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大利匠城

內亂將起,草原暫且不管。先滅黃巾,平諸侯,北上草原。待整合各部,再揮師西進。羌亂可休矣。

定下和親婚期,餘下諸事皆交由兩位家丞辦理。劉備與蘇伯等人泛舟巨馬水路,抵達了大利亭處。經由吞光鎧燒造成功的啓示,劉備已想好了大利亭城的建造。

“濡水又東南流,於容城縣西北大利亭東南合易水而注巨馬水也。”

大利亭在巨馬水路上游,恰逢濡水合易水,同注巨馬水,水流湍急。蘇伯看過,若在此處建造水利機械,事半功倍。

於是,劉備準備將大利亭城督造成匠邑。

所謂匠邑,匠人之城也。

蘇伯看過水流走勢,這便言道:“主公,此地水流湍急,舟停且殊爲不易,如何下樁柱?”

劉備點頭道:“然也。故而此次築城,不用樁柱。”

蘇伯身後匠人,皆面面相覷。不立樁柱,如何建樓?

劉備指着身下車輪舟言道:“盡起樓船。艙室皆以‘水密隔艙’加固。泊在此處,互相以鎖鏈連接,上鋪木板,縱橫連成城池。鎖環需能各自鬆解,木板也不可釘死。需要時,衆船能自行解脫。以防大火蔓延。”

“水密隔艙”是造船技藝的一項重大發明。

用水密隔板把船艙分成互不相通的獨立水密艙室。漢代已有雛形。唐宋開始大規模應用。

如此一來。在航行中,即便有一兩個艙區破損進水,也不會流到其他艙區。船體仍有相當浮力,不致沉沒。如進水太多,船身支撐不住,只要拋棄貨物,減輕載重,便不會很快沉沒,給乘客逃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如船身破損不嚴重,進水不多,只需把進水艙區內的貨物搬出,便可就地修復破損,而不會影響航行。如進水較爲嚴重,無法就地修復,且又不至於沉沒,便可駛向就近港口或陸地進行修補。

因此,水密隔艙既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沒能力,又增加了遠航的安全性。

馬可·波羅曾在他的遊記中,對中國的船舶作了詳細的描述。英國本瑟姆曾考察過中國的船舶結構,並對歐洲造船工藝進行改進,引進了中國的水密隔艙結構。1795年,他受英國皇家海軍的委託,設計並製造了六艘新型船隻。從此,中國先進的水密隔艙結構,逐漸被歐洲乃至世界各地的造船工藝所吸收,至今仍是船舶設計中重要的結構形式。

“主公要盡起樓船,縱橫相連。以船樓爲重樓。以船身爲樓基。以木板鋪路。以甲板爲庭院街巷?”蘇伯的表情已說明一切。

臨鄉侯天馬行空,往往出人意表。細想之下,卻又可行。

“大利亭城,將跨河岸而建。兩岸盡起幹欄重樓,河面泊滿樓船。如此水陸相連,橫欄南巨馬水路,再起水砦,以御上游來船。水漲而船高。水落則船降。無論水大水小,皆無妨。岸邊幹欄重樓亦能防水。如此,既能最大程度藉助水利之便,又可令此城,安全無虞。”劉備將心中所想,和盤托出。

一座舟船相連,重樓綿延,水陸縱橫,高輪盡起。連機碓、連機衝、連機壓、連機排、連機磨…各種水力工坊遍地,煙囪林立,良匠能工揮汗如雨,錘擊聲不絕於耳的,巨型匠邑。在衆人的腦海中不斷勾畫,噴薄而出。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水力的強大,劉備已深有體會。

先造岸邊,再連舟船。如此水陸相濟,築造大利匠造城,自然事半功倍。且大利城扼守巨馬水上游水路。規劃中的東平舒城,將扼守巨馬水下游水路。北巨馬水路,有西林港扼守。如此便可保境內上下無憂。

至於官道來敵。十餘座堅城足以固守。且樓桑精兵亦能禦敵於國門之外。

戶戶宅院一座,美田一頃。乃是慣例。多出的田畝,皆劃歸官田。除去給代種農人以足量薪酬,所收新谷皆入官倉。督亢、西林、酈城、南港、東港、南關,數座百萬石官倉,季季皆有新谷入庫。而君侯一家,卻只有清溪谷地那百餘畝水田。正如劉備所說,母子二人,妻妾十個。美田百畝已足夠吃喝。

大利匠造城的重要作用,不言自喻。

百鍊鋼刀、吞光合甲,皆有大用。便是製造插秧機、收割機、割草車、三腳耬車、機關箭車,板楯黃弩、連射盾弩……等等,亦能大大提高產能。

士農工商,劉備一視同仁。前有百工居肆,後有匠造爲城。足見匠人之重要。許多新發明,新改造,皆從實踐中來。所謂三人成衆,匠心獨運。能工巧匠齊聚,集思廣益。大利城未來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就連稱麒麟子的臨鄉侯,亦無法想象。

劉備甚至會想。蒸汽機會不會很快出現。

自開春以來,不斷有流民抵達臨鄉。樓桑無立錐之地。且臨鄉侯又搬出。再加上官道各處亭舍粥棚,亦有臨鄉官吏疏導分流。流民遂以宗族、鄉親、同縣爲單位,被均勻分流到各城。尤其是南部諸城。收容良多。

最忙的便是上計官吏。

因爲臨鄉侯要求隨傳隨到,隨時掌握。難度極大,於是一套簡單的計數法,開始在計吏之間流傳。據說這些神奇的字符,名叫代數。代替之數也。

城外青苗漸長,婚期愈發接近。烏蓮和副伏羅氏深居簡出。刻苦練習漢家婚禮的諸多規程禮儀。說起來。所謂禮儀,也並非一成不變。便宜行事,事急從權,當下亦是多見。只是後人照本宣科。將漢時禮儀拔升固化,以爲就該如此如此。

而生活在時下的劉備卻深知,並不盡然。

兩家姻親的隨從先導,已先行抵達。被左右家丞安排住進了蕃邸。浩浩蕩蕩的大隊人馬,也已開拔。據說,牛羊遍地,奴僕萬人。長長的車隊入關時,甚至阻塞了官道。

實在是令人咋舌。

歸義王的心情劉備能理解。只是汗魯王你湊什麼熱鬧。

劉備去問烏蓮。

烏蓮言道,這幾年王兄大肆抄掠鮮卑,便是爲了給她陪嫁。王兄說了,不能在高車胡兒面前,失了北人體面。

劉備還有何好說!

等等。

對了,你們有沒有,嗯……陪嫁需雙倍返還的習俗?

沒有。

哦。那就放心了。

1.82 倉樓藏秘199 款到發貨1.48 微觀天下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42 椎心泣血152 善刀而藏13 大賢良師1.50 下辯除石1.37 粉墨登場128 欲蓋彌彰126 向死而生1.26 開荒種田176 王田壽鯉1.248 火煉真金1.85 多長爲宜120 四面合圍148 大義滅親1.239 神泉秀水193 西域使館141 曲水流觴147 雙食君俸170 黃泉相見1.35 劉備擲金117 鳳凰于飛18 豈若麒麟41 雲開見日191 天下雄兵129 心腹大害127 因時而變171 飛槳木蘭106 甘之如飴114 百里之命1.6 飲酒四禮157 與漢同休112 北國之春102 平波水砦1.57 借雞生蛋1.35 苦後回甘1.76 洛陽來使157 類同相召146 大而化之1.269 負重而行180 烏程白虎101 三日之義113 芳蘭之舉1.86 兵鋒所指1.7 三家解兵1.78 麟不當見191 天下雄兵194 心生瑕釁159 亂世之才1.269 負重而行1.50 明日未知1.95 互相成全1.3 插標賣首140 情理之中1.35 多事之秋1.38 祠堂傳藝121 各取所需141 人間正道113 翻雲覆雨1.35 暴虎馮河12 料事於先106 甘之如飴166 落子無悔1.70 價低者得1.244 薊國民貴1.83 以綏四方174 夜半十分61 肉袒牽羊91 不脛而走198 千里救主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56 拱手相送128 廢史立牧1.97 莫問神鬼1.56 英雄末路1.28 暮夜有知118 舉國哀慟176 巨人之志174 夜半十分10 大夢初醒198 封侯廟食81 天下喉舌1.93 少年長吏157 江淮上甲1.94 貴不能言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51 流民來附1.58 狐虎之威101 東走西顧1.48 反間之計139 不爭正妻1.50 無中生有1.34 恩同再造168 千里投懷197 因時而化167 萬里征程61 木已成舟1.92 首鼠兩端
1.82 倉樓藏秘199 款到發貨1.48 微觀天下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42 椎心泣血152 善刀而藏13 大賢良師1.50 下辯除石1.37 粉墨登場128 欲蓋彌彰126 向死而生1.26 開荒種田176 王田壽鯉1.248 火煉真金1.85 多長爲宜120 四面合圍148 大義滅親1.239 神泉秀水193 西域使館141 曲水流觴147 雙食君俸170 黃泉相見1.35 劉備擲金117 鳳凰于飛18 豈若麒麟41 雲開見日191 天下雄兵129 心腹大害127 因時而變171 飛槳木蘭106 甘之如飴114 百里之命1.6 飲酒四禮157 與漢同休112 北國之春102 平波水砦1.57 借雞生蛋1.35 苦後回甘1.76 洛陽來使157 類同相召146 大而化之1.269 負重而行180 烏程白虎101 三日之義113 芳蘭之舉1.86 兵鋒所指1.7 三家解兵1.78 麟不當見191 天下雄兵194 心生瑕釁159 亂世之才1.269 負重而行1.50 明日未知1.95 互相成全1.3 插標賣首140 情理之中1.35 多事之秋1.38 祠堂傳藝121 各取所需141 人間正道113 翻雲覆雨1.35 暴虎馮河12 料事於先106 甘之如飴166 落子無悔1.70 價低者得1.244 薊國民貴1.83 以綏四方174 夜半十分61 肉袒牽羊91 不脛而走198 千里救主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56 拱手相送128 廢史立牧1.97 莫問神鬼1.56 英雄末路1.28 暮夜有知118 舉國哀慟176 巨人之志174 夜半十分10 大夢初醒198 封侯廟食81 天下喉舌1.93 少年長吏157 江淮上甲1.94 貴不能言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51 流民來附1.58 狐虎之威101 東走西顧1.48 反間之計139 不爭正妻1.50 無中生有1.34 恩同再造168 千里投懷197 因時而化167 萬里征程61 木已成舟1.92 首鼠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