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杯弓蛇影

待國令士異將前情娓娓道來。在座的南官官吏,這才恍然大悟,安心之餘,又紛紛咬牙切齒。

太平道早有耳聞。本以爲是救病治人,使人爲善的正教。如今看來,也是教唆人爲惡的邪教異端。

想想也是。既是治病救人。又爲何裝神弄鬼,假借符水。國醫令華大夫早有言,符乃藥汁塗抹而成,遇水散落,重變成一碗稀湯藥。

僅此而已。

“啓稟王太妃、王妃。國內太平道,定要連根拔起。否則禍國殃民,遺患無窮。”南港令李永,肅容起身。

“明廷所言極是。”南港屬吏紛紛起身奏報。

“此事王上已有計較。”薊王妃言道:“莫讓這些跳樑小醜攪了興致。來,我代王上敬各位。”

“敬王妃!”南港屬吏紛紛舉杯。

再擡頭,一干反賊已被擡下,鮮血亦被抹去。除去幾處被飛虻箭射穿的箭痕,漆木地板又被擦拭一新。

鼓樂再起,舞姬重歸。國令取盛裝蒲桃美酒的鎏金酒壺在手,打開壺蓋,遍示衆人。並無機關,亦無隔斷。內胎圓潤,工藝精良,正是尋常酒壺。

士異笑着搖頭:“心懷叵測,暗藏不軌。人前人後,變換嘴臉。長此以往,心魔滋生。

害人害己。

好端端的一場國宴,險被宵小之輩無端毀去。”

南港令李永嘆道:“自己包藏禍心,又豈能正視他人?”

“正如茶館所說評話,汝南應劭《風俗通義·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杯弓蛇影也!”國令士異,一語中的。

茶館中,時人汝南應劭之《風俗通義》,甚是風靡。可謂人盡皆知也。

南港屬吏,紛紛點頭。

見杯中弓影,以爲是蛇在酒中,勉強喝下。即疑而生病,明白真相後,疑慮消失,沉痾頓愈。後遂用杯弓蛇影或弓影杯蛇,指因錯覺而產生疑懼,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憂。

“問心無愧,神鬼避之。”國令士異,目光如炬。

殿內衆人,繼續暢飲。其樂融融,恢復如初。

中途的小插曲,反成了新鮮談資。罷宴後,經由南港屬吏之口,廣爲流傳。

不出所料。那些被收監入獄的太平道徒,必遭嚴刑拷打。供出同黨,指日可待。

又五日,恰逢大堂會。

臨鄉三百石以上文武百官。皆有出席。

見臨近午時,習慣食三餐的衆臣皆飢腸轆轆。王太妃、王妃,便設宴,款待羣臣。

席間。國令士異又命宮女取一琉璃酒壺,和一金爵入殿。

言道:“大王遠行西域,不辭辛勞。鏖戰沙場爲國盡忠,亦心繫我等。六百里送來菖蒲酒一壺。士異不敢獨享,這便與諸位同樂。”

“可是孟陀一斛遺張讓,即拜涼州刺史之菖蒲酒?”樓桑令樂隱起身相問。

“然也。”國令士異笑言:“聽聞樂公好酒,果不其然。”

見同僚皆報之以善意的鬨笑。已被勾起腹中饞蟲的樂隱四面作揖。堂上更加歡笑。

不等笑聲落幕,士異又道:“奈何美酒難得,數量不多。人限一爵。請王傅進前賜酒。”

王傅黃忠整衣離席,龍行虎步,自跪簾下。手捧金爵,將美酒一飲而盡。

“臣,謝王上賜酒。”

“請右國相進前賜酒。”

“臣,謝王上賜酒。”

“請左國相進前賜酒。”

“臣,謝王上賜酒。”

“請右國令進前賜酒。”

“臣,謝王上賜酒。”

二千石、比二千石後,便是千石。上計令、國醫令、家馬令、各城令,各營司馬等,紛紛進前賜酒。

比千石後,便是六百石。

太倉令,上計丞、國醫丞、家馬丞、各城丞,各營軍曲候……

依次進酒。

喝過菖蒲酒的高官大吏,互相交頭接耳,談性正濃。

“噗——”殿前忽生異響。

待衆人聞聲擡頭。只見一人五體投地,急聲告罪:“臣殿前失儀,死罪!”

因俯首在地,故看不清是何人。

國令士異居高笑問:“都水長何故如此?”

“是他?”聽左國令士異報出官名,右國相耿雍這便醒悟。

劉備還是臨鄉侯時,曾設‘河堤行人’一職,治理澱區水患。

此人名叫卞紀,字元綱。不僅精通先賢王景諸多治水篇章,亦對其所作《大衍玄基》,頗有心得。

後爲治水官。六縣爲國,卞紀順理成章爲都水長,兼領王宮行人。

“臣……從未飲過此酒。見爵中酒色發綠,隱隱透着股藥味。以爲此酒有異,故而未能入口。”卞紀辯解道。

士異嘆了口氣:“菖蒲酒色橙黃微翠綠,清亮透明,氣味芳香,酒香釀厚,入口甜香而不膩,略帶藥味而不厭,釀和爽口,辣不嗆喉,飲後令人神氣清爽。諸位以爲然否?”

“正如左國令所言!”

“……”卞紀渾身抖如篩糠。

中計了。

杯弓蛇影,音猶在耳。不料自己亦未能躲過。

“都水長還有何話可說?”說話之人,乃是薊國妃。

“臣……無話可說。”卞紀再擡頭,已涕淚橫流。

摘冠在地,只見滿頭白髮,竟未老先衰。

“想來這幾年都水長,過得也不易。”薊王太妃一聲嘆息。

“臣,首鼠兩端,日夜煎熬。今日,終能以真面目示人。”

“你究竟是何人?”薊王妃問道。

“臣,姓卞名紀,字元綱。王妃所問的另一個身份,乃是黃巾三十六方渠帥之:卜己。”

“卞紀、卜己。姓名各去一半。”薊王妃言道:“都水長,勞苦功高。修堤築渠,治理國中水患,造福萬千百姓。日前又上疏千言,欲修長渠,通連國中多條河流。我已命二位國相看過,此舉與國有大利。正欲上報薊王。事到今日,如之奈何。”

“命運多舛,造化弄人。”卞紀愴然一笑:“卞紀先遇大賢良師,後遇主公矣。”

“先入爲主。”薊王妃輕輕點頭:“各爲其主,亦是人之常情。然國法不容私情。念你在薊國恪盡職守,多行利國利民之事。今日,我便代薊王做主,放你歸去。山高水長,江湖路遠。你且珍重。”

“臣,無言以對。”卞紀涕淚下拜。

簾後薊王妃,從不輕易開口。然只需她開口,便無人反對。

長母之妻,一身俠義。

如何能不令劉備,敬之愛之。

1.22 薪盡火傳194 輕車南下151 董卓擲戟150 萬石國老169 麋家小妹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31 衣錦榮歸151 終成眷屬185 少不知味1.283 石牛糞金71 戲送大禮1.62 猜忌暗生175 漢世之傑61 論功封爵114 闢禍樓桑185 諸王稱臣1.4 只患不均123 勇冠三軍198 一夜易主1.95 黃巾屯田103 水路遊擊1.82 逢凶化吉1.93 共襄盛舉104 我與爭鋒161 內難未弭1.53 人生百戲217 背水一戰1.98 南港新城1.286 在所難免18 豈若麒麟1.259 世道人心1.23 孤軍誘敵142 投石問路1.87 三宮鼎立133 金針撥障187 貨幣戰爭1.87 大漢風骨127 萬法歸宗1.99 黃雀伺蟬121 避實擊虛13 藥入病走113 單耳陶杯1.48 微觀天下1.97 借題發揮179 胴體雕青176 王田壽鯉1.9 修繕祖宅132 爲君取食138 故技重施1.77 始料未及1.65 形勢急轉1.53 前朝舊事151 君臣之約188 封大將軍1.79 牽發而動114 割肉飼虎108 命續二載1.46 大亂在即1.4 酈督二溝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45 無人接盤167 忠孝兩難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07 九河之地172 春晝初長140 孤家寡人1.59 班師凱旋189 夾縫偷生1.60 權重秩卑172 春晝初長61 衝風之末142 請立宗廟121 萬舟齊發218 贈刀之義1.80 關羽得子12 淫不破義1.54 燕齊以安1.34 牛刀割雞138 盡如人意186 福壽未央134 大利匠城161 孤燕折翅179 情長謀遠184 亂之道也1.64 天下大酺170 意落心安1.26 羣雁無首1.34 牽招賣馬216 觸類旁通1.249 唱罷登場141 唯利機關1.245 更始決裂41 早去早回115 耕三餘一第2078章 1.267 白馬驍將81 投石問路1 實木地板1.2 雞不下蛋1.80 火山女王1.38 誰人稱雄
1.22 薪盡火傳194 輕車南下151 董卓擲戟150 萬石國老169 麋家小妹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31 衣錦榮歸151 終成眷屬185 少不知味1.283 石牛糞金71 戲送大禮1.62 猜忌暗生175 漢世之傑61 論功封爵114 闢禍樓桑185 諸王稱臣1.4 只患不均123 勇冠三軍198 一夜易主1.95 黃巾屯田103 水路遊擊1.82 逢凶化吉1.93 共襄盛舉104 我與爭鋒161 內難未弭1.53 人生百戲217 背水一戰1.98 南港新城1.286 在所難免18 豈若麒麟1.259 世道人心1.23 孤軍誘敵142 投石問路1.87 三宮鼎立133 金針撥障187 貨幣戰爭1.87 大漢風骨127 萬法歸宗1.99 黃雀伺蟬121 避實擊虛13 藥入病走113 單耳陶杯1.48 微觀天下1.97 借題發揮179 胴體雕青176 王田壽鯉1.9 修繕祖宅132 爲君取食138 故技重施1.77 始料未及1.65 形勢急轉1.53 前朝舊事151 君臣之約188 封大將軍1.79 牽發而動114 割肉飼虎108 命續二載1.46 大亂在即1.4 酈督二溝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45 無人接盤167 忠孝兩難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07 九河之地172 春晝初長140 孤家寡人1.59 班師凱旋189 夾縫偷生1.60 權重秩卑172 春晝初長61 衝風之末142 請立宗廟121 萬舟齊發218 贈刀之義1.80 關羽得子12 淫不破義1.54 燕齊以安1.34 牛刀割雞138 盡如人意186 福壽未央134 大利匠城161 孤燕折翅179 情長謀遠184 亂之道也1.64 天下大酺170 意落心安1.26 羣雁無首1.34 牽招賣馬216 觸類旁通1.249 唱罷登場141 唯利機關1.245 更始決裂41 早去早回115 耕三餘一第2078章 1.267 白馬驍將81 投石問路1 實木地板1.2 雞不下蛋1.80 火山女王1.38 誰人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