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經營西域

與臨鄉家書同日抵達的,還有一封公函。兩位家丞已將臨鄉一地,能記起丈夫名字、特徵的鮮卑禿髮部婦人名冊,整理完畢。其中上計令陳逸等人,出力甚偉。

得益於大漢完備而詳盡的編戶齊民制度。不僅讓銀行業的出現成爲可能,亦爲搜尋禿髮族人提供了最大便利。

統計下來,竟有三千餘戶。

除去戰死的一千餘禿髮王騎,餘下精騎皆被劉備收歸帳下。許能有兩千餘精騎,可與家人團聚。

至於那些已另組新家的禿髮部婦人,亦無需再去打擾。

一千狼騎,劉備定要盡數帶回。剩下鮮卑精騎,劉備正苦思安置之法。

若駐守西域。何人來統領數千虎狼之士,不令縱虎歸山,重新爲害。劉備苦思無解。想來想去,除了手握大單于權杖的自己,無人可駕馭這支拓跋別部。

送安玄繼續西行,前往大宛,劉備這便命龜茲開倉運糧,輸往柳中、高昌、烏壘等地,無需再從肩水金關和玉門關千里運糧。府曹段煨、張猛,屯田效果顯著。數萬軍民屯守柳中至高昌沿線。不出數年,足可安居。

且距車師前國(部)王都交河城,亦不遠。自從劉備平定龜茲,車師國王已遣使柳中,歸順漢庭。車師前國與車師後國一同恪守車師古道,位置十分重要。北匈奴就曾穿過車師古道,將時任戍己校尉關寵,困於柳中。

車師前國重歸漢庭,意義重大。想必用不了多久,車師後國、山北十國,亦會遣使來降。只需再拔除乞伏部鮮卑,西域便再無外部威脅。此時,高車十二部正忙於整合草原殘餘各部,尚未能將勢力延伸至此。且與漢庭保持和睦,不會輕啓戰事。

wWW ★ttκΛ n ★CΟ

此乃經營西域最佳時機。

“(龜茲)東至都護所烏壘城三百五十里。”

“烏壘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

作爲曾經的都護所,烏壘上接高昌壁,距龜茲、渠犁皆三百里。輕騎一日可達。綠洲水草豐茂,極爲適合屯守。將都護所設在此城,自然極富戰略眼光。此城必要有一支騎軍駐守。

“自伊吾北通車師前部高昌壁千二百里,自高昌壁北通後部金滿城五百里。此其西域之門戶也,故戊己校尉更互屯焉。”

連接高昌壁與肩水金關的伊吾,乃宜禾都尉屯田之處。位置亦十分重要。依劉備所想,張猛和段煨中一人,或可爲宜禾都尉,領兵屯守伊吾。

目光從肩水金關、伊吾、柳中、高昌、烏壘、渠犁、蒲昌海、玉門關,一路看下來。劉備發現,需要屯守的地方,實在是有許多。如今朝政日非,陛下又惜財如命。必不會爲西域大動干戈。

以前不知,待此次親臨。劉備方知,西域乃是一處仍未及深度開闢的寶地。

若僅以西涼爲屏,三輔亦近戰場。若以整個西域爲藩,三輔便是龍興之地。

如若有機會經營西域,進而遷都長安。帝國復興在望。

時下漢威猶在,西域人心思漢。只需用心經營,或可一用。

只可惜位卑言輕。

諸多軍國大事,並不掌握劉備之手。說起來,能讓劉備言必行,行必果,也只有三百里臨鄉一地。

辛苦種田十餘載,仍困守一地。無力與張教主全面抗衡。

如何能不心有猛虎,惡極噬人。

各種暗中掣肘,各種如履薄冰。瞻前顧後,膽戰心驚。非設身處地,不可盡知也。

清剿完太平異教徒,龜茲老王白烈的國葬,如期而至。劉備以西域長史的身份列席,不可謂不隆重。按照漢家禮儀。先王國葬和新王登基,乃同日舉行。送葬後,百官除去穿在官服外的喪服,入大殿叩拜新王。

若是新帝,必將改元,大赦天下。

龜茲爲漢藩。一切制度皆沿襲漢庭。屬於諸侯國一階,沒有改元赦天下的權利。

長公主白卓,固辭王位。

又力排衆議,立族弟白雄爲王。因新君年幼,大都尉丞等奏請長公主臨朝稱制,總領國政。

白卓長公主一心追隨劉備,不願久居龜茲。倒是經與主公劉備徹夜長談,才勉強答應輔佐幼弟數年。又與劉備約定,待幼弟能親政時,便重返中原。劉備爲保白卓平安,不惜從繡衣吏中抽掉一半精銳,又急令臨鄉隸屬於白卓麾下的一千西烏鐵騎趕來馳援。

待返回洛陽,即拜臧戒爲後旗閣長,領麾下人馬遠赴龜茲,統領繡衣吏,守護白卓長公主。

經此一役,劉備深知。龜茲對帝國,實在是太重要。想想便可明白。在西域五十餘國中,有一個說漢話、穿漢服的藩國。不啻於一座永不沉沒的橋頭堡。

此戰,繡衣吏出力甚偉。劉備已傳令臨鄉,擢升旗閣署。旗閣長等階于軍曲候。設左、中、右、前、後,五位旗閣長,稱‘五旗’。秩比六百石。

後旗長,已預定給臧戒。

前旗長,劉備準備委任閻行。因閻行常掌大旗,故旗閣長後又被稱爲‘掌旗’。

因是整體擢升,故麾下繡衣吏亦獲升遷。俸祿大漲。紛紛稱讚:主公此舉,快慰吾心。

“繡衣多豪俠”。非豪傑不可驅策。

馬賊頭目,名叫馮莫,字孟廣。莫同“漠”。意指大漠而生。乃前任渠犁城都尉與西域胡女所生庶長子。劉備已任命其爲新任城都尉,駐守渠犁城。

有無西域長史,對早已落戶西域的漢裔來說,生活皆要繼續。

劉備剛出關時,見沿途田陌荒蕪,溝渠淤塞,城池皆已廢棄。可剛行屯田數月,便有數百戶漢民從附近諸國陸續遷回。

原來。前任戊己校尉董卓雖撤回,卻有許多人家不忍丟棄辛苦所闢田地。便暗自留下。乞伏西來,又紛紛避入附近諸國,或絲路沿線綠洲,艱難爲生。

待乞伏遠遁白山,劉備復開長史府。便又聞訊歸來,再行屯田。

怎麼說呢。

政令是死的,人卻是活的。漢庭屢撤都護,數罷長史。官方體系雖大多不在,可仍有漢民留存。並非全是空城一座。

此,便是生活。

遵長史劉備所命。段煨、張猛遂從戍邊老卒家眷中抽調青壯。組建一支千人民部曲,拱衛柳中、高昌。農時耕作,閒時訓練。衣甲兵器皆從黃巾亂軍屍骸上剝取修復。

“屈茨(龜茲)北二百里有(白)山,夜則火光,晝日但煙。人取此山石;冶此山鐵,恆充三十六國用。”足見龜茲冶鐵規模和質量,皆已達相當水準。

龜茲兵甲,別說武裝一支民兵,便是正規軍亦足夠。

31 綬帶密詔1.49 觀星定海120 驕兵必敗1.50 大河之子153 經營西域156 定鼎關中1.49 三路大捷1.79 別開生面1.7 舊友重聚61 時不我待1.33 回馬箭術1.44 輕卒銳兵174 變俗易教114 支渠四通1.75 坐問因果12 再見恩師1.62 漢人西徙1.8 神都洛陽102 王道在北153 來龍去脈14 萬象更新184 如約而娶1.36 懷真抱素1.79 當不至於1.34 牛刀割雞1.33 劍器大宗186 見機行事1.42 布衣爲王12 半城煙火1.34 內憂外患151 金石爲開143 孤城剿匪1.72 天下黎庶122 溫室藥圃1.93 葡萄苜蓿1.98 遊兵散卒142 斷不可棄152 善刀而藏1.220 和合天生1.52 契約精神155 六神無主191 另立門戶212 不請自來164 首尾呼應154 鹿死誰手1.72 天下黎庶195 勤王之師16 天下富貴1.36 籠中之鳥105 直言不罪144 光武遺脈197 崢嶸已露14 死而不僵1.63 熔金入庫1.29 強渡漢水1.46 整齊劃一1.298 同聲同氣1.69 塞向堇戶127 兔死狐悲1.76 世道無常1.28 火燒長社170 樹大招風146 鑄軌直道152 九令五尹21 真龍之子1.83 蓋世英雄1.8 圍淤爲田118 元服之禮1.235 貌合心離1.28 帝王家事1.252 長城自毀132 爲君取食160 成人之美139 與民爲伍1.37 魚龍漫衍1.245 天下樓桑1.69 張飛劫親113 天命所歸107 鑄造新幣184 天命有歸111 神國之謀1.228 石來運轉1.33 無雙割草175 石破天驚1.42 唯有我等1.33 回馬箭術164 奴隸貿易1.224 碧血丹心149 半壁江山1.20 繡衣直指191 世衰道窮1.99 敬而遠之117 無人清白115 死而復生1.54 四方殺局1.30 洛陽小市170 乞伏來投1.30 一書在手1.60 故人夜來127 先入爲主
31 綬帶密詔1.49 觀星定海120 驕兵必敗1.50 大河之子153 經營西域156 定鼎關中1.49 三路大捷1.79 別開生面1.7 舊友重聚61 時不我待1.33 回馬箭術1.44 輕卒銳兵174 變俗易教114 支渠四通1.75 坐問因果12 再見恩師1.62 漢人西徙1.8 神都洛陽102 王道在北153 來龍去脈14 萬象更新184 如約而娶1.36 懷真抱素1.79 當不至於1.34 牛刀割雞1.33 劍器大宗186 見機行事1.42 布衣爲王12 半城煙火1.34 內憂外患151 金石爲開143 孤城剿匪1.72 天下黎庶122 溫室藥圃1.93 葡萄苜蓿1.98 遊兵散卒142 斷不可棄152 善刀而藏1.220 和合天生1.52 契約精神155 六神無主191 另立門戶212 不請自來164 首尾呼應154 鹿死誰手1.72 天下黎庶195 勤王之師16 天下富貴1.36 籠中之鳥105 直言不罪144 光武遺脈197 崢嶸已露14 死而不僵1.63 熔金入庫1.29 強渡漢水1.46 整齊劃一1.298 同聲同氣1.69 塞向堇戶127 兔死狐悲1.76 世道無常1.28 火燒長社170 樹大招風146 鑄軌直道152 九令五尹21 真龍之子1.83 蓋世英雄1.8 圍淤爲田118 元服之禮1.235 貌合心離1.28 帝王家事1.252 長城自毀132 爲君取食160 成人之美139 與民爲伍1.37 魚龍漫衍1.245 天下樓桑1.69 張飛劫親113 天命所歸107 鑄造新幣184 天命有歸111 神國之謀1.228 石來運轉1.33 無雙割草175 石破天驚1.42 唯有我等1.33 回馬箭術164 奴隸貿易1.224 碧血丹心149 半壁江山1.20 繡衣直指191 世衰道窮1.99 敬而遠之117 無人清白115 死而復生1.54 四方殺局1.30 洛陽小市170 乞伏來投1.30 一書在手1.60 故人夜來127 先入爲主