 百善孝先1.84 護氐校尉1.47 帝國時代1.30 未琢璞玉123 天賜之幸241 錐處囊中135 抱火寢薪117 倒履相迎104 窮無出路1.77 蜩螗之鳴140 守土有功10 雕版印鈔10 寡義廉恥1.94 規圓矩方1.76 麒麟續命1.79 字挾風霜150 一戰功成1.22 百死莫贖186 福壽未央1.77 各有封賞13 殊途同歸17 忽左忽右121 非此即彼189 開立幕府129 欺君太甚1.70 海瀕廣潟123 勇冠三軍1.246 弄劍踏杯193 依山下寨291 無能之輩116 東部鮮卑124 表裡相合162 畢生所願135 佳偶天成130 不可定期1 十里少年1.92 南有喬木1.45 好治不病1.32 皇后召喚123 宦海沉浮178 一門爭義1.94 與王雷同1.88 腰纏萬貫133 首遭彈劾133 金針撥障115 帝王心聲61 董卓獻車1.28 將門虎子111 無名之輩109 寧有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