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多多益善

恩師鄭玄應薊王所闢,出仕薊國的消息,很快遍傳長學山陽。

有人歡喜有人愁。

弟子們收到師命,立刻整理行囊,即日隨同北上。一行人等將在蓬萊港登船,橫渡渤海灣,逆入巨馬水,泊在南港。那時,薊王將親迎。

亦有不少人心生惴惴。恩師門下弟子衆多,薊王豈會不做區分,悉數收留。萬一遣散大半,又該如何是好。

比起疑竇漸起的長學門生。門下督鄭泰,卻意氣風發,難掩得意。

來時,主公早已明示,鄭玄門下弟子,當多多益善。若能一鍋端來,自是大功一件。

所謂“名師出高徒”。鄭玄門內弟子,能力如何先不論。品行自當無可挑剔。又謂“德才兼備”。即便身無大才,若懷美德,亦可稱良才。對整個吏治體系的維護,大有裨益。

孔夫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亦不過得七十二賢。鄭玄門內,堪稱治世大才者,自當鳳毛麟角。然衆多弟子,即便皆爲百石少吏,對薊國吏治,亦是極大的補充。

只因時下,禮法與道義,並行於世。

須知,爲助冀州六國主重整吏治,薊國抽掉了大量基層少吏,奔赴六國。乃至國內官吏,捉襟見肘。能得鄭玄門內補充,不啻爲雪中送炭。

薊王用人,德才並舉。有才無德,爲禍更烈。心懷不軌,焉能與民秋毫無犯。“一隻老鼠壞一鍋湯”的案例,更是屢見不鮮。

後世門閥壟斷國政。國君唯有與門閥結親,方能保住江山大位。如此便形成了,“結好一批,打擊另一批”的畸形政治生態。輕則結黨營私,重則黨同伐異。權謀亂舞,禍國殃民。形成了後世皇朝,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劣根。

在劉備看來。此種手段,弊大於利,斷不可取。此舉,與“血洗一半去拯救另一半”的殺丁減口休克療法,如出一轍。

於是乎,姻親聯盟,門當戶對,皆是些後世門閥的慣用伎倆。

英雄莫問出處。

女子擁有法定繼承權,夫死入宮改嫁爲帝后。開明如斯,又禮法森嚴的兩漢。作爲“實封制”最後一個皇朝的一位藩王。

劉備斷無需如此下作。

在薊王看來。需要區分的,唯有善惡、敵我。

出身、學派、門第,乃至個人嗜好、信仰等,皆不應另作區分。

爲何?

泱泱華夏,有容乃大。

後世那些玩弄權謀的“官場變形術”與“官場現形記”,不應也不該出現在我煌煌天漢。

如前所說。當重文輕武到極致,便會將儒學升級爲儒教。徹底閹割國人的尚武精神。於是“好男不當兵,好女不嫁丁。”好孩子皆在寒窗苦讀,夢想金榜題名時。再無聞雞起舞,投筆從戎。遺禍千年。

弱國無外交。切記。

唯有強權纔是仁政之基。正如明君方可行高薪養廉一般。不可本末倒置。

後世皇朝之所以權謀盛行。正因只剩儒以文亂法,再無俠以武犯禁。

在我大漢,縱舌燦蓮花,敢擋利刃否。

文武雙全,方是王道。正如薊王這般,兩手都很硬。很硬。

收到門下督鄭泰,六百里傳書。劉備大喜。

鄭玄何人也。

說是漢末第一經學大師,亦不爲過。有他出任上庠令,太學壇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許諾的千棟良宅,薊王已命國中良匠細細修整。務必要在船隊抵達前,諸事完備。千餘弟子,拎包便可入住。以安其心。

薊王此舉大有深意。

若只爲安置鄭玄門徒,太學宿舍足可。何須如此鋪張。

贈與獨棟良宅,便是誘其舉家遷來。

所謂“安身立命”。一旦舉家遷入,出仕薊國便成爲不二之選。

薊王求才若渴,足見一斑。當然,此處亦得見,擁有一片穩固“基業”的好處。能爲“大業”,源源不斷提供人力,物力,財力,兵力,智力等,強大支撐。更讓薊王脫胎換骨,不再是歷史上那個半生飄零,數遺妻子的劉先主。

或說,同門千人,出仕薊國各地,不怕結黨否?

不怕。除鄭玄門徒,四少師門內,出仕薊國亦不在少數。

薊國上行下效,吏治清廉。刺奸賊捕,聞風奏事。更有薊王,明以照奸。德才並舉,民心向背。便有少數奸佞,亦被雷霆剔除。薊國寬法嚴律,薊王愛恨分明,國人嫉惡如仇。又豈允許陰藏漏網之魚。

正因薊王一視同仁。豪商亦有晉升之路。故才能最大程度稀釋田地的價值。亦如先前所言。商人能承受十倍於農人的高價。發家致富後,豪擲千金購買田產,便成了封建時代,無法根除的劣舉。當薊王將擁有田產、房產的數量,與民爵綁定,又自上而下,公平執法。才讓薊國六石美田,未被少數人大量囤積。

若要增田產、房產,對薊國百姓而言,唯一途徑,便是升爵。

民爵與武爵,成爲衆多“少吏”與“寒士”的正向增益。畢竟,得食雙俸,乃薊人夢寐以求。

其徑有二:官俸兼爵俸,官俸兼宮俸。

換言之。薊國還有“三食俸”者。官俸兼爵俸再兼宮俸。傳言,追隨薊王最早的一批宿吏,皆三食俸。

雖只是風傳。然以薊王之豪,薊國之富,當可信也。

王國腹地,都亢秋成。由來已久,劉備並不擔心。鍾繇千里圩田,雍奴藪中收成幾何,纔是薊王心中所繫。

命鄭泰南下東萊。翌日,遊麟號便出南港,入巨馬水路,駛往雍奴藪。

雍奴藪廣袤千里。乃徑三百里的一座大澤。單論面積,是爲都亢大澤的三倍。換言之。只需鍾繇圩田大成,雍奴藪米產量,當三倍於都亢粳米。

還有徑百二十里的文安大澤,及已全入薊國境內的東、西掘鯉澱。

皆是藏於白澤之下的豐鎬之地。

論種田,天下無人出薊王之右。乃亙古不變之真理也。

WWW ◆ттkan ◆¢Ο

藪中北部圩田,已大成。新建諸城,水網縱橫,支渠四通。稻田連片,再無水患。

散亂藪中的幾條暗河,皆被束縛於河道之內。大堤三面遍種苜蓿。又排建河港,以利漕運。

薊國因水而興。九河下梢,航運便利。明輪舟船,輪漿如飛。畜力驅動,遠勝人力。

新式三體明輪船,劉備的新旗艦,亦在船塢內,做着下水前的最後預備。

三體船的抗風浪性,毋庸置疑。且分設三體,亦大大提高了安置輪槳的數量。至於效果究竟如何,不日將見分曉。

遊麟未入渤海。而是沿薊國渠,順流而下。經安次、泉州、直入雍奴北藪。

一路所見,沃野千里。

與先前不毛之地,不可同日而語。

158 攻城拔寨1.77 始料未及186 董君一念101 管中窺豹10 桃園結義158 北面稱臣1.62 倉廩府庫1.94 長城邊患1.28 火燒長社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50 神滅無鬼1.28 帝王家事141 文昌武盛1.44 螽斯衍慶193 利大難估1.57 無雙再起146 東井戒火146 黨人認主1.64 懷瑾相報1.65 洛陽邸報1.88 母行子效1.35 劉備擲金1.48 微觀天下1.83 蓋世英雄1.97 固辭不就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95 平樂會盟193 應運而生1.77 始料未及124 羌亂再起16 天下富貴1.23 孤軍誘敵1.42 善利其器1.77 雄長一州190 一較高下第2096章 1.285 與史同行1.49 上表回國1.85 學而實習154 以享司寒140 懷利相接51 以命填河101 如虎添翼122 溫室藥圃186 鬼火焚街107 以夢爲繭1.40 蜜蜂分箱1.57 樓桑武卒1.36 培肥改土164 王道循環124 國士待之1.52 洛陽金市1.94 此生足矣107 無人可用1.92 相見恨晚1.27 板楯連弩1.228 石來運轉1.54 一字之師173 戰團威力175 漢世之傑169 白玉之精1.34 庸人自擾158 北面稱臣116 引藥歸經113 冰釋前嫌1.37 菟園遊獵1.86 炎船之主115 耕三餘一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78 陸城亭侯1.43 天機莫測184 羔羊之素1.78 河北豪傑103 薊國雙壁127 賊臣當道1.69 吾家麒麟140 青雲之志100 難爲人臣178 四氏雲霞1.29 養女死士17 同軌畢至1.23 真骨舍利120 不忘初心187 奪舍續命17 忽左忽右1.62 絕非杜撰161 狐假虎威281 過猶不及164 十夷王女174 爾虞我詐1.289 四面樹敵1.226 全民參與137 我有三策141 捨我其誰1.6 驚天動地1.57 戰意正濃1.294 滅紀廢典111 鳴蟬蛻殼1.75 永不更迭1.72 天國之味1.78 四海英雄
158 攻城拔寨1.77 始料未及186 董君一念101 管中窺豹10 桃園結義158 北面稱臣1.62 倉廩府庫1.94 長城邊患1.28 火燒長社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50 神滅無鬼1.28 帝王家事141 文昌武盛1.44 螽斯衍慶193 利大難估1.57 無雙再起146 東井戒火146 黨人認主1.64 懷瑾相報1.65 洛陽邸報1.88 母行子效1.35 劉備擲金1.48 微觀天下1.83 蓋世英雄1.97 固辭不就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95 平樂會盟193 應運而生1.77 始料未及124 羌亂再起16 天下富貴1.23 孤軍誘敵1.42 善利其器1.77 雄長一州190 一較高下第2096章 1.285 與史同行1.49 上表回國1.85 學而實習154 以享司寒140 懷利相接51 以命填河101 如虎添翼122 溫室藥圃186 鬼火焚街107 以夢爲繭1.40 蜜蜂分箱1.57 樓桑武卒1.36 培肥改土164 王道循環124 國士待之1.52 洛陽金市1.94 此生足矣107 無人可用1.92 相見恨晚1.27 板楯連弩1.228 石來運轉1.54 一字之師173 戰團威力175 漢世之傑169 白玉之精1.34 庸人自擾158 北面稱臣116 引藥歸經113 冰釋前嫌1.37 菟園遊獵1.86 炎船之主115 耕三餘一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78 陸城亭侯1.43 天機莫測184 羔羊之素1.78 河北豪傑103 薊國雙壁127 賊臣當道1.69 吾家麒麟140 青雲之志100 難爲人臣178 四氏雲霞1.29 養女死士17 同軌畢至1.23 真骨舍利120 不忘初心187 奪舍續命17 忽左忽右1.62 絕非杜撰161 狐假虎威281 過猶不及164 十夷王女174 爾虞我詐1.289 四面樹敵1.226 全民參與137 我有三策141 捨我其誰1.6 驚天動地1.57 戰意正濃1.294 滅紀廢典111 鳴蟬蛻殼1.75 永不更迭1.72 天國之味1.78 四海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