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入主小沛

“公臺取小沛,別有深意。”呂布虎目如電。

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呂布出身邊郡草莽。若非葬父途中,偶遇薊王。焉有今日。饒是如此,於關東世家而言,亦苦無根據。譬如無根浮萍,別無寸土。試想,一萬精騎,尚不能自給。輾轉千里,不過覓得兩年足食。

可想而知,根基尚淺。想我薊王,種田二十載。天下百姓,半數歸薊。仍可豐衣足食。情長謀遠,欽佩之至。

“報,徐州別駕麋竺,攜禮入營。”忽有軍士來報。

“哦?”呂布大喜:“速請。”

“喏。”

少頃,麋竺入帳相見:“拜見將軍。”

“別駕何須多禮。請上座。”呂布伸手相邀。

“謝將軍。”麋竺稱謝落座,遂上呈禮單:“區區薄禮,不成敬意。”

由主簿張邈離席接過,轉呈呂布。

呂布細觀,不由喜上眉梢:“使君厚禮,布愧領。”

“將軍言重。”麋竺再拜:“解兵之恩義,無以爲報也。”

“別駕,真義士也。”呂布慨嘆。雖說施恩不求報。然如麋竺這般,不忘大恩,必是忠義之士。

陳宮略作思量,這便言道:“別駕且回稟陶使君。十日之內,當拔營入小沛。”

麋竺肅容回禮。今日此來,陶謙確有此問。正不知該如何開口。不料陳公臺已先言。果然志存高遠。麋竺心生折服。

一場尷尬,化之於無形。呂布設宴,賓主盡歡。

十日後。車騎營,拔營啓程,北上小沛。

徐州牧陶謙,攜一衆屬吏,相送十里,依依惜別。

加陶謙饋贈,一萬精騎可足食三載。呂布終可揚眉吐氣。主簿張邈,更卸下千鈞重擔。畢竟,由其掌管大營錢糧所出。“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每每到月中,便心憂月底無食。唯恐“一朝無糧兵馬散”。更恐復仇無望。

光武,建武二十年(44年)六月,徙中山王劉輔爲沛王,立沛王國,都相(縣)。中元二年(57年)六月,封沛王子劉寶爲侯,立沛侯國。至遲順帝永和五年(140年)除(沛侯)國爲縣,仍屬沛(王)國。

前漢名城,今漢,又曾爲沛王國內,沛侯國。境內沛澤,乃高祖斬白蛇之處。待呂布引軍至此,果見沛城極大,護城河寬且闊,連通豐水。易守難攻。

“此城,可爲將軍爭霸之基也。”陳宮意氣風發。

“傳我將令,牽馬入城。列隊整齊,秋毫無犯。”觀此城,與甄都亦不逞多讓。呂布心中甚喜。

“喏!”

楚都壽春。

前合肥侯行宮,今揚州治。

紀靈等將校,鎩羽而歸。府外負荊請罪。袁術高居主座,面色鐵青。

主簿閻象進言道:“鐵騎一萬,斷難與敵。偏將軍能攜數萬大軍,全身而退。乃大功一件。”

“主簿之意,某豈不知。”袁術亦知兵:“只恨呂奉先轅門射戟,助匹夫揚名。”

“紀靈不過順勢而爲。”主簿閻象,又進良言:“且遺糧草輜重於營中,亦是善後之策也。”

“主簿所言,某已盡知。”袁術心煩意亂:“某所慮,非糧草之失。乃憂呂布此來,解兵是假,侵奪徐州爲真。”

“明公所言極是。”主簿閻象言道:“呂布所求乃大,不可不防。”

“呂布萬夫不當,陳宮足智多謀。更有八廚張邈,天下名士相隨。入徐日久,必深得人心。陶恭祖,冢中枯骨,早晚必亡。那時,不費一兵一卒,徐州盡歸虓虎矣。”袁術恨意難平。

殿中羣僚,鴉雀無聲。話說,袁術無謀主之憾,此時盡顯。

少頃,袁術自醒:“來人,速取錦袍,隨某爲紀將軍免罪。”

“喏。”

不知爲何。袁術忽憶起,多年前,親赴東郭殖貨裡輔漢將軍府,登門請罪。時上陵禮,與薊王不打不相識。時過境遷,不勝唏噓。

甄都,太師府。

聞曹太保遣人羅織罪名,欲使侍御史,劾奏尚書令桓典。

當朝太僕,不其侯伏完,怒氣難平:“‘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尚書令桓典,卻不以爲意:“某,清白行事,有何懼哉?”

“話雖如此,卻不可不防。”伏完言道:“朝中三獨坐,曹太保已得二席。若尚書檯亦爲其所據,朝政亂矣。”

“爲今之計,該當如何。”桓典求問。

不其侯伏完,閉口不答。只看上首,閉目養神王太師。

少頃,待堂內私語漸息。王允徐徐言道:“關東既定,朝堂不宜孤懸於外。亦遷回舊都,重祀宗廟。”

“太師明見!”伏完大喜。曹太保所倚仗,便是其子曹孟德。自逐走呂布,曹孟德獨霸兗州。麾下兵強馬壯,人才濟濟。今又效爲洛陽北部尉時,再置五色棒。“京師斂跡,無敢犯者”。甄都權貴,無不屏氣。

倚仗曹操權勢。朝堂之上,亦無人敢與曹太保,言語相爭。唯恐不及下朝。便死於五色棒下。

然若將朝廷,遷回洛陽。兗州關東之地,曹孟德縱有千軍萬馬,亦鞭長莫及。

更何況洛陽八關,今皆爲函園守備。自朝廷東遷,薊王修繕舊都,四時用工,寒暑不絕。聞南北二宮,氣象一新。此時遷回,可謂一石二鳥。既除曹太保爭權之亂。又可免朝政日非。尤其,曹太保,爲人如何,爲官如何。百官心知肚明。巧取豪奪,任人唯親。若舉朝託付,前功盡棄,國祚盡矣。

王允環視羣僚,字字肺腑:“非老夫貪戀權勢,只因事關社稷存亡。權臣亂政,動搖神器。不可不察。”

“明公,明見。”羣僚拜服。

共議定計。稍後,不其侯伏完等人,分頭行事。謀劃遷都事宜。

甄都,衛將軍府。

曹操得報,眉頭緊鎖:“王太師欲遷回舊都,諸位以爲如何?”

見荀彧無語,程昱先言:“不可。”

“仲德試言之。”曹操言道。

“天子都甄,明公方可‘奉天子以令不臣’。若遷回洛陽,萬事皆休矣。”程昱語無遮攔。天子之於曹操,乃天賜護身符。豈能無皇綱遮蓋,暴露於(薊)王權之下。

曹操不置可否,又問荀彧:“文若,何意?”

“回稟明公。王太師所患,乃曹公爭權。”荀彧直言時弊:“曹公退避,(紛爭)可免。”

159 舉國之力163 顧此失彼122 西園火併214 後生翹楚1.3 香消玉損1.26 有勇無謀193 置酒高會91 不脛而走1.42 椎心泣血107 自知之明1.49 生者如斯14 各奔東西13 改造閭里1.90 白身野士1.29 外合裡應112 北國之春156 開卷有益132 生死兩難1.87 溫故知新1.38 人頭落地182 羣仙聚會1.80 毋論大小195 禍福相依1.27 託妻寄子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46 蜚聲西州181 呂布入陳213 重名載半1.27 路中捍鬼14 死而不僵1.79 字挾風霜1.30 鐵臂神弓107 九河之地147 事大而急189 開立幕府1.75 永不更迭1.74 唐突佳人150 一戰功成1.79 牽發而動1.58 金水商肆1.66 甕中捉鱉1.95 西園八校152 南下平亂219 西林少年1.57 周不如漢1.30 旱極而蝗145 督亢秋成1.66 以稀爲貴198 狗邪滅國1.88 腰纏萬貫197 仙人指路1.85 帝國拼圖81 荒島求生156 偷樑換柱1.74 唐突佳人107 無人可用1.29 養女死士1.86 摒除破綻1.27 託妻寄子1.48 微觀天下161 畢協賞罰194 開館典禮148 七色婢女100 通明達照13 藥入病走1.99 黃雀伺蟬149 半壁江山1.249 唱罷登場137 各自圈地1.44 降集氐羌1.65 掃平天下1.50 試釘馬掌1.74 畫地作餅281 過猶不及1.28 豎子成名1.24 一如舊典114 養袁自重1.68 斬旗奪船1.93 再築新城1.66 麒麟騰空152 甘後雙身109 舊友重聚1.59 各有歸宿1.9 雄甲天下112 泊樓車位1.78 捧珠之恩132 謹遵醫囑144 遷都壽春1.25 黃龍見譙137 和親典禮1.200 得而誅之1.65 陰藏殺機1.230 面目全非1.208 殺出重圍1.74 判若鴻溝133 首遭彈劾1.63 福禍相依1.200 終破隴關163 佛道先後1.38 爲國除賊
159 舉國之力163 顧此失彼122 西園火併214 後生翹楚1.3 香消玉損1.26 有勇無謀193 置酒高會91 不脛而走1.42 椎心泣血107 自知之明1.49 生者如斯14 各奔東西13 改造閭里1.90 白身野士1.29 外合裡應112 北國之春156 開卷有益132 生死兩難1.87 溫故知新1.38 人頭落地182 羣仙聚會1.80 毋論大小195 禍福相依1.27 託妻寄子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46 蜚聲西州181 呂布入陳213 重名載半1.27 路中捍鬼14 死而不僵1.79 字挾風霜1.30 鐵臂神弓107 九河之地147 事大而急189 開立幕府1.75 永不更迭1.74 唐突佳人150 一戰功成1.79 牽發而動1.58 金水商肆1.66 甕中捉鱉1.95 西園八校152 南下平亂219 西林少年1.57 周不如漢1.30 旱極而蝗145 督亢秋成1.66 以稀爲貴198 狗邪滅國1.88 腰纏萬貫197 仙人指路1.85 帝國拼圖81 荒島求生156 偷樑換柱1.74 唐突佳人107 無人可用1.29 養女死士1.86 摒除破綻1.27 託妻寄子1.48 微觀天下161 畢協賞罰194 開館典禮148 七色婢女100 通明達照13 藥入病走1.99 黃雀伺蟬149 半壁江山1.249 唱罷登場137 各自圈地1.44 降集氐羌1.65 掃平天下1.50 試釘馬掌1.74 畫地作餅281 過猶不及1.28 豎子成名1.24 一如舊典114 養袁自重1.68 斬旗奪船1.93 再築新城1.66 麒麟騰空152 甘後雙身109 舊友重聚1.59 各有歸宿1.9 雄甲天下112 泊樓車位1.78 捧珠之恩132 謹遵醫囑144 遷都壽春1.25 黃龍見譙137 和親典禮1.200 得而誅之1.65 陰藏殺機1.230 面目全非1.208 殺出重圍1.74 判若鴻溝133 首遭彈劾1.63 福禍相依1.200 終破隴關163 佛道先後1.38 爲國除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