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一脈相承

中山靖王陵,位於中山國北平縣境內。

因其西望太行羣峰,東臨冀北平原,形如落鳳,得名鳳凰山。傳說,靖王曾臨巔遠眺,見主峰居中,兩峰左右相輔,以爲此地風水奇佳,可爲墓穴。便命人大興土木,修建陵寢,後安葬於此。鳳凰山遂更名爲陵山。

山上所建宮殿、廟宇,山下所築陵邑,皆毀於兩漢之交,戰火綿延。今已片瓦無存。倖存守陵人,依山而居,遂成村落。稱:北陵山村、南陵山村與守陵村。

靖王劉勝墓與王妃竇綰墓,均採用以山爲陵的營造方式。墓道及墓室鑿山而成,呈弧形。兩墓大同小異。分爲: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後室,六部分。墓室中,分別建有木結構與石板房。乃是一座功能齊備的地下宮殿。隨葬品,尤其奢侈。後世共出土銅、鐵、金、銀、陶、玉、石、漆木、骨角、玻璃、象牙等類器物一萬多件(10633件),用途囊括烹飪飲食、家居陳設、梳妝盥洗、日用雜器、文具文玩、車馬出行、武器裝備、喪葬用具、生產工具、醫藥用具、計量器具、娛樂、俑人、錢幣等,不一而足。尤以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最爲珍貴。

出土器物不僅數量繁多,且製作精美,銅器鎏金銀、錯金銀、鑲嵌珠寶,玉器雕琢精細,陶器加施彩繪,皆後世罕見。舉世聞名的“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朱雀銜環杯”、“錯金銀鳥篆文壺”、“鎏金銀蟠龍紋銅壺”、“鎏金銀鑲嵌乳釘紋壺”等,皆出於此墓。

果然是縱情享樂之主。

還有兩件“銅祖”,亦稱國寶重器。其中一件“樹丫狀”雙頭銅祖,器型略小(直徑約2.3公分,長約10公分)。另一件常規構造,器型較大(直徑約3.4公分,長達16.5公分)。許是靖王以失蠟法,仿真鑄成。亦說不定。

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又謂“一脈相承”。

有後世子孫,薊王劉備,效仿先祖,曾在九泉湯館,暖泉精舍中,與嬌妻美姬亦用“失蠟法”,鑄造人倫重器。

器型遠超先祖。若後世出土,必令世人瞠目結舌,望而生畏。

此,都是後話。

雪後初晴。

鄭門十賢之一,北平長趙商,陪同薊王劉備,車駕入陵山。

山村百姓遙見王旗,紛擁到村口迎接。

今漢與前漢,親疏有別。然守陵人卻世代爲中山靖王守陵,足見一斑。

與今漢王族,先掘地宮,再壘土成丘,廣植林木而成陵園不同。前漢中山靖王陵,乃鑿山而成。之所以存世二千年,未遭盜掘。正因乃是山陵。山石堅固,難以掘洞。

知陵山之所在。伴駕而來的薊國良匠,這便尋址重修王陵,及陵邑不提。

待重修祖陵,薊王便會將王陵所在之北平縣,改名“靖陵”。

鳳凰三山,展翅欲飛。雲霧繚繞,霞光萬道。果是風水寶地。擇吉日,設壇祭拜先祖,行認祖歸宗大禮。

禮畢,工匠這便破土,圍繞鳳凰山,督造陵邑。

北平縣城,位於眺山南坡腳下。傳爲春秋時,趙簡子所建,以御燕國,城距陵山,約十五里。劉備欲將整座鳳凰山,造成陵邑。待城畢,北平城內民衆,將悉數遷入鳳凰山城定居,爲先祖守陵。

北平城,背靠眺山,易守難攻。稍後當改造成關城。稱“北關”。制如南關如出一轍,內建驛站、糧倉、營房、武庫、馬廄、草料場、將作坊、水陸碼頭等,再遣一良將屯守。如此可稱“首尾兼顧”。千里國土,自當固若金湯。

待劉備返回王都,已是十一月中。

隆冬將至,大雪紛飛。

母親問:夜宿陵山,可稱夢見先祖。

劉備搖頭道:未曾也。

母親言道:先祖好酒,許宿醉未醒,亦未可知。

劉備笑答:母親言之有理。

重建王陵,茲事體大。劉備雖封薊王,然認祖歸宗,乃出前漢中山王一脈。與今漢枝系甚遠。

重建王廟,最顯而易見的好處:可令劉備先父,配享王廟。如此,便可與京兆尹劉陶修復的長安太廟,遙相呼應。換言之,劉備的繼承世系,便可追溯到高祖一輩。這便是“祖廟”的上下延續:“陸城侯廟”—》“中山王廟”—》“高祖太廟”。

皇、王、侯,三級,傳承有序。

若不找回中山靖王陵,建中山王廟,又當如何。

從禮法而言。劉備便不可稱帝。因他已棄享今漢太廟。只有等薨後,葬入函園。朝廷下詔,賜劉備配享太廟。二代薊王,才擁有皇位繼承權。且還需與今漢皇族,論資排輩。掰指一算,究竟是多少順位。

不用想,一定排在隊列之末。

然而。順位多寡,是一回事。有或沒有,又是另一回事。

前後兩漢,同出高祖。

江山輪流坐,今日到我家。

禮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遠離洛陽,是非之地。歸國就藩,劉備如龍遊大海,虎嘯深山。怎叫一個爽利。宮中妃嬪,皆已產子。事後統計。子,百五十一。女,百五十七。母子平安,無一夭折。世間罕見。

究其原因。薊國衛生、醫療條件,首屈一指;新生兒夭折率,本就遠低於帝國平均是其一。薊王勢盛,龍精虎猛,厚積薄發,妃姬多胡女,身豐體沃,再行深耕厚植,朝培夕溉,利於生產爲其二。又加祖宗庇護,天降鴻福乃爲三。總歸是善有善報。

時人將傳播迅速,能夠造成民衆大量死亡的烈性傳染病,統稱爲“大疫”。

“疫”,“民皆疾也”。大規模暴發,則稱“大疫”。傷寒、瘴氣、傳屍(肺結核)、癘風(麻風)、虜瘡(天花),並稱“五疫”。

“五疫”的傳播,與衛生、醫療條件,息息相關。

臨鄉王都,分內中外三城。薊王宮,居於正中。乃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可類比後世隔離區,自與傳染源隔離。劉備等人,自幼練武,身強體健,免疫力強。再加稍有頭痛腦熱,便可就近尋醫問藥。治療及時,對症下藥。不日可愈。

大亂之後,必有大飢;大飢之後,必有大疫。

薊國豐衣足食,民生安定。又是一大利好。

除去再次受孕的王妃公孫氏與七位小姐姐。劉備已不打算再生。

囑咐宮中侍醫,與各級女官,再選人侍寢時,當擇安全期。

劉備隱約記得:前七後八?

1.68 女王之牙1.279 危國之道1.93 少年長吏112 幣行天下51 提頭之難1.288 欲加之罪178 爲戰而生10 義結金蘭139 江山易改1.89 牽招一怒1 羣雄上洛134 光融天下1.38 人頭落地1.73 衆口難調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45 貴麟二子1.96 百億地產115 亡胡千家1.30 以僞亂真12 戰意橫生1.270 養女齊聚185 有神無鬼10 耿氏製陶196 前狼後虎107 九河之地1.22 百死莫贖1.73 有教無類169 百日分曉1.9 修繕祖宅1.95 西園八校1.88 二賊授首1.39 善罷甘休1.207 又見白袍112 幼獸初生1.85 遼東之煮133 往甯難了139 開枝散葉1.55 鬥戰決勝51 天下一國1.79 圍湖造屋1.39 分功之義156 討董聯盟1.256 全勝立威1.36 計中之計150 一戰功成174 爾虞我詐1.227 主客之爭1.85 興兵討賊1.46 盡釋前嫌149 厲兵秣馬1.64 懷瑾相報1.226 全民參與198 一夜易主1.67 黑夜女王183 包藏禍心168 有求必應100 三郡烏桓1.48 權驅寰宇21 臉怎麼黑110 逐鹿之利1.60 接風洗塵1.32 一線生機1.32 明隱之爭1.43 樓桑特產147 河漢無極14 公孫劍器171 朝令夕改21 解我心憂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84 海賊寶藏112 幼獸初生1.29 同坑好友129 琉璃易碎1.25 辛陳杜趙1.28 帝王家事1.62 猜忌暗生177 拔毒食鮮1.93 自取其禍178 中洲一郡166 猛獸鬥場186 福壽未央1.99 敬而遠之123 勇冠三軍108 浮生若夢1.73 大雅無傷1.23 王宮女官第2078章 1.267 白馬驍將1.34 恩同再造1.98 斯人已去165 浮萍無根1.273 同堂異室147 輕身入城1.280 天下貴二100 難爲人臣1.64 朝聞夕逝142 上谷烏桓19 馬兒快跑119 司金典農1.50 下辯除石1.76 難分良泰
1.68 女王之牙1.279 危國之道1.93 少年長吏112 幣行天下51 提頭之難1.288 欲加之罪178 爲戰而生10 義結金蘭139 江山易改1.89 牽招一怒1 羣雄上洛134 光融天下1.38 人頭落地1.73 衆口難調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45 貴麟二子1.96 百億地產115 亡胡千家1.30 以僞亂真12 戰意橫生1.270 養女齊聚185 有神無鬼10 耿氏製陶196 前狼後虎107 九河之地1.22 百死莫贖1.73 有教無類169 百日分曉1.9 修繕祖宅1.95 西園八校1.88 二賊授首1.39 善罷甘休1.207 又見白袍112 幼獸初生1.85 遼東之煮133 往甯難了139 開枝散葉1.55 鬥戰決勝51 天下一國1.79 圍湖造屋1.39 分功之義156 討董聯盟1.256 全勝立威1.36 計中之計150 一戰功成174 爾虞我詐1.227 主客之爭1.85 興兵討賊1.46 盡釋前嫌149 厲兵秣馬1.64 懷瑾相報1.226 全民參與198 一夜易主1.67 黑夜女王183 包藏禍心168 有求必應100 三郡烏桓1.48 權驅寰宇21 臉怎麼黑110 逐鹿之利1.60 接風洗塵1.32 一線生機1.32 明隱之爭1.43 樓桑特產147 河漢無極14 公孫劍器171 朝令夕改21 解我心憂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84 海賊寶藏112 幼獸初生1.29 同坑好友129 琉璃易碎1.25 辛陳杜趙1.28 帝王家事1.62 猜忌暗生177 拔毒食鮮1.93 自取其禍178 中洲一郡166 猛獸鬥場186 福壽未央1.99 敬而遠之123 勇冠三軍108 浮生若夢1.73 大雅無傷1.23 王宮女官第2078章 1.267 白馬驍將1.34 恩同再造1.98 斯人已去165 浮萍無根1.273 同堂異室147 輕身入城1.280 天下貴二100 難爲人臣1.64 朝聞夕逝142 上谷烏桓19 馬兒快跑119 司金典農1.50 下辯除石1.76 難分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