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九九歸原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薊王不早朝,亦因賈詡、荀攸等一衆文武,代主理政,皆需列席朝會。殿前無人,何必早起。得薊王寵溺。

磨礱浸灌,玉潤珠圓。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功夫深(請接下句)。

一夜寒風至,滿園盡雪飛。

最近幾年,一年寒過一年。劉備心知,乃週期性大氣候使然。然時人卻深信,德被(bèi)五行,天人感應。

“政失其道,則寒陰反節。”故“敬天之怒,無敢戲豫。敬天之渝,無敢馳驅(注①)。”

當恪守本分,悲天憫人。切莫縱情遊樂,聲色犬馬。一錯再錯。

別慌,又謂“有始有終”。上蒼降下的災異,只需應對得當,終歸皆可消除。

與經年不凍的薊國渠不同。洛水漸已冰封。唯函園內,船隻往來,攪動流水,尚未結冰。餘下渠道,皆結薄冰。此時若走,尚可破冰。再晚,當無可通行。

先前薊王已上表。當仿效東平憲王,輔政五載。滿打滿算,尚餘二載。斷不可自食其言。

函園宅邸,皆薊國制式。水洗水淋水暖齊備。劉備造老宅時,草草埋設的竹管,早已被保溫陶管取代。鍋爐房也已全面改燒產自西沃的無煙石炭。

無煙石炭之功效,遠非薪炭可比。且開採運輸皆便利。原先只用來高爐冶煉,無煙石炭取暖,雖不敢斷言乃薊王首創,然卻是薊王發揚光大無疑。薪炭多用於暖手香爐、三餐炙烤,諸如此類。

所謂利慾薰心,見利忘義。久居京畿,耳濡目染。健忘遂成必然。天下權貴,皆奔關中。唯有流民,拖家帶口,北上薊國。如此看來,薊王任重道遠。

竇太皇問賈詡:薊王臨朝,臘賜是否與薊國比同。

賈詡答曰:自當如此。

文武百官,彈冠相慶。

薊國高薪養廉。春臘二賜,何其豐厚。時人,有目共睹。“八珍八寶,八饈八饌”,年年皆有新品入列。薊國受儀軌所限,尚無萬石顯官。今入朝隨俗,萬石之上,還有九九歸原。

函園橫八豎六。之所以稱十里函園,乃隨二崤城十里九阪走勢,取對角線而言。園內有(守)陵人三十萬衆。事實上,從歸屬而言,園內百姓,既是漢民,又是薊人。當然,若不願落籍亦可。薊王並不強求。

然百姓卻趨之若鶩,足見民心向背。

五陵少年,因何顯貴。正因世代“爲帝守陵”。此乃莫大之榮耀也。如此代代相守,英名不墜。能爲薊王守陵,何其幸也。

薊國富甲天下。函園匯八方旅人,貲庫聚海內來財。俗語謂,財能通神。“薊王無難事”,百官終深有體會。

薊王威天下,從不以兵革之利。前提是“兵革之利”,所向披靡。後世三大真理,便有東風快遞。

臘日尚早。然朝堂內外,早已人心浮動。百官日思夜想,無心政事。少帝無奈求問。薊王答曰:臘賜之物,可分批發放,以爲激勵。

少帝深以爲然。

薊國風物,源源不斷。百官舉傢俱歡顏。

唯有萬石三公,方能領受的九九歸原,亦提前揭曉。乃是國醫館華大夫嘔心瀝血,親手調配之『九九歸原丹』。補氣通絡,明目健耳,延年益壽。傳聞,服此丹數日,竟一夜風流,重拾人倫。家中美妾,久旱逢甘霖,悲喜兩重天。其中滋味,可想而知。

不出三日,一藥難求。

原本居於洛陽內城,與薊王若即若離,刻意保持距離的太尉張溫、司徒崔烈,顧不得許多,當即登船拜謁。

劉備百忙之中,入殿相見。

本以爲家國事大。豈料竟爲牀笫之私。這有何難?藥斷不會斷。

得薊王許諾,二老竟伏地行大禮,口呼:王上厚恩,無以爲報。

此事,難不成,比家國還大?

薊王麒麟聖體,七日禮讚百姬而雄風不減,自然無覺。尋常人等,待步步爲營,熬到出頭之日,已“垂垂(請注意)老矣”。爲何食嫩娶小,只因老不服老。亦是補償心理作祟。

正因求之而不可得。故才感嘆,成名趁年少。

九九歸原丹,誰用誰知道。用過皆說好。

另有『九九駐顏膏』,進獻二宮太皇及西園太后。果有奇效。

華大夫,一技成名。

得朝堂上下,一片嘉許之聲。

於是賜位特進,見禮如三公。薊王又尊太皇詔命,改國醫館爲薊太醫寺。

“賜位特進,見禮如三公”,乃首開薊國萬石高官之先河。

換言之。太皇金口御封,薊國百官品秩,由二千石,增至萬石。月谷三百五十斛,年俸四千二百石。

既是太皇所賜。薊王自當心安理得,絕無僭越之嫌。正如少年時,先帝賜薊王鼓樂編鐘,亦無僭越。薊王本慮及人言可畏,不敢輕言。不料竟迎刃而解。華大夫乃食薊國俸祿,並非朝官。太皇所賜,自當由薊王承辦。

於是“蕭規曹隨”,後爲萬石者,便可循此例。

薊王大喜。

九九歸原,否極泰來。果不其然。

雪後初晴,西園宮妃再來。

西園宮妃,皆先帝枕邊人。因無子嗣,而被送往文園守陵。後得太后赦免回宮,感激涕零。今函園上下一心,同仇敵愾,見縫插針,潑水不進。

先帝未亡人,容貌殊麗。香車寶馬,招搖過市,不斷往返船宮。且每次來人,皆不同。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久而久之,薊王焉能不懼。

終歸人言可畏。薊王若如三公九卿這般年歲,自全然無懼。

奈何翩翩年少,成名太早。汝等皆哭喪而歸,莫非孤王出師不利?

不得已。唯有約定時日,入園赴太后宴。

以防萬一。劉備遂與何氏作伴,同車入西園。見一路上,夫君目不斜視,嚴陣以待。何氏不禁莞爾:“夫君威信天下,如雷貫耳。爲何翩翩對太后如此戒備。”

“太后……非常人也。”劉備無可奈何。

“夫君當知曉。太后先前,並非如此。”何氏柔聲言道:“大漢深宮,冷暖自知。”

“言之有理。”劉備輕輕頷首。然卻未放鬆絲毫。

1.97 借題發揮91 飯稻羹魚187 都護西域179 中舨共約1.68 斬旗奪船140 情理之中186 當仁不讓1 分兵入關169 百日分曉113 芳蘭之舉51 流民來附1.98 南港新城190 且要珍惜1.44 非同尋常1.59 飽虎飢鷹1.79 河間奼女138 王親國戚152 傳檄天下15 退居其次116 東部鮮卑1.46 尋機而動124 國士待之21 赤心如故114 難兄難弟1.44 降集氐羌1.3 貢金補全1.46 尋機而動1.68 燕人來也1.36 懷真抱素136 借刀殺人1.37 人主之風1.72 天下黎庶1.84 早朝晏罷1.46 整齊劃一17 忽左忽右149 聖上好驢127 朝堂半壁271 自有取捨1.2 亂世苟活189 天降大任1.49 世平赴約1.299 烏合之衆149 刀山劍樹116 我有一計111 無名之輩102 平波水砦91 不脛而走1.50 宮廷之變1.83 身世成謎1.223 陌路相逢198 狗邪滅國195 薊王登朝1.208 殺出重圍113 對面而弈1.89 五味俱全1.53 青色火焰1.39 火雨焚城166 落子無悔1.232 南閤祭酒1.208 命不該絕184 南巡于闐1.27 板楯連弩1.54 正中下懷186 董君一念1.256 全勝立威107 太上皇權154 鹿死誰手19 同胞兄弟109 原形畢露128 揮金僚朋12 縑車載禍1.58 睚眥必報121 上下勠力106 羌胡合流108 天下名騎138 一席之地1.78 怦然心動41 雲開見日100 與我一戰219 一身是膽1.62 兵不厭詐1.83 銳不可當141 曲水流觴130 鮮卑寇邊106 巡視南境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98 狗邪滅國1.89 一州之國16 另當別論1.44 杯弓蛇影196 服牛乘馬116 如日之升1.25 黃龍見譙125 局中一子1.22 勿爲禍先134 天下初平145 兵臨龜茲1.74 星辰少女1.26 再無歸期109 寧有種乎
1.97 借題發揮91 飯稻羹魚187 都護西域179 中舨共約1.68 斬旗奪船140 情理之中186 當仁不讓1 分兵入關169 百日分曉113 芳蘭之舉51 流民來附1.98 南港新城190 且要珍惜1.44 非同尋常1.59 飽虎飢鷹1.79 河間奼女138 王親國戚152 傳檄天下15 退居其次116 東部鮮卑1.46 尋機而動124 國士待之21 赤心如故114 難兄難弟1.44 降集氐羌1.3 貢金補全1.46 尋機而動1.68 燕人來也1.36 懷真抱素136 借刀殺人1.37 人主之風1.72 天下黎庶1.84 早朝晏罷1.46 整齊劃一17 忽左忽右149 聖上好驢127 朝堂半壁271 自有取捨1.2 亂世苟活189 天降大任1.49 世平赴約1.299 烏合之衆149 刀山劍樹116 我有一計111 無名之輩102 平波水砦91 不脛而走1.50 宮廷之變1.83 身世成謎1.223 陌路相逢198 狗邪滅國195 薊王登朝1.208 殺出重圍113 對面而弈1.89 五味俱全1.53 青色火焰1.39 火雨焚城166 落子無悔1.232 南閤祭酒1.208 命不該絕184 南巡于闐1.27 板楯連弩1.54 正中下懷186 董君一念1.256 全勝立威107 太上皇權154 鹿死誰手19 同胞兄弟109 原形畢露128 揮金僚朋12 縑車載禍1.58 睚眥必報121 上下勠力106 羌胡合流108 天下名騎138 一席之地1.78 怦然心動41 雲開見日100 與我一戰219 一身是膽1.62 兵不厭詐1.83 銳不可當141 曲水流觴130 鮮卑寇邊106 巡視南境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98 狗邪滅國1.89 一州之國16 另當別論1.44 杯弓蛇影196 服牛乘馬116 如日之升1.25 黃龍見譙125 局中一子1.22 勿爲禍先134 天下初平145 兵臨龜茲1.74 星辰少女1.26 再無歸期109 寧有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